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点
具象:具体存在于空间,而且能够感知的一种形状或形态.
抽象;是一种存在的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有很多中认定中物体的产生.当然它也会偏离真正视觉中的形态和意义.
意象:它存在于人的心里或思想里的一种感知物体或事态.但它不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的东西.
从作品形象与自然对象的相似程度上去划分作品风
格的概念。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
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
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抽象一词的本义是指人类
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应用在
美术研究领域,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构成一对相关的概
念。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希腊
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级写实主义作
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十分相似,被看作这类艺术的
典型代表。具象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
欧洲原始的岩洞壁画,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
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都可以看到这类
艺术作品,至今它仍是美术创作中重要的艺术风格。欧
洲古代的模仿说,中国古代的应物象形说,L.达·芬奇
等人的言论都是具象艺术有名的理论表述。
抽象艺术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较少或完全没有相近
之处。一些美术样式,如书法、建筑等,其样式的特征
决定了它们在整体上是抽象的。一部分原始艺术作品和
绝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也属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自觉
的艺术思潮,抽象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大
部分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如抽
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行动绘画等。
现代抽象艺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对自然对
象的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新组合;第二类完全舍弃
自然对象,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并因此被称为纯抽象。
第一类抽象艺术又包含了两种倾向:①如P.塞尚、P.克
利等艺术家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依据,在创作中
削砍对象外观中被认为是次要与偶然的形式因素,使艺
术形象得以显示被认为是本质的原型。②另一些艺术家,
如C.毕沙罗往往以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为依据,从其
自然外观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第二类抽象艺术同样
包含两种倾向:①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直接的情
感表现性质,因此被称为浪漫的、有机的或热的抽象艺
术,W.康定斯基、J.米罗的许多作品是这种创作倾向的
代表。②如K.C.马列维奇、P.蒙德里安等艺术家在作品
中展现的是一些冷静、规则的几何构成,它们不包含直
接的情感表现意味,因此被称为古典的、几何的和冷的
抽象艺术。现代抽象艺术运动在整体上是对欧洲模拟自
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美术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抽象艺术、具象艺术与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具
象因素是两类不同的概念。后者建立在对形象、形象与
自然对象之关系的细致解剖之上,任何酷似对象的形象
也不可能不包含对对象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因此,具象
艺术之中也包含着或多或少的抽象因素;同样,许多抽象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亦有与自然对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联
系,包含着具象因素,上述第一类现代抽象艺术便是例证。
抽象艺术、具象艺术的概念是宏观的、直观的;抽象因
素、具象因素的概念是微观的、分析的。对于这两类不
同性质的概念的混淆,会导致抽象艺术、具象艺术概念
的瓦解。
若将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这一对概念放在丰富多采
的人类美术现象中,则可以看到,它们像是磁棒的两极,
许许多多艺术作品位于纯粹的抽象艺术与酷似自然物的
具象艺术之间。例如中国新石器时代部分彩陶的纹饰、
许多非洲部落的原始木雕与面具、欧洲中世纪的一些宗
教绘画以及部分中国的文人写意画。这类艺术作品或对
特定对象加以大胆变形和装饰化处理,或将不同对象的
局部特征进行适度的组合,将对象纳入抽象化的程式中
使之偏离原来的外观,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抽象因素与具
象因素相对合谐状态,使之难以简单地用这一对概念加
以划分。中国艺术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和“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的言论,从创作过程与形象特征两个水
平上描述了传统中国艺术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无论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人类美术史上长
久存在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两类不同
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类不同的精神内容,创造出不同的
形式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各自拥有不可替
代的美学价值。
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现代抽象艺术大致可分两种:①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②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创作依据,减去被认为是次要、偶发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后者则分情感型和理智型两类。情感型被称为热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罗等;理智型被称为冷抽象,以K.C.马列维奇和P.蒙德里安为代表。抽象主义思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抽象艺术运动整体上是对模拟自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抽象艺术的由来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
实际上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是康定斯基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
抽象艺术的两大分支
自1910年第一件抽象作品产生后,在西方迅速发展,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形式,成为抽象艺术的主体。属立体主义分支的有:
1.用光线粉碎物体实质,表现现代感觉和速度的未来主义(1909-1915)
2.用铁丝、玻璃及金属片等材料,以长、方、圆及直线组成非形象的形象的构成主义(1913-1917)
3.不去观察对象,凭感觉和寻找所谓新的象征符号,去描绘直接感受的绝对主义(1915)
4.完全以三原色或黑白灰的直角形色块与直线构成画面的新造型主义(1917)
5.反对再现自然,又要从自然出发而进展到抽象的具体艺术(20世纪20年代)
6.以平涂的色带或色面构成愈发简单的、纯粹图形的抽象形式主义(20世纪50-70年代),如硬边艺术、色面艺术、最低限艺术等
7.用几何图形,通过人为的光色处理,造成视觉上差错的光效应艺术(20世纪60年代)等
从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派生出:
1.以线条、痕迹和斑点为符号,反映作者潜意识中的自我感觉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
2.在大画布上,作家不自觉行动中,靠颜色无意识的泼洒滴流进行自我表白的行动画派(1945-1955)等
抽象主义在不算长的发展过程中,作品已显现出足够的内在美和表现力,并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但在审美标准上带来了混乱或分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B. 抽象画的特点
1、抽象画是将艺术的基本要素,进行抽象的组合,再创造出抽象的一种形式,开创了艺术新的发展天地,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籓篱,完全打破了艺术原来强调主题写实再现的局限,是现代艺术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
2、抽象画是西方现代美术中特定的流派概念和美术思潮,以简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来描述真实题材,其艺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而是以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一种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
3、抽象画是具象画的相对概念,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是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事物表象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与自然物象完全或极少没有相近之处,但又具强烈的形式构成面貌的绘画。
C. 抽象画为什么吸引人抽象画有什么魅力
艺术是抽象的,用你梦想中的东西取代自然吧!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
当你徜徉在世界各地的现代艺术馆里,可以发现抽象画无疑是比较吸引人的一种流派。那么,为什么看起来光怪陆离、非驴非马的抽象画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画家去探索创作,吸引那么多的观众去欣赏呢?
崇尚抽象是人的天性
人类对抽象的符号、文字、几何图形和图像的崇拜与敬畏可以追溯到3万多年前(旧石器时期)。从留存至今的洞穴壁画和石刻雕像中我们发现,原始艺术家在观察自然、描写外部世界的时候,已经使用了夸张、写意等抽象画法,取得了彰显人(物)特点的效果。图1是旧石器时期作品维纳斯雕像,像高11厘米。这一尊雕像突出了女性肥硕的身躯、巨大的乳房和隆起的腹部,强调了母亲生殖繁衍的能力和特征,也体现了抽象艺术的表达魅力。
神经美学方兴未艾
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与传统绘画有很大的差异,观众看了也是反响不一。蒙德里安本人多次说过:“画作中那些矩形并不是随意安放的,它们构成的图案是平静的,远离紧张。”
但是,平静与否又由谁来裁判呢?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着名神经科学家西蒙·泽基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发现,观赏几何抽象画者的大脑局部的血流量明显增加,增加最大的区域是腹侧通路的梭状回。他的论文《动感艺术的神经科学》发表在1994年的《脑科学》杂志上,引起学术界许多领域专家的关注。因为这样一来,对美感的研究不再依赖于对观者的心理活动的估算,而是建立在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跟踪,并得到切实可靠的数据和图像的基础上。人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神经美学”。近年来这一项研究正在渐渐走热,它不仅对绘画的视觉效果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还可以对大脑和视觉神经的疾患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期待着它的新成果。
(作者:林凤生;来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