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艺术财富如何打理

艺术财富如何打理

发布时间:2022-05-12 21:34:46

⑴ 请介绍一下日本的能乐艺术

日本能乐
能乐简介
●能乐,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就其广义而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两者每每在同时同台演出,乃是一道发展起来并且密不可分的,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大相径庭。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其实能乐是一个非常晚出的名称,从平安时代中叶(782-1185)直至江户时代(1603-1868),这种艺能一直被称为“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而且,以日本南北朝为界,前期猿乐与后期猿乐面貌迥异,故现今日本学术界将前者称作“古猿乐”,而将后者称作“能乐”。
●关于能乐的起源,虽然在具体分析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能乐是“古代日本本土艺能与外来艺能之集大成”,可谓学术界的共识。许多文化样式都对能乐的形成,发展和定型起到过作用。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古代文化。古代的日本早就有了十分丰富多采的歌舞艺能,其中包括祈神祭祖的仪式、赞美生产劳动的歌谣、关于战争题材的英雄赞歌,以及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歌舞等等。在民间,还有傀儡师、游女、巫子等流浪艺人,他们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是民间戏剧的表演者和传播者。在奈良、平安初期,即相当于我国唐朝的时期,大陆各国及朝鲜半岛的伎乐、舞乐、散乐陆续传入日本后,长期在宫廷演出。这样就使日本古代的艺术,以中国、朝鲜、林邑为媒介,和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早期演剧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日本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水平,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材,甚至还保存了后来别国已经失传的宝贵艺术财富。把外来因素和民族传统结合起来,出现了一个“百戏杂陈”的民族文化的高涨时期。镰仓时代以后,新兴的武士阶级代替了旧贵族的统治地位。宗教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强调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这时的演剧艺术,就和普遍开展的宗教活动结合起来,以各地的寺院、神社为基点,进行各种演出活动。延年、田乐和猿乐等广为流行。到了十二、三世纪,已经出现了不少专业的戏班(座),并已开始有了艺人的世袭制度。在室町时代,在我国宋代大曲和元代杂剧的影响下,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关于日本演奏外国音乐的最早记录,一般认为是453年允恭天皇葬礼之时,新罗国王派80名新罗乐人到日本的一段记载。100年后的554年还记载道,钦明天皇时,朝鲜半岛的百济派来的、接替前任的音乐家已抵达。此外,612年推古天皇之时,还有关于名伎乐(吴乐)传到日本的记载。684年天武天皇在位期间,有演奏来自朝鲜半岛三国的音乐的记载。从5世纪到7世纪,日本关于音乐的记载,大部分都与从朝鲜半岛传来的音乐有关。后来日本于607年派出遣隋使、630年又开始派遣遣唐使,中国的音乐舞蹈也以此为契机,开始传入日本吧。藤原真敏(807—897年)作为遣唐使于835年入唐都长安,随当时的琵琶博士廉承武学习琵琶。据说他后来携唐的琵琶归国,还带回了唐的乐谱,而且回国后一直持教授琵琶之业,那么唐的音乐也无疑传入了日本。早在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中,就有在治部省中设置雅乐寮,专事演奏音乐、培养演奏家的规定。该机构演奏的音乐包括日本古代传下来的礼仪音乐及多种外来音乐。这说明当时日本曾将外来音乐的演奏,置于国家机构的具体管理之下,通过为外国使节演奏、表演,以提高国家的威信。
●当时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或直接流传到日本列岛的乐舞,主要有伎乐,舞乐与散乐。伎乐是指在露天演出的音乐舞蹈剧,即我国的乐舞,由于隋初设置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乐而得名,传入日本后或称伎乐舞。相传在隋炀帝大业八年(612 年),在吴国学习乐舞的百济人味糜之归化了日本以后,开始在日本传授伎乐,由于当时的圣德太子十分喜爱伎乐,便召集了一批日本的青少年跟从味糜之学习,并且在雅乐寮职员令里设了伎乐师、伎乐生,最后更把这种舞蹈定为佛教祭仪,随后伎乐在日本逐渐盛行起来,并对日本能乐形成了很大影响,流传到日本的伎乐曲目有:《狮子舞》、《吴公》、《金刚》、《迦楼罗》、《婆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武德乐》,称为十伎乐。
●散乐本是中国古代乐舞,《周礼。春宫。旄人》中载有“掌教舞散乐,舞夷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到了南北朝时期,成为百戏的同义词。包括各种杂技,幻术(如扛鼎,,吞刀,吐火),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妙以及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散乐传到日本以后,散乐先由奈良宫廷指定的散乐户传习,延历元年(公元782年),即平安时代之始,废止散乐户。于是散乐流传于民间,于是产生了许多变化发展。散乐经由中介形式猿乐而发展成为能乐的说法,几乎为所有的日本当今演剧史着作,艺术史教科书所采纳。流行于日本列岛的散乐的面貌,可从至尽收藏在奈良市的正仓院的《弹弓图》,《信西古乐图》中得到印象,它包括抛球,顶竿,弄枪,高跷等杂技,吞刀吐火等魔术,傀儡戏,口技以及滑稽模拟表演等,与中国散乐面目几同。在宫廷中,散乐是作为与舞乐对应的俗乐,作为相扑节会,神乐的余兴表演的。奈良皇朝行保护散乐户的政策。但平安朝廷自掌权之日便解散了散乐户,散乐艺人流向民间,供奉于各地神社,寺庙,以及在庙会社祭等场合上表演。平安中叶也后散乐走向了分化,一部分杂技因素被田乐等民俗艺能继承,模拟表演在其后裔猿乐中得到发扬,并最终从中引导出成熟的戏剧形式-能乐。
●关于平安猿乐的面貌。十一世纪中期的藤原明衡在《新猿乐记》中展示得十分详尽。他罗列了京都稻荷祭上的猿乐表演段子近三十种。可将它们分作独立艺能、杂技类艺能、模拟伎艺和模拟小戏四类。第一类咒师、田乐、傀儡子等本不同猿乐系统,是别种艺能参予猿乐表演而已;第二类是对原有散乐的继承;第三类是单项动作模拟;第四类已经有人物扮演,简单故事清洁,其中最为接近后世戏剧形态的如“京童之虚左礼,东人之初上京”,表演一个充满城里人的“优越感”的“京童”,调弄一个第一次上京的乡下人,那内容、规模与戏剧化程度,堪于同时的中国宋金杂剧相媲美。
●平安中叶,散乐改称日本式的名字“猿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动呢?日本学界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猿”是“散”的假借字,“猿”和“散”两字的读音相近而转讹,他们从语言学入手,举类似的例证,并在史料中寻找两者混用的记录;另一种认为:那是由于散乐中猕猴之艺十分令人注目,它的鸣浒之艺渐渐成为此乐的风格。这种说法把工夫下在“猿”字本身,而不单在读音上寻找原因,被认为是一种朴素的看法。
●以极尽风雅之能事的平安贵族为主体的平安文化,到了平安末期(12C末)开始走向没落。而随着律令官制的崩溃,兵制的变迁,庄园经济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从地方名主脱颖而出的新兴势力---武士阶层开始借机进入权力中枢。而朝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引发了“保元之乱”、“平治之乱”两次内乱。平息了内乱的平氏等武家集团势力迅速壮大,甚至在朝廷与摄关平分秋色。而后武家内部诸势力之间矛盾激化,源氏和平氏发生了正面冲突,以源氏的胜利告终。建久三年(1192年)七月,源赖朝在镰仓开设将军幕府,出任“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所谓的武家政治,镰仓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源氏三代而亡,其后的幕权由北条氏继续维持。经过“承久之乱”(1221年)后,皇权愈发衰微,贵族更加的腐朽。实权在握的镰仓幕府加强了对武士的控制,通过制定《御成败式目》(1232)年,作为武士社会的法典,确立了与前代贵族社会不同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巩固了“御家人”制度,将将军与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了中世文化的确立。
●但是文化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镰仓时代腐朽而糜烂的公卿文化依然占据着支配地位,在教育和学问上都非常欠缺的武家要想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带有武家特色的新型文化是不可能的,而此时所谓的“武家文化”,其实也有两个侧面,一是继承平安贵族传统的文化侧面,一是萌生于武士社会内部的文化侧面。平安后期的武士集团首领,倘若追溯其源流,如源氏、平氏均出自皇族,他们长期作为皇帝贵族的侍从,即使在镰仓开幕以后,还有大批武士滞留京都,逐渐受到贵族文化的熏陶。可以说,武士把地方文化带入了京畿,又把贵族文化传向了各地,扮演了沟通文化的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贵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退,以武士为核心的新文化逐渐占据优势,同时迈出走向民众化的第一步,就艺能来说,因为贵族的崩溃,地方武士的抬头,“下克上”现象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之后,各阶层的交替发展使当时的艺能的受众成分在不断的变化。从而使艺术交流在各地的艺人之间广泛发展。这一时期对后世能乐的产生起到极大的影响的艺能就是延年和田乐。
●延年,又称为遐龄延年或延年舞曲,是寺院里大法会的会后游宴,是神社祭礼后宴会上的酬宾节目。开始于平安时代中期,极盛于镰仓时代,而到了能乐兴盛起来的室町时代中期以后,便衰退下去了。这种艺术形式在连接散乐到能乐的发展脉络中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年的曲目是多种多样的,各自独立,互无关联。既有宫廷贵族的雅乐,包括舞乐、神乐、催马乐、朗咏等,也包括平安时代以来的杂艺及中世流行的模仿性演出。可以看出,延年体现了这一时代文化转型时期过渡性的特点,及保持了宫廷公卿贵族的文化特色,又体现了艺能向民间普及发展的趋势。
●延年的乐器,处了雅乐的东西之外,还用了鼓,出现了“地谣”这种伴唱形式。而舞台则是在寺院的草坪(芝生)上搭建的,后世所谓“芝居”即来源于此,意为剧场或演剧本身。舞台的后方建一个后台(乐屋),留一个“V”字形的出入口供演员出入。人们都在舞台对面的庭院观看演出。
●将雅乐、猿乐、田乐、风流以及其他镰仓时代的艺能加以综合吸收的延年,对后世的能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因为延年本身是依托于寺院而生存的,经过南北朝的兵荒马乱,室町时代的战国乱世,寺院所依靠的庄园经济崩溃,无法再维持延年的生存,导致延年走上衰退的道路。只有部分有势力的寺社依然保持了这种表演形式,如奈良兴福寺的春日若宫御祭仍保有这个传统剧种。
●而田乐则来源于古代的乐舞“田舞”,田舞最初是祈祷丰年的祭祀仪式,后来被引入宫廷成为御用乐舞,但迅速又被其他乐舞压制而衰落,其中一部分被庶民所接受成为田乐而发展起来,因朝廷废除“散乐户”从而使散乐流传到民间,某些散乐艺人散乐与田乐这种民间艺能相结合,表演带有杂技性质的表演,如“一足”、“高足”、“刀玉”等,使田乐从一种民间祭祀仪式转化为一种艺术形式。田乐真正成为职业化的艺能是在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田乐中的歌舞发展成为田乐能,其曲目有《菊水》、《合浦》、《二星》、《北野物狂之能》、《尺八之能》、《法然上人之能》、《四只鬼之能》、《源氏之能》等等,狂言部分,有很多与能狂言是共通的,如《山行》、《宗论》、《附子》等。这些剧目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了序、破、急的体制,从戏剧构成部分来看,其中有故事情节,有对话,有歌舞,也有舞台动作,还有歌队和乐队的演唱和伴奏。处于鼎盛时期的田乐能,给予猿乐能的发展有极大影响,随着猿乐能得到将军的支持而兴盛时,田乐能也就完成了自己所承载的历史任务而衰落下去,再次走向民间作为民俗而保留至今。
●应仁之乱以后,幕府体制弱化和寺社的衰退,对能乐的发展打击很大。仅仅只有服部小次郎信光、其子长俊、金春禅凤等通过创造华丽并富有戏剧变化的曲目获得了一般观众的好评。而此时的田乐和近江猿乐几乎已经消亡了。16世纪后半期,大部分能演员逐渐投靠那些有势力的大名以寻求支持和保护。
●信长对能乐的爱好,是人所共知的。而其后的秀吉,更是狂热的能乐爱好者,他除了自己观赏,甚至自己也经常表演,并在经济上支持了大和猿乐四座,使之得以在乱世生存下去。从此,能乐演员就逐渐脱离了寺院、神社转而投靠武士,由武家来支配了。经过这样的变化,除了一些残存的小型表演团体(乐座)以及投靠武家的大和猿乐四座,其他的乐座基本上在这个时代消失了。
●这个时期,以绚烂的桃山文化为背景,豪华绚丽的能乐舞台样式被确立,演员的装束也更加的奢侈,在能面制作方面,也是名家辈出,能乐表演中所使用的面具,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已经出齐了。剧本也发展了起来,狂言名家也频频出现在这一时代,可以说战国时代是能乐的转型期和复兴期。
●秀吉死后,出任征夷大将军的家康也沿袭了秀吉的制度。给予能表演者知行和官位,从而以保护艺人的表演能力。新兴的喜多流也被扶植成为一流流派,与大和四座并称五大流派。这些艺人转移到了江户这个能乐的中心,艺人们原来颠沛流离的生活总算是安定下来了。同时,各地的藩府也雇佣了五大流派的弟子,让其在自己的领内进行表演以及研究。
●但是幕府和诸藩既是能乐的保护者同时也是严厉的监督者,根据频繁颁布的措辞严厉的通告,演员们被要求进行表演技巧的锻炼和继承传统技艺,能乐变得渐渐庄重,一曲的所用时间也变长,变成消耗精力和体力的严厉的技艺。与此同时,能乐方面、伴奏方面、狂言方面等细小的部分也独立分裂分化出众多的流派,而以“大夫”为中心的掌门人制度守护本座的体制在这个时代得以确立,反过来说这也是能乐在历史的流动中自由的发展前途被关闭的结果吧。
能乐的特点
●“能乐”这个名称是到明治时代才确定下来的,当时的有志之士仿照西洋乐剧而创出的典雅名词。这种艺术形式在十四、十五世纪发展的高潮期仍被称作为“猿乐之能”。为了方便叙述,我们将已经具备后世能乐特点的猿乐之能在下文中一概称作“能乐”。
●能乐发展到室町幕府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了,它已经具备了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各种因素。但它主要还是以歌舞为主的音乐剧,简短精练,不追求情节的变化发展,着重叙事抒情。其题材多取自日本着名古典文学作品,如《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今昔物语》、《平家物语》、《曾我物语》、《义经记》等 ,就中掇其半鳞片羽,予以深入发挥,以情动人。能乐的一出戏有主角一人,称为“仕手”,戴面具着锦衣华服,有时带副主角“连”(为主角配戏者)上场。主要配角一人,称为“胁”,有时带副配角“胁连”(为配角配戏者)上场。另外还有一些陪衬的角色,如小生(又称为“子方”,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龙套”,但和“龙套”不同的是,日本的“龙套”允许有台词)。这些角色一般不会全部上场,象出场人数比较多的能剧《安宅》共有十四名演员上场,也只)、随从(又称为“立众”,有五种类型的角色。一般的戏中,只有二到三个演员表演。所有的能乐演员都是男的,如扮演女性就戴假面。此外,在能乐的表演中还存在着“间”的角色,他们的作用是帮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并使剧情顺理成章的过渡,把戏引向高潮。他们只道白而不歌舞,所以被称之为“狂言”,又因其出现在前后场的关节上,所以称为“间狂言”,它是以后能狂言的前身,但能狂言形成之后,这种“间狂言”也并没有废除,依然起到过渡剧情的作用,与在两番能剧中上演的狂言是并存的。
●能乐是拥有被称作“谣曲”的文学剧本的演剧,在能乐大师世阿弥的谣曲作品中,还出现了叫做“事书”的提示此处该如何表演的插注。因此可以说,谣曲是日本最早的表演戏曲剧本。谣曲具有高度的语言艺术成就,其中有对白也有唱词,有一定的韵律。唱词大多引用了日本的和歌或汉诗。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后来形成的剧种,如木偶净琉璃、歌舞伎等,都承袭和发展了它的传统,上演它的剧目。谣曲的文体兼用韵文和散文,对白部分都属散文,这些散文很讲究节奏,而且兼用文言和室町时代的口语。韵文均由七五调构成(前半句七个音节,后半句五个音节)组成。
谣曲的基本结构分为序、破、急,是能乐的规范。对理解能乐的结构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序 段 胁的登场
破一段 仕手的登场
破二段 仕手和胁之间的问答
破三段 前段的展开,曲舞,幕间休息(由“间”上场过渡)
急 段 仕手再度出现并表演舞蹈
●序段是交代剧情,包括“次第”、“通名”、“道行”三段。开场的时候,乐队先奏音乐,然后胁从舞台左侧的“幕口”里慢慢踱上舞台。在舞台上,“胁”伴随着音乐先唱一段,一般为七五、七五、七五句,但第三句结尾要少一个音节,共为三十五音。第二句要重复第一句。合唱队“地谣”也接着反复唱,这叫“次第”登场。接着是“通名”,配角伴随着音乐及合唱,说明自己的名字及旅行的目的。如《赖政》中(注1),行僧通名:“我是云游各地的行僧,近来在京城遍访了所有寺院,现在打算往奈良一游。”然后是“道行”段子,交代整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配角“胁”作为“观众的代表”用这种方法赢得观众对他的理解,期待与观众进行亲切的感情交流。这些表达告一段落之后,配角“胁”就在规定的地方(配角位)坐下来。这样序段就结束了。
●在让观众充分产生了期待情绪之后,主角“仕手”上台扮成一个乡下人,一边歌唱,一边踱过桥廊来到舞台上。并作着与剧情有关的带有幻想情趣的道白。“仕手”与“胁”一问一答,剧情就这样展开了。“仕手”根据“胁”的发问,进行一些有关于本剧主人公的说明,也就是让观众明白剧情。《赖政》中,行僧就问“仕手”:“我初到此地,这宇治里的名胜古迹,望能一一赐教。”(注2),通过对与源赖政有关的古迹,如平等院、扇草坪等遗迹,引起观众对主人公的认识。
●在通过主角与配角的对话表演叙述完剧情之后,胁(同时也是观众)对主人公获得一定的认识,而那个扮成“乡下人”的主角就自称“我就是那个主人公的亡灵”,说罢便消失了。《赖政》中化身为乡下老翁的源赖政唱道:“梦入尘寰虚此生,宇治桥头易霜星。皱满额头年高迈,失语行僧我真情。吾乃三位源赖政,宫战之役化幽灵。未及通名急隐去,姓名未通隐身形。”(然后,悄然中途退场)这时,对无名乡人的渊博知识还在感到敬畏的配角“胁”,遇见了以本地人身份上场的“间”。在“间”与“胁”的一问一答中,“胁”得知刚才原来遇见的人是主人公的亡魂。“间”劝“胁”去祭奠亡魂,然后退至狂言位。这一段称作“间狂言”,后来发展成为与剧情无关的滑稽喜剧。(这种以“间”划分前后场的能叫“复式能”,没有“间”只有一场戏的就叫“单式能”)
●当配角“胁”得知刚才的乡下人原来是亡魂,不胜惊异。接着,“胁”一边缅怀着刚才提到的历史人物,一边假寐(表示进入了梦境之中)。这是已经退场的主角“仕手”,化装成主人公在世时的摸样,重新登场。也就是说,他又一次的显灵了。这时配角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至此,进入急段,又是一连串的歌舞和问答,节奏逐渐紧张,进入高潮,仕手向胁(也就是向观众)讲述了当年的事迹。《赖政》中源赖政上场后就讲了当年支持高仓宫起兵作反,最后不幸失败的事。讲完之后,再一次的消失(退场),全剧结束。

⑵ 我们为什么要投资书画艺术品

目前中国当代书画作品正处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拍卖会的估价和成交价之间呈现出每年30%左右的升幅,这样的攀升速度还要持续,考虑到和上游作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价差,当代,代表画家的作品完全有可能市场价格向上冲。因此,一般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应首先要掌握专业书画知识及个人经济情况来确定收藏品种,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由于作品拍量少,投资者众多,精品需求旺盛,也最能规避风险。
艺术品具有无限的升值空间,一件东西从一万升值到一百万是司空见惯的,因此,投资艺术品必须是长线投资,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品投资是给未来买的一份保险,所以它是一种有效的理财品种。
自古以来,书画就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传承之一。其独特而广泛的形式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步的提高,书画艺术品的市场需要也会越来越大。书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即是艺术品。热衷于收藏书画的人,一般来讲,对中国文化传统、收藏有着非常精深的认识和理解。收藏书画是高品位的收藏,收藏书画的收藏家才是真正的 大收藏家。随着国家藏宝于民,文化富国的政策出台,书画市场将更加繁荣与稳定。目前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书画的价格潜力还远未发掘出来。

⑶ 如何能成为艺术经济人

从事艺术品经营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品经纪人,这里谈的艺术品具体指现在还在世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并不涉足古董、字画等门类。
杰出的艺术经纪人成功的原因,首先,他们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他们深入画家的工作室,那个时候的艺术家很多都在偏远的城市,要挤买不到座票的绿皮火车,为了将作品带回通常要把画布从画框上拆下卷起来才能托运或当行李夹带。其次他们敢于买断作品,和他们同时期的“艺术导游”到今天几乎没有留下身影的,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没有买,就没有利益”的原因。由于交通和异地买卖的不便促使这些经纪人必须买断作品,同时现金买断可以用超低的价格获得作品,而且可以获得画家最好的作品,当一个人准备用现金把作品买下的时候,意味着他对画家的作品要用慎重的评估并且承担着卖不掉的风险,所谓有压力也就有动力。买断代表着对某类艺术品的判断,是一种肯定。从内心中不敢对艺术品进行判断和肯定的一定不会是好的艺术品经纪人。所以现在那些靠作品寄卖的画廊是很难有发展的机会,所谓“人不自信何以人信之”。即使在九十年代早期,这些成功的艺术经纪人也是通过买断作品来获得艺术家信赖进而垄断艺术家资源,比如“后八九”时期的代表作品基本被香港商人文少励、张颂仁等人垄断。最后是市场的开拓能力,无论如何,一个成功的艺术经纪人最关键是要把艺术品卖给需要的人,那么如何寻找这些需要艺术的人成了一种技能,就像猎人,首先要找到猎物,好枪法才能排上用场,否则纵是神枪手也无用武之地。
回到主线,首先对自己作一个评估,看看自己的条件合不合适成为一个艺术品经纪人:精通一门外语,喜欢结识陌生人,有信赖感,执着和诚信的品德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艺术品经纪人的起码要求。
对艺术的理解力并不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这些学习包括:阅读国际艺术史,参观博物馆看经典大师作品,去美术馆看成熟艺术家的展览,去着名画廊看当下艺术家的展览,去参加艺术家的私人展览,听讲座、多看拍卖预展等等。现在有微博了,还得多看看微博了解即时信息。
在当代艺术的范畴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来评定一个艺术家的成就,但是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一个艺术家是否有成功的机会呢。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不健康的观点就是炒作,认为只要花钱做宣传,就一定能把一个人炒作成一个大师。这种病态的观点会让很多投资人陷进无底的深渊而永无出头之日。比如上海有个画画的,常年在地铁里,路边的户外广告牌做作品广告宣传,也花钱在上海美术馆(微博)里做展览,他把自己称为东方毕加索,在上海靠蒙一些房地产商卖他的装饰画。虽然现在社会很浮躁也很肤浅,但是艺术行业没几把刷子是很难混的,所以出头之日遥遥无期。再列举另一个也是上海的案例,一个用油画画戏剧脸谱的,常年在五星级宾馆展出,还把作品用刺绣做出来,在一些经济论坛上当成礼品销售,也通过操作拍卖会,把价格炒到五六百万一幅……但是这一切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这只能说明,炒作本身没有对错,关键你炒的得是菜,否则你炒垃圾是没人买账的,炒了半天最后买单的还是你自己。
关注西方艺术史或者国际艺术史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清晰的逻辑和上下文谱系关系,西方的艺术史是一个艺术运动紧接着另一个运动而发生,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显着的事件或重点人物出现。比如现代艺术史的发展是印象派,之后是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然后就到了美国的蓝色画派、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所以西方艺术史就是艺术运动史,只有掌握其中的发展逻辑,才能找到进入西方艺术大门的钥匙。
中国的艺术发展和西方艺术的发展逻辑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中国艺术的发展没有可以推导的逻辑。我们研究中国艺术史是运用编年史的方法,并且和政治(宫廷)密切挂钩,中国艺术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封建社会也是同样,只是在古代更多的表现在审美和情趣上,因为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固定,只是花鸟、山水、仕女等有限的分类,和现实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属于修身、养性、劈情操的道具。
只有精通艺术史,在你看到一幅作品的时候,你就可以站在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前分析这幅作品的价值,没有一幅作品可以脱离当时的时代而独立存在,因为艺术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进而当然保有时代的烙印。但是回归到艺术经纪人的话题,我们要经纪的是现在还在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历史并不是要你用艺术史去套在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头上来判断其价值,艺术史的知识可以让你的理性判断更准。但是面对一幅作品的时候,我们仍然依靠直觉,直觉非常重要,你可能被四个方面打动:震撼、感动、智慧或某种美。在这里我回避了技法,虽然很多中国人在看待油画之类的作品时会过于迷恋其制作的技法,特别是很多写实的绘画,其实这个问题很无聊,我甚至不打算讨论这些庸俗的写实绘画,即使是杨飞云、陈逸飞、刘溢等所谓的名家,至少在我看来他们和我讨论的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的意思是提醒诸位朋友,不要被这些表面的、没有思想的工匠作品所迷惑。
经纪人挑选艺术家的确是个很考人的技术活,我只能说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正确的方向。另外艺术史总是愚弄人类的判断,许多在活着的时候戴满光环的艺术家在百年之后通常会销声匿迹,有些甚至走到历史的反面。而曾经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也有咸鱼翻身的案例。这些案例告诉艺术经纪人,如何平衡现世的利益和死后的声誉是一门学问很深的功课。但是人们总是很短视,特别是目前的经济环境尤为如此,比如像现在所谓的学院派写实绘画,无论是毁誉参半的陈逸飞,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陈丹青,其最终的结果都将是被艺术史扫地出门(具体原因我会在另外的文章详细讨论),但是这并不影响有人通过这些画家赚到了大笔钞票,这就是现实的利益。因为衡量商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财富,即使有附加条件也只能是法律,只要合乎法律的一切经营都不应该遭到谴责,如果有了谴责的必要,那也应该首先谴责不健全的法律。
在今天,成功的艺术家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特别是当代艺术家,首先要具备学习能力,当代艺术家不是花瓶,在艺术上的探索任何人都无法取代自身的努力和感悟。虽然当代艺术进入到现阶段,在创作系统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工作室雇佣几十甚至几百个工人来制作作品等,但是大家要关注这个现象的本质,只有作品创造者的灵魂仍然深具魅力,这一切才能顺理成章,否则一切都是妄谈。
如何和艺术家相。艺术家和经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而不是一方企图改变另一方,特别是一贯强势当惯老板的人,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请不要指导艺术家做作品,而要去想方设法的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创作作品。所以艺术家就如同经纪人养的老母鸡,把老母鸡喂好了才能下蛋,如果遇到老母鸡只会吃却尽拉屎不下蛋怎么办?聪明的经纪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回到第一步,首先对这个艺术家进一步判断,当初的选择是否有错?很多时候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并不是衡量艺术家的唯一标准。如果你确定艺术家的选择上没有错,那么就继续往前推,但这个时候多数人会犯一个严重的、低级的错误,就是开始揣摩市场的意思企图逼迫艺术家改变方向。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实际上所谓市场喜欢的作品其实就是大芬村的产品和各地花鸟市场画店里的行画,他们完全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所以你如果企图迎合市场就要尽早离开经纪人这一职业,因为这和我所说的艺术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回事。
寻找一个好的艺术家和如今在潘家园捡漏一样艰难,正因为好的太少所以就要敞开胸怀才会有中奖的机会。中国有很多艺术家,甚至是太多了,但是更要清楚,这意味着经纪人要面临巨大的挑战,要用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在众多的平庸中挑选为数不多的几个杰出艺术家,这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必要的细心,骄傲的心态会让自己错失良机。
挑选到心仪的艺术家,经纪人或画廊就要和艺术家长期的相处了,很多画廊老板和经纪人动足了小脑筋,费尽心机的策划和艺术家的签约合同,就差把合同写成卖身契才放心。实际上完全没必要伤这种脑经,记住艺术品经纪是一个高雅的行业,你要保持平易优雅的姿态,要慷慨和热情地对待和你合作的艺术家,还要有一颗服务的心,想方设法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经纪人要成就一个艺术家,就要百分百的付出为艺术家打理除创作以外的所有事(家庭生活就别掺和了,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结果你会发现艺术家其实根本无法摆脱你,因为一个艺术家要想在现在的社会获得成功,作品和创作占整体的工作甚至连20%都不到,展览、媒体、学术研讨、拍卖、出版等等这绝不是一个艺术家能搞定的。
和艺术家相处要有技巧。很多人误认为要和艺术家相处很密切才能做经纪人,其实我强调的是职业化,而且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因为职业艺术家是要百分百投入的,特别是在创作巅峰时期,可能像个疯子、狂人,想法惊人……这些超出规矩的事情很多时候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特别的重要,所以你既要给艺术家保留这样的机会,又要避免自己被艺术家影响而逐渐失去商人必须有的特性。这个很微妙,总之艺术家和经纪人的关系不是为了把一个商人变成艺术家,也不是为了把艺术家变成商人,而是要一加一大于二,让艺术家变成伟大的艺术家,经纪人变成杰出的商人经纪人要善于理解艺术家的创作,鼓励并给他信心,多给他提供行业资讯和展览机会,多让他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这些很重要。

⑷ 鸡娃父母如何打理财富的比赛文章

摘要 “鸡娃”的核心是才艺特长

⑸ 唐宋元明清的一些艺术

明清时期的画家们部颇注意追求笔墨风格和画面的效果,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所创造。而且在表现了一定风格的作品中,艺术风格也不全是健康的。艺术风格是画家用绘画艺术形式概括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体现着与作者生活理想相联系的审美理想。在明清绘画的诗意的想象和艺术风格中所体现的美的理想,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高雅、古拙、稚朴、天真、泼辣等审美情趣的追求。
明清画家运用笔墨的方法,包括皴擦点染用笔的快慢、轻重、正锋和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等,很多画家都有自己熟练的实践经验。这些技法的传授和影响,促成了许多画派的形成。这些熟练的技术对于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发挥表现手段的特长,从而对实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的目的是很有用的。
明清时期的绘画从理论到实践,是一宗巨大的艺术财富。
这一时期的文人画,也有着极其引人注意的地位。除了消极的成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看出其中蕴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丰富的经验和绘画艺术的美的法则。

⑹ 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

艺术品不仅具有极强的保值、升值功能,其作为精神产品,还具有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等功效。古往今来,艺术品消费都是有钱有闲、有文化者的专利,距离普通百姓十分遥远。当前,欣逢盛世,中国高净值群体不断增长,有钱有闲、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国际拍卖场也常见中国人的身影。股票、房地产等行业低迷的当下,虽然投资艺术品成为不二选择,但名家作品不一定是“名作”,不一定值钱。

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陶瓷艺术占据了大半江山,而近现代陶瓷艺术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市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成为拍卖市场的热门,越来越受到关注,上海藏家刘益谦2.8亿港元购回明成化鸡缸杯。作为相对容易入门的板块,近现代陶瓷艺术存世量大、有着成熟的收藏群体,对于新买家而言,近现代陶瓷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不容忽视。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是一句中国俗语。盛世时期,经济繁荣而且秩序良好,陶瓷艺术这种东西,肯定会不断增值、而且不容易受到损坏。乱世时期,陶瓷艺术就不行了,又有贬值风险、又容易破碎。所以,乱世时人们喜欢黄金,又不贬值、又容易保管和携带。收藏也算得上一种投资,是一种经营策略。

如今很多老板们都喜欢收藏一些陶瓷山水画,这也成为收藏市场的风向标。最近两三年,陶瓷国画开始在收藏市场走俏,尤其是山水画。不仅是老板办公室会装饰山水画,更有一些收藏者不惜斥资几千万来收藏山水画,精明的商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山水画呢?艺术品有多重属性,即物质属性、精神属性与金融属性,收藏陶瓷书画作品,是件快乐事情,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

作品的贵贱,必须与艺术品的质量联系起来考量,而不是仅仅看其一平尺多少,好作品,这关乎收藏投资者的艺术鉴赏水平的鉴赏水平。“艺术无价”不等于“艺术品无价”,艺术品一旦进入艺术市场,那么它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有价的。另外贵与不贵需参照作品艺术水准及其艺术家的发展前景来辩证判断。此外,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具有金融属性,那么在投资的时候,就需要全方位考量。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我国提出的“第四个自信”。陶瓷等艺术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艺术品,那么就没有收藏和保护。国家文化局局长刘玉珠指出:解决艺术品流通瓶颈,必须创新流通渠道。所以说,艺术品只有增值,全民参与,传统技艺才有发展机遇。在国家提倡民间收藏艺术品的当下,以下五大误区应避免:

(1)认为大名家的早年作品因距离今天更久远,故存世量少,更值得收藏,错。早年作品对欣赏和收藏投资都不是上选,虽是真迹,艺术水平却往往不到位。

(2)认为大名家的暮年作品因“炉火纯青”,往往又是“最后绝笔”所以更值得收藏,亦错。对于绝大多数艺术家来说,进入暮年,因身体原因其艺术也进入衰退期。

(3)认为不容易保存的就越增值,但是没有考量保管成本,书画等纸张长期保存十分不容易,不懂艺术品保存或缺乏相应条件的投资者还需委托专门的机构为其打理,这一部分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陶瓷艺术品只要不摔,保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陶瓷艺术和书画艺术的叠加,也使其更具投资属性。

(4)认为“”微拍号”等艺术品平台的都是假货,拍卖行就是真的。网络虽是虚拟的,但是背后却是真实的人,就像当年大家不习惯淘宝购物、不相信网络新闻一样(注:网络造谣,同样违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假货不管是在哪儿,都存在,是难以杜绝的,但是基于社交的“微拍号”,能够通过交流建立互信,相比线下更容易甄别商家的信誉和专业度。

(5)认为网上上只能买到低价值的艺术品。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脑也许很多艺术家不会抑或没有条件玩,但是手机就不一样,比如你手机搜索关注“微拍号”,那么就可以直接和艺术家交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互动,通常能够与高水平艺术家建立好的关系,自然能获得高价值的艺术品。

看江西编辑:懿?F

⑺ 物质财富是什么

物质财富,经济术语,是指实际存在的财务上的富有。物质财富是人的根本财富,包括食物、衣服、住房等等物质基础的富有。
人类的物质财富可分成七类。
第一类是根本财富。根本财富就是人的生命物质,即身体。保护这个物质财富,壮大这个物质财富,即有一个健康健壮的身体,有一个健康乐观的精神世界——对个体来说,没有比这更宝贵的了。人有了这个物质财富就永远逃离了可怜的地位。
第二类是必需财富。这是与身体密切相关、与健康密切相关、与温饱密切相关的物质财富。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等等。这类物质财富最先与人类发生关系,是最先成为人类物质财富的财富,如稻谷豆米、瓜果蔬菜、兽禽鱼虾、兽皮、洞穴等等。缺乏了这种物质财富个体生命就可能发生危机,这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财富。
第三类是自然财富。这类财富与必需财富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财富有土地、领空、海域以及其中蕴藏的人类需要的物质。这类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说,并不是说这类财富在人类原始阶段是不存在的,而是说这类财富在人类原始时期是人类共有的。土地、领空、海域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中的野果、飞禽、鱼虾等也是自然生成,并不属于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后来在人类对自然财富的抢夺中,才被少数“强人”所拥有,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
第四类是创造财富。它是人类获得必需财富的劳动工具和人类对自然财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财富。这些财富在人们获取食物、穿戴物、住宿物、助行物的需要中产生出来,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柴米油盐、碗盆箩筐、耧犁耢耙、机械电器、汽车飞机、卫星火箭等,都是这类财富的具体体现。这类财富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根据它们的特性创造出来的。它使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有了明显差别,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真正标志,也是衡量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真正标尺。
第五类是物知财富。它是人类脑力劳动的产物。是有关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知识,即所有与创造财富相关的知识财富。即人们创造劳动工具和其它财富的所有知识。这类财富是无形财富,如今它以书籍、光盘或其它媒质为表现形式,是人类创造智慧的结晶。这种财富我们也可以叫知识财富。
第六类是组织财富。这类财富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的财富。这类财富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复杂,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也越来越举足轻重。如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已经成了人类的迫切需要。这类财富就是人类的组织财富。它也是人类脑力劳动的产品,也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之一。书籍、人脑、光盘等是这类财富的盛载器皿。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感情、品质、宗教、哲学等是这种财富的具体体现。
第七类是理想财富。理想财富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学艺术财富,它是人类对理想世界和自由感情世界向往的产物,是人类情感和理想需要的产物,是人类真正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往往倾注着个体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陶冶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人类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灯塔。音乐、雕塑、文学作品等就是这类财富的具体体现。

⑻ 谈谈你对美术的看法

这里有几篇你看行不行,如果觉得不怎么样,你可以去美术论文网看看,里面篇数很多
http://www.teachercn.com/Jylw/Mslw/
-----------------------------------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着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但色彩艺术同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努力和探索,其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逼真地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绘画中色彩的最终目的,色彩自身应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独立性。
从早期文艺复兴至今,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方法丰富多彩,一代代艺术大师们耕耘不止,给后人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财富。
十五世纪上半叶,凡·爱克兄弟在再现人体和物体的固有色彩方面开始形成了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在坚实的造型基础上,加以逼真细腻的色彩表现。作品中的色彩主要是表现物象的固有颜色,这些色彩,通过模糊与鲜明、明亮与阴暗的调子,创造出了令人信服的自然形象。弗朗切斯卡在色彩绘画中则强调鲜明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大色块来进行创作,其色彩已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达·芬奇则采用极单纯而又丰富的色调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用一种奇特的、只有他才具有的色彩来进行创作,其色调已经超越了物象本身的色彩范畴,达到了一种色彩的抽象概括,其色彩运用,更多的是为适应精神上富有表现力的主题的要求,不受物象色彩的制约,他根椐画面上节奏、旋律的需要而重新组合色调,作品富有现代精神;伦勃朗利用强烈的明暗对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来突出主题,人物在幽暗模糊的环境中闪闪发光,作品充满了深度。
十九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一些有关色彩理论的论述在欧洲问世,这为艺术家们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矗由于印象派画家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和描绘,使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印象派画家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采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天空、田野,画家们致力于风景画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所作教堂系列充分体现了这一切。
艺术探索是无止境的,康定斯基则比印象派画家更大胆地反叛了传统。在印象派画家那里,色彩还是依附于形体之上,色彩所呈现出来的是具象的物体。而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已见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具象物体,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他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并具有其价值。艺术贵在创新,而每一次创新,都需要勇气打破条条框框,用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感应世界,推动艺术的发展。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色彩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我们理应对色彩有一个广泛的、全方位的认识,而不应将目光局限在某一点上。如何在色彩教学中汲取多种营养成份,全面推进学生的色彩感应力,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在色彩教学中采用的理论依据,是在印象派前后时期的色彩理论加之俄罗斯画派的色彩理论综合而成。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条件色,认为色彩的产生要依靠光源色、环境色及物体自身的颜色综合而成。在色彩的对比上也有一定有规则,亮部冷,暗部就要暖;在色彩的训练上比较强调作画过程的程序性,即通常的画大关系,然后深入,再回到大的关系上来。这样的训练方法及色彩理论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多地重视科学规则和相应的客观因素,忽略了做画者对于色彩的直接感应。但在做画过程中这种感应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艺术作品就会缺乏生气,枯燥无味。所以,在色彩训练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对色彩的直接感应,不要让过多的理论缚住做画者的手脚。
传统的色彩理论对于画面的色彩构成更多的是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物体离观者近则色彩鲜明突出,退远则变淡变冷)。但在现代的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中,这种理论已被打破,艺术家们根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应,重新组合、安排色彩来构成画面。空间关系,应理解为色彩结构上的位置关系,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
法国艺术大师巴尔蒂斯对于东方绘画非常崇尚;凡高的作品中也充满着东方情趣;米罗的作品更是如此。为什么东方绘画有如此之大的魅力,使这些艺术家顶膜礼拜呢?关键就是在东方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东方的作品,如中国画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使艺术中具有更多的抽象因素。如能较好地将东方绘画中的精华运用到色彩实践中的话,将会创造出更广大的艺术天地。
-----------------------------------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瓶沐浴着阳光、摆在窗前的鲜花,还是随意堆在桌上的肥硕水果;不管是一组闪耀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人学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要懂得“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例如周思聪先生的肖像画《老矿工》,极为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老矿工的形象。在老矿工布满班痕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位煤矿工人的艰苦劳动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样善良,淳朴和敦厚。美术作品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受、想象与思考,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据科学研究,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术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治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

⑼ 为什么要进行民间艺术,民间工橄的整理

进行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的整理是对传统民间艺术工艺的保护,民间艺术就是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我们这里主要包括中国剪纸、中国刺绣、中国扇艺、中国风筝、中国锦人、木板年画等等。
民间艺术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艺术之树和艺术果实,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民间艺术文化产品的研究就会淡化它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文化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即使产生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是文化的生态观。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除了依靠历史文献典籍的记录,依靠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存渠道,就是生存于民间生活之中,生存于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的方式、观念和具体使用的物品中,生存于传统的节日、礼仪和祭祀之中。一些历史文献没有记录下来的东西,很大一部分都在民间生活形态中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民间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承性。
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一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思维受到拉很大影响,即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很大变化。由于传统民间艺术中有许多不合这种审美观念的因素,被认为是要突破的对象并被潮流艺术所排斥,这引起拉传统民间艺术的混乱发展,进一步加巨拉传统民间艺术地位的下降。这些使传统民间艺术的总体发展趋势不良,许多处于消失的危险境地。
虽然传统民间艺术属于有限存载体,其存在是相对的,消失是绝对的,但传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是稀有的遗产。所以应尽量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尽量延长传统民间艺术的存在时间。
传统民间艺术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实的文化,是古代历史和现代文化的一种连接形式。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是承载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传承并承载文明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继承是对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对于保持文化的连续性,防止因载体的消失而造成的文化特质和内涵的损失,而使其潜在价值消失。
与传统民间艺术相关的往往是艺术本身的 精神价值的延伸和以信息形式 存在的广泛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以信息形式存在的传统民间艺术对艺术有重要的影响。它保持着原始风貌,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们思维的连续性,防止了思维断层,弘扬了民族文化,提了高民族素质,增强了凝聚力。
传统民间艺术不是简单的艺术复制,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创造性活动,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艺术的表现力度大大扩展,特色鲜明。传统民间艺术是土生土长的艺术,具有浓郁的人本性`艺术性`地域性`民族性。其中溶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聪明智慧。传统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通过朴素的方式让我们得到不同的精神享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传统民间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重要文化基础。失去它我们也将变的模糊传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展示自己的平台,失去这个支撑点,劳动人民的形象将受到损害。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是抗文化消失的壮举,是对劳动人民创造力的重新评价。因而文化教育意义是巨大的。
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全世界的共识,是必然的趋势。保护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我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的一种表现,所以要加以保护。
1、政府、组织、个人的三级保护体制。 按照法律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业组织规定,并建立相应的行业组织。行业组织由政府部门的相关人、懂行情的专家、学者以及民间艺人组成是非营利性机构。
政府层面 身为管理者的政府部门有对传统民间艺术保护的义务。政府部门精简机构,对保护统一管和规划,避免多部门并存,多方指挥 造成的保护不力。政府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法律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进行规范,严格按艺术本身的规律办事不滥用职权。在实践及时进行增补,为保护者提供必要的便利,是是社会形成良好的保护氛围。
支持性行业机构如专业协会、科研机构、资助机构、志愿者机构等。专业组织机构由懂行请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和行政人员组成,是非营利性机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协会与其他组织相互协调为艺人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减轻政府的负担减轻。由专家学者`科研单位的自身优势搜集、整理艺术资料,忠实记录其原貌,把有限的历史语言充实,重新成为新的文化传统。

⑽ 怎么做艺术品经纪人

从事艺术品经营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品经纪人,这里谈的艺术品具体指现在还在世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并不涉足古董、字画等门类。
杰出的艺术经纪人成功的原因,首先,他们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他们深入画家的工作室,那个时候的艺术家很多都在偏远的城市,要挤买不到座票的绿皮火车,为了将作品带回通常要把画布从画框上拆下卷起来才能托运或当行李夹带。其次他们敢于买断作品,和他们同时期的“艺术导游”到今天几乎没有留下身影的,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没有买,就没有利益”的原因。由于交通和异地买卖的不便促使这些经纪人必须买断作品,同时现金买断可以用超低的价格获得作品,而且可以获得画家最好的作品,当一个人准备用现金把作品买下的时候,意味着他对画家的作品要用慎重的评估并且承担着卖不掉的风险,所谓有压力也就有动力。买断代表着对某类艺术品的判断,是一种肯定。从内心中不敢对艺术品进行判断和肯定的一定不会是好的艺术品经纪人。所以现在那些靠作品寄卖的画廊是很难有发展的机会,所谓“人不自信何以人信之”。即使在九十年代早期,这些成功的艺术经纪人也是通过买断作品来获得艺术家信赖进而垄断艺术家资源,比如“后八九”时期的代表作品基本被香港商人文少励、张颂仁等人垄断。最后是市场的开拓能力,无论如何,一个成功的艺术经纪人最关键是要把艺术品卖给需要的人,那么如何寻找这些需要艺术的人成了一种技能,就像猎人,首先要找到猎物,好枪法才能排上用场,否则纵是神枪手也无用武之地。
回到主线,首先对自己作一个评估,看看自己的条件合不合适成为一个艺术品经纪人:精通一门外语,喜欢结识陌生人,有信赖感,执着和诚信的品德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艺术品经纪人的起码要求。
对艺术的理解力并不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这些学习包括:阅读国际艺术史,参观博物馆看经典大师作品,去美术馆看成熟艺术家的展览,去着名画廊看当下艺术家的展览,去参加艺术家的私人展览,听讲座、多看拍卖预展等等。现在有微博了,还得多看看微博了解即时信息。
在当代艺术的范畴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来评定一个艺术家的成就,但是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一个艺术家是否有成功的机会呢。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不健康的观点就是炒作,认为只要花钱做宣传,就一定能把一个人炒作成一个大师。这种病态的观点会让很多投资人陷进无底的深渊而永无出头之日。比如上海有个画画的,常年在地铁里,路边的户外广告牌做作品广告宣传,也花钱在上海美术馆(微博)里做展览,他把自己称为东方毕加索,在上海靠蒙一些房地产商卖他的装饰画。虽然现在社会很浮躁也很肤浅,但是艺术行业没几把刷子是很难混的,所以出头之日遥遥无期。再列举另一个也是上海的案例,一个用油画画戏剧脸谱的,常年在五星级宾馆展出,还把作品用刺绣做出来,在一些经济论坛上当成礼品销售,也通过操作拍卖会,把价格炒到五六百万一幅……但是这一切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话。这只能说明,炒作本身没有对错,关键你炒的得是菜,否则你炒垃圾是没人买账的,炒了半天最后买单的还是你自己。
关注西方艺术史或者国际艺术史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清晰的逻辑和上下文谱系关系,西方的艺术史是一个艺术运动紧接着另一个运动而发生,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显着的事件或重点人物出现。比如现代艺术史的发展是印象派,之后是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然后就到了美国的蓝色画派、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所以西方艺术史就是艺术运动史,只有掌握其中的发展逻辑,才能找到进入西方艺术大门的钥匙。
中国的艺术发展和西方艺术的发展逻辑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中国艺术的发展没有可以推导的逻辑。我们研究中国艺术史是运用编年史的方法,并且和政治(宫廷)密切挂钩,中国艺术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封建社会也是同样,只是在古代更多的表现在审美和情趣上,因为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固定,只是花鸟、山水、仕女等有限的分类,和现实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属于修身、养性、劈情操的道具。
只有精通艺术史,在你看到一幅作品的时候,你就可以站在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前分析这幅作品的价值,没有一幅作品可以脱离当时的时代而独立存在,因为艺术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进而当然保有时代的烙印。但是回归到艺术经纪人的话题,我们要经纪的是现在还在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历史并不是要你用艺术史去套在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头上来判断其价值,艺术史的知识可以让你的理性判断更准。但是面对一幅作品的时候,我们仍然依靠直觉,直觉非常重要,你可能被四个方面打动:震撼、感动、智慧或某种美。在这里我回避了技法,虽然很多中国人在看待油画之类的作品时会过于迷恋其制作的技法,特别是很多写实的绘画,其实这个问题很无聊,我甚至不打算讨论这些庸俗的写实绘画,即使是杨飞云、陈逸飞、刘溢等所谓的名家,至少在我看来他们和我讨论的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的意思是提醒诸位朋友,不要被这些表面的、没有思想的工匠作品所迷惑。
经纪人挑选艺术家的确是个很考人的技术活,我只能说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正确的方向。另外艺术史总是愚弄人类的判断,许多在活着的时候戴满光环的艺术家在百年之后通常会销声匿迹,有些甚至走到历史的反面。而曾经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也有咸鱼翻身的案例。这些案例告诉艺术经纪人,如何平衡现世的利益和死后的声誉是一门学问很深的功课。但是人们总是很短视,特别是目前的经济环境尤为如此,比如像现在所谓的学院派写实绘画,无论是毁誉参半的陈逸飞,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陈丹青,其最终的结果都将是被艺术史扫地出门(具体原因我会在另外的文章详细讨论),但是这并不影响有人通过这些画家赚到了大笔钞票,这就是现实的利益。因为衡量商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财富,即使有附加条件也只能是法律,只要合乎法律的一切经营都不应该遭到谴责,如果有了谴责的必要,那也应该首先谴责不健全的法律。
在今天,成功的艺术家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特别是当代艺术家,首先要具备学习能力,当代艺术家不是花瓶,在艺术上的探索任何人都无法取代自身的努力和感悟。虽然当代艺术进入到现阶段,在创作系统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工作室雇佣几十甚至几百个工人来制作作品等,但是大家要关注这个现象的本质,只有作品创造者的灵魂仍然深具魅力,这一切才能顺理成章,否则一切都是妄谈。
如何和艺术家相。艺术家和经纪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而不是一方企图改变另一方,特别是一贯强势当惯老板的人,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请不要指导艺术家做作品,而要去想方设法的去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艺术家能够更好地创作作品。所以艺术家就如同经纪人养的老母鸡,把老母鸡喂好了才能下蛋,如果遇到老母鸡只会吃却尽拉屎不下蛋怎么办?聪明的经纪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回到第一步,首先对这个艺术家进一步判断,当初的选择是否有错?很多时候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并不是衡量艺术家的唯一标准。如果你确定艺术家的选择上没有错,那么就继续往前推,但这个时候多数人会犯一个严重的、低级的错误,就是开始揣摩市场的意思企图逼迫艺术家改变方向。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实际上所谓市场喜欢的作品其实就是大芬村的产品和各地花鸟市场画店里的行画,他们完全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所以你如果企图迎合市场就要尽早离开经纪人这一职业,因为这和我所说的艺术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回事。
寻找一个好的艺术家和如今在潘家园捡漏一样艰难,正因为好的太少所以就要敞开胸怀才会有中奖的机会。中国有很多艺术家,甚至是太多了,但是更要清楚,这意味着经纪人要面临巨大的挑战,要用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在众多的平庸中挑选为数不多的几个杰出艺术家,这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必要的细心,骄傲的心态会让自己错失良机。
挑选到心仪的艺术家,经纪人或画廊就要和艺术家长期的相处了,很多画廊老板和经纪人动足了小脑筋,费尽心机的策划和艺术家的签约合同,就差把合同写成卖身契才放心。实际上完全没必要伤这种脑经,记住艺术品经纪是一个高雅的行业,你要保持平易优雅的姿态,要慷慨和热情地对待和你合作的艺术家,还要有一颗服务的心,想方设法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帮助。经纪人要成就一个艺术家,就要百分百的付出为艺术家打理除创作以外的所有事(家庭生活就别掺和了,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结果你会发现艺术家其实根本无法摆脱你,因为一个艺术家要想在现在的社会获得成功,作品和创作占整体的工作甚至连20%都不到,展览、媒体、学术研讨、拍卖、出版等等这绝不是一个艺术家能搞定的。
和艺术家相处要有技巧。很多人误认为要和艺术家相处很密切才能做经纪人,其实我强调的是职业化,而且要保持必要的距离,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因为职业艺术家是要百分百投入的,特别是在创作巅峰时期,可能像个疯子、狂人,想法惊人……这些超出规矩的事情很多时候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特别的重要,所以你既要给艺术家保留这样的机会,又要避免自己被艺术家影响而逐渐失去商人必须有的特性。这个很微妙,总之艺术家和经纪人的关系不是为了把一个商人变成艺术家,也不是为了把艺术家变成商人,而是要一加一大于二,让艺术家变成伟大的艺术家,经纪人变成杰出的商人经纪人要善于理解艺术家的创作,鼓励并给他信心,多给他提供行业资讯和展览机会,多让他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这些很重要。

阅读全文

与艺术财富如何打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