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泉州的民间艺术样式有哪些
主要有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等22项民间艺术。
泉州市,别称鲤城,是福建省地级市,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5个县,总面积1101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泉州市常住人口为878.2285万人。
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泉州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以闽南话为主要方言,并存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常住外来人口达204万人。2020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58.66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全省第一。
泉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入泉。 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是世界遗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❷ 泉州有哪些大型、正规的艺术培训学校、乐器、舞蹈、美术都可以,帮我归纳下
你是升学需要还是兴趣学校呢?
升学需要1、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教育方向的样样都可以学(好像要高中毕业的)
2、泉州艺校也不错
❸ 泉州地方戏剧 有哪些
1、梨园戏剧种
十二世纪,在东南沿海一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刘文龙》等。
2、泉州高甲戏剧种
高甲戏,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闽南地区,并远播到台湾和东南亚闽南人聚居之地。
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明末清初,闽南地区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乡间群众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跟在游行队伍里表演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配以锣鼓和民间曲调,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随后便有由小孩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出现,观众称它为“宋江仔”。后来逐渐为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当时叫“宋江戏”。
由于“宋江戏”只限于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来剧种的冲击,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戏,如《困河东》、《斩黄袍》,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如《孟姜女》、《杏元思钗》等。“合兴戏”的兴起和发展,受到昆腔、四平腔、徽剧、京剧的影响,深受群众喜爱。以后“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为今日的高甲戏。
高甲戏的剧目来源比较复杂,绝大部份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戈阳腔、京戏吸收过来的。初步统计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一百多个,新编的优秀剧目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笋江波》、《许仙谢医》等。
3泉州提线木偶剧种
泉州提线木偶,闽南俗称“嘉礼”。旧时每个班社,只有四名演员表演生、旦、北(净)、杂四大行当,故又称为“四美班”。
泉州提线木偶传统剧目有七百余出,而且都以抄本形式世代相传。其中有些戏文,如《窦滔》,尚为全国其他戏曲剧种所罕见。
在我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三百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难度较大,每个木偶形象都设置有16条至30余条纤细的提线。历代艺人凭借精湛的传统线规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体现了泉州提线木偶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创造了以提线木偶表演为主、综合杖头木偶和掌中木偶于一台的新颖演出形式,受到中外观众欢迎。
4、泉州南音乐种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着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藉地,同时也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许多海外朋友来到这里,深为南音的魅力所陶醉。
南音是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它典雅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独具魅力,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以泉州话演唱,深为闽南侨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带,成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世代珍视、竞相传唱的乡音。
由于海内外 弦友的共同努力,南音蜚声国际乐坛,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自1981年以来,已在泉州举办6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
南音演奏活动在闽南侨乡十分流行,城镇乡村时常可闻丝竹管弦之声。据不完全统计,泉州所属各县(区、市)共有南音社团500多个,还有许多业余南音研究社、演出队、形成颇为可观的艺术阵容。专业团体有“泉州南音乐团”、厦门、漳州等专业、业余南音乐团。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台湾的南音社团多达70多个,拥有成员千余人,多数祖籍泉州,其演唱、演奏风格保留着故乡泉州的传统特色。
5打城戏剧种
打城戏源于泉州宗教民俗活动,是具有浓厚宗教艺术色彩的剧种。由于她经常在孟兰盆节、水陆大醮以及民间丧仪法事活动中演出,故初期亦称“法事戏”。
据载,泉州开元寺,自唐至宋,每年中元皆筑坛设醮,超度亡魂,寺僧则表演一些短小佛经故事,穿插杂耍技艺,以招观者。约于1860年,已有七百余年道教活动史的晋江小坑园村,首次出现道士(俗称“师公”)创建的打城戏班,俗称“师公戏”,聘请提线木偶艺人口授《目连救母》等戏文。
清末民初,泉州开元寺僧延聘打城戏艺人,另组建大开元班,打城戏又称“和尚戏”。至此,打城戏便成为泉州佛、道两教的宗教活动剧种。
打城戏的表演以罗汉科舞为主,兼有提线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她素以武戏着称,武打运用泉州南少林拳技;因其适于丧仪法事活动,保存大量民间的特技、杂耍、舞蹈以及所谓“大开笼”的恐怖表演。音乐则在道情和佛曲的基础上,吸收提线木偶的“傀儡调”, 成为别具一格的宗教韵味。
2、泉州打城戏剧团
1952年组建泉音技术剧团,1957年改为泉州小开元剧团,1960年正名为泉州打城戏剧团。建团后,除整理上演数部传统连台本戏外,还创作上演一批历史剧、神话剧、童话剧及现代戏,同时造就了一批以被誉为“闽南第一美猴王”曾火成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
文革期间,剧团被迫解散。20年来,由于国内外宗教民俗学者、华侨、港澳同胞及本地社会贤达的呼吁,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原打城戏艺人吴天乙、黄英英、洪球江等人,自筹资金,于1990年2月招收20多名青少年,开班培训,重建民间自负盈亏性质的泉州打城戏剧团。
6、泉州歌剧团
泉州侨乡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化方兴未艾。新兴的中国民族歌剧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与成长。
早在二十年代就出现过小歌剧《小小画家》、《面包》。抗战前夕有《扬子江暴风雨》、《聂莹》。抗战中期有《军民进行曲》,这是一部运用西洋歌剧样式和表现手段体现我国解放区生活的歌剧。而土生土长的泉州方言歌剧则是在解放初期尝试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品种,曾上演了《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和《小二黑结婚》等大型方言歌剧。
❹ 请问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老师怎样,里面钢琴怎样,有什么艺术节活动吗多久一次
里面的老师不错,普通琴房钢琴就不怎样了,但是要是考上钢琴主修那琴还是不错的。艺术活动蛮多的,具体看时间安排,很多是不定期的。学风不错,学生都很上进很用功,从“抢”琴房练琴就可以看出。
❺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活动内容2021
摘要 1、[水镜]
❻ 在福建泉州那里有培训美术的地方
泉州最早的美术培训机构是,起点美术画院。地址在市区通政巷!
❼ 泉州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有哪些
泉州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有泉州剪纸,关岳信俗,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泉州传统竹编工艺.泉州老范志神粬.灵源万应茶.俞家棍,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惠安木雕技艺.泉州踢球舞.安溪成珍桔红糕制作技艺.潘山庙宇木雕.广泽尊王信俗.石狮灯谜.泉州跳鼓舞.安溪蓝印花布等。
❽ 泉州最近有哪些大型艺术比赛吗
去塞巴赫艺术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