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加强艺术品质

如何加强艺术品质

发布时间:2023-07-12 21:22:21

㈠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艺术审美素养

艺术潜能也是特殊才能,特殊才能不等于天才,后天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中学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尽量为中学生创造机会:对中学生的教育忽冷忽热,要求水准忽高忽低,没有细微的教育方案,没有长远的打算,便不能使中学生艺术活动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中学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素质是指人们后天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而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中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中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中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内化,是提高中学生身心素质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它保证了中学生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促使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而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就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理解的深化。音乐,是以音为材料,由人声或乐器直接传达的感情的艺术。学习音乐有助于欣赏音乐美,还能更好地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情操、性格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列宁曾说过:“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应该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中学生科学的指导。中学生进入学校时就已经掌握笔“涂鸦”了,将笔和纸交给中学生,特别是把颜色鲜艳的笔交给中学生,不仅使中学生画画的要求得到满足,也能刺激中学生视觉的发育,使手指、胳膊得到锻炼,促进小肌群的成长。假如此时教师看到中学生因一画而撕破了纸,笔也扔到地上便训斥中学生,就会在中学生稚嫩的心灵时种下笔和纸不可随便乱动的种子,那么,这个中学生长到可以不撕纸的年龄时,已经不喜欢这种最普通的文化用品了。
关心中学生的各种兴趣:中学生对事物感兴趣时,也是最有指导效果的时候,错过这一时机,将给中学生带来终生缺憾。日本幼儿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地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兴趣就是对这种潜在的种种细胞给予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则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增加。童稚期,大脑细胞需要多种刺激,从而为具备多种功能作准备。兴趣的变化不是坏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加的表现。当中学生想知道事物的名称。或者想叫教师给他们念书讲故事时,教师以“真讨厌”“我很忙”的态度予以拒绝,与一个个地解答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满足中学生的要求相比,其结果迥然不同。让中学生自发地对艺术产生兴趣,教师想培养中学生某个方面的艺术才能,不要过于性急,急于训练中学生会打乱中学生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中学生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教师急于求成的结果使中学生逃避超负荷的训练,因为繁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中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让中学生体会到进步的乐趣:切忌嘲笑中学生的努力。在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细胞”时,随时保护中学生的积极性,对中学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高度赞赏,即使中学生提出教师不屑一顾的问题,教师也要表示关心,承认中学生付出的努力。

㈡ 什么是艺术素养,怎样提升艺术素养

艺术素养指人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和能动创造的能力。是“审美修养”或“美学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艺术理论、艺术史知识的掌握,对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等。

艺术家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积淀培养丰厚文化素养。解决该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博览群书多读书才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艺术创作时才能够站在较高视点,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作出品高意深的优秀作品。故多读书是艺术家加强理论修养的主要途径。

(2)如何加强艺术品质扩展阅读:

提高艺术素养的具体途径:

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还包括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疾苦体察群众的现状这是艺术家修养的必由之路,这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之一。联系群众才能体验人民的思想感情,保持艺术生命的永不枯竭。

艺术工作是项技艺性强的工作需扎实的艺术基本功这要求艺术创作者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学苦练。戏曲演员要坚持练声文学工作者要坚持练笔,绘画工作者要坚持写生。无论任何艺术门类,其艺术修养都须建立在大量练习基础上。无大量练习不会有坚实艺术功底,创作就不可能达到较高艺术成就。

㈢ 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不断练习,实践;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除了不断进行自身的练习外,还要多观摩别人的艺术,多参加不同派系艺术活动,多参加一些比赛;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除了提高艺术技能,更要有艺术创造力。不要局限于某种艺术既定的模式,要有创新,在原有的某种艺术基础上,创造出全新艺术领域。

艺术创作能力包括:

1、敏锐的感受能力。感受事物是艺术创造的前提。艺术家要有意识地培养随时随地捕捉创作素材的能力,并且发展自己艺术感受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于专业的差异、艺术偏爱的品种、具体感受的侧重点、角度、方法和内容的不同。

2、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艺术才华的根基。艺术想象是通过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重组、虚构,以创造新形象的创造想象。

㈣ 怎样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
有非常大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
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 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
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
生,激发其热情。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
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心理,正确地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
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
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
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
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
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
1.改革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如在“贴鼻子”游戏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因为农村学校条
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不能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讲解,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而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
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
技能,才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上,应
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时间长了也乏味,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
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
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教师运用现有的教学设
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
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适中,训练有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
例如,初一年级的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
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事
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只有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㈤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要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特别要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1.开头要新颖。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到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作品如《梁祝》等都有故事背景,教师在教唱或欣赏之前,先把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作一些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2.衔接要巧妙.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3.结尾要精彩。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它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也可以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二、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
教学内容是一堂音乐课的核心,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教师上一堂课,首先要将教学任务完成。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创作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如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等,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提问、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教师还可以故意把这些音符弄错,让学生来纠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索和鉴别。

㈥ 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

在新课程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净化心灵,鼓舞斗志,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相反,缺少音乐素养,就如同身体中缺少某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一样,会妨碍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当前,很多学生音乐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素质低下使一些学生缺乏分辨能力。中国有一种传统的审美观念,那就是把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在艺术上也是如此。艺术上的真善美以及它们的高度统一,往往是人们对艺术进行评价的最高标准。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歌唱的随意性更适合年轻人的欣赏需求和特点。问题在于一些内容庸俗和格调低下的歌曲常常会以一种新奇外表给好奇心强烈的青年带来冲动,使得他们不再去分辨其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他们只在歌声中发泄自己的压抑,宣泄自己的情感,逐渐将艺术扭曲异化成一种服务于自我感受的工具,完全不顾及对社会的影响。
2、音乐素养低下造成一些学生情感粗糙。音乐和人们的心理、生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好的音乐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意志;拙劣的音乐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但无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品位,反而会使一些学生精神委靡,生活散漫,情绪上变化无常。
3、一些生活陋习与音乐素养低下有很大关系。高雅的艺术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缺乏音乐素养的人在生活中也常常缺乏美感。例如,那些不注意个人形象、上课不关闭手机、生活杂乱无章的现象就不大可能发生在有着高雅音乐修养的人身上。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也为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将《课程标准》的观念和理念实实在在的贯彻到课程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新课程所带来观念上的改变,以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鉴于种种现象的认识,笔者就教学中的探讨,做了如下几点总结:
一、正确理解认识音乐课的教学意义
首先,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类语言,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音乐能开启学生的心扉,美的音乐不但能愉悦身心,而且能使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因此,怎样借助于音乐的教育、审美、娱乐三个功能,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推动他们讲礼貌,使其行为变得高尚,切实提高其音乐素养,这都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益和谐社会的构建。
而传统中学音乐课程大都作为副科设置的,人们首先从思想上,心理上轻视它,把它作为主科课程的调味品;学生也把上音乐课程当作换个心情而已;虽然教学大纲上也规定了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主要是识谱、唱歌、器乐等,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唱歌,唱会则罢。
中学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因此,音乐教学的重要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我认为,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高中音乐教材为学生提供的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艺术精品,对于教育学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3]但是相对来说学生平时接触的不多,如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都是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进行精心的安排,努力拉近教学内容与时代的距离。在欣赏过程中我运用了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即讲授法、谈话法和学生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及引导。比如,音乐鉴赏中《流行风》这一课的赏析,学生平时接触到的都是流行歌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去认识通俗音乐和流行歌曲中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应该是要把握的重点,所以在这一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主题真挚的情感――亲情,伴随着优美熟悉的歌曲《懂你》导入了本课的主题,又一首经典老歌《酒干倘卖无》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而这首歌中的故事也让学生感叹着人间的挚爱亲情,最后的高潮是那首韩红的《天亮了》,那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所爆发出的力量,震撼了学生的心,让我惊讶的是孩子们的情感迸发是如此的强烈,当音乐缓缓响起时,学生的眼眶红了,好多的学生是泪流满面的聆听完作品,不但真正欣赏了音乐作品,而且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德育教育,我想这是其它课程所达不到的效果。
三、运用合作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想象活动
着名的音乐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对于一部艺术作品的欣赏,如果只是把教师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感目标的培养,将是微乎其微的。合作教学发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由于教师的一家之言给学生带来对问题不求甚解的态度。
在欣赏音乐剧《剧院魅影》时,我让学生自己寻找与该故事有关的背景材料,并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如有的同学谈关于主人公命运的观点,有的同学从音乐剧中的音乐特点谈了自己的简介,有的谈了有关舞蹈部分的内容等等,同时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再此基础上,我又带领同学们呢一起欣赏《剧院魅影》片段,在欣赏时我不断地穿插讲解音乐剧的特点,要素等,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大家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只是,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接受美德教育的同时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重要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注重对音乐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音乐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这是形成教师敬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教师的基本道德素质,主要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公德素质,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其次,必须切实提高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产生敬业精神的根本保证。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一个人的敬业精神是以信念、情感、意志为基础,在职业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性的道德品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要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把优秀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再次,音乐教师自身素质高,在教学中有良好的心态,优美的教学风范,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美化他们的心灵。
五、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音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人文精神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现代课程观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歌曲表演唱、音乐欣赏、学唱地方音乐曲目等,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得到升华,同时获得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音乐曲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同时还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文化背景,让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音乐教师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以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
总之,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高中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素质教育。

阅读全文

与如何加强艺术品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8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2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0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4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2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