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艺术鉴赏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进行认真地感受、分析、研究和鉴别之后对作品做出肯定赞赏或批判否定的判断。
艺术鉴赏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鉴赏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思想境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丰富,我们的艺术素养。
艺术鉴赏的作用:在于可通过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具体生动的描绘来实现的。艺术鉴赏,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
认识功能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
审美功能主要是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能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提问,望采纳。
Ⅱ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将高雅艺术融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连续不断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
Ⅲ 如何看待艺术素养,艺术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和重要意义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国内外书法教育现状分析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日课三千”摹、临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然而,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呢?目前书法课程的现状是:写字课归属语文学科,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挤压和冲击,其性质总是徘徊在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始终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完整、系统的教学科目确立在课堂上。而作为每个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场所——学校,其书法教学却远远不如社会培训力量,这使得学校的书法教育充满了迫切感和必要性。将书法教学系统化、完整化和普及化。我国本是书法发祥地,然而,书法教学却落后于外国,尤其是日本,虽然其由于文字障碍,书法的风格、书法的层次、书体的种类等尚不如中国,但书法教育的普及面远在中国之上,大有争夺书法霸主之势。在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修书法,因此,不少人便认为只要懂英文、会电脑、有口才就可以驰骋天下,而书法这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并不在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之列。(2)书法教育的意义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从历史上讲,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象羲之;怀秦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这昭示着书法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毛笔书法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其实用价值渐渐淡化,仅仅作为一门艺术而独立存在,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而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深蕴和生命力,以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普及书法教育,就是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3)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FSSDQ小学现有教学班级21个,在邹硕校长的影响下,学校许多教师也非常爱好书法。校园内经常举行教师书写能力比赛,其校牌和各办公室悬挂的字幅也是聘请李再湘老师进行书写,并且不定期邀请李再湘教师来校进行书法讲座。部分教师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大赛,获得骄人成绩。“爱书法、学书法”已在校园蔚然成风。依托这一优势,本着以上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以书法为依托,提高小学生艺术审美情趣》这一课题,拟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实施以“校本课程——书法教学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策略。倡导“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力求使学科课程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继而宏扬书法艺术,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之成为“电脑时代”的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概念界定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和学生家庭等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书法课程: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在完成新课标规定写字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以毛笔书法的教学为主的书法课程。一二年级起每周安排一课时的毛笔书法课程和一课时硬笔书法课程,三四五六年级每周安排两节毛笔书法课程,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各学段的学习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功能:是指在小学低、中、高各个学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能力、感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书法课程所发挥出的不同的教育功能。三.理论依据: 1、系统论: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书法是构成教育整体的一个部分。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发挥作用,有助于促进整体的发挥。 2.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而在书法的过程中,那种感受练字带来的艺术情趣,感悟其线条与布局所形成的艺术魅力,都必须依靠智力各个基本要素协作才能得以完成的,因而我们认为开设书法课程是学生益智养性的有效途径。 3、书法艺术理论:韩盼山教授在《书法艺术教育》一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点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身则只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这些知识教育为书法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接受书法技能训练中,进一步领略了书法的妙境。四、研究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书法教育,达到人人会书法,人人能写一手好字;找到书法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执笔方法与练字方法,努力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书法人才,彰显校园书法文化艺术,继续打造墨香校园。六、研究内容把书法教育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确立掌握书法与审美教育;书法与综合素质;书法与人文素养三个学段的不同内容目标,每个学段的每种内容目标形成递进关系。以“书法与审美教育”为第一学段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方块字的基本间架结构,能写出规范的硬笔字;掌握毛笔书法的工具以及笔画的基本写法,掌握对联的布局写法,了解汉字的美感,达到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段是“书法与综合素质”,俗话说:“写字要三到:眼到、手到、心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笔下尽是冗墨缛体,难通灵气。”学生书写时必须做到静气凝神、全神贯注,以达到心、手、脑的协调统一、通力合作,方能“大功告成”。因此,书法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书法练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自觉转为自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会随之悄然形成,学生的耐性、坐性、悟性、坚持等均会得到提升。 第三学段是“书法与人文素养”,经常给学生欣赏一些书法经典作品,促进学生对汉字和书法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悟和文化传承意识,让学生去理解书法的线条质感,熟悉书法的发展历史,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书法艺术载道教化的作用。七、研究方法与策略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铺以观察法、实验法 2、研究策略 纵横研究 (1)纵向研究:我们将在书法课程教学中,采集若干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纵向比较。 (2)横向研究:将我校书法实验班的孩子与普通班的孩子进行分析对比,横向比较。八、研究的实施 1、制定研究方案,确立研究步骤。 A选定课题阶段(2010年8月-9月) B确定研究对象(2010年10月) C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010年10月) 2、分段确定研究重点 2010年8月--2011年8月为研究的第一阶段(做过程记录,进行效果检测) 2011年9月--2012年8月为研究的第二阶段(做过程记录,进行效果检测,写出阶段小结报告) 2012年9月—2013年1月为研究的第三阶段((1)收集课例教案,实践操作试题;(2)分析有关材料、数据,撰写研究论文;(3)总结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法,调查总结法,活动法,文献法,在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反思,完善。(1)、抓好写字教育,师资先行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和专业水平,是推进学校写字教育的保证,学校始终把抓好教师“三笔字”作为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抓手,千方百计为教师进修、学习创造条件。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写字基本功培训计划,要求每位教师要写好三笔字。每学期学校举办一次教师硬笔书法比赛,现场定时书写,评出一、二、三等奖,以促进教师书写水平的提高。(2)、全员参与,措施到位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迁移作用,是学习各门课程的基础,必须师生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专职写字教师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全方位配合,在抓普及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书写技能的提高,扎扎实实地推进写字教育。(3).抓“双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写好字,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把“抓双姿”列入学校重要日程,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只要让学生提笔写字,必须强调双姿正确: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沿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学校领导在听课时把学生双姿是否正确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中。(4).抓写字训练,提高书写技能要写好字不仅要懂得写字方法、要领,还必须保证书写训练时间,才能逐步形成技能,提高写字质量。学校规定除写字课外,每天午自习10分钟练字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生练字,并配以优美的古筝乐曲,使学生旦筏测禾爻鼓诧态超卡在优雅的环境中,凝神静气地练字,持之以恒,以此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5).改革评价方法,激发写字兴趣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于书写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写字技能。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字评价,教师特别注重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笔画的把握,重视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和整洁。随着年级的升高,还要注重他们的书写是否规范和流畅,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自信心。(6)、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审美水平。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到行书,是一个由复杂到简单易写的发展过程。这中间出现了很多优秀书法作品,可以说一幅作品就是一种汉字的审美体现。从这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当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字进入识字教学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拓展学生对书法历史和文字历史的了解。(7)、书品促进人品,塑造美好心灵字如其人,古代的书法家之所以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有着美的心灵。要教学生学好书法,必须先学会做人,先修养品德。通过书法教学,在了解历代名家所创造的伟大作品的同时,去接受书法这个传统艺术的熏陶,接受书法家的品德,如: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下正则笔正”、蔡襄的“才德俊伟”、欧阳修的“学书为乐”,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心灵美。。(8)、练习书法,学会做人做事通过学习写字,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善于体贴人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意志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在书写水平与欣赏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培养高尚和审美情趣,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的行为美。(9)、布置校园环境,美的熏陶教室的写字小明星展览板,学校大厅的书法园地,处处翰墨飘香,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美在校园无处不在,达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10)、开展多项活动,健全档案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组织师生外出参观学习、参加校内外书法竞赛、全国书法课题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达到“美”的教化。建立健全写字教育档案管理,做好写字课题的档案记录、跟踪。九、研究成果预测: 1、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汇编。 2.书法作品展。
Ⅳ 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4、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它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4)艺术素养展示活动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1、多样性
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艺术之所以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许多不同的门类,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多样性要求。而在每-个艺术门类中,又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和样式。
2、一致性
艺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们的鉴赏需要和审美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中又可以发现某种-致性,-致性正是寓于多样性之中。
3、保守性
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
这些不同的倾向和方式往往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也经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共同特色。
4、变异性
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变化。
Ⅳ 好多学校提倡艺术教育,那么艺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就是至少能让你在看大卫雕像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是美妙的人体线条,精致的雕刻工艺。
——而不是最先看到生殖器官,像原始动物一样立刻想到繁衍后代,然后故作清高的感叹“哇这什么鬼玩意儿少儿不宜。”
现在艺术教育确实被争论得很厉害,可能每个人对艺术教育的看法都不一样吧,首先,艺术之于教育的意义,颠覆了一个大众观点:艺术是慰藉心灵的基本来源,是装饰性的活动,而艺术教育的地位是居于核心教育科目之外的。
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孩子也能锻炼出坚持的品性,锻炼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施加压力当然不好,不要揠苗助长,所有的前提应该是孩子的兴趣。
Ⅵ 艺术教育的意义何在
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宋朝文人画大兴之后,一直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只是不显而已。洋务运动之后流行的,更多是西方/世界美术,而非艺术。
某高中的音乐美术体育“走班教学”搞得不错。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小师妹在教美术,开设国画模块。她告诉我:18个课时的国画教学,可以让高中生学会画国画。我在想,仅仅18课时,就能让我们的孩子们掌握一门绘画技能,就能打开孩子们走进艺术殿堂的一扇大门,就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种良好的艺术修养,这种教育的价值我们为什么不重视?由此,我在想,一个模块的艺术教育,是不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改变人的一生的生活品质?
19世纪之前,西方艺术家大宗师们是有艺术自觉的,比如伦勃朗,比如米开朗琪罗。但绝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凡代克和勒布仑为首的肖像画家,更多是在“接受约稿,完成委托作品”。“要具有时代精神,社会使命感,社会的认可”,是给艺术家加压力。莫奈和雷诺阿特别烦这一套。印象派那一代,被这种文以载道的压迫感给坑苦了。他们只是想画符合他们艺术自觉的东西,平白无故戴这么多帽子干嘛?
艺术教育O2O在2014年中下旬才开始萌芽,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就我所知,大城市5——7岁的儿童,90%会去艺校培养某门兴趣。保守估计,北京有至少两万家艺术培训机构,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等科目。按照每家机构100名学员,每个学员一年6000元费用,仅北京一地每年培训的产值就达到120亿。然而目前大多这些机构几乎所有的学院渠道都是来自线下的推广渠道。还并没有一个O2O艺术教育巨头产生。
艺术教育不仅让人学会创造,也能够让人学会合作和交往。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信号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对于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参加艺术学科的集体学习过程,就是学习合作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而这些素质,对学生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将更加重视艺科融合的命题。在人类广袤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它们代表着人性的内涵,彰显着文明的力量,谱写着历史的风采,增持着生存的质量。它们又各不相同,蕴育着人的独特的智性方式,并以这种不同方式作为人性提升和优化的实验途径,相辅相成,充分地激发和策动人的创造性力量,持续地指向美好精神与生活的实现。长期以来,科学作为可检验的知识之学,给人的印象是理性的,可以不断还原和实证的;而艺术的创造是瞬间领悟的方式,是直观体验、情感共鸣的方式。
艺术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答案的领域,它使得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还促人内省,让人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