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家
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
艺术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人类早期阶段,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尚未分离的时候,技术娴熟的工匠就是早期的艺术家。尔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最后分野,使艺术生产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神生产部门,从而为专业艺术家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还为艺术家的出现创造了主观条件:一方面,它创造了艺术家的审美的感官、灵巧的肢体、健全的心理结构、熟练的技巧、能力等;另一面,它创造了人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创造了整个社会对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需求。没有这种需求,也就不可能有艺术家的产生。
艺术家是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作为创作主体所具有的构成因素中,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是艺术家的主要内涵。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素质。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家的主要道德品格。艺术天赋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的艺术家总是具有某种突出的艺术天赋。就某些艺术种类如绘画、舞蹈、音乐艺术来说,创作主体艺术天赋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伟大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艺术家应该是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的人。传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艺术家的思想在艺术作品中是通过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这就比抽象的理论更富有生动性。艺术家对社会实践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主要是通过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来实现的。它既可能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也可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既可能给人以虚静恬淡,也可能给人以骚动不安;既可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稳固和加强,也可能使它解体和涣散;既可能提高一个时代的趣味,也可能败坏一个时代的趣味;既可能对一定的社会起“润滑”作用,也可能对一定的社会起“磨擦”作用。如果说,科学家给自然以秩序,伦理学家给社会以秩序;那么,优秀的艺术家则给精神以秩序,在一个想象的空间里,给整个宇宙以最后的自由与和谐。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参加艺术活动的人也将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艺术审美需要,于是便有了所谓严肃的艺术家类型和通俗(流行)的艺术家类型之分。这种现象广泛地见之于各个艺术领域。此外,还存在着一支人数众多的艺术家类型,即民间艺术家。这一类型艺术家的存在,与民族传统、民族审美心理和趣味、民间工艺、风俗等密切相关,同是艺术家队伍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因此,在进行美学或艺术学研究时,无论对哪种类型的艺术家都不应该忽略。
㈡ 艺术天才们需要哪种想象
人人都会承认创造性的想象力是艺术天才的特征,但是对这种想象力却不可以有一种误解,以为它是凭空而来的自由创造。其实创造性的想象力只当它在一个舞台上出现时才是真实的,这舞台就是工匠式的技巧。它只能在这个舞台上跳舞。对于艺术天才来说,永远不存在离开技巧的“自由想象”。
㈢ “艺术天才”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第一,他敏于领会包含在日常生存情感中的超越性存在。艺术家总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心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光是多愁善感,并不能造成艺术家。能从情感之中领会到某种超越常俗的东西,才是造成艺术家的重要前提。
人类的情感不止于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它并不仅仅是对具体外物或实际境遇的直接反应,它于这种反应之外更有对生存本身的整体感受。这种整体感受,我们即称之为“生存情感”。它因当下实际境遇而起,又超越当下境遇。这种超越使其走出有限、个别之相对而通达无限、普遍之绝对。这绝对?亦即“超越性存在”。
以中国音乐家冼星海为例。冼星海当初留学法国,作为贫穷的留学生住在巴黎的拉丁区。凛冽的寒风穿过旧屋子的破窗和门缝,阵阵袭进,使他冷得无法睡着。他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一书中回忆说:“我打着颤,听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抒怀,写下了这首女高音、单簧管和钢琴的三重奏。”他在法国留学时的艰难处境,使他悲哀,但这悲哀不仅是因特定处境而生的情绪,更是对人生与民族命运的整体性感受,其中包含着对某种超越性存在的领会,从而形成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了看清楚这份领会,并且去表现如此的情怀,这就引致他这一次的“三重奏”创作。
此例虽然简单,却清楚地表明了艺术创作的根本前提:生存情感之达到对自身超越性的自觉。这种自觉并不是在理性层面上的观念,而是在情感之中的,是在情感中的感悟,或者说是“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经常发生“与感悟相统一的情感”,乃是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一方面的前提。
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二方面的前提是,善于将工匠性的构形技巧与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统一起来,使前者成为后者的表现手段。这是一种从“感悟”进展到“感悟之形象表现”的能力。谁能将工匠式的技巧转变为艺术想象之资,谁就是艺术天才。
人人都会承认创造性的想象力是艺术天才的特征,但是对这种想象力却不可以有一种误解,以为它是凭空而来的自由创造。其实创造性的想象力只当它在一个舞台上出现时才是真实的,这舞台就是工匠式的技巧。它只能在这个舞台上跳舞。对于艺术天才来说,永远不存在离开技巧的“自由想象”。
同样地,也可以倒过来说,对于艺术天才而言,也不存在仅仅作为技巧的技巧,亦即不存在离开想象的技巧。对艺术家来说,技巧是想象的器官。艺术家的想象力,让技巧灵化,使之成为性灵的表达工具,从而摆脱了技巧之单纯的工匠性。就此意义而言,技巧在天才眼中是既实又虚、既有又无的。
正是以上这两个方面的条件,才造成了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
㈣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艺术家
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敏感?想象力?毅力?创作的渴望?
优秀的艺术家优秀的原因是什么?
家长送小孩子去学音乐,学画,学各种各样的特长,小孩拥有的哪些特质能称之为天赋,能让他在艺术的这条路上走的更深更远呢?
首先,需要定义一下“艺术家”。狭义上“艺术家”其实就跟小孩子会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科学家/医生/飞行员”是一个意思,是指一种以艺术为谋生技能并终身从事的专业职业。
但是这显然不太正确。艺术家作为一个工种,在过往很长的一段历史里,主要工作和收入来源就是承接订单,为买主绘制肖像、为教堂绘制壁画、装饰空间等。
现实情况却是:绘画在现代的大众中需求度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学雕塑可以做城市景观工程,学版画可以转行做书籍印刷插画,但是学绘画如果要以本行谋生,能吃上饭的概率是非常十分以及很低的。很多绘画专业的学生不是继续留校做老师,就是到外面的教育机构做老师,这固然使他们能够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有的或许也能成为声名大振的艺术家,但是严格来说给他们发工资的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而不是作为艺术家的身份。
艺术家作为一种身份,即他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一个商人,但是他可以同时拥有艺术家的身份。换而言之,艺术家不需要靠艺术吃饭。这样一来,“真正的艺术家”就非常难以定义,因为他不受到职业准则的评判,不因专业水平的高低而影响到吃饭的好坏。
没有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艺术史里**小小的艺术家,出身、经历、年代各有不同,塞尚是艺术家,杜尚也是艺术家,你不能硬找出一个共同点,说因为他们名字里都有尚字,所以他们都成功了,这不科学。一切通过事后的宏大叙事去追溯历史人物成功的必然性的行为,其实都是马后炮。即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总有某些人先天长得更高或者后天努力踮起了脚尖不是?因为素质和天赋其实是截然相反的,素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天赋是所谓一个人先天与生俱来的技能点。
有一句家长经常说的话“我觉得我的孩子对艺术有天赋/没有天赋”说起。一般觉得孩子有艺术天赋的家长,起因就是看到孩子喜欢画画,觉得孩子没有天赋的家长,则是觉得孩子画的画乱七八糟什么都不像。两种家长都有极端的,觉得有天赋的那种极端往往对孩子要求过高,会胁迫孩子必须坚持画画(而且必须往像了画),孩子很可能在这种逼迫下产生厌恶情绪;而觉得孩子没有天赋的家长则走向相反的极端,他们会打击孩子的绘画热情,嘲讽孩子画得不像,不是那块料,而抹杀孩子学**的机会。
为什么人类天生就有涂鸦这个技能点?因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表达欲望,在没有**得语言之前,我们用身体表达,用涂鸦表达。而这种表达能力到了语言**得之后就会被干扰,被词语的声音、意义、文字叙事的方式逐渐取代,如果不加以发展的话就基本会丧失这个表达能力。在当今的图像爆炸环境下,人这种用涂鸦来表达的能力会遭受更严重的打击:孩子可以由各种媒体接触到社会既定的程式化图像符号,人脸就是emoji的脸谱,太阳就是一个圆加几根线,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家长会塞给他简笔画教程、填色书,小猫就是一个大圆两个小圆,心形一定是红色或者粉红色的。哪个家长看到孩子把心形涂成黑色的会高兴?但是谁规定了心形不能是黑色的?
然后孩子继续长大,随着生活范围和知识的增长,需要通过涂鸦表达的内容也日渐增多,观察能力也变强了,画人可以画出五个手指头了,这时那种觉得孩子有天赋的家长就会开始张罗给孩子送去学美术,开始对孩子的绘画有写实要求了。
一个妈妈呵斥6岁的孩子画出来的小人没有肩膀,并责怪老师没有教孩子正确的绘画技巧。妈妈看到男孩子画打架啊、打仗啊、流血啊之类的画面,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会给予孩子否定。当今的男孩子对这些题材的图像选择主要来自于电视和游戏,于是他们画的东西不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对游戏和电视节目场景的再现和再创造,而这种画就会被妈妈解读为孩子玩游戏玩多了。
女孩子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妈妈会把(刻板印象的)女性的社会符号强塞给女儿而不自觉,比如粉红色和红色系的衣服和家具,各种小首饰制作玩具,柔和色调的各种装饰品等。
这样就培养出两类女孩学生:
一类极度强调自己身为女孩的特质,画画的内容一定是漂亮的女孩子涂上各种化妆品和换装,并且不愿意画任何“男孩子”的题材,比如老虎、卡车等;
另一类则极为柔弱,性格内向,画画线条软弱轻飘,涂颜色不敢用力,生怕弄坏了什么似的。
男孩和女孩的画很多时候会被妈妈分别对待,男孩的题材和涂色突出边缘的方式被认为是破坏性的,需要管教的;而女孩的题材和涂色的小心翼翼会被同样身为女性的妈妈认为是符合规矩的,受到良好教育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家长送小孩子学**艺术,到底要学什么?学涂颜色不要涂出界,要顺着一个方向涂吗?学画各种小动物吗?学画小人要画出肩膀吗?
美术教育之所以被社会公认为是素质教育,实际上就跟画画这个事情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画画是一种观察(眼睛)理解(脑)表达(手)的综合行为。
美术教育的正确目的不是要大家都画得正确,而是要培养以上的三种能力,这就叫做素质。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家教是基本很难办到的,但是,艺术教育机构也不一定就可以。因为艺术教育机构的老师也要吃饭,为了吃饭,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去指责那些苛求儿女画人要画肩膀的家长,没有办法告诉家长其实涂色涂出界是一件很伟大的成年人都很难办到的事情,没有办法在课堂的短时间内教孩子观察方法,而家长带回家之后就让孩子把苹果涂成红色。。。一句话,个人是无法反抗以吃饭为目的的艺术教育套路,而且也无权干涉短暂课时之外的家庭教育。
回到“真正的艺术家”这个事情上来,真正的艺术家就是掌握了观察、理解、表达这三样能力(素质),并且对这三样素质有一定天赋的人。为什么很多事情到了一定的境界就被成为艺术?
比如说,普通人煮的食物叫做饭,很厉害的厨师煮的东西却可以叫做烹饪艺术,就是因为他观察到了煮饭这件事情的全局和细节,他理解了每一个烹饪因素的前因后果,并且他能够把上面两点综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手呈现给吃的人。他还需要去了解各个国家文化的饮食风格,各种菜式的历史,各种食材的生长条件和烹饪方式,他还要知道自己做的菜前人是否有做过,怎么做的,是不是有别的做法,是不是有改进的可能,能不能创出新的口味,食客买不买账……
艺术家也一样,可惜人是天天要吃饭,不看艺术也不会死,死的却是艺术家。
最后总结一下观点,艺术家的成功很大程度为偶发,没有公式可以套,但是他一定具有观察、理解、表达这三样能力。
孩子的天赋需要家长的观察及正确解读,切忌误读与过度解读,切忌让孩子过多接触填色涂本和照着程式图像画(比如简笔画、可爱的Q版动物、日式卡通造型),尽量鼓励白纸让他自己画、自己组织叙事情节和绘画形式,一句话,随他去。
孩子的素质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正确心态,切忌过度信任美术培训机构教育,但如果家长没有鉴别能力,则需结合多方面考虑,如果是低龄儿童,可以看看跟孩子同班的小朋友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很像?老师是不是让孩子照着一个图式临摹?如果开始学**素描等造型艺术,看看老师是不是大幅修改过让画看起来更专业?如果有可能,尽量多跟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理念,甚至可以用给孩子送水送零食等借口突击一下课堂,观察一下老师的教学和同学的画面等。
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用“像”和“不像”去评价孩子的画,以及一切绘画作品。
㈤ 齐白石,是怎样从平民画家,成为艺术大师的呢
齐白石作为一个平民艺术家,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以其毕生的精力,忠实地从事于中国画的创作,其艺术生命之长,作品之多,在我国历代画家中是罕见的。他出生在湘潭县一个以种田、织布为生的贫苦农民家里,他从小聪明有悟性,而终以大器晚成。六、七岁时,他的祖父用火钳在炉灰上书写教他认字,他就能过目不忘。他9岁入村小读书,终因家境贫寒,未满一年即辍学在家。他喂过猪,放过牛,砍过柴,种过田,当过木工学徒。从做木匠活儿开始,经过十几年的操练,他从粗木工做到细木工,并勤于向当地的文人和画师请教,学绘画,学作诗,也学雕刻图章,并兼作画工,为乡里人作肖像画。家世清贫,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培养了他不畏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气质;农村生活,使他对田园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虫都充满了兴趣,并在后来的传世之作中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他勤于学习和借鉴前人的创作思想和技法,又勇于改进和创新。他坚持“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的基本原则,不拘泥于古人笔法,不为世俗流派所困,更不愿画前人已经画过的特别是提炼过的东西。他凭着对现实生活的熟悉和热爱,凭着一个天才艺术家的敏感和独创精神,“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满怀信心地找到了他最亲近的绘画题材,那些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甚至一把锄头一个簸箕,取精用宏,变化莫测,成为他创作的主要一面。正是这些让人面目一新的创作,不仅成为了齐白石风格独特的传世佳作,也成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