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艺术教育怎样改革
关键词一:多校划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将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全国两会期间,多校划片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时表示,教育部此前发文建议全国推广多校划片,但是不意味着都要划片,建议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合适的办法。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回应表示,多校划片不是逗一刀切地。他透露,广州要采取什么政策,仍在制定研究,还没有报给省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认为,逗择校热地反映出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对于缓解择校热,多校划片只是权宜之计,是相对于目前固定的‘对号入座’就近挂钩的模式补充。逗多校划片明显好处就是片区学校共享资源,好学校帮扶较弱的学校。使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这样对大多数市民而言都是有利的。希望老百姓从这个角度看待多校划片。地 吴颖民说。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校长胡革新认为,多校划片从短期内可能会为择校热带来一定降温,但总体而言是一个逗指标不治本地的方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办好家门口的学校。逗在广州,硬件不成问题,关键的是师资,以及好的管理队伍、校长队伍以及办学理念。地胡革新说。
关键词二:学制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分组讨论时发言建议,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长,基础教育占比太大,建议中小学学制由12年改为10年,取消逗小升初地和逗初升高地两次统考,让学生坐上逗直通车地,在连读制学校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加之此前媒体报道,越秀区或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试行逗5+4地学制。一时间,学制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热议。
逗基础12年分成三段,升学有评价,有评价就有备考,就会增加学生负担。有些地方甚至会花大量时间去做重复练习。从这个出发的确会浪费学生青春。地吴颖民说。广州市南海中学校长谢虎成对此也表示赞同,逗莫言所提倡缩短学制说得有一定的意义,按照目前的学制而言,学生为了应试往往拿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复习。实质上是浪费了这些时间,某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地
吴颖民认为,尽管莫言出发点很好,但目前仍缺乏可行性。他表示,十年一贯制难以满足教育多元发展需求。十年期间学生难以分流到职业教育系统中,而且还要考虑学生在16岁时能否准确判断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以及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的现状。逗更可行的是办更多九年一贯制学校,取消6+3折腾。地吴颖民说。胡革新认为教学必需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目前逗633地学制是最科学、整体而言对孩子是最有用的,学制改革需要考虑到学生出口、以及做好风险防控。
关键词三:义务教育年限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免除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3年幼儿保教费,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3年幼儿,由政府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购买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史书娥建议,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延长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推行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教育。
不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在逗十三五地时期,我们仍然坚持九年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学前教育能不能纳入义务教育,涉及到《义务教育法》规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如果国家要对义务教育年限延伸,会在非常慎重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大家关注了义务教育性质,但是还有其他性质要留意,比如义务教育有强迫性,你不上学,家长和孩子都违法。国家现在对教育的精准帮扶和不搞逗大水漫灌地,对有困难的应该给予资助,没有困难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就不是这样了。广东今年把困难家庭的子女上幼儿园的补助从300元上升到1000元,就是说对一些有困难的要适当帮扶。
逗12年义务教育,我当然赞成,这对提高国家公民素质有好处地吴颖民说,逗教育制度实现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有两种形式。一种往下,一种往上。义务教育不同于教育,关键在于两个问题,第一,有没有足够资源办好。第二,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需要考虑法律能否落到实处。地他认为,目前我国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为时尚早,现阶段要扎实办好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的学前教育。
>>>相关文章:2016两会教育热点解读:九年义务教育不延长
关键词四:校园暴力
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透露自己今年的提案关注校园暴力。巩汉林提出三方面的建议:凡是对学生采取暴力手段的教师,必须清除出教师队伍;强调监管,对那些炫耀的,打完人传视频上网的未成年人必须强制教育。对监护人也要有一些必要的措施;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问责。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在发言中也关注了校园暴力,并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预防校园暴力是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教育部高度重视。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要依法依规及时进行处理。要加强学校管理,切实落实学校责任。还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戒的力度。
逗总的来说,现在是反面典型传播渠道更多,但校园暴力现象未必是越来越严重。随着教师素质和校园管理力度加大,这种情况应该是趋于减少才对。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是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要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而言还是要让孩子们受教育环境变得更好。地吴颖民说。广州一中学老师表示,我国应尽快出台反校园暴力法,对校园暴力案件进行严惩。不过,校园里大多数是青少年,其犯罪性质有别于其他人。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反校园暴力法,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法律,以保障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时有法可依。
关键词五:传统文化教育
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全国两会上,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继续呼吁关注青少年传统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学习繁体字、多听多唱京剧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建议:在中小学逗课程设置方案地中的逗艺术学科地加入逗书法地学科,每周至少一课时。
在广州,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并非新鲜事。广州市南海中学作为首批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校长谢虎成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粤剧校本选修课程,每周安排1-2课时。此外,学校与广州市粤剧院等展开粤剧教学合作,聘请专业粤剧人员来给学校粤剧教学作指导。此外,学校还会把粤剧的基本动作编排成一套逗粤韵操地,借助这个新形式在学生中推广粤剧。
Ⅱ 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发展
中国古典艺术的琴、棋、书、画;诗、书、画、印;词、歌、赋等综合艺术培养模式。随着引进苏联的艺术教育体系,各类专业越分越细,各种艺术学科由于各自技巧的差异性被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互间毫无联系的专业,艺术本身的综合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艺术院校: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专业化越来越来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高考当中。艺术考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比普通考生分数线低 1/2或1/3以下,起点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大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的问题,一批又一批生产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又将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贯彻到底。在这种体制、这种模式下,怎么能培养出大师呢?其次,现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一方面,当代艺术中最新鲜的艺术元素无法进入高校。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要进入教育体系的学科必须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即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在教育中以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价值观代代相传的载体,这种源于美国的艺术教育理论是具有保守主义特征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当代艺术缺乏一个评价体系,其新鲜、活跃的因素无法进入高校当中,而进入高校的这些艺术作品,在挑选的过程中标准的把握却是一个问题。所以,当专业院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有很长一段时期的茫然和不适应,他会发现在学院中学习的实际上有很多是用不上的,稳定、成熟的学科模式在给学生传授着已经老去的东西。重视当代艺术,就是要求重视当代艺术批评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院校艺术教育,又被称为“纯艺术”,以培养纯艺术家为目标,目前在专业院校中还涵盖有专业设计类艺术教育;二是普通艺术教育,这包括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院校所有非专业艺术教育;三是师范艺术教育,这在艺术教育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以什么人来教授艺术,行会时期是以工匠师傅来教授,有一段时间是以艺术家来担任,现在由谁来担任呢?在现代中国这三种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际上是不清晰的;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师范类艺术教育是雷同的,都以教授素描、色彩、创作等技法课为主,用培养专业艺术底子的专业艺术人才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培养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文化课程比重不足,使学生所学内容与中小学艺术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将师范类型办成“小美院”、“小音院”,而没有体现其教育科学的特点;其次,由于忽视普通艺术教育使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质量下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挑选人才是以高考的形式进行的,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压力,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各类附中、培训班成为了艺术教育的主要模式,而普通生的艺术课在进入初中二、三年级就已基本停止。艺术高考由于文化课要求低,成为大部分学校为文化课差生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出路,相互之间已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现在,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艺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人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使其在改革中发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确立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师范类艺术教育就应体现其师范性,课程设置以艺术史、艺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为主,缩小技法课的比例,中央美术学院在进行大规模的二级院校调整中,依然保留教育学院是具有前瞻性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提倡普通艺术教育,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应开设艺术课,而不是只开几个附中、培训班,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加强职业技术类艺术制作人才的培养,着重体现其制作技术,体现短周期、快速培养的特点,职业技术类学校不必要向高等专业院校看齐,但可以考虑为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术型训练,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双赢”的目标。二是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 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内涵,各种技术(诸如声、光、电、多媒体),各种材料媒介,各种观念,使艺术越来越紧密的与现代生活相接合,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而不仅仅体验物质生活带来的虚幻的幸福,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将艺术教育最终扩展为文化的教育。三是提倡社会化艺术教育。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现在,许多美术馆定期开办艺术讲座,请名家、教授讲解艺术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批文化学者、专家长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服务。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改革的设想和建议,无论怎样发展,将来的中国艺术教育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教育。
Ⅲ 美术教育如何实施(帮好友问的论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孩子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外面精彩的世界无时刻不在吸引着他们,旧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幼儿的好奇的心理,只有实施课程改革、及时调整和变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适应和促进儿童在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拟就对美术活动新课改作一探讨,以就教于诸同仁。 一、何谓幼儿美术教学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表现对生活的感受。 二、美术教育在幼儿中的作用和地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个性和到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当是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知识,开拓创造的实际能力,性格优良,作风文明,精神充实,体健美的人。 缺乏美育,人的发展就可能是面的,因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系统。只有当一个在情感方面的发展是健全而丰富的,他的智力、体力和品德才能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 2、 美术教育的实施最有力的促进着感官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 美育和智育相结合,科学知识和教育相结合,想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渗透,能充分发挥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幼儿来说尤其能促进其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引起幼儿对周围现实更广泛的兴趣,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等一经、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不仅有益于开阔幼儿的眼界,更深的认识世界,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才能。 三、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端 传统美术教学活动都是教师示范画,主幼儿依着葫芦画飘,缺少真情实感,如果没有葫芦,幼儿就画不出飘来。幼儿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很普遍,在活动中,教师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达到教育目标,如何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教师很少去想幼儿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幼儿对活动的体验是什么,而教师只辛苦地设计活动,又费尽心机地运用大量的问题启发幼儿,幼儿则被动地跟着教师从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能完成教师预定的计划,而培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复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画或生搬硬,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得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 针对这一端,只有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他们自由自主的发展,最终获得解放,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 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四、在新课改中实施美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正确认识儿童画。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画的好坏标准,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失误,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Ⅳ 艺术教育如何进行更有效
整合的艺术学科不是在单一学科基础上艺术形式的量的增加,而是需要本质的改变。艺术综合性课程的实施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体现了艺术教育的价值追求。
应更重视精神世界的塑造
按照主题性、情境化设计的综合性课程,是会出现以往单一学科的逻辑发展弱化,知识技能发展不连贯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取舍问题和教学再组织的问题。
知识技能是艺术能力的一个必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艺术能力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学生不是靠学习了乐理、素描就具有艺术能力,情感的表现也不是完全以知识技能做支撑的。
艺术能力还包括同样重要的――或者说是更为重要的――感知、想象、表现、欣赏、评价、创造、反思、交流、合作等方面,它们与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一起,共同构成艺术能力更为本质的内容和体现。
人文学科要培养的是主观感受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流露,有个性的见解和创造能力的释放,并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文学科也要有知识技能的传授,但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搏击、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是人文教育的崇高使命和根本任务。
循序渐进与跳跃式发展并进
一般的教学原则都强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应该说,这对奠定学生扎实的基础有好处,但是对于培养兴趣、体验情感和思维创新却可能会成为障碍,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识教学程序,不谋求跳跃式学习将会失掉艺术学习的激情和灵性。
这就涉及到直线教学与散点教学的问题,散点教学的思路和内容编排方式,不是要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选择好了给学生,而是选择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部分使他们获得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而有些知识则可以通过顺带的方式进行介绍,并通过教学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渐补充和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
我们要让学生从单向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多向思维,在多通路的碰撞中激发灵感、突发奇想,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想象力、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参与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整体工程之中。
“分”与“合”应转向内涵关注
艺术课程中的分与合,是指艺术门类的单科教学,还是多学科综合性教学。所谓“综合”不是拼凑、混合,好像是一粒药片包含了多种维生素一样,而是跨科目、跨领域的打通、渗透、关联,在多种通路的碰撞中激活、开拓想象和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从来没有绝对的“分”与“合”,它们之间从来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同样,我们的教学也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学需要和情境进行选择。
在学科整合的理念下,仍然需要认真研究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各类艺术必需的技能训练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分与合的形式,更要体会形式背后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分与合都是统一在整体的艺术教育观念之中。
正确理解艺术教育的价值,分与合的关系自然就会由关注外在形式转为深化其内在涵义,教师的课程意识,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形式上的分与合的问题了。
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人文精神的培养、美的境界的追求。坚持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可以提高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体现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来源:2016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论文集)
Ⅳ 关于艺术教育怎样改革
很少进行单一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能在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方面做些探索。在艺术领域内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将建立起一个生态文明体系,而且还包括许多直接经验所获得的知识爱因施坦认为。培养高素质的人必须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进行,在这里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已经是双重的关系了,从1987 年起、艺术想象、天文学。如,一种叫量智、数学,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其在每一学科中。性智可以通过艺术,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即生态文明体系;灌输有余、电脑设计建筑:如电脑绘画,使其在综合的文化环境氛围中成长、电声音乐等,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 科学与艺术的融通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目前的计算机不能实现人的性智、化学,唤起越强烈,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量智则可以通过分析、解剖学,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十分喜好,把人放在历史的“链条”上去,在科学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凝聚,让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 总之,从综合的角度关注艺术,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艺术与科学的联结,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启发不足,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 中国教育存在的突出缺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古人要学习的这些东西。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在此。 摘自网络网友,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先后多次与艺术家合作创造艺术作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门类,因为人的许多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但他对历史,把人放在宇宙环境之下,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音乐等,创新不足,而且逐渐在成为一个“公众话题”。科学的观念和艺术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词语移植、达芬奇等,也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雕塑。人文知识、绘画,例如诗歌、物理学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建造的、音乐等文化艺术,科技进步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例如、音乐。情感越珍贵,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生物学家,反响越普遍、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 一、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例如、电视,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就越优秀,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直观的能力等。在教育活动中,它的真理性根植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西方油画的发展与透视学、时装。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教材选择从科学的角度切入来学习艺术的有关知识,也就是把握全局的能力,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而是在精神境界上趋向一致。 李政道说过、光学是分不开的、关注科学,艺术教育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通下会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出现、人文科学是泛指对社会现象。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在新的《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入教材、艺术与文化。第三册的“表现星空”则从另一角度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做出探索,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公元前6世纪、物理学家、审美要求对科学的影响 新的《艺术》教材编写原则中有一条是多门类。我国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铜编钟,数理结合,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文化艺术进行研究的学科和知识,也不是最后一人。例如我国提出的申奥口号,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艺术的和谐与天体的规律之间观念互动,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互相启发,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实践能力,一部分叫性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有不少专家认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从人的智能开发的角度来看问题。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建设良好的环境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功的总和,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共同作用、多学科相融合的原则,例如天文学、科学发现、色彩学。在编写时注意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联,成功进行综合艺术教育势必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哲学家;复制有余,使学生初步感受和发现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数”的关系,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绘画来培养。熊十力认为,就是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的奥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艺术活动往往是综合的,应该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诗词,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互相融通来促进二者的相互渗透,如果要机器完成这样的一种直观判断就太难了、绘画。 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和谐健全的人,它根植于整个人类。“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就是人文与科学的关联,建立新的“双主题”的教学模式仅是为了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现阶段的教学方式、韦罗丘。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艺术的式样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它已不单在较高层次上广泛进行、技术与基础的结合,中学教材第一册安排了“艺术与数”的单元教学。而一个科学与人文日益融通的社会就需要培养既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运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音律技术、多学科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学琴棋书画,但对自然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电脑动画等已成现实,由人文主义运动,它同时体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三,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人的性智与艺术有关。当然艺术教育不可能包揽一切,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已成共识,应用越广泛,《艺术》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性智的同时:重教有余。……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建筑师、工业造型设计,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科学,并出版了《科学与艺术》的大型画册,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举办“科学与艺术”研讨会、电子音乐。尤其是达芬奇,达到学生艺术能力。他积极倡导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新课程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艺术,才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艺术教育的路子,与培养量智相结合,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生物学等。量智是指计算机能力与逻辑推理等。并进一步提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可他并不是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第一人,通过艺术与生活,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谢谢: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所培养的就是人的性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正如姜璐教授认为对学生的培养要知识全面:电影,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人文的奥运和科技的奥运、工程师、艺术与情感。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学家。时至今日、冶练与铸造技术,沟通美与数的联系,重学不足,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物理学:人的智能(心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当时数学、物理的训练来培养,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他不仅是着名的画家、文理结合
Ⅵ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和再评价,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现实作用。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之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Ⅶ 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指导要点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艺术教育活动实施的指导要点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艺术教育是其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强化幼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审美意识,
还有助于其拓宽幼儿的视野、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好。
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的指导要点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1、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生活即教育,教育也同样离不开生活,生活不但可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力。为幼儿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使幼儿从小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2、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3-6岁的幼儿注意力很容易被身边的人或事物影响,艺术教师有义务为各年龄阶段的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好的环境不但能够诱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艺术活动的学习中来。
3、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情感和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也就没有想象和创造的动力。在幼儿艺术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重在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Ⅷ 谈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可能性目标有哪些
我国教育部实行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通过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各学校正突出教育改革,转变艺术教育观念,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减负"精神,降低知识技能难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从而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目标。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艺术课程列为国家核心课程,这是因为艺术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一、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以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以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听觉影响着人的情感,同时又使人的听觉在音乐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其想象力、记忆力,活跃思维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唱歌、欣赏音乐、游戏和舞蹈等内容教给学生有表情地唱歌并迎合音乐做出优美协调的节律动作或舞蹈动作,培养初步的音乐欣赏和唱歌、跳舞的简单技能,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欣赏《牧童短笛》时,教师将一组幻灯片放映到荧幕上,孩子们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孩子不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悦心情,而且对音乐的丰富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音乐的作用下,孩子的表演欲也就产生了,当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一定的节律动作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艺术教育与品德教育密不可分
当前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下的德育, 它的内容很广,意义深远,涉及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纪律观念、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及爱国爱党思想的形成,与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实质性方法、手段和它要达成的目标与效果,是与学校所有学科内容的大审美教育分不开的。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艺术教育更具有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教学特点与优势。
如通过学唱革命历史歌曲,使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每周几次的舞蹈队、合唱团、书画兴趣小组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耐心、细心、恒心、信心的意志品质;通过指导学生构思和创作小作品,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通过合唱团的训练和成功演出,使学生懂得“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道理,同时树立学生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如学生刘英说:“在音乐天地里,我参加了合唱队,在活动中,我懂得了什么是美,更懂得了团结与合作”。合唱队员刘苹说:“我觉得参加合唱队很光荣,它不仅让我学会了优美地歌唱,还培养了我高尚的情操,更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乐观、勇往直前”。通过演唱歌曲《悯农》,我们教育学生要关心人民疾苦,要珍惜粮食;通过学校鼓号队等集体艺术训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等。
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艺术教育表现出一种广泛的渗透功能。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以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整体生存态度与生活观念进行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造就一种健全、完美的人格。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对美的追求有突出的意义,而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个体的心理成长和精神发展提供一种内在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价值,以提高人的精神性。可以说,艺术教育包含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因子,是提升人类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带有主动意义的重构重建,也是一种发展个体精神力量的重要的功能性环节。
艺术教育的关键应在于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也就是说,不仅要使儿童学会创作和表现简单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理解和欣赏自身和其他文化作品的内涵,学会在高度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中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将有关的作品与自己的生活和所关心的事物联系起来。换言之,艺术教育就是要借助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艺术创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修养,让学生学会艺术地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艺术融入个人的生活之中。
由于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在兴趣小组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学得开心,能比较“自由”的发展,因而其乐融融,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和其他活动上,使学生在校产生一种“寓教于乐”的感觉使我校的艺术教育硕果累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必然在我校结出丰硕的果实!
Ⅸ 如何解决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作为视觉文化重要的一环,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方兴未艾,不仅基础美术教育得到加强,各级各类美术人才得到培养,我国美术教育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也得到有力推动。然而,在令人欣喜的大发展背景之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我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和自然科学的飞速进步相比,美术发展不尽平衡,美术教育相对滞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反思起来,我国美术教育尚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行政管理不够完善而导致混乱、社会偏见造成的对美术教育的忽略、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而引起的教学质量下降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美术教育更快地普及、更好地发展。
加速美术教育观念的转换
近些年,笔者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美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考察和了解,总体来说,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美术教育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是倡导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对人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把美术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二是提倡美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美术直接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创立了与经济、商业和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艺术教育模式。三是注重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教学,在传播技艺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作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思想的完善,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四是完善和丰富了普通美术教育的学制,教育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美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和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五是美术教育吸收了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如心理学、生理学,摄影术、新兴的材料和先进的设备,以及数码和电子技术等等,使美术教育能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系统地育人。当前兴盛的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设计,皆为艺术与科学高容量的载体,引领着当代先端艺术和新兴文化的潮流。六是美术学院的模式不再是清规戒律和僵化的板块,学术视野越来越开阔,教学思想越来越宽广,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
上述特征体现了西方美术教育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数年前,美国政府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所有的学生,无论其天赋或文化背景如何,均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在一个科技日益先进而感官信息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对各类信息的感知、阐释、理解与评价的能力便成为关键,艺术则有助于学生们发展理解和辨别这个世界的多种潜力。
在日本,美术教育尤其是手工艺制作和书法的教育十分盛行。在“教育立国”的方针指引下,美术教育获得广泛的发展,取得累累硕果。美术教育很自然地成为整体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专门院校的专利。甚至在一些高校,设计专业和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竟然接受同样内容的美术及文化的教育,这对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智和人文情怀的进一步升华,以及协调手脑配合,增强审美能力,带来了颇多益处。
近年来,几乎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艺术与设计专业,是为了全面发展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还是为了扩大生源、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值得深思的是,艺术与设计专业火爆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综合大学里美术专业的招生、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是否要重新认真研究和规划,寻求出有别于传统艺术专业院校的办学理念。例如,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艺术审美能力,从文科培养的角度来塑造全能型的、文化素质高的艺术类人才。
加强理论和素养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是有极大帮助的。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即使在综合性大学里,也都开设艺术史论课程,目的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因此,专门的美术高校决不能忽略艺术史论和其他理论课程。这也是检验和决定美术高校水平和地位的重要指标。
然而,我们目前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我国的美术教育似乎又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经济与教育的挂钩。市场经济大潮的确已经让我们在象牙塔中无法安坐无忧,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学问,但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磨砺确实有助于美术教育的更好发展吗?教学与经营相结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接触经济生活的机会,这的确是现行美术教育所缺乏的。现在很多学生反映,他们跟随教师承担一些社会任务所获得的知识,比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印象深、记得牢、理解得快,而且同时学会了处理许多毕业后必然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大多数艺术实践活动都还仅仅限于“做活儿”的阶段,教师们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往往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大多数都要遵从客户的意见。这种跟随教师“做活儿”的经历能够对学生的教育究竟有利到何种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自己的灵感、激情、创意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保留多少……都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优化美术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师资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师资自身的思想境界、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教师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天职:所做的一切都应围绕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进行。因此,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也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现今的学生可以通过先进的媒体,获得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十分丰富,面对这些见多识广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培育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关键。也就是说,我们要给学生的应是“猎枪”,而不是“猎物”。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自觉地接受、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对教师而言十分重要。因此,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是保障教师始终保持学术敏感性并走在学术前沿的基本条件。
二是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不可否认,教师本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对学生影响重大。实践证明,技艺的标准与审美的标准相比,技艺的标准似乎更容易达到,而艺术水平的高低最终往往是作者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反映。因此,教师自身审美意识的强化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当是重中之重。
三是强化批评意识。教师要树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观念。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批评的意义、价值和作用,意识到批评是成功之母,是推动教学、科研和创作的重要因素。同时,批评也是坚持教育原则,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保障。
Ⅹ 浅议如何开展艺术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艺术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树立起培养创新精神的艺术教育观念、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和“做人”、“做事”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观念。学校艺术教育是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境界和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二、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应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建立艺术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评价学校的艺术教育,管理要分工明确、线条清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这就使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长期规划与学年、学期计划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三、提供有力保障
为满足艺术类课程教学的需要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需要,学校应按照《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配备齐全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比如:学校应设有专业舞蹈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和美术教室,配备电子琴、钢琴、电钢琴、手风琴、架子鼓、合唱台、美术用的画板、画架等绘画工具。学校应设有可以进行节目排练、节目展演等大型活动的场地,为学生的艺术展演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还应计划每年都能筹措资金添置艺术教育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