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代人研究世界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还可以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
㈡ 《艺术是什么》 泰戈尔
《艺术是什么》 泰戈尔
我们与我们所面临的大千世界的联系是纷繁复杂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必须生存,必须耕耘土地,必须搜集食物,必须穿衣,必须从自然界获取物资。我们不断制造能满足我们需求的物品,不遗余力地去接触自然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我们总是出自饥渴和一切肉体需求而去接触大千世界的。
然而,我们有心灵;而心灵也要寻求它自己的食物。心灵同样有它必要的需求。它必须在事物中寻找出理性来。面对复杂多样的事实,如果找不到一个能简化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原则,它会感到困惑不解。人的本质就是如此,他不仅必须发现事实,而且必须发现一些可以简化数和量的法则。在我之中还有另一个人,它不是肉体之人,而是人格之人;它有自己的好恶,并企求发现某种能满足它爱之需要的东西。这种人格之人只有在我们摆脱了一切必需——超越了肉体和精神的需要,——超越了私利和实用的地方才能找到。这个人格之人是人之中最高尚的。它本身同博大的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为了得到能满足人格之物才与世界相联系的。科学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它是力量的抽象世界。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智慧来利用它,但不能借助我们的人格来实现它。科学就像一大群技工,虽然他们为作为个人的我们制造了物品,但对我们来说,却仅仅是一些幻影。然而还存在另一个对我们来说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能看见它,感知它;我们用全部情感与之交往。它奥秘无穷,因为我们不能分析它或度量它。然而我们可以说:“它就在这里。”这是一个由艺术取代科学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认识到这是一个艺术与之有着内在联系的世界。艺术是什么,并非像它实际存在那样,是个重要的问题。因为艺术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它是在自身的冲动中成长的,人对于它是什么没有确切的认识,却甚为喜爱它。我们可以将它安稳地放在意识的心田里,在那儿,有生命之物在幽暗中被抚育滋养。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世界被彻底倒置了,处在底层的一切被拉到了表面。我们的生命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我们必须将它置于知识的详查细究之下,——尽管认识就是扼杀我们考查的对象,使它成为博物馆的标本。“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早已提出,并且它的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些讨论的结果便将有意识的目的因素导入我们创造才能和享受才能都处于自发的和半意识状况的领域。这些讨论的宗旨在于向我们提供十分确定的标准。来指导我们对艺术作品作出判断。我们时常听到在当代,人们根据他们自己制定的某些特殊规则,作出的各种评判,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无人怀疑其至高无上地位的那些不朽的人物已被废黜。滥觞于西方的文艺批评领域里的动乱已经跨洋越海,在我国的孟加拉登陆上岸,它带来了云和雾,而那里曾是晴朗的天空。我们开始扪心自问,对艺术创造的判断是否不应依据它们符合不符合人们的普遍理解,或不依据对生活的哲学表达是否恰当,或不应依据它是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用,或不应依据它是否能表达艺术家所属民族所特有的思想?因而,当人们认真考虑依据某些不是艺术所固有的东西来确定艺术的价值标准时,——或者换言之,当人们将依据河道来判断河流的优点时,我们不能把问题推给命运,而必须对其深思熟虑。我们应先下一个定义吗?然而,对一个具有生命的事物下定义实际上等于为了看得清楚,反倒限制人的视野一样。清晰性不是真理的唯一方面,或者说不是真理最重要的方面。牛眼状提灯的视野虽很清楚,但并不完全。如果开始我们要认识一个转动着的车轮,我们不必担心能否数清它的全部车辐。如果不仅需要精确地认识车轮的形状,还要测定它转动的速度,那么我们只得满足于不完美的车轮定义。生命物质与它们周围外界之间有着深远的联系,有些外界事物是不可见的并深入于地下的。为了热心追求定义,我们可能会砍掉一棵树木的枝桠和树根,把它变成一根圆木,这根圆木容易在教室之间滚来滚去,因而它适宜于教科书。但是,由于它让人如实地、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因此,不能说看到了一根圆木就等于真实地看到了整体的树木。因此,我不想为艺术下定义,而是要探究艺术存在的缘由,并试图查清,艺术之所以存在是源于某些社会目标,源于满足我们对美的享受的需要,还是源于表现的冲动,即我们的存在自身的冲动。围绕“为艺术而艺术”这一观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在西方(文艺)批判领域里,这一观点似乎已声名狼藉。它是清教徒时代禁欲主义再现的标志,在那个时代,追逐享乐被看作罪孽。但是,整个清教徒主义都是一种反动。它没有反映真理的正常面貌。如果享乐失去它与生活的直接联系,那么刻意挑剔和虚幻空想的风气,就会要求克己自制,摒弃欢乐,视欢乐为陷阱。我对贵国现代艺术史的了解肤浅,故而没有丝毫资格来讨论;然而我可以断言,如果一个人弃绝欢乐的欲念,把欢乐变成仅仅是求知和行善,其原因必然是他已失去他的青春年华和健康,从而失去感觉欢乐的能力,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古印度的修辞学家们毫不踌躇地说,享乐是文学的灵魂——享乐是公正无私的。但是,使用“享乐”一词必须慎重。倘若分析之,艺术的七色光带通过它不同的星球世界显现了色彩缤纷、强度各异、永无穷尽的光线系列。艺术世界包含各种不同要素,它们放射出的光线各自具有特定的范围和性质。我们的责任就是区分它们并企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动物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动物的活动几乎完全限于寻求生活必需品的范围之内,它们的大部分活动是保存自身和种属所必需的。动物恰似一个零售商贩,从它生活之贸易中,获利无几;它的大部分收入必须偿付银行利息。它的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糊口度日之上。然而人则不同,在生活的商业中,人是一个富商巨贾,他的收入远远超出他必需的支出。因此,在人的生活中,有着巨额财富,这财富给他以无所事事、任意行为的自由。人的生活必需品的四周存在着一个宽阔的地带,其中有着众多的本身就是目的的对象。动物也要有一定的知识,以便适合它们生存的需要。然而,它们仅此而已。它们之所以必须了解周围外界,为的是寻求遮蔽处和食物,它们之所以必须了解某些事物的特征,为的是搭建巢穴,它们之所以必须了解四季的征兆为的是能适应换季而做准备。人为了生存同样必须有知识,然而,人具有动物所不及的长处,这就是,人可以自豪地宣称为知识而知识。他可以享受纯粹知识的乐趣,因为在人那里知识是自由的。正是由于这一区别,才有人类科学和哲学的兴盛繁荣。其次,动物有一定程度的利他主义。这就是亲子关系的利他主义,是兽群和蜂群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纯粹是种属的保存所必需的。人具有利他主义的目的远不止于此。虽然,人必须行善,因为,善是人类所必需的,然而人的目的远不止此。人的行善不是小量的恩施,仅供每日维持道德之用,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为行善而行善。在行善的基础上,——诚实的价值不在于它是最好的策略,而在于它可以反对一切权谋——人奠定了偏理道德。“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同样源于人胜于动物。让我们来确定一下,是什么丰富多采的活动导致了艺术的产生。无论对于人还是对于动物来说,表达乐、苦、惧、怒和爱的感觉都是必需的。在动物中,这些情感的表达超不出实利的界限。而在人中,尽管它们的根仍是植于原初目的之中的,然而它们在无限天空中扩展的枝桠,已经高居于它们植根的土地之上。人拥有丰富的情感能量,这些能量除用于自我保存之外还绰绰有余,其剩余能量便在艺术创造中寻找出路,人类文明就是建立在他们剩余能量的基础上的。一个勇士不仅需要战斗,而且要借助军乐和装饰来表现、渲染其高涨的勇士意识,前者是必需的,而后者不仅不是必要的,而且常常是自杀性的。具有强烈宗教感情的人不仅虔诚地崇拜他的神只,而且他的宗教人格热望将这宗教性人格表现在庙宇的庄严华丽和祭祀礼仪的隆重上。如果在我们的心灵中萌发一种情感,它远远超过产生它的对象所能吸收之总量,那么,这种情感就会返回我们自身并凭借其回波造成我们的自我意识。倘若我们一贫如洗,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身外之物,——集中在我们所要求的生活必需品之上。倘若我们的财富大大超过需求,其财富之光就会反射到我们身上,于是我们感觉到我们是富翁,从而欣喜若狂。
㈢ 世界艺术家协会是一个什么组织
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简称“世界艺术家协会”(World Artists Association),是世界各地艺术家,自愿组成的国际新型艺术家联谊组织,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艺术团体之一。
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由世界着名华人陈香梅女士创办。协会的宗旨,就是要推动世界艺术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为世界各国艺术家建立桥梁和渠道,促进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以此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协会自创立以来已经向80多位世界优秀艺术家颁发了艺术奖。现协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10多个国家的600多名艺术家会员。
㈣ 求艺术概论中的艺术世界的含义是什么!!!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4)世界艺术是什么扩展阅读:
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
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例如:领导艺术,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㈤ 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体系是什么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洋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概括地讲,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匣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差异鲜明,成为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体系。
㈥ 世界艺术宝库的三大瑰宝是什么
中国山水画 古希腊雕塑 古罗马建筑艺术
㈦ 什么是艺术世界的构造
艺术世界的构造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首先是艺术家,是他们为艺术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对象--艺术作品。第二部分是各种艺术机构,也就是豪泽所说的“中介体制”那一部分。第三个重要部分是支配艺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
㈧ 介绍世界艺术知识的
立体主义:
二十世纪巴黎两位画家布拉克和毕卡索 ,深受非洲雕刻单纯的造形和尖锐的对比
影响,发展出新风格。加上1907年他们参观了塞尚的回顾展,立体派第一件代表
作毕卡索的“亚维农姑娘”产生。
立体派根据塞尚的作法,把对象分割成许多面,同时呈现不同角度的面。因此立
体派作品,看来像碎片被放在一个平面上。
早期的作品里,只用灰色调画。由于使用中性色,整个的空间没有看来特别前进
或后退的。
代表画家 :
布拉克 、毕卡索、雷捷、德罗涅、莱布什兹 、布朗库希。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
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
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
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
,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
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
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
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
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着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
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
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
格尔尼卡》
1937年4月26日, 。
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是:公牛象征残暴的法西斯;马象征悲惨的人民大众;马头上方是一盏代表“夜之眼”的电灯在发光,画中还有惊恐的妇女,高举呼救的双手。画里没有画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画家以黑、白、灰三色为色调对比,强烈中有和谐,运用具象与抽象和超现实等手法结合创作而成,具有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
㈨ “艺术世界”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
“艺术世界”的概念首先是由丹托在一篇题为《艺术世界》的论文中提出的。着名美学家迪基继承了这一概念,并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阐释和发挥,他用“艺术世界”来指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庞大社会制度。
✿艺术世界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还指出了艺术世界中特有的客观规律和不同于物质生产的运行机制。在艺术世界中,处在艺术刨作主体的艺术家,位于艺术接收和欣赏的特殊观众如批评家、媒体评论员、博物馆研究员、艺术教育人群等,以及处在艺术品流通中的特殊营销人群和收藏人员。
㈩ "艺术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由圣彼得堡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组成。
俄国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文艺社团 。由圣彼得堡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不满意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也采取鄙视态度,在西欧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 ,极力提倡艺术创作自由。
1898年 ,S.P.佳吉列夫在彼得堡组织展出青年艺术家的创新作品,次年创办《艺术世界》杂志,并从1901年开始组织艺术世界展览会,形成俄国艺术的新派别。1904年《艺术世界》杂志内部因出现分歧而解体。该社团在实用美术、舞台美术和插图等方面,曾作出有益的探索。
(10)世界艺术是什么扩展阅读:
30余年来,《艺术世界》坚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艺术知世界”为宗旨,以当代艺术为视角,记录时代,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探索艺术的多种可能性。栏目包括专题、人物、幕后、新媒体、阅读、纸上展览、专栏、松鼠看艺术、1吨半音乐、读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