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要增强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感,家长该怎么做
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家长都认识到培养小孩艺术兴趣的重要性,其实艺术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孩们充分认识生活中的美,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都能发挥出积极作用,为了充分培养出小孩对艺术的兴趣,建议家长积极带孩子参加艺术展览,多带小孩融入现实生活,并在实践中体验艺术的魅力,只要注意了这些,想要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其实很简单。
总之,想要培养小孩对艺术的兴趣,家长必须要让小孩们知道什么是艺术,要多带他们参加相关展览,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充分发现生活中的艺术,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乐趣才能实现对小孩们艺术兴趣的培养。
㈡ 想要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都有哪些办法
适度从零基础就地幼儿把握美术表现所必要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
在美术教学环节中,运用范画,实体,融合语言表达引导,机构幼儿依据自身的画编短故事,在老师的感悟与引导下,叙述画中的小故事,因而,美术绘画与语言表达能力搭起了一座自身沟通交流的公路桥梁。在画画中,幼儿感受了观查,思索,审美观和造就,学会了语言表达能力,塑造了她们的洞察力,加重了她们的视觉印像。老师还融合各科教学活动进行美术主题活动,留意引导幼儿熟练掌握在不一样课程中得到的专业知识。如:在说故事之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美术绘画,泥塑制作,小手工)来表现小故事内容;又如出门参观考察回家,让幼儿用美术绘画来表现参观考察时的场景。
㈢ 幼儿园如何让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美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感受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为重要,一个不会感受美、不会欣赏美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在培养孩子美感的活动中,首先考虑到小儿的情绪,因为小儿的美感与情绪有紧密的联系,他们在积极的情绪下就对美的事物产生快感。另外还要考虑到小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安排的活动总要和他们的动作相伴随,具有表面性和行动性特点。
在小儿的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处处都有美的内容,成人可以引导孩子感受美的存在,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欣赏环境美儿 让孩子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家庭室内要清洁,室内布置要注意做到色彩协调,整洁大方,墙壁装饰要富有艺术性,家具、用品、玩具的选择与放置也要有艺术性,使小儿的生活环境整齐、舒适、美观,潜移默化地提高他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
(2)欣赏自然美儿童 大自然的美,是对小儿进行美育的极好的现成教材。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鸟虫鱼兽,变幻多端的自然景色,对小儿都有无比的吸引力。成人要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启发和引导小儿欣赏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从他们的色彩、形态、声响的变化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成人可以用小儿能理解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其中的美,并教给孩子用艺术语言描写自然景色。
(3)欣赏艺术美 在孩子游戏时以不刺耳的音量播放精湛的名曲,使孩子从极其自然的气氛中接受。音乐有明快激昂的,也有阴郁低沉的。婴幼儿时期以明快的充满希望的音乐为好。另外还要拿出小儿感兴趣的乐曲,由他们自发地欣赏,成人给以指导。在愉快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体会出音乐要表达的感情。这时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一般来说,供小儿欣赏的音乐最好是节奏性强,能跟成人一起哼唱的名曲段落,以此培养孩子主动欣赏音乐的欲望。对于音乐不光是听一听,还要促使孩子用心灵的耳朵去领会。
美术作品形象生动优美,色彩鲜明,造型具体,因此小儿有强烈的感染力。给孩子看美丽的画册,欣赏名画,也会提高孩子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指他们对所描绘的对象的感觉、情感和反应,它是在幼儿从事绘画、剪纸、塑造等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这种能力的形成不能强迫,只能在没有竞争和成人干扰的、无忧无虑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成人应该按照幼儿不同年龄的表现,提供各种机会,多和孩子讨论对大自然、对周围生活、对艺术品的美的体验。成人在作出自己的判断时,就在影响着孩子,因而也应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用简单化的方式去否定孩子的看法。幼儿只有独立进行评价时,才能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
孩子小时候喜欢看色彩对比强烈的东西,但不能一直给他们看同一类型的艺术品,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各种创作方法、各种类型的艺术品给幼儿欣赏,有抽象的,有写实的,有鲜艳的,有暗淡的,逐步发展他们的艺术趣味;但要注意内容健康和幼儿所能够理解接受的。
要注意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感染。一段好听的音乐会引出一幅好画,一个好的泥塑会引出一美丽的童话;不要孤立地从事某一种美术活动。
㈣ 如何提高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兴趣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使幼儿发展的手段。只有把美术作为幼儿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美术教育的目标关系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从幼儿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
一、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到生活里去,捕捉题材内容,因此,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
园外生活经验积累的多少,关健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现在更时兴学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美术,不予支持。更由于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幼儿画展、幼儿作业。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以加深孩子对家庭、社会的认识。
幼儿园也是幼儿美术题材的主要来源。教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幼儿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如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前后远近等。此外,加强语言引导,为幼儿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带他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学习中去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范画、实物,结合语言引导,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编小故事,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讲述画中的故事,因此,绘画与语言表达架起了一座自己沟通的桥梁。在绘画中,幼儿体会了观察、思考、审美和创造,学会了语言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加深了他们的视觉印象。教师还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幼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幼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二、适当地教幼儿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深知靠教师传授图式——教师先示范画,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会令幼儿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也将在无形中消失,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传授技巧时,由于小班的幼儿手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因而先让幼儿从欣赏哥哥姐姐们的画开始,感受色彩、认识色彩,引导幼儿入门,让他们随意画,大胆画,不追求描画细致。如:手指点画;脚掌、手掌印画;吹画,撕纸贴画等,从而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思维有了提高,但表现技巧跟不上,就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当幼儿在将意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再适当地教幼儿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帮助幼儿完成这种转换。让幼儿慢慢学,坚持练,逐渐投入到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去。
而在大班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象、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如在大班国画兴趣班就教一些基本的勾、染、晕等技能,但从不以技巧评价幼儿,而是给幼儿创造体验国画美,表现国画美的环境和机会,利用国画这种艺术途径让有兴趣的孩子感悟美和表现美。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提高美术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能力
1、幼儿园应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积极开展幼儿美术兴趣班,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幼儿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同时亦让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有所了解,从画的变化中发现幼儿的进步。
2、让孩子参予课室1.2米以下墙的布置,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手工、美术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或画、或粘或剪,他们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了提高。经过孩子自己布置的课室,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玩具架上摆着孩子制作的玩具,墙角设置着孩子喜欢的手工作品,孩子充满信心,体验着成功,孩子从而更加爱护周围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3、因地制宜,在幼儿园中开展陶艺活动,并在陶艺教学中紧紧抓住游戏泥土这一快乐原则、创新原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玩泥巴,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四、幼儿园应多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各项美术交流活动,体现创作的乐趣,提高自信心,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
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组织幼儿参加各项美术比赛:即席挥毫、庆“六一”大型绘画赛,发扬团队的精神。让他们领略到创作的信心,体验到创作并不是高不可攀,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的表现。
美术教育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高了幼儿家长对这方面的认识,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幼儿各自不同的审美个性,放手让幼儿更大胆去想象表现自我,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参加大型幼儿画展,出幼儿画册。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㈤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往往是从欣赏美术作品开始的,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开阔眼界,培养对形式美的感受力,也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享受,赏心悦目。在对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的审美鉴别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中应在于激发幼儿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形成浓厚的兴趣
㈥ 如何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学习兴趣
一、情绪感染,激发活动兴趣 。
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应该由幼儿"学"的特点和规律来决定。如果教师不顾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规律,一相情愿地去组织活动,那只能是毫无效果的教学活动,因为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取得成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利用情绪感染,激发兴趣,让幼儿参与活动很重要。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情绪易受到感染,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用愉快、欢乐的情绪,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所教内容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装饰画"彝族挎包"时执教者用非常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逛商店,里边的东西非常漂亮。"这样一来,幼儿就被引入到欣赏彝族挎包的意境中,在幼儿欣赏挎包的同时,装饰挎包的激情同时也被激发出来了,欣赏过后个个都自然的投入到了创作活动中。
二、教法生动、提高学习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感、行为和方式,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并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来给予不同的指导。凡是形象鲜明、具体,并富有情感色彩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都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情景,采用生动的教法,使幼儿学得有趣,学得愉快。
1、营造一个适于美术活动的氛围来培养幼儿的兴趣
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发挥环境的刺激作用,对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培养同样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指导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更要营造适于进行活动的气氛、环境和氛围,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居于教授者位置的权威,让幼儿这样画、那样改,或者指责幼儿画得不对,画得不像等等。因为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所进行的探索远比画一幅作品的意义要大得多。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多者桥用提问暗示,创设情境等等方法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例如:幼儿在表现技巧有了困难或问题时,处理颜料上遇到麻烦时,教师应马上转变为指导者,积极地应答或满足幼儿的需要,直接地教给他们必要的技能技巧。而当幼儿接受了教师的指导并开始创作时教师此时应转变为旁观者,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速度去领悟和消化这些间接的经验。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是固守的一个角色,而是通过系列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既保证了教师"教"的效果,同时也体现了幼儿的"学"。此外,要让幼儿进行好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活动兴趣,还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物质材料,经常更换各种手法、技能以及进行活动的材料,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是以是否生动有趣,是否玩得高兴为主要目的。可见,玩游戏可以和美术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在游戏中进行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画、去制作掘陵、去玩,整个过程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同时,"游戏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游戏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自身价值的体验,更能给儿童带来快乐。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创作。例如:在小班幼儿画"小白兔拔萝卜"的命题画时,我先带幼儿到饲养角去观察兔子,然后回到活动室,让幼儿戴上小兔头饰玩"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最后再让幼儿动手画,由于有游戏作铺垫,幼儿的画面都很生动,而且在活动中,不感到有任何压力和负担。再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表情",我组织了"美食一条街"的品尝游戏活动,让幼儿"逛商店",品尝酸、甜、苦、辣,并用镜子照一照自己的表情,请另一位幼儿当小画家,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同时,自己也做了别人的小画家,把别人的表情画了下来。一次美术活动就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由于幼儿的兴起较浓,画出了各式各样首散猛的表情,幼儿主动、自觉地初步掌握了绘画技能。
3、用谜语、故事、诗歌等生动的语言形式增进幼儿的兴趣。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在活动中,教师用生动灵活的语言更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就拿学画画来说,幼儿由于年龄小,作画意识不强,往往是由于好动的驱驶才作画,刚开始学画画时,有些幼儿拿着笔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敢于动笔,使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产生作画的欲望。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我采用了谜语、故事、诗歌等语言形式来增进幼儿的作画兴趣,效果较好。例如:幼儿画"下雨了",我先不提下雨的事儿,而是让幼儿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幼儿一般对谜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谜底很快让他们猜到,趁幼儿兴致勃勃的时侯,我直接示范雨点的画法和步骤,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在示范的过程中我还把雨的变化编成童谣:下雨了,下春雨了,又细又软,飘飘洒洒的春雨;下雨了,下夏雨了,又大又急,雷电交加的夏雨。这样幼儿的画面不但丰富、细致、准确,而且更具有创造性。
三、用大自然开阔视野,用发现法引导促进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越丰富,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越广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扩大幼儿的知识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大自然是美好的,花鸟鱼虫,田野风光,,都是幼儿所喜爱的,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使幼儿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观察、了解、认识大自然,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充实幼儿的头脑。幼儿在周围世界观察发现到的东西越多,他们的知识就越丰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便会在他们心里油然而生,进行创作时就有了生活素材,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应用色彩,自由发挥、,大胆创作,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绘画:"美丽的秋天",对于秋天,幼儿一般联想到的只是"天气渐渐变冷了","树叶变黄了",此时,要让幼儿画出多姿多彩的秋天,是勉为其难了,因此,我经常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写生、拾落叶,以此来加深幼儿对秋天的认识。这样,幼儿画秋天的主题画,真可谓思想开阔、画面丰富生动。落在河里的秋叶,有的画成了小鱼的小伞,有的画成蚂蚁摆渡的小船,而落在活动场上的秋叶,恰恰被他们画成了小燕子送信。再如:泥工活动"塔",要让幼儿凭空的捏造出塔,对幼儿来说是较难的,也是枯燥的,但我们利用户外活动带幼儿观察了:大姚白塔、东塔、南塔,便争取家长配合,收集有关塔的资料和图片,办成一个"小展室",让幼儿充分了解塔的形状、特点,然后作自己喜欢的塔,这样幼儿在活动中边说边玩,边玩边制作,甭提多高兴了,他们做出再让幼儿制的塔,形状各异,富有创造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四、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行表扬鼓励、稳定强化活动兴趣。
为了使幼儿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对幼儿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及时表扬、积极引导,稳定巩固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创作就怎么创作,绝不会考虑自己想的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观点,简单地说些带有批评意味的话,那样,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失掉参与活动的兴趣,引起厌烦情绪。教师的语言要能让幼儿乐于听乐于接受,要恰到好处,所以,我们应肯定每位幼儿作品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强化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活动没兴趣的幼儿,我们都应以亲切的口吻鼓励他大胆作画,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每次作品完成之后,我们都把所有的作品进行展出,使幼儿产生想成功的动机和有希望的心情,在评价作品时,我很注重幼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性。例如:在评价装饰画《彝族挎包》时,首先让幼儿相互夸一夸自己的挎包;然后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一讲自己的挎包那里最漂亮;最后,教师再表扬有创意的幼儿,并引导幼儿找出该作品与其它作品不一样的地方,并提出好的修改建议;这样一来,既让幼儿感到他的作品被承认的快乐,又不满足于现状,从而增强了再创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