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评价李安的像素艺术

如何评价李安的像素艺术

发布时间:2022-05-11 17:16:21

❶ 李安谈120帧技术,对电影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你做的事情非常的领先,很多事情都还在探索当中,你是怎么跟剧组沟通,以及说服出资方?怎么跟大家沟通这件事是没错的?

李安:我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不够好,我也不够好。对美国人来说,YOU ARE NOT GOOD ENOUGH 这话不太容易出口,但我还是讲了。

常常已经都开拍了第三个礼拜,我才发现有个东西做了一百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拍是错误的,你要发现这种错误。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棒,那就不行了,所以第一个要谦卑。这蛮难的,每个行业做到那么好的时候,他不只是有信心、技术,他有他的骄傲跟身份,一个好莱坞做 3D 的你跟他说,这样不行,他会发脾气,这时候就要去调和、沟通,真话你要告诉他,会伤害他然后要哄他。片厂的话,就是连哄带骗(笑)。所以搞这么久不是我工作,都是在一些沟通上面。

加上最终怎样去商业发行,怎样在这个工业的环境里面,去把一样一样事情做出来,怎么联系、串联,最后就是发行和观影习惯,要扭转观影习惯当然是很困难。

我觉得最后你可以不喜欢我的电影,但不要去骂这个“媒介”。我们刚刚上手,我希望观众看的时候,只要知道这是值得追求的,这样就足够了。

主持人:在团队带领上,这些人是你长期合作,还是根据案子合作?

李安:除了剪接师之外,我没有固定班底,大部分是根据案子找人合作。至于领导一个团队,大家基本上都是蛮希望跟我工作,点子说出去,就变成大家的一个信仰,就一起同甘共苦,不管是喂狮子还是怎样,就手拉手,我就好像一个传教的人。不过,因为是新的东西,他们也会有疑惑,基本上我也是蛮老实的,也不会去过度哄他,因为这也是有限度的。

但我觉得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这个经验很值得。其实如果是个喜欢这个行业的人,通常他是欢迎这种善意的折磨,他们会喜欢挑战,喜欢做不到的东西,尽管失败做不出来,还是会有一点活力,这样的人我比较倾向跟他合作。

像那种觉得自己已经很棒的人,我就不太甩他。我都没很棒了,你怎么可以很棒。大家都应该一样在学。而且我很不喜欢那种是摄影,就天天讲摄影的人,这种我觉得非常不 OK ,就是只把他那块搞好,其他都不管,这种人我就觉得干电影要干吗?我希望他跟我讲戏剧,电影、人生、文学,谈什么都比谈一些本行技术好。

主持人:明明已经很成功了,可以打不少安全牌,为什么要持续走入一个有风险的新领域?特别你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了。

李安:人过六十还真的是开始在困惑了。简单讲,就像麦当娜的歌 “LIKE A VIRGIN”,希望每次做都像第一次 。

我觉得是个性吧,真诚很重要。当电影拍到上手,发觉套路之后,最好连方法都要改。

电影以前大家都这样做,也没想这是好还不好。举个例,好莱坞做的那个海浪,就像澡盆一样,在大池子里,水在那边荡来荡去,那不像海浪,就是澡盆。

我如果是在好莱坞拍(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就会有人说,我得过几个奥斯卡、做过《泰坦尼克号》之类,但你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好莱坞那个雨,我从来就没看过下雨下得好过,做得都不能看,但大家就不会去怀疑。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的拍摄场景,位于台中水湳机场

像海的波长其实很长,它不是来回摆荡,我要制造新的,你好莱坞就是不会做,所以我带到台湾自己发明。我们把浪削掉,浪就不会打回来,我们可以把波长做得长一点,虽然还不到真的海,就是“OPEN SEA”的感觉,但我觉得这东西就很有意思。不过,到现在都还是没看到有人这样做。

当然讲一个故事还是很重要,只是在这之外,我觉得讲什么内容,跟怎么讲这个故事,是同等重要,因为电影是一种体验。你的身体怎么感受它,直观上,观众看到那个影像,怎么跟它去呼吸、沟通,这是电影的本质。故事中的喜怒哀乐,说穿了也是一种形式。电影最可贵,就是你跟它的直观关系,这跟你的拍法、科技有很大关系。

所以内容跟科技不是两回事,这是一体两面。

童子贤:大家都觉得李安是温和、温文的,但是他回答的时候,他的本质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带点叛逆个性的李安。这就差不多看得出他六十岁以后,还会持续探索创造,也会继续叛逆,不会安于电影产业的既有规范,条条框框或技术架构,是不能满足的。

事实上,对于科技产业来说,改变就是它的产业特性,时常我们会发现,硬体(硬件)跟软体(软件)走的速度不一样。硬体开发到一个程度,根本还没回收,新的技术又来了,对于硬体方来说,当然会很渴望内容产业的带动,没有内容,大家有硬体要做什么,其实科技产业都会有发明、创造的冲动,但如果整个应用跟不上来,也就有困难。

主持人:未来会继续挑战更高技术?

李安:我就怕下一部这样规格电影,就是我的下一部电影,再下一部还是我的,那我就退休了(笑)。我很希望我的同业,不管他们感觉怎样,一定要上手来试试看。这一定要有产业。像是电视就很明显,电视已经可以不用戴眼镜就可以看 3D ,可是没有这个软体、需求,做了也白做,所以我希望当然不要这种情形。

我会尽我能力到处推销,不只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至少要跟我同业说这是一个可能性。我一再讲说,我没有疯,我没有发疯,真的是看到,这是个很好看的东西。就算不喜欢这部电影没关系,但只要知道这个东西值得追求就好。

现在要把观众拉到电影院真的不容易,但我很相信戏院这回事,尤其我们现在不进教堂、庙宇。我们需要沟通,大家聚在一起看一个东西,就是导演跟大家分享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你需要假装进入一个幻想的世界,然后去应证你的生活,找到条理。

我觉得人很本能,从我们有历史开始,不管是在岩洞点个火把讲个故事,未来电影一定会往前走,这只是刚开始。你要在 IPHONE 上看也可以,但你跟很多人一起聚在一起看、体验,我觉得这是摸到人心里面的真相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有人问我 VR 怎么样,我说还不晓得,但作为一个拍电影的人,我宁愿相信“MY VR IS NOT YOUR VR ”,我觉得这个东西的升级,不管是技术、艺术都是各方面。

我真的很希望把观众带回戏院。

而对于好莱坞的那些人,“我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不够好”。



题图来自《天下杂志》、豆瓣,本文转载于“好奇心日报”ID:QDAILYCOM - 你的头条不该只是些无聊事,让好奇驱动你的世界。欢迎关注!

- END -

微信ID:剧透社( jutou321)

每天牛逼一点点!

❷ 如何评价李安的电影以及他的个人魅力

李安说,想要了解他的人,去看他的电影就好了。他把真实的自己都表现在电影里了。一说起李安,或许从未有一位导演会给我们如此共同的印象,永远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说话轻声慢语,温和亲切。如果说要总结出他作品的共同特点,那我觉得就是,国际化。李安的作品,很明显的特性就是看不出地域色彩,在他导演的作品里,夹杂中西方的文化,渗透了中西方的哲学,成功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他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游刃有余,失败的时候,大家各自不买账。

❸ 王家卫和李安谁的艺术成就更高

艺术层面:

在华语影坛,尤其是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影坛,王家卫是罕见的“作者”。他拥有一贯的鲜明风格,他喋喋不休的男人的独白与游动不拘的运动镜头为每一个装逼侠津津乐道;他反复开掘的时间,记忆与漂泊的主题;他有高度的本土意识;墨镜王也确实乐于贩售自己的“大师”人设。

尤为重要的是,在华语影坛上出现的各种风格中,王家卫这种带有意识流色彩的现代主义风格是非常罕见的,(早期娄烨或许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也不无模仿王家卫之嫌)。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卫的地位就极为重要了。

文化层面:

无论是97前充斥香港银幕的“亡命漂泊”主题,97-07十年间的“迷茫不安”主题,还是07年以后的“怀旧到过去的屎都比现在的香”主题,都离不开王家卫的作品。

在《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中,人物的命运中都有那么一个不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尝试跨过或遗忘这道坎儿,每个人都失败了。迎接他们的或许是死亡,或许是永恒的纠结。回望97年以前香港民众对“97大限”的纠结,王家卫的阴郁正是一个时代的心声。

《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中的主人公则是明显的活在命运的捉弄之下。他们在背叛与被背叛之后,终于在委屈与负疚的复杂情绪下接受了命运。

《一代宗师》则是怀旧的代表。按说取名为一代宗师,讲的就应该是宗师成长的故事。到了王家卫这里,全然是宗师的中年危机。每个人都在缅怀昔日的荣耀,而香港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大师们在畸零命运后的最后归宿,从而成为一切怀念的聚合点。

每一个时代的香港都离不开他的表达,而他的表达又总是最独特。

国际影响:

1.墨镜王,吴宇森,李安算是真正走出国门的华语导演。当然墨镜王在美国的成绩远不如后面两位。

2.世纪之交,贾樟柯,侯孝贤和王家卫的作品,共同构成了西方精英建构中国形象的素材与依据。

3.总而言之,当西方的商业或精英需要一些东方面孔的时候,王家卫一定是华语影坛最能站出来的那几个人之一。但当西方不需要的时候,墨镜王并没有能力硬闯出一片天地。

❹ 李安的电影风格

李安的经历在他影片中的体现,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独特性的理解,以及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等等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其推向"电影作者"这一称谓,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选取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李安生平际遇、艺术修养、知识构成以及其在影片中所呈现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来阐释"电影作者"李安影片的独特风格。

❺ 导演李安的镜头艺术特征和其电影的风格

李安电影的风格多数都比较直接,但又不缺细心,叙事平易近人,这和李安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首先李安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在揭示人性之美,他总能抓住人性关怀的特点来进行影片创作,凡尘中的人,无论他来自哪里都会被埋藏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对于人性的描述是没有国界划分的,也没有时间之分,更没有背景的差别。

(5)如何评价李安的像素艺术扩展阅读:

李安的父亲叫李升,江西省德安县人,当过江西省崇仁县的县长,1949年迁徙到台湾,担任台南二中、台南一中的校长,2004年去世。李安的母亲叫李杨思庄。李安还有一个弟弟叫李岗,是一名导演兼编剧。

1983年8月19日,李安与林惠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任纽约医学院研究部教授)在纽约结婚 。1984年5月,长子李涵出生,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使用的“实体道具船”就是李涵设计的。1990年5月30日,次子李淳出生,两岁时即参演了李安的电影。

❻ 李安的技术革命与偏执,《双子杀手》为何遭遇口碑票房滑铁卢

李安在成功之后在艺术上有了新的追求。其实这个做法也不难理解,毕竟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了一些成就了,所以,他肯定会选择更上一层楼,如果只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停滞不前的话,肯定是要被艺术届淘汰掉的,那么之前的努力也就会前功尽弃。而且李安导演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是非常的认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最后就是剧情问题。李安之所以优秀 我觉得和他的思路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人会比较关注电影的情节问题,但是李安比较关注讲故事的方式。因此,很多观众不是特别接受这样的电影风格。但是无论如何 李安这样的钻研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

❼ 大家是怎样评价李安的

华语影坛第一导演,加个有史以来的定语,也不为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大小金人傍身,旷古绝今,笑傲江湖,前辈后人皆难忘项背。目前看来,姜文王家卫晦涩,杜琪峰略单薄,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之辈更是流俗,没有什么人有希望能够在领奖台赶上他。

❽ 如何看待李安拍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每秒120帧的拍摄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争议,但这不会妨碍它前行

一开始是冲着技术的噱头喟叹,120FPS×4K×3D,《霍比特人》的48帧每秒已经有身临其境之感,120帧能直接将观众放进荧幕里实地观看。全球目前有纽约(AMC林肯中心影院)、洛杉矶(好莱坞弧光影院)、北京(博纳影城朝阳门悠唐店)、上海(SFC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台北(台北京站威秀影城)五个影院有设备播放最高规格版本,大部分杜比影院能看到60帧的版本。
期待了很久,它在北美地区上映时评价却是一边倒的差。
以下Rotten tomatoes的评分
新鲜度47%,不及格。
Metacritic53分,不及格。
IMDb6.4,勉强及格。
看国内评分
目前豆瓣是8.5的高分。
粗略看了一些低分评论
低分原因大致有二。
一剧情线薄弱,故事不够丰满,二是120帧的人眼即视感产生观影不适。
而高分理由大多提及这是一次技术革命,无论如何都应给予鼓励。
先来看大家最关心的技术部分,120帧的会产生什么样的真实感。
我的体验是,毫发毕现。
比利军装礼服的质地你能够通过肉眼辨析,就像此刻你能切身触摸到到你身穿衣服的质地。
近景镜头你能看清人物脸上的绒毛,能感受到他呼吸的频率。
在伊拉克集市的过肩镜头,你不会觉得你置身影院,你会觉得自己就置身于这群B班大兵的身后。相比于我们习惯的24帧每秒,120帧几乎等同于人眼视物的真实感,对光源稳定性要求极高,4K的分辨率加上高亮的容光率,人眼动态模糊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得以在银幕上呈现,肉眼已经无法察觉到频闪。
这样的效果,已经消除了观众对于银幕的间离感。
再来看故事线。
林恩最主要的3条故事线。主线为与战友在伊拉克参战,在一次战役中冲出去救下中弹的Shroom,被记录仪记下成为当局宣扬的英雄,与B班一起受邀参加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支线一交待了林恩入伍因由。姐姐Kathryn出车祸被未婚夫甩,林恩砸了姐姐未婚夫的车并将其痛扁了一顿,在林恩父亲的斡旋下林恩免受法律制裁,但条件是入伍参军,为此姐姐心怀愧疚一心想让林恩退伍回家。支线二是林恩和刚认识的啦啦队队员Faison的感情线。
这三条线并非顺序叙事,一再被国外网友吐槽的割裂剧情的大量“flashback”,即闪回,穿插在三条线中,形成了绝妙的平行蒙太奇。
在中场表演中,B班的大兵在上台时被盛大的烟火激起PTSD反应,及至他们站在台上,盛大的焰火与狂欢的人群与伊拉克战争中的炮火来回切换,对于狂欢的人群这是焰火的声音,对于B班大兵而言这焰火冲天的声音就是战场中的枪林弹雨。焰火愈盛,枪弹的火力愈猛。将焰火与炮火枪击平行剪辑,歌舞升平与硝烟满地对比,人物的惶恐疑惑反而在狂欢中被衬托得无比清晰。
镜头从林恩的背后往前推,林恩仿佛是一个孤独的局外人,冷静而迷茫的看着一群人的狂欢。
B班大兵身在这场盛大的表演中,他们集体站立在台上,一动不动。
身边的演员载歌载舞,甚至对他们投以嘲讽。他们在伊拉克战争中枪林弹雨的事迹饱受赞誉,被当局宣传成美利坚英雄,在这场表演中他们一动不动的站立,成为了最鼓舞人心的装饰品。
这组平行蒙太奇,割裂时空地点,会让观众思维断层,同时也会产生更强的冲击力。
安叔在纽约点映时说“it is not just a new technology, it’s a new habit in watching movies”,对于观影不适,安叔已经料到观众的观影习惯会被120帧的真实感冲击,但为什么越发真实会让人产生不适?
接受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期待视野”,由德国接受美学的大家尧斯提出,意思是说,作为主体的接受者在艺术接受之前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并希望在欣赏中得到满足。我们已经习惯24帧下银幕与观众席安全的间隔感,我们知道银幕正在上演故事,却不会将自己替换成人物活在银幕中,但120帧在视觉效应上,已经实现了真实人物带入感。我们由安全的观众席,被带入了枪林弹雨的银幕里,在银幕里,我们是只有视角却没有躯体,全然隐形,这不是24帧培养出的观影习惯。
再者,闪回或蒙太奇,都会割裂时空与距离,视觉上我们不断被带入故事里,但剪辑又将我们从不同时空中抽离,二者形成的矛盾需要连续跳跃的思维将其维系在一个时空里,不然,感受到的就是剧情平淡散漫甚至无力。
再者,在本•方丹的原着中,这个故事就并不以冲突见长。如果按照好莱坞标准三幕式叙事结构来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叙事并不出彩,里面的冲突矛盾都不够激烈,不论是姐姐Kathryn极力劝阻比利退伍的家庭与个人责任的冲突,资方Norm投资资金骤缩到5500后与大兵们的利益冲突,还是演出结束大兵与工作人员的肢体冲突,都没有用来直接推动剧情发展,反而成了安叔表意的途径,用来塑造比利的人物形象,传达比利的信念与困惑。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部好莱坞典型的三幕剧。可是他没有讲清楚故事吗?也不尽然,毕竟网络上一句话就能概括完这个故事。既然它不是一部以冲突节奏见长的片子,又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来欣赏它呢?你用《两杆大烟枪》的叙事标准来欣赏《聂隐娘》,那《聂隐娘》每一帧都美成一幅画也不能达标啊!
如果我们来看看安叔想表达什么,那这个故事就会明晰许多。
比利和这群B班大兵更像是一个群像化的符号。被宣传成英雄受到追捧,在尽到宣传效果鼓舞了国民士气后,迅速被打回平凡的人群里。下台慢了,还要被工作人员驱离。大兵们从一开始坐在加长悍马奔赴秀场时的洋洋得意,到最后迫不及待的逃离,想要回到安全的地方去,而这个安全的地方,是伊拉克战地。
这群人里,林恩一直保持着困惑的清醒,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视作凡人中的一个而已。在德州闯了祸不得不入伍相避,却被宣传成入伍保家卫国,被记者反复追问英勇事迹,他诚实的说明自己救下中弹的Shroom并非像大家想象的英勇,却被奉为态度谦逊而受万人追捧,大家都热烈的回答着问题,林恩一人做黑白去色处理,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及至庄严无比的唱国歌敬礼,他的脑海里幻想的都是啦啦队的Faison,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清醒地被捧上高台,却愈发困惑,闯入别国国土,只是因为一个男人有嫌疑就要持枪逼得一个家庭骨肉分离,战友牺牲他们却要回国配合一场感恩节的欢庆,这些原本让人悲伤的事情,却收到热烈颂扬与赞许。
这些格格不入的矛盾点,都在三条故事线中穿插着展现。安叔没有急切的告诉我们任何道理,他只是借林恩的困惑提了一些问题。什么问题,怎么回答,都在观众自己。
电影技术一直在革新,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首映,从银幕里疾驰而来的火车吓得人群四散,由此有了电影。1992年第一部IMAX HD电影《Momentum》面世,当时令观众产生眩晕,直到2009年《阿凡达》的上映,IMAX才得到大规模普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大量争议,当时不被接受的,都在后世得到普及。120帧,只是将电影技术革新的大道横向拓宽,会有更多的电影在这条大道上前行,比如,安叔的下一步电影《拳王阿里》。
如果说,Shroom在林恩还是一个新兵时和他探讨他并不知为何物的命运,到Shroom牺牲B班回国参加庆典后,他已经开始思考命运,他如何被推上英雄的高位,他将走向哪里。片末姐姐Kathryn开车来接他,从回国路上就开始考虑的问题,他给出了摇头的答案,选择了回去。Shroom打着高光出现,一如在树下与林恩交谈时,林恩重复了Shroom的”I LOVE YOU”,主观镜头切换到现实,不同的是,他得到了B班每一个人的回应,一直羞于将“I LOVE YOU”说出口的班长Dime,没能回应Shroom,却回应了林恩。
如果说林恩是被迫入伍被迫接受被当局塑造好的命运,那这次,是他自己选择了命运,他或许还没有考虑亲战争的意义,但他已经知道自己该去往哪里,以及为何要到那里去。

❾ 李安的人物评价

李安醇厚的声线和细腻的情感完美地演绎了怀旧歌曲《逝去的爱》,虽然他在咬文嚼字上是有点费力,但那沙哑的声音,却唱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味道。李安具有可爱憨厚的外形和充满磁性的声线,并凭借声音和外表的反差萌赢得了“暖心大白”的称号。李安擅长抒情慢歌,他的声音温暖宽广(腾讯、人民网评) 。

❿ 李安导演的作品是什么风格的

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他拍摄了各种不同的电影题材,无论是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他都能从容驾驭,独特的经历让他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两种不同文明的冲击造就了李安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兼具东方传统的温文尔雅和西式的洒脱不羁。他的电影手法质朴自然,对白风趣幽默,情节细腻别致,剧情圆融流畅。其导演的华语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为台湾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执导英语片亦同样能深入、准确地把握欧美文化心理。他不但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同时又积极和观众沟通,他的电影往往成为交流成分的文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性困境都作出诠释和表达,在技术、美学和商业上都实现了突破和突围,是精神贵族向受众宣讲的典范。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李安的像素艺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