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桂林有什么文化遗产
桂林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有许多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继发源于桂林的广西桂剧、广西彩调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桂林市政府又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发掘、抢救和整理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上月底评选出8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从中选出30项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桂林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看到发掘整理的第一批桂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12大类,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纵贯桂林两千多年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市文化局承担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的专家对记者说:透过这些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我们可以窥探到桂林璀璨的历史……
源自远古的天籁之音
在桂林从事20多年文物考古和民间文化艺术发掘工作的高级文化研究人员涂桂生告诉记者,他到兴安县实地调研首次聆听“贺郎歌”时,感觉非常美,就像是听到来自远古的天籁之音。
流行于兴安县城周边乡镇的“贺郎歌”又称为“花烛诗”,兴起于公元前200年左右,是人们祝贺新郎娶亲并大闹洞房时咏唱的欢快小曲,可独唱、对唱、小合唱和领唱,分“贺郎”、“移花”、“送郎”三部分。1952年,兴安县的歌手携“贺郎歌”参加全国首次民族民间文艺会演,受到好评,中央领导还请演员进中南海进行专场演出。
桂林的民间文学、艺术、戏曲中,有许多源远流长的精粹,除广西桂剧、广西彩调已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去年共有34项入选桂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涂桂生说,清末出任台湾巡抚的灌阳人唐景崧,晚年隐居桂林榕湖畔,改造原来的地方戏剧创立了广西桂剧。抗战时期,桂林曾经是抗战文化中心,欧阳予倩、田汉等戏剧大师进一步完善和升华桂剧,使这一剧种位列中国十大戏剧之一。桂剧是文学性、艺术性、观赏性都非常强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上百年来深受广西各地百姓喜爱。
资源县八角寨的100多个山水传奇故事诞生于隋唐动乱时期,浸润着佛教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的文化思想,蕴涵着老百姓追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的人生价值观。
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洗礼和淘汰,能沉淀下来、能根植于百姓中的文化,都有其闪光的地方。
流传千年的特殊工艺技术
是金子,总会发光。
桂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民间工艺、生产与生活技术,能传承成百上千年,除了它们本身的价值外,往往与历史大事、历史名人息息相关。
公元前204年左右,秦军屯兵兴安十多年开凿运河灵渠。来自北方的秦兵不习惯吃南方的大米,将大米加工做成面条式样的食物,于是诞生了桂林米粉。如今,米粉成为影响桂林人最深远的食品文化,有半数的桂林人每天热衷于吃米粉;不少的桂林人到外地出差回来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去米粉店吃一碗米粉;凡有红白喜事,主人都会准备米粉招待客人;病人住院胃口不好,常选择米粉进食……
清朝的干隆皇帝身体欠安,不想进食。出生临桂县四塘乡的宰相陈宏谋,拿出家乡的豆腐乳请干隆皇帝品尝。干隆刚将一小点金黄、细腻、香醇的豆腐乳送入口,就大赞“天下又多一绝美味食物”,胃口大开。此后,桂林豆腐乳成为宫廷贡品和送礼佳肴。
早在元末明初,部分瑶族和壮族群众为躲避战乱,逃到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海拔1100公尺的大山上生活,将坡度26度至50度的山脊开发成一级级的梯田,打造出震撼世界的人间美景——独特的梯田风光。
在千百年的生活中,桂林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工艺精湛、品味奇特的食品、物品、景观,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特色文化和自己的生活。
在全国首次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一位知名评委惊异地问广西的有关人员:“怎么不见桂林申报项目?很遗憾,仅桂林‘三宝’的制造工艺就能叫响全国。”
其实,除了“桂林三宝”,桂林还有很多食品、物品的制造工艺、技术,都堪称中国一绝,如恭城的油茶、荔浦的荔浦扣肉、龙胜的红瑶服饰、侗族扎的草龙草狮等……
有趣独特彩的民风民俗
每年农历5月14日,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泗水乡都要举行盛大的“打旗公”游戏体育活动,男青年扛着旗子出现在田间。小孩抓起泥巴向他们身上投去,撵得扛旗子的人东奔西逃,惹得观摩者捧腹大笑。
这一运动诞生于东汉时期,当时,瑶族人民为对抗朝廷官兵的欺压,从小训练孩子们懂得用石头、木棒抗击敌人,每年进行一次集中检阅。就是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瑶族人民将其改造成具有浪漫色彩的游戏体育活动。
起源于元末明初的全州县“两头扯”婚俗,充分体现出瑶族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为逃避战乱,被称为“标敏”的一支瑶族先祖从江西迁徙到全州县的东山乡,并创立了“两头扯”婚俗。这种婚俗规定,青年男女结婚后要共同赡养双方的父母,过年过节夫妻要孝敬两边的父母,农忙时节夫妻要到双方的父母家中干农活;另外,双方的父母家中的田地、财产、收成的作物,夫妻俩也能按比例获得分配。“两头扯”婚俗,为瑶民间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近10年来,有一支长发美妇的表演队伍活跃在南宁、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她们就是来自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妇女。红瑶妇女非常珍爱自己的头发,把留长头发视作美丽和高贵。女子一生只在16岁举行成人仪式上剪一次头发,因此,红瑶妇女都留有美丽的长发。只有56户人家的黄洛瑶寨,竟有60多个女子的头发长度超过100厘米,最长的达208厘米。长发瑶女在清澈湍急的小溪里集体洗头,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绝景
❷ 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有哪些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那么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有哪些呢?
1、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是具有万年历史的人类智慧圣地,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2、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3、陈毅元帅诗云:“宁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的山水养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灵气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画家。
4、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以上就是对于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❸ 桂林文化遗产有哪些
仡佬族高台舞狮,是正安地域仡佬族的一种传统习俗,仡家人庆的在春节或重大喜日子都要舞狮助兴,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被誉为百兽之王,给埋岩慧人以威严,勇猛之感;五马棋,又称和尚棋,是贵州仡佬族的传统棋类,流传于正安,务川,湄潭等地区的两人传统棋类,有两种玩法,一种为老虎棋,一种类似西藏夹棋;黔北花灯,花枣袭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曲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仁怀后山苗族蜡染技艺,苗族蜡染在图案题材卜独具特色,并将内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体,分为蝴蝶纹,龙纹等;黔北民居建筑木雕技艺弯答
❹ 桂林地区民俗
龙舟节
又叫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这天,家家门前要挂菖蒲和艾叶,传说菖蒲如剑,可以驱邪,艾叶如旗,可招屈原之魂。也有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的,据说虎能够威镇百虫,驱邪避疫效果更佳。屋前屋后撒石灰、点雄黄,还要喝点雄黄酒,目的都为除虫害、保平安。赛龙舟是节日主要活动。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趣的。时代邝露所着《赤雅》记载:“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现在,桂林龙舟赛几乎年年举行,且规模宏大。端午这天,漓江上龙舟排列如雁阵,参赛单位和观光宾客,已不限于本市。号声起处,江面鼓声铿锵,桨影飞扬,一只只龙舟你追我赶,场面十分壮观。市内万人空巷,江岸人山人海。桂林还有传统的龙舟歌,分序歌、发兵歌、游船歌、贺歌、转艄歌、收兵歌、哭雨公、得胜歌等。大部分没有固上歌词,现编现唱,节奏快慢,也由赛情决定。桂林乡间,端午这天还有串龙亲的习俗,村与村之间,划着龙舟互访,对方要在码头迎接,对唱贺歌,然后请客人进村聚餐,畅叙友情,切磋龙舟竞赛技艺。端午的传统食物是粽子,有三角粽,枕头棕等主要原材料是糯米,板粟,豇豆,猪肉,竹叶等,还要把粽子抛进江河,,以示对屈原的祭奠和纪念。
地方艺术
*广西大鼓*鼓曲类鼓词分类曲种,原名桂林大鼓,形成于1962年。讲究架子功,表演潇洒利落,刚柔有致。长于演唱“武段子”。
*广西文场*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叫“文玩子”、“小曲”等。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曲艺形式。清代道光年间,江苏、浙江一带的时调小曲传入广西,在流传中逐渐与桂林方言融合,并受当地民歌、戏曲的影响,至清末逐渐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根据唱本中的人物来决定演唱人数,每人承担一个角色。每个演唱者还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扬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云板、碟子等。也有化妆、穿戏装演唱的,叫“文场挂衣”。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文场进入剧场走上舞台,表演形式出现了站唱,即演唱者一人手执云板或碟子击节演唱和配以小乐队伴奏和有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走唱”。广西文场的音乐唱腔分大调和小调两类。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俗称“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所唱曲目内容多取自明清的传奇小说。如《玉簪记》、《白蛇传》、《西厢记》等。近年来创作了一些歌颂桂林山水风光的抒情小段,如《画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游》等。
*桂林民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渔歌)、山歌等; 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伴郎歌、婚礼歌、哭嫁歌、孝歌等; 与娱神祭祀相联系的跳神歌曲; 与宗教相联系的回族歌曲; 有一定娱乐、欣赏价值的民间小调和一些乞讨、行业叫卖性歌谣等。最普及、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龙船歌。山歌曲调简单、朴实,节奏自由,在农村广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多为上山砍柴或 田野劳动时,即兴编唱、有独唱,也有对唱。龙船歌流行于桂林江河沿岸,漓江一带流行套曲8首,即集人歌、出船歌、游船歌、扒船歌、连船歌、赢船歌、湾船歌、扯船歌; 而桃花江沿岸一带则有套曲13首,即拉 船、装龙头、开船、游江、二江、转艄、上滩、招旗、催艄、饮酒、喊兵、得胜、收兵。龙船歌曲调热列奔放,节奏感强,一般一人领唱,伴以铿锵鼓声。唱词多与悼念屈原、颂扬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
*桂林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以艺人王仁和自编自唱 的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代表作。传统渔鼓演唱形式简单,一人“打单筒”,自敲自唱。现在则较 灵活多样,有二人或多人的“走唱”,以唱为主,表演为辅。过去,除鼓与板,没有别的乐器,现逐渐发展成包括中阮或琵琶在内的民乐伴奏模式。
*桂剧*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它有比较悠久的历史,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明末清初广西已有昆腔,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桂剧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则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桂剧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傩戏*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到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源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再某些地区,傩舞本身已发展成傩戏 ,傩吸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不制假面 ,傩舞和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傩舞是中国古代大傩祭奠中的仪式舞蹈,后世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鬼物,跳傩,傩戏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傩舞的特征是:一般都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现神的身世事迹.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关于大傩的记录.殷墟甲骨文卜辞有 1998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武安市着实地热闹、风光了一番——武安傩戏国际学术研讨观摩会在这里举行。傩戏在武安县固义村已流传了几百年。它以捉黄鬼为主,配合演出的还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 、花车、旱船、高跷、竹马、霸王鞭、龙舞、武术等民间艺术节目,参演者达 600人。演出的目的是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灾害不生,五谷丰登,世道安宁。为主的节目捉黄鬼,是一个劝戒人尊老爱幼的节目。丁德玉先生凭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觉得这是一项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失传,便和村里丁石泉、李起来、李增旺、李正年等人张罗,恢复了演出。丁德玉先生原是中学校长,在村里享有很高威望。为恢复本村传统文化遗产,他费尽了辛劳。为了排练和准备恢复元宵节演出,他忙着制作面具,筹借戏装,排练剧目,几夜不睡觉,竟成为家常便饭。
1995年元宵节,3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联会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员,到固义村观看滩戏演出。专家们指出,固义村的演出是典型的北方帷戏,具有黄河流域傩文化的鲜明特色,有很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很有必要采取近期和长期保护措施,并希望召开一次国际性学术研讨和观摩会议。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给了丁德玉和他的同事们极大的鼓舞。随后他便开始大力奔走和呼吁,力争促成国际学术会议。此间,他和他的同事们奔武安,上省城,找有关领导汇报固义傩戏情况,以求得领导的关注。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1998年的元宵霄节国际会议终于有了眉目。1997年10月底,省里来人做会议筹备工作时,病中的丁先生得知 1998年元宵节武安傩戏国际会议已经确定,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说,村里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又增加了一些道具,恢复了几个节目,到时候可以确保国内外专家学者能观摩到丰富多彩的节目……
*零零落* 杂曲类曲种。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流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因帮腔衬词为“零零落”得名。起源于宋、元期间穷苦人唱的乞食词“莲花落”,至清道光年间臻于成熟。有7种唱腔。多由两人演唱, 一人领唱,一人承包尾末字接唱帮腔。多演唱民间故事如《祝英台》、《孟姜女》等,和一些抒情或讽刺性 小段。长的可唱两三月,短的只需三、五分钟。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曲目如《新官上任记》、《车站轶闻》 、《红棉似火》、《腊梅花与点子多》等,曾在广西或全国曲艺大赛中,获得奖励和好评。
*桂林弹词*鼓曲类弹词分类曲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初。艺术风格、样式受影响于长沙弹词。创始人为已故着名艺人王仁和。其自弹自唱的实验性曲目《根深叶茂》首开桂林弹词纪录。其后《黄继光》、《董存瑞》、《英雄花》、《要学青松迎太阳》等曲目相继问世。近20年来,又创作、移植和演唱了《赔茶壶》、《剥画皮》、《爆破英雄》等。桂林弹词声腔,是熔桂北民歌、曲艺、戏曲旋律音调与长沙弹词[平板]、[散板]于一炉的出新产物。曲调简朴流畅、跌宕自如,依靠板式、节奏的灵巧变化完成说唱任务。伴奏乐器是大三弦,演员自弹自唱,极为灵活轻便。
壮族风情
壮族与古“百越”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本世纪初创制了壮文。壮族以农业为主 ,擅长种植水稻。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人口约1550万人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 、“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戏----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侗族风情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多信仰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种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着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苗族风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瑶族风情
瑶族共有200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瑶族先民历史上居住于长江流域,远在秦汉时期,瑶族是长沙武陵蛮(又称五溪蛮)的一部分。南迁后,有的又向西南山区移动,于是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局面。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多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
❺ 桂林有哪些人文特色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漓江的“清水石”
漓江的“清水石”产于桂林境内的漓江中,石形以小、巧、奇、美为主要特征;自古奇石“生于山”,而“成于水”;桂林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所以桂林的漓江清水石不仅“奇”,而且“美”,“美”是漓江清水白石的天然标签;最具代表的石种是在漓江中发现的“清水石”,其石体上均匀以点状形式遍布闪闪发光的微晶体,石体上的微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发出“金色”光芒,观赏时如钻石般闪耀。因民间流传的关于玉帝天象和普贤白象的传说,故,被称此石为漓江“清水石”。
桂林有很多名产:桂林柚果大形美;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葡萄,味美甘甜水分足;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禾花鱼、腐竹、灵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优土特产。桂林辣椒酱、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西瓜霜、桂林腐竹、荔浦芋、阳朔金橘、永福罗汉果、全州湘山酒、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平乐沙田柚、灌阳红薯粉、灌阳红薯酒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美术陶瓷
各类作品,构思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制作技术精湛,色彩古朴典雅,又富现代生活情趣。山羊壶、大琵琶瓶、象山壶、山水画瓶系列等数十个品种先后获自治区、轻工部奖励,并在法国、西班牙、西德和日本等国展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欧、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发的新产品——仿古兵马俑,专销美国。
玉石、竹木雕刻、瓷刻
桂林玉石雕刻历史悠久,以陆川石、东兴石、虽腊石、岫岩玉石、龙胜滑石等为材料,雕工精美,造型新颖颇具魅力,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出口东南亚、西欧地区。竹木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运用线雕、浮雕、镂空雕并借鉴中国画技法,表现各种题材,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镶嵌壁挂等。瓷刻是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始于明代,有白坯和彩釉两种,作品构图请新,线条流畅,刻画的人物神态生动,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金银首饰
生产头饰、项饰、手饰、服饰、挂件等5大类约500个品种,年产50万件。工艺先进,做工精巧,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品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石工艺画
广西宝石研究所开发生产。是宝石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器。以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为原料,切割抛光,显现其原有色泽,运用中国画、西洋画技巧,根据宝石的形态,表现山川景观、花鸟人物、民俗风情。
大理石制品
由桂林大理石厂等近10家企业生产。以本地出产的大理石为原料,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台板,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工艺品。其产品花纹美观,色调雅致,光洁度高,质量稳定。
芒编工艺品
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编织而成,有近千个花色品种,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现代家庭及宾馆饭店的实用佳品。
阳朔画扇
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画面内容多样,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画扇以此而名。
壮锦
壮锦是桂林壮族妇女用各种颜色的丝绒和细纱精心织造的着名的手工艺品。壮锦多以壮族地区的动物图形为图案,线条简练而明快,且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桂林的旅游纪念品,除上述代表性精品外,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针织装饰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