‘壹’ 沉香文化是什么样的
中国人很早就把博大精深的沉香文化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一炷沉香、两瓯茶,朋友聚会时闻沉香、品茗、弹琴、作画,案前要焚沉香助兴,甚至连洗澡时也有沐沉香的习俗。到了唐代,沉香道已经很盛行,宋元时期更是和茶道、花道、挂画并称为中国人的“四雅”。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沉香的使用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属精神范畴,又属物质范畴。从人类衣食住行的生存环境追溯到远古先民的生活,从民间崇拜祭祀乃至社会各群体与沉香的关系,可以将沉香文化体系定位在中国沉香道这个座标。沉香道是华夏民族与自然和谐的智慧结晶,展现出大自然之美与人性化沉香韵的传承历史,留住了祖辈人的惊喜、愉悦、以至爱和梦想。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行列中沉香道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沉香之所以成为道,是大自然芳沉香物质数千年来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未因朝代和政治变迁而消亡;它凝聚民族情感、链接公共意识、展现社会再生活力、传承历史文化的生命特征正是道的博大精深之处。从华夏文明初创迄今,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气质的也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史,它的理论框架,让全世界的人望其项背。
追溯道文化的历史,华夏人文初祖创说的太极模式。一个黑点一个白圈代表恒定,一个白鱼和一个黑鱼互抱互回代表恒动。恒动的阴阳鱼承载着恒定的黑白鱼眼,形成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生生不息的阴阳运动模式。这个运动模式平面地、简明地、朴素地揭示了宇宙大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观,是道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所以我们说阴阳太极图即是道。它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创了一条巨河大川,容纳了万象自然。中国的沉香文化在万象自然中形成的沉香道体系,正是老子《道德经》中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产物。
中国沉香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理念。它源自岐黄故里的医文化,所以甘肃东部的庆阳是中国沉香道的发源地。中国的沉香文化博大精深,将此升华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寻找出一种凭借理由,将它纳入“道”的范畴,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学术界的争鸣,作为岐黄故里的我们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探索、研究、发掘它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促使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了方方面面原始素材,于是我们在庆阳市连续六届端午沉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中得到启迪,“沉香”的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经验,为此书的编写找到了一个切入口、生发地,让我们看到了沉香文化的广阔道路和辉煌前景。
沉香博大精深,并不只是狭隘地指佛道所供的沉香。从沉香道在中国的历史来看,汉代之前用沉香是以汤沐沉香、礼仪沉香为主,汉魏六朝博山式的熏沉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用沉香的风气更盛,东西文明的融合,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沉香诸法。宋元时,品沉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至明代,沉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沉香”与“课沉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清三代盛世,行沉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沉香案、沉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但到后来,随着国势的衰退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沉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到如今,更是乏人知晓“沉香道”一词,令人扼腕。
我国早在记载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尚书》之中,就已谈到“沉香的精神层面”,所谓“至治馨沉香,感于神明。”又说“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人董说(若雨)所着《非烟沉香记》,提到所谓的“振灵之沉香”。他说﹕“……振灵沉香屑,是能熏蒸草木,发扬芬芳……振灵之沉香成,则四海内外百草木之有沉香气者,皆可以入蒸沉香之鬲矣!振草木之灵,化而为沉香,故曰振灵。”由此可知古人对于沉香气的阐释,已经不只是物质、官能层面的东西而已。
《圣经.出埃及记》之中,上帝指导梅瑟(摩西)制作“圣沉香”,吩咐他要把沉香制成“纯洁和神圣”的东西,将它当成“圣物”看待,由此可以看出古希伯来人对于“沉香”的重视程度,沉香已经超越了官能享受的范围,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
《维摩诘经.沉香积佛品第十》也提到笔者称之为“沉香的理想国”的遥远地方。这个国度距离我们所住的“婆娑世界”有四十二恒河沙之遥,众沉香国里的如来,佛号“沉香积”,在这个佛土里上,亭台楼阁充满着沉香气,土地是沉香的,花草园林也都会产生沉香气,佛菩萨们所吃的是沉香气,毛孔当然也散发着妙沉香。这是个完全笼罩着沉香气的“清净乐土”,所以说“其国沉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沉香,最为第一。”如此可爱的“沉香道的理想国”能不令人向往吗?或许今天提倡“环保”的人士,应该以这个“沉香道的理想国”为追求的目标吧
沉香,还是有它的价值。如果觉得,希望得到能够想的更持久的沉香,不如上香至尊沉香看看,那你品质高,做工也好,一定物超所值。
‘贰’ 中国沉香文化详细讲解
自古以来,香就是以两种意义存在并发展的,一是祭祀,一是生活。其中,生活用香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4000到5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作为生活用品的陶薰炉。
先秦时候,生活用香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开来了,包括佩戴香囊、插戴香草、沐浴香汤等方式。西汉开始,生活用香逐渐普及起来,在王公贵族之间流行起来。到东汉前期,生活用香的原料丰富起来,出现了沉香。到了北宋,普通老百姓也都大量使用生活用香了
宋代之后,香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薰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和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仅用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鉴赏品评。
生活用香的范围很广,可以用于室内薰香、衣被薰香、客厅书房薰香、宴会庆典薰,还可以用于个人身体的养生清洁,在各种场所都适合使用,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读书、工作、休养、居住等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质量日渐提高,薰香在许多城市里普及开来。如今一些城市里流行的薰香方式,主要有香薰美容、香薰疗法,以及日常家居中的薰香。这类薰香的费用,一般都较昂贵,实属一种中等以上收入人家的身心享受。于是许多人就将这种薰香的习气,看成新贵的一种象征。而在所有生活薰香的原料中,沉香依旧是最高贵的品种。
什么是香道?简单地说,就是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适、安详的气氛。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说起香道,香道还是一门养心的学问,可惜在中国,了解香道的人太少了,想更多的习练香道,还要去日本。在国内,很少听到有朋友提香道,即便是注重生活品位的上海,玩香道的人也寥寥。
香道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雅道”。现在提起香道,大多数人以为是源自日本,其实,香道的渊源来自于中国。“但是在中国已经找不到香道的一点痕迹。”现在,香道在日本颇为盛行,在日本,在世界500强名录中的企业老总们80%都是香道成员,香道已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学问。但现在,中国精于此道的人却极少。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自春秋时就有香的痕迹,盛唐发展至一定高度,在宋朝更是形成了规模。在文人墨客的聚会中,闻香、斗香等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名人雅士欣赏沉香耐人寻味的韵味,享受优雅丰盛的生活内涵与情趣。中国人对香的痴迷直到清朝末年,随着国势动荡,士大夫精神渐渐陨落,对香的迷恋也日渐式微。香之艺术开始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渐渐盛行。
香是自盛唐僧人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着《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事实上,类似日本“香道”这种香文化除了中国、日本以外,其他文明古国也曾出现过。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心。香的知识成为每个到此场所的人所必备, “香气鉴赏会”逐渐深化成各种各样的“香道”。古罗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都没有像中国和日本那样流传下来。
今天,在日本,香道不但是企业老总们休闲放松的绝佳选择,也成为日本女性提升自己修为与涵养的一种方式。
因为比较特别,所以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因为自己有在 香至尊 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