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篮球防人规则
1.无论活球还是死球的情况下,进攻和防守球员不能身体接触,否则是犯规。
2球员应遵循圆柱体原则,一旦玩家离开其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建立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玩家进行身体接触,则已离开垂直位置(圆柱体)的玩家负责此接触。
防守者不得垂直离开地面(没有他的气缸)或完全伸出他的手和手臂。
3,不要刻意追击抢断和盖帽,让对手的突破和射门感觉不舒服就可以了。
(1)篮球进攻人冲过来怎么防人不犯规扩展阅读
篮球犯规
1、圆柱体原则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
并受下列限定:
前面由手的双掌。后面由臀部,和两侧由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双手和双臂可以在躯干前面伸展,其肘部的双臂弯曲不超过双脚的位置,因此两前臂和双手是举起的。他的双脚间的距离应依据他的身高有所不同。
2、垂直原则
在比赛中,每一队员都有权占据未被对方队员已经占据的任何场上位置(圆柱体)。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所占据的地面空间和当他在此空间内垂直跳起的上方空间。
队员一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建立了他自己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就对此接触负责。
防守队员垂直地离开地面(在他的圆柱体内)或在他自己的圆柱体内把双手和双臂伸展在他的上方,则不必判罚。
无论是在地面上或在空中的进攻队员不应用下列方式与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用他的手臂为自己扩展更多的空间(清除障碍)。在投篮中或紧接投篮后伸展他的双腿或双臂去造成接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篮球规则
㈡ 问篮球防人、过人的规则
1 对方用手去栏你,阻碍你进攻,他是犯规的;你不可以将防守队员撞飞,不过合理用肩膀去顶别人是可以的。
2 防守时的手势是:双手张开,进攻人行进时,不能随意的伸手去阻碍对方身体前行,除非你有9成把握能一出手就可以第一时间断掉别人的球,就可以出手。
3 只要能很干净的、没有过多身体接触的戳掉别人的球,就算正确。
一般背身打的时候,防守员很少出手想断别人的球的
4 投篮感觉 多练习。
我想说一下,关于防守:有些球友认为,防守就是以想办法断掉别人的球为目的。这个不是防守的宗旨,
其实防守就是干扰进攻队员,不让其运转流畅,以干扰为主,阻碍为辅的防守理念。
防守是要用脚步和身体跟上进攻队员,从而干扰其进攻;而不是用手是阻碍进攻队员。
所以很多比赛上(尤其CBA或是国际比赛)裁判的哨经常响,张卫平经常说“防守球员手上不干净,有动作,防守都用手去防,裁判抓得很严~~”之类的话语,这就是防守时手上动作太多,
㈢ 打篮球要怎么防守才不算犯规
记住防守时一定不能移动去挡对面,站好位置,让对面在你静止的情况下撞倒你,对面就是冲撞犯规了,如果是你自己移动中被对面撞倒,反而要判你阻挡犯规
㈣ 篮球防人规则
防守理论很多,真正用的上的就那么几套:
外线防守:
1.防守外线侧翼时,双脚张开,精神集中,随时准备横滑步防守对方突破,靠底线的那只手横举,另一只手稍微向上举起,防守对方跳投。
2.防守外线正面时要和队友有默契,留一侧给对手突破,然后配合队友的协防,如果你对自己侧向移动的速度很自信,也可以单人盯人防守
3.不要去刻意追求抢断和盖帽,尖叫和犯规只是一线之隔,你的目的是让对手的突破和投篮感觉到不舒服
4.切记防守不可失位,也就是时刻要在对手面前,多看看巴蒂尔的防守技巧,防守外线,遮眼绝对好用,毕竟都是业余选手,眼睛一遮基本就玩完,而且不怕被对手假动作晃起来,他跳投跳起来你再遮都来得及。
5.如果你被对方过了,别傻站着,跟在他侧后面跑着,配合补防的人进行干扰.
6.防守要因人而异,如果对方是突破型选手,防守时要记得要跟他保持一步距离,以免被他一步过掉,防守持球进攻差的投手则应该贴身防守,如果对方能突能投,理论上也是放投不放突。
内线防守:
1.顶防:一只胳膊架住对方腰背(切记不可用力推,犯规的),另一只手举起,篮下动作,真真假假,不仅仅是在进攻方面,防守也可以,比如故意留底线给他走,然后预判卡位,卡他进死角(海爷就靠这招,卡的无数长人哭笑不得)
2.对方持球突破切记预判动作站稳喽,脚别动,一撞你就往后倒,造他带球撞人,多造两次他自己都不敢乱突了.
3.防守对方背身单打,这个要看你的身体吨位了,如果你壮,顶住的同时还得保证侧向移动速度能跟上,如果你不够壮,就需要反应快,预判对手下一个动作,进行侵略性贴身防守,切记篮下不要乱起跳,不然是给人白送2+1的。
4.篮下的位置很重要,所以,看好你的位置,不要轻易放空一个人,卡位要准,狠,手上不要附带动作
5.对于比你高但是速度和弹跳比你弱的人,可以进行绕前防守,别管其他人,像块膏药一样贴住你的人,挡在他身前,不管他怎么跑,怎么转,你都一定要保持贴在他身上
注:如果你绕前了,跳起来只能够着对方手肘,而且对方随便一屁股你就出底线了,对不起,你防错位置了
防守不仅仅是看天赋和运动能力,经验是最重要的,经常进行一对一的防守训练,防守经验累积的很快
㈤ 篮球怎么防人不犯规
没有打手、拉人、推人,阻挡犯规动作就不算犯规。
防守最重要是两发面,意识和步伐.意识就是观察拿球人的动作,当然如果熟悉对手就更好,正确判断对手是投还是突,别分心,别轻易起跳.步伐,防守一般都是用侧划步,这样速度快,容易保持平衡,防守质量还高,一手平伸于腰间,一手自由活动。
①打手是侵人犯规里的一例,规则里没有打手犯规之称,篮球竞赛规则里侵人犯规共有七项:
1)阻挡。
2)撞人。
3)背后非法防守。
4)拉人。
5)非法掩护。
6)非法用手。
7)推人.
侵人犯规是队员犯规,含有与对方队员非法的接触,无论活球或是死球.队员不得通过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以及不得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也不得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
㈥ 篮球比赛是怎样防守不犯规
不能直接用手顶对方
篮球防守最忌讳的就是用手去拦人,你只要上手,哪怕是稍微碰到一点防守球员,就会被裁判吹犯规,防守时,如果脚步跟的上,双手张开,用肚子轻轻顶进攻球员,但不能过分,用身体防守,一般不会被吹犯规。
另外,对方如果用背靠着你单打,同样也不能用手推,可以用小臂轻轻地顶着他,这样不犯规。你方进攻时,如果用手接触到你并阻挡了你,就是对方犯规,同样对方也可以用上述的方法来防守你。
(6)篮球进攻人冲过来怎么防人不犯规扩展阅读:
篮球比赛中的位置介绍:
控球后卫:
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并通过对球的控制来决定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的球员得分。
得分后卫:
由其字义我们不难得知,他在场上是以得分为主要任务。他在场上是仅次于小前锋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练就像小前锋一般的单打身手,因为他经常是由队友帮他找出空档后投篮的。不过也就因为如此,他的外线准头与稳定性要非常好。
小前锋:
技术非常全面,基本可以胜任场上任何一个位置,也叫锋卫摇摆人,主要任务就是得分 得分 再得分!
大前锋:
在队上担任的任务几乎都是以苦工为主,要抢篮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篮、得分,他却经常是最后一个。所以说,大前锋可以算是篮球场上最不起眼的角色。 大前锋,有时称作强力前锋,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在中国也有“二中锋”的说法。
中锋:
中锋,顾名思义乃是一个球队的中心人物。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保护。由于具有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
㈦ 打篮球时怎样防守才不犯规。。。
身后盖帽当年的确有这个规定是犯规的,就是不允许后盖,但是现在的规则中已经取消了这个条款了
1对方上篮你顶他胸部这个算犯规,严重点可以判技术犯规,因为这个动作带有侵害性质。
2你运球时对方打到你手肘以下到手掌部位时可以判罚犯规。
3对方上篮时判撞人还是阻挡不是取决于你的是否举手,而是看你是否在对方做出上篮企图时的落位先后,对方开始做动作后,在他的上篮路线上,你早于他判断出对方要上篮了,然后提早落位了就是对方撞人,但是对方开始跑起来以后,你在移动过去的话就是阻挡。
4投篮时对方只要接触到你的身体就可以判罚犯规,NBA不是出手后判犯规,而是投篮的人骗对方犯规后在出手,这样还能拼一下是否能进一个
㈧ 我打篮球防人总说我犯规,我想知道防人的时候有哪几种犯规,怎么防人不会犯规,又能把人防住
《篮球规则》是这样规定的:
第六章 犯 规
第32条 犯规
32.1 定义
32.1.1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10名队员快速移动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身体接触不可避免。
32.1.2 犯规是对规则的违犯,含有与对方队员的非法身体接触和/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
32.1.3 一个队可被宣判任何数量的犯规,不考虑罚则,犯规者的每一犯规应被登记,记入记录表并相应地被处罚。
第33条 接触:一般原则
33.1 圆柱体原则
圆柱体原则定义为一名站在地面上的队员占据一个假想的圆柱体内的空间。它包括该队员上面的空间,并受下列限定:
•前面由手的双掌。
•后面由臀部,和
•两侧由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双手和双臂可以在躯干前伸展,其肘部的双臂弯曲不超过双脚的位置,因此两前臂和双手是举起的。他的双脚间的距离因按照他的高度变化。(图5)
33.2 垂直原则
在比赛中,每一队员都有权占据未被对方队员已经占据的任何场上位置(圆柱体)。
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所占据的地面空间和当他在此空间内垂直起跳的上方空间。
队员一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建立了他自己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离开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就对此接触负责。
防守队员垂直地离开地面(在他的圆柱体内)或在他自己的圆柱体内把双手和双臂伸展在他的上方,则不必判罚。
无论是在地面上或在空中的进攻队员不应用下列方式与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
•用他的手臂为自己创造额外的空间(清除障碍)。
•在投篮时或刚投篮之后伸展他的双脚或双臂去造成接触。
33.3 合法防守位置
一名防守队员已建立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当:
•他正面对他的对手,并且
•他的双脚着地。
合法防守位置从地面到天花板垂直地在他上方(圆柱体)伸展。他可将他的双臂和双手举过头或垂直跳起,但是他必须在假想的圆柱体内是手和臂保持垂直的姿势。
33.4 防守控制球的队员
当防守控制(正持着或运着)球的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不适用。
每当对方队员在持球队员面前占据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甚至是一瞬间完成的),持球队员必须料到被防守并必须准备停步或改变他的方向。
防守队员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必须在占据位置前没有造成接触。
一旦防守队员已建立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他可移动以便防守他的对手,但他不得伸展他的双臂、双肩、双髋或双腿,并通过这样做来造成接触以阻止从他身边通过的运球队员。
当裁决阻挡/撞人情况涉及持球队员时,裁判员应运用下列原则:
•防守队员必须以面对持球队员并双脚着地来建立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防守队员为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可保持静立、垂直起跳、侧移或后移。
•在保持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的移动中,一脚或双脚可以瞬间离地,只要该移动是侧向或向后的,不朝向持球队员。
•接触必须发生在躯干上,在这样情况下,防守队员将被以为是已经先在接触地点了。
•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可以在他的圆柱体之内转身,以缓和任何冲撞或避免受伤。
如发生任何上述情况,应以为持球队员已经造成了犯规。
33.5 防守不控制球的队员
不控制球的队员有权在球场上自由地移动,并占据任何未被另一队员已经占据的位置。
当防守不控制球的队员时,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应适用。防守队员不能如此靠近和/或如此快地在移动的对方队员的路径中占据一个位置,以致后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距离停步或改变他的方向。
此距离与对防守队员的速度直接成正比,不得少于正常的1步,不得多于正常的2步。
如果一名防守队员在占据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中不重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与对方队员发生接触,他对该接触负责。
一旦一名防守队员已经建立了一个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为防守对方队员他可移动。他不得为了阻止对方队员从他身边通过而在他的路径中伸展臂、肩、臀或腿。他可以在他的圆柱体内转身或将手臂置于身前并贴近身体以避免受伤。
33.6 腾空的队员
从球场某地点跳起在空中的队员有权再落回同一地点。
他有权落在场上的另一地点,只要落地点和起跳和落地点之间的直接通道在起跳的时间尚未被对方队员占据。
如果一名队员已跳起并落地,可是他的动量使其接触了在落地地点之外已占据了一个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方队员,则该跳起队员对此接触负责。
在队员已跳起在空中后,对方队员不得移动到他的路径上。
移动到腾空队员的身下并造成接触,通常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3.7 掩护:合法的和非法的
掩护是试图延误或阻止一名没有球的对方队员到达希望到达的场上位置。
合法的掩护是当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
•发生接触时是静止的(在他的圆柱体内)。
•发生接触时双脚着地。
非法的掩护是当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
•发生了接触时正在移动。
•发生了接触时,是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外做掩护没有给出足够的距离。
•发生了接触时,对移动中的对手没有重视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如果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内做掩护(前方的或侧方的),做掩护的队员可按自己的意愿靠近对手已建立掩护,只要没有接触。
如果在静止对手的视野之外做掩护,做掩护的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掩护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
如果对手在移动中,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应适用。做掩护的队员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被掩护的队员能通过停步或改变方向来避免掩护。
要求的距离是不得少于正常的1步,不得多于正常的2步。
与已经建立掩护的队员的任何接触,由被合法掩护的队员负责。
33.8 撞人
撞人是有球或无球的队员推进或移动到对方队员躯干上的非法身体接触。
33.9 阻挡
阻挡是阻碍有球或无球对方队员行进的非法的身体接触。
如果试图做掩护的队员在移动中与静止或后退的对方队员发生接触,则他发生了一起阻挡犯规。
如果队员不顾球,面对着对方队员并随着对方队员的移动而移动它的位置,除非包含其它因素,他对所发生的任何接触负主要责任。
所谓“除非包含其它因素”,是指被掩护的队员故意推人、撞人或拉人。
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把他的手臂或肘伸在他的圆柱体之外是合法的。但当对方队员试图通过时,它们必须被移动到他的圆柱体之内。如果手臂或肘是在他的圆之体之外并发生接触,这是阻挡或拉人。
33.10 用手和/或手臂接触对方队员
用手触及对方队员,本身未必是犯规。
裁判员应判定引起接触的队员是否已经获得了不公正的利益。如果队员引起的接触在任何方面限制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这样的接触是犯规。
当防守队员处于防守位置,并且他的手或手臂放置在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身上并保持接触以阻碍他行进,就发生了非法的用手或非法伸展手臂。
反复地触及或“戳”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是犯规,因为这可导致粗暴的比赛。
这是持球的进攻队员犯规:
•为了获得不公正的利益,用手臂或肘“勾住”或缠绕防守队员。
•为了阻止防守队员的防守或试图抢球,或为了在他或防队员之间创造更大的空间,“推开”防守队员。
•运球时,用伸展的前臂或手去阻止对方队员获得控制球。
不持球的进攻队员为了下列原因“推开”防守队员是犯规:
•摆脱去接球。
•阻止防守队员的防守或试图抢球。
•在他和防守队员之间创造更大的空间。
33.11 居中策应
垂直原则(圆柱体原则)适用于居中策应。
位于居中策应位置的进攻队员和看守他的防守队员必须尊重彼此的垂直位置(圆柱体)的权利。
位于居中策应位置的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用肩或髋将他的对方队员挤出位置,或用伸展的肘、臂、膝、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去干扰对方队员的活动自由,是犯规。
33.12 背后非法防守
背后非法防守是防守队员从对方队员的背后与其发生身体接触。防守队员正试图去抢球的事实,不证明从背后与对方队员发生接触是正当的。
33.13 拉人
拉人是干扰对方队员移动自由的非法身体接触。这种接触(拉人)能用身体的任何部分来发生。
33.14 推人
推人是队员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控制或未控制球的对方队员时发生的非法身体接触。
第34条 侵人犯规
34.1 定义
侵人犯规是队员与对方队员的接触犯规,无论球是活球或是死球。
队员不应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其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
34.2 罚则
应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
34.2.1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
•由非犯规的队在最靠近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
•如果犯规的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则应运用第41条(全队犯规:处罚)。
34.2.2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应按下列所述判给投篮队员若干罚球:
•如果投篮成功,应计得分并判给1次追加的罚球。
•如果从2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2次罚球。
•如果从3分投篮区域的投篮不成功,应判给3次罚球。
•在结束一节的比赛计时钟信号响时或恰好响之前,或当24秒钟装置信号响时或恰好响之前,队员被犯规了,此时球仍在该队员手中,并且投篮成功,不应计得分,应判给2次或3次罚球。
第35条 双方犯规
35.1 定义
双方犯规是两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的情况。
35.2 罚则
35.2.1 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
35.2.2 如果在双方犯规的同一时间出现的情况不同,比赛应按下列所述重新开始:
•投篮有效或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得分,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的任何地点掷球入界。
•某队已控制了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最靠违犯的地点掷球入界。
•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发生。
第36条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1 定义
36.1.1 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的精神和意图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接触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1.2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在贯穿整场的比赛中必须解释一致。
36.1.3 裁判员必须只判断动作。
36.1.4 判断犯规是否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裁判员应运用如下原则:
•如果一名队员不努力去抢球并发生接触,这是一起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如果一名队员在努力抢球中造成过分的接触(严重犯规),则该接触应被判定是违反体育道德的。
•如果一名队员在做合法的努力去抢球(正常的争抢)发生了犯规,这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2 罚则
36.2.1 应给犯规队员登记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36.2.2 罚球应判给被犯规的队员,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场延长部分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1节。
罚球的次数应按如下规定: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应判给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如果中篮应计得分并加判给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并没有得分:应判给2或3次罚球。
第37条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1 定义
37.1.1 队员、替补队员、被逐出的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或随队人员的任何恶劣的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1.2 一名队员被登记了2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时,该队员也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7.1.3 教练员也应被取消比赛资格,当:
•由于他自身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结果而被登记了2次技术犯规(‘C’)时。
•由于球队席人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结果而被累计登记了3次技术犯规(‘B')或3次技术犯规的组合中,其中有一次是登记教练员自身(‘C’)时。
37.1.4 如果队员或教练员在37.1.2或37.1.3情况下被取消比赛资格,应只处罚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技术犯规。对取消比赛资格不执行追加的罚则。
37.1.5 已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教练员应由登记在记录表上的助理教练员接替。如果记录表上没有登记助理教练员,应由队长接替。
37.2 罚则
37.2.1 应给犯规者登记一次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37.2.2 他应被取消比赛资格并取该队的休息室,并在比赛期间留在那里,或者,他也可以选择离开体育馆。
37.2.3 罚球应判给:
•任一对方队员,就一次非接触犯规来说。
•被犯规的队员,就一次接触犯规来说。
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1节。
37.2.4 罚球的次数应按如下规定:
•如果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或如果是一次技术犯规:应判给2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如果中篮应计得分并加判给1次罚球。
•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并没有得分:应判给2或3次罚球。
第38条 技术犯规
38.1 行为规定
38.1.1 比赛的正当行为要求双方球队的成员(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与裁判员、记录台人员以及技术代表有完美和真诚的合作。
38.1.2 每个球队应尽最大的努力去获得胜利,但胜利的取得必须符合体育道德精神和公正竞赛的要求。
38.1.3 任何故意的或一再的不合作,或不遵守本规则的精神,应被以为是一次技术犯规。
38.1.4 裁判员可以通过警告或甚至宽容那些明显是无意的并不直接影响比赛的、属管理性质的小的技术违纪来阻止技术犯规,除非在警告后重复出现同样的违犯。
38.1.5 如果在球成活球后发现了一起技术违犯,比赛应停止并登记一起技术犯规。如同技术犯规已发生在被登记时一样地执行罚则。在技术犯规与比赛停止之间的间隔无论发生了什么应有效。
38.2暴力行为
38.2.1 比赛中可能发生的与体育道德精神和公正竞赛相违背的暴力行为。裁判员应立即制止,如有必要,通过负责维持公共秩序的保安人员来制止。
38.2.2 无论何时在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或随队人员之间在比赛场地上或其附近发生暴力行为,裁判员应采取必要的行动去制止他们。
38.2.3 任一上述的人员以十分恶劣的行为侵犯对方队员或裁判员时,应被取消比赛资格。裁判员必须将此事件报告给竞赛的组织部门。
38.2.4 保安人员可以进入比赛场地,只要裁判员要求这样做。然而,如果带有明显采用暴力行为的意图的观众进入球场,保安人员必须立即干预以保护球队和裁判员。
38.2.5 所有其他区域,包括入口、出口、过道、休息室等,由竞赛组织部门和负责维持公共秩序的保安人员管辖。
35.2.6 裁判员绝不允许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的能导致比赛器材损坏的行为。
当裁判员观察到这类行为时,应立即给违犯队的教练员一次警告。
如果重复该行为,应立即宣判有关的违犯者一次技术犯规。
裁判员所做的决定是最终的,不能被争辩或漠视。
38.3 定义
38.3.1 技术犯规是包含(但不限于)行为性质的队员非接触犯规。
•不顾裁判员的警告。
•没有礼貌地触犯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球队席人员。
•与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对方队员交流中没有礼貌。
•使用很可能冒犯或煽动观众的语言和举止。
•戏弄对方队员或在他的眼睛附近摇手妨碍其视觉。
•在球穿过球篮之后,故意地触及球或通过阻止迅速地掷球入界以延误比赛。
•阻碍迅速地执行掷球入界以延误比赛。
•倒下以伪造一次犯规。
•悬吊在篮圈上,致使队员的重量由篮圈支撑,除非扣篮后,队员瞬间地抓住篮圈,或者,根据裁判员的判断,如果他正试图防止自己或另一名队员受伤。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由一名防守队员干涉得分或干扰,应判给进攻的队1分,随后给防守队员登记一次技术犯规罚则。
38.3.2 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是与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或对方队员交流中没有礼貌或触犯他们的犯规,或是一次程序上的或管理性质的违犯。
38.4 罚则
38.4.1 如果一次技术犯规发生:
•由一名队员,应给他登记一次技术犯规,作为队员犯规并作为全队犯规之一计数。
•由一名教练员(‘C’)、助理教练员(‘B’)、替补队员(‘B')或随队人员(‘B'),给教练员登记一次技术犯规,并不作为全队犯规之一计数。
38.4.2 应判给对方队员2次罚球,以及随后:
•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界。
•在中圈跳球开始第1节。
第39条 打架
39.1 定义
打架是两名或多名人员(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之间的相互斗殴。
本条款仅适用于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离开球队席区域界限的替补队员、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和随队人员。
39.2 规定
39.2.1 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离开球队席区域的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2.2在打架中或在可能导致打架的任何情况中,为了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只允许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离开球队席区域,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在这种情况中,他不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2.3 如果教练员和/或助理教练员离开球队席区域,并不协助或试图协助裁判员维持或恢复秩序,他应被取消比赛资格。
39.3 罚则
39.3.1 不论由于离开球队席区域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随队人员的数量有多少,应给教练员登记一次单一的技术犯规(‘B’)。
39.3.2 如果双方球队的成员在本条规定下被取消比赛资格并且没有其它要执行的犯规罚则,比赛应按下面所述重新开始:
如果在比赛因打架而停止的同一时间:
•投篮得分并有效,应将球判给非得分队从端线的任何地点掷球入界。
•某队已控制了球或拥有球权,应将球判给该队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界。
•如果任一队都没有控制球也没有球权,一次跳球情况发生。
39.3.3 所有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应按照B.8.3款所描述的记录并不作为全队犯规计数。
39.3.4 在打架情况之前发生的所有犯规罚则,应按第42条(特殊情况)处理。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防守不犯规是需要自己控制的,看的是时机,不能盲目就去断球,盖帽。这样很容易打手的.
希望采纳噢!嘿嘿谢谢了!
㈨ 篮球怎样防人最好!
1、摆正防守姿势。防守时两腿要自然分开,分开距离比肩宽长一点,膝盖略微向里弯曲。胳膊要伸直向外张开,一上一下的来回晃动。
2、抓准防守最佳时机,出手断球要快、狠、准。如果看到对方运球较慢,或出现大的运球空当,可以迅速出击把球拨掉,断球得手后再发动快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3、提前卡住防守有利位置。当对方要进攻时,要提前判断其行进路线,如果对方要三步上篮了,就要提前把他的进攻路线堵死。不能让他迈出第一步。
4、集中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防守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一般情况下双眼要盯紧篮球而不是进攻队员,但对于一对一的严防要盯好人,如果他传球了,不要立即跟着篮球跑,因为球可能再传回来,如果防守者已经走开就漏防了。
5、不要被对方假动作晃倒。在防守时很多假动作防不胜防,但要尽力避免被假动作骗过或晃倒。因此要保持好防守距离,距离太近了会让对方以后转身的假动作过去;距离太远会让对方以一个变相运球通过。
6、有时如果对方攻势很猛,或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球,这时防守可以采用包夹“关门”的方法,即两名队友左右包抄把对方的进攻路线彻底封死,让其慌不择路,这样很容易成功断球。
7、内线中锋对抗防守时特别注意要伸直双手,尽量不要碰触对方手臂、身体等,否则很容易被判罚防守犯规。当对方从内线起身准备投篮时,要挑起用双手干扰其视线,不要打手或有其它身体接触。
8、如果防守者有身高和弹跳的优势,在防守盖帽时要注意不要封盖处于下落状态的篮球,那样会被判罚违例,而进球有效。在对方刚出手时封盖最好了,但注意不要打到对方手或手臂。
㈩ 篮球如何防守别人进攻而且不犯规
通常情况只要没有身体接触就不会犯规,当然也不能辱骂和挑衅对手(会吃T的)。
挡拆分为为持球人挡拆和无球挡拆。
一般挡拆大多是由内线球员给外线球员做为持球人挡拆,以此挡住外线球员的防守人,造成错位防守或是空位,这时控球球员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直接投篮,也可以选择突破换位防守人,还可以选择回传给挡拆球员
具体应用主要看挡拆球员要把控球防守人完全挡住,和控球球员利用挡摆脱防守人后的选择
还有一种是无球挡拆,无求队员利用身体为自己的队员挡住防守人,从而造成进攻机会
如果你看CCTV5的NBA里面就有,专门有一段时间是介绍战术的,很多时候就是介绍挡拆,是张卫平解说的,比较相信,而且有实战画面和战术板解释。
无球挡拆是大个球员为无球队友挡住防守者,使无球队员能够摆脱防守者顺利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