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
宋代天青釉八角胆瓶
Ⅱ 艺术品收藏价值高,主要看哪些方面
一件艺术品的价值高低,要取决于好几个方面!
首先,取决于这件艺作品的艺术水准到底高不高!无论是书画作品,还是瓷器、铜器、玉器等等!哪怕是同一个人所做,因为心情、状态、外部环境等等的影响,每一件作品的水准是由高低之分的!有精品也有普品!状态好,作品就出色!状态或者心态有问题,作品就是普通货色了!最为出名的当属王羲之的《兰亭序》,因为酒喝的嗨、心情状态也嗨,所以随手写的这件千古名作广为流传!据说王羲之后来也专门写了几幅,奈何都没有第一幅的神韵好!还有很多画家,无意间创作的作品都是名作,而那些日常为了应酬而作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泛泛之作了!艺术价值极为有限!
其次,同类作品的稀缺程度!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同类的作品比较多,那么势必会影响这件作品的价值的!比如齐白石的瓜果类画作,因为存世量特别大,所以价值一直上不去,一般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而那副大名鼎鼎的《松鹰图》卖了4.2个亿!就是因为此类作品本就很少,同时尺幅又最大!所以卖出一个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还要涉及到创作者的身份地位了!名气大、社会地位高,也会影响到作品的价值!毕竟很多人是无法判断出一件作品的艺术水准有多高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按照名气来衡量价值!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紫砂壶#
#茶生活#
#玉器#
#高古玉#
#普洱茶#
Ⅲ 如何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
评价艺术的好坏,创作者是被动的,欣赏者才是主动的。艺术终究是为了共享和传达而服务的,所有的艺术都得回到欣赏者身上,自娱自乐、自卖自夸总归是是狭隘、片面的。艺术的好坏不应该由创作者本人说了算,而应该是由足够多的人欣赏后评价,尽量去除了个体主观性后综合而成的。这也是审美去精英化的核心,评分系统的合理存在就是一个实例。 对于欣赏者来说,艺术作品的好坏应该分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一个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水平,也就是从技术层面偏理性地评价其“传达方式”。这是基于核心知识体系来评判(对于绘画就是笔触、色彩组合、构图等,对于音乐就是曲式、配器、编排、吐字、换气、押韵等),已经有了一个总结出来的大致完善的标准,不掌握到一定的水平是绝对不可能在范式上有所革新的,或者说这些创新是不被承认、不能自成一派的(对于绘画就是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就是不搭调的、把构图的关键集中在角落就是不合理的,对于音乐就是相隔几度音程听起来就是不和谐的、九和弦就是比七和弦还要不明朗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众对于这些细节基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需要受过正规系统的相关教育的专家来评判(在这方面真正的专家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分歧),这时候大众就应该去学习专家的意见,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个是评价艺术作品的内涵,也就是从情绪层面偏感性地评价其“传达内容”。这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去评判,也没有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东西(对于绘画就是色彩的选择等,对于音乐就是副歌旋律的走向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审美是一个很私人化的东西,完全基于个人喜好,每个人都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性格领会作品的情绪渲染和深层意义,说到底就是作品能不能让自己产生共鸣。这时候专家作为一个个体也是有主观性的,所以大可不必盲目跟随专家对于艺术作品的喜好,而应该忠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感动与启发,每个个体的独立主观的感受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专家却能够更接近创作者的创作初衷,这对大众艺术眼光的锻炼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具体原因会在下文提到。(这个时候就得说,大家根本没有必要有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有些居心叵测的人为了提高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借机营销炒作,这就会使得大众原本的审美一定程度受到外界影响,将个人纯粹的审美有意引导为“政治正确”般的从众审美加以混淆。) 以上两个部分,即艺术作品的水平与内涵,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互融合的(比如绘画中想要表现力强应该用冲突的色彩复杂交织还是相近的色彩大片渲染,音乐中想要表现情绪浓厚应该用真音还是假音),但终究是不可混淆的两个概念。所有人都有权利表达喜欢与否,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说出作品的水平高低。所以对艺术作品好坏的评判,离不开受过正规艺术教育、艺术品位较高的“专家”对大众正确的引导作用。所谓艺术领域的专家,应该是一些能通过核心知识体系从作品中分析大众看不见的水平细节,又能借此比大众更准确地解读出创作者的创作初衷的人。好的艺术作品不一定是直观易懂的,但一定是触动人心的;专家与大众的评价不一定是一致的,但专家一定是比较接近创作者的创作初衷的。当专家的意见和大众的意见不一致时,大众就应该尽量客观地分辨专家的评价中有哪些是对于艺术作品水平的判断、哪些是对于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选择性吸收、扬弃式学习。“作品诞生了,作者死了”,创作者在作品里留下了一种解答(创作初衷),但作品本身可以有无数种解答。虽然创作者通过作品传达的内涵是唯一的,但欣赏者给出的理解可以是非常多样的,甚至可能与创作初衷背道而驰。这就导致很可能同一个作品放在某个时代里被大众认为高端,放在另一个时代就完全不同,这完全能够解释和接受(不过要明确创作者推进艺术发展的贡献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而欣赏本身就是为了先给出自己的解答,再让自己之后每次的解答接近于创作者的解答的概率更大;保留自己的解答,并接受创作者的解答——这就是提高自己的品位的过程。 总而言之,一件艺术作品公认的好的标准在于水平扎实工整或者高端前卫、内涵深刻入骨或者具有新意。前者往往分歧不大,有争议的往往在后者。随着审美去精英化的趋势、大众艺术品位的提高,相信对于艺术作品的好坏的争论会平息很多,这是大家乐意看见的。
Ⅳ 如何识别艺术作品
识别艺术作品,首先呢,不知道你对艺术的理解是什么,但是在我的理解中,艺术就是生活中那些具有特殊色彩,特殊形状的,或者特殊美感的东西,他不一定是每一个都喜欢的东西,但他就是具有那珍贵的意义。
要想学会识别艺术作品,首先要多去看,把自己对东西欣赏的美感度提升到那个地位,你才能从艺术的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就像毕加索的向日葵,呐喊,还有中国着名的蒙娜丽莎,国外的自由女神雕塑,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艺术品,但要想理解这些艺术品却很难,因为他需要的是你从自己从内心的审美角度去看的,而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同,但对艺术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自己体验到的美感的,只是这种美感会随着你对艺术的理解而慢慢的上升。
我记得曾经听过过这样的话:"我是非美术专业出身,有必要去学校素描和色彩这类的不,自我觉得学了应该会进步很快,但是外面的培训机构不知道咋样啊?"如果你了解会发现不太必要,很多东西可以通过自学完成。培训班,尤其短期班只是告诉用那些工具该怎么记录和描绘。长期的其实才是最必要,短期一般只是应付考试而已,所以想要了解艺术,你要坚持学下去,从生活中各个方面去学习,艺术存在于生活中,家居装修,各个物品的艺术,风景的艺术都可以学到很多,这都需要你去学习。
想要识别的话,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最重要是提高眼界,而通过这个如何欣赏识别。你会发现其实你就在做类似的积累工作。
Ⅳ 你觉得艺术品的高低是通过什么来衡量的
艺术的高低应该是由它背后的内涵以及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来衡量的,而不是由他拍卖得来的高价决定的,并不是价格越高价值越大。
Ⅵ 一个产品,该怎样判定它是不是一件艺术品
作为艺术品,应该具备如下特质:
必须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
必须具有艺术价值,富于艺术生命,必须有一定的内涵;
必须是作者艺术思想的体现。
工艺品的设计有时是艺术创作,能通过批量生产而变成了商品,失去了其独特性,但有时批量生产的也不一定就不是艺术品,如版画;不懂书法的人写的字虽然独特但没有艺术性也就不能称为艺术品;工匠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因很少富于艺术思想不能称为艺术品。但是,工艺品与艺术品有时很难严格区分,如水准很高的工匠创作的作品等。从个人感官来说,你能从中感受到艺术气息的也能称为艺术品。
Ⅶ 艺术品鉴赏有标准吗
艺术品鉴赏当然有着其特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真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分别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能动过程及其成果。艺术品的社会作用,概括起来就是真、善、美。艺术品的真善美作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谓“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艺术品的“真”,首先就是符合历史的真,就是文艺形象的真实性。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物理真实、事理真实和情理真实。这三个规定性都由细节真实和本质真实构成。其中情理真实最关键。
真实是艺术品的生命。真实地反映生活,不是浮光掠影地叙述一些人所共知的生活图景,而是要求作者有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这是艺术品的“真”的最基本的内容。
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是现实对主体所具有的功利性性质。在艺术品中体现为主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评价、态度和理想,即主观的倾向性。它是艺术品的内在尺度。具体说来,它包括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三个方面。
政治标准是艺术品创作应坚持的首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具有功利性、阶级性和时代性。在我国,艺术品只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不能为其他人、其他阶级服务。这是由艺术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道德标准,实际上就是狭义的“善”的尺度。艺术作品在表现生活、干预生活的同时,总要显示出作者特有的道德观。同政治标准一样,道德标准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精神境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知识和意识水平。艺术家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支配下进行艺术创作的。他们的文化科学水平、思维深度和个人修养都将在作品中一一呈现。
美必须以真善为前提。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体。具体说来,这种统一体有两种形态:就真转化为美来说,真必须经过善的中介,才能成为美,这种美表现为以善为内容,以真为形式的自然美。就善转化为美来说,善必须经过真的中介,才能成为美,这种美表现为以真为内容,以善为形式的社会美。从艺术品上来讲,可以把美看作一种独立的形态,即艺术品的审美教育形态,但从根本上来说,美是真与善的集大成。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和统一。
因此,美既不是单纯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识,而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美是超功利性的,但社会主义艺术也有自己的审美尺度——艺术标准。
艺术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与其艺术水准密切相关。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社会效果。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审美形态。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塑造,充实丰富创造主体。在艺术作品中,不论是社会形态的美,还是自然形态的美,都能得到比普通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的体现。
以上论述的艺术品的真善美三尺度,即是艺术的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和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真善美三个尺度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统一。我们要科学评价和准确判断一件艺术作品,就不能孤立地、抽象地运用某一尺度,而是要将真善美统一起来考察。
首先,“真”是服从于“善”的,真实性是从属于倾向性的。一个艺术家要创造出艺术精品,就必须力求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最大真实性与进步倾向性的统一。
其次,“真”的尺度与“美”的尺度相互依存。艺术作品只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外部客观世界、心灵主体世界或人类审美感知观照状态的真实存在,才可能是美的。不存在纯粹的艺术和纯粹的美。纯艺术不是纯粹的艺术和纯粹的美,而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再次,“善”的尺度和“美”的尺度也是高度统一的。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要求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的艺术,必须把“善”的思想熔铸到“美”的艺术形式中去,使欣赏者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善的熏陶和感染,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
Ⅷ 怎样评判艺术的好坏
在艺术界有这样一句话“作品诞生了,作者死了。”意思是说,当一件艺术品诞生之后,就要任由世人去评价,而作者对此却无能为力,就像你所说,很多评价连作者都未必你能料到。
首先,艺术品水平高低的判断确实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原因是他没有一个太统一的标准。这是正常现象,也是艺术区别于其它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普通民众对于艺术品的评价往往和专家会有很大的区别。这很正常,因为双方的出发点不同。比如说唱歌,普通人只要觉得好听就就行了。但是作为专家,却会根据歌手的吐字、用气、发声等专业要求来评价他的好坏。(双方不存在矛盾,领域不同,评价的标准就不同)
第三,有些艺术品(比如说抽象画),之所以很多人看不懂,那是因为它的内涵比较深奥,普通人不具备那种审美底蕴。(就像同样一篇文章,小学生理解不了,但是大学生就看得懂了)
4、你说“一个时期的烂作品到了下一个时期就变成好作品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不同时期,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存在差别。
评价一件艺术品确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
Ⅸ 艺术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源于艺术本身还是取决于话语权呢
首先,个人觉得艺术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话语权或许可以影响一时的审美,但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最终还是艺术本身。艺术是个比较私人的东西,也比较客观,有些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些人就爱下里巴人,俗气的东西不代表没有艺术性和艺术价值。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肯定还是在于作品本身能禁得起考验,例如清朝的干隆话语权够大了吧,他很爱写诗,爱鉴赏艺术品,一生写了有上万首诗,到处题字盖章,但是他出名的那首诗还是经过纪晓岚润色的,至于他字不好还到处题字、乱盖章的行为不评价也罢。
最后,还有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内涵,在于其代表和象征的人文价值。有些艺术品或许不是很符合大众的审美,制作技巧或者工艺看上去也不咋地,但是也能够成为艺术品,获得艺术价值。那是因为这些艺术品往往有一些独特的人文价值或者有着独特的内涵,例如红色博物馆里面的一些物品虽然很简单,但是象征着我党革命精神,再例如青花瓷、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品,以今天的工艺水平,制造起来并不难,它们的艺术价值一方面在于”珍稀古董“,另一方面也是展现了我国古代的工艺水平、人文风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难以衡量的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