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萨拉托加之战具有怎样的意义
英国人想在第二年继续开战,但1777年他们将发现叛乱者已更好地准备与他们对抗。华盛顿在特伦顿的胜利鼓起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但美国人并没有成群结队地去参军,而是要想尽办法来招募士兵。法国对英国夺取了她的海外帝国不满,开始给起义军提供大量军火。
接替卡尔顿指挥加拿大英军的中将约翰·伯戈因计划借道尚普兰湖和哈得逊河向南挺进,与从纽约北进的豪将军汇合。这样他们将把反叛的温床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起义部队隔开。
但豪将军担心的却是莫里斯顿久攻不下,且华盛顿的军队正在壮大。他没有接到配合北面英军行动的命令,因为在伦敦谁也没想到伯戈因会碰到严重困难。豪认为摧毁华盛顿的军队将是他对英国最大的贡献。要想把华盛顿从他的高原要塞引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取费城。为免遭再一次特伦顿之败,他不走陆路,而把部队全都装上船。为了越过特拉华河的美军防线,他绕道切萨皮克湾向费城前进。
华盛顿将军对于豪和他的绝大部分军队从纽约消失迷惑不解,他将北进呢还是进攻费城?差不多有两个月华盛顿决定不了如何适当部署他的部队。他的犹豫不决明显地证明了掌握强大海军的英国所具备的灵活主动性。
最后华盛顿得到消息说,豪的舰队已驶进切萨皮克湾。他立即组织部队强行到达费城地区阻止敌人从湾口向陆上挺进。9月11日豪在布兰迪小湾击败了华盛顿,进而去占领起义军首府。
与此同时,在上一年秋天从阿诺德手里夺得并一直控制着尚普兰湖的伯戈因也在7月份沿湖挺进占领了泰孔德罗加要塞。到7月底,尽管美国人在他前进的路上设置了障碍,他还是到达了哈得逊河上游。但8月初,从安大略湖经由莫霍克峡谷欲与伯戈因汇合的英军上校巴利·圣莱杰在斯坦威克斯堡附近与当地爱国者进行了一场血战。得知阿诺德将军正带着美国援军赶来,圣莱杰急忙退到加拿大。
同一时间,伯戈因发现他穿越荒野的长运输线保证不了军队供应。于是他派了近700人的队伍越过本宁顿附近的格林山,去夺取据说在镇上的仓库,然后在康涅狄格劫夺供给、牛和驭畜,这支部队只到了本宁顿。8月中旬,格林山民兵全部摧毁或俘获了这支部队。经受了这些打击后,伯戈因加紧向不断壮大的叛军进攻。最后,在霍雷肖·盖茨少将的正规军训练过的美国民兵围困下,伯戈因于1777年10月17日率领5000多人在萨拉托加投降。
美国在萨拉托加的胜利是独立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证明了美国有获胜的机会,使得法国公开参战——法国的援助是决定性的,但这一结果在1777年秋天还预见不到。当豪的部队在费城舒舒服服地过冬时,绝望的华盛顿的残余部队却在瓦利福奇受冻挨饿。
❷ 萨拉托加战役是哪一年
1777午10月,在 北美独立战争 (1775—1783)中,美军在萨拉托加(美国纽约州的城市)城郊首次大败英军的作战。
伯戈因将军率英军6000人,火炮42门,由萨拉托加进攻奥尔巴尼。9—10月初,在盖茨将军率领的美军优势兵力(2万人)的打击下,英军被迫退却,被包围在萨拉托加地区,几次突围未成,于10月17日投降。
点评:年轻的美军战胜训练有素的英正规军,是由于美军兵力占优势,补充了大量志愿兵,运用散开队形战术,而英军仍采取旧的线式战术,这一胜利对美国掌握战争进程有很大影响。英国的失败使得法、西、荷三国先后站在美国一边,反对大不列颠。
❸ 为何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呢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战役,也是北美十三个英国殖民地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战斗于1777年9月19日开始。在这场战斗中,600名英国士兵阵亡,300名美国人阵亡。美国历史称这次遭遇是弗里曼农场的胜利。
此次萨拉托加大捷鼓舞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北美人民战胜英军的决心。
❹ 萨拉托加战役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意义
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10月 这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 英国将领康纳利率领2000名英军士兵投降意义: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
❺ 请介绍一下日本的“神风”特攻队。
疯狂的日本神风特攻队
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大海战,日本损失了3艘航空母舰和380余架飞机;8月,美军攻占塞班、提尼安和关岛。在优势的美国海空力量的打击面前,日军的一些陆军和海军飞行员自发产生了自杀攻击的想法。9月12日,驻内格罗岛的陆军第31战斗机中队的陆军飞行员自行决定次日发动自杀攻击。次日凌晨,小齐猛中尉和一名曹长驾驶两架装100KG炸弹的战斗机起飞,准备撞击美国航空母舰,但在飞抵目标前就被击落。10月在美国第三舰队对台湾的日军基地袭击战中,日本500余架飞机象“鸡蛋碰石头”一样,被美军飞机击落,美军仅损失79架飞机。绝望中的日军飞行员再次发动自杀攻击。10月15日,海军少将有马雅文从菲律宾克拉克基地起飞,企图用他的轰炸机撞击美国航空母舰,但还未飞到美舰上空即被击落。
有组织的大规模自杀攻击开始于1944年10月美军在菲律宾莱特湾登陆之战时。10月17日,日本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到达吕宋岛接任第五基地航空队指挥官。面对日军的不到100架飞机,为了‘确保以微弱的力量取得最大战果”,大西决定成立决死攻击突击队。10月19日在克拉克机场组织了一个“驾机撞舰特别攻击队”,又名“神风特攻队”。
神风这一称号来源于1281年,元朝皇帝组织一只舰队东征日本,就日本当时的力量,必被征服无疑。在舰队接近日本海岸时,忽然遇到台风,舰队被风暴摧毁。日本人认为那次台风是天照大神呼唤来的,就将那次台风称为“神风”。
10月22日,一架“神风”飞机撞击护航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该舰受重伤,后被美军自己用鱼雷击沉。25日,“达飞3”分舰队的“吉普航空母舰”(小型航空母舰)遭到由关行夫海军大佐率领的5架“0”式飞机的“神风”袭击,“圣路易斯”号被撞中后沉没。自22日到25日3天的莱特湾战役,日军共进行168架次“神风”攻击,炸沉美军护航航空母舰和小型航空母舰各一艘,驱逐舰3艘。
1945年2月19日,美军开始硫磺岛登陆作战,在该岛附近海域发生激烈的海、空战。2月21日五架基地在东京附近的“神风”飞机冲过战斗机的警戒网,撞击位于硫磺岛外35海里的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前面的2架虽被击中起火,但仍然掠过海面撞击该舰,其余的三架则直接撞上该舰。舰上的大火尚未扑灭,又有5架“神风”飞机前来攻击,其中4架被击落,但有1架撞击成功,飞行甲板被炸开了一个25英尺的大洞。创伤严重的“萨拉托加”号不得不直接开回美国大修。几海里外,“吉普航空母舰俾斯麦海号”被另一架“神风”飞机撞中,大火无法扑灭,葬身海底。 1949年3月美国海军第58特遣舰队的16艘快速航空母舰、护航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从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对九州的飞机场和本州的吴市港海军基地进行一系列大规模袭击,希望将日军剩余的海军力量摧毁。日本机场上被炸毁400余架飞机,但伪装和疏散使许多“神风”飞机得以幸存,随即向美军舰队发动攻击。3月19日,新的航空母舰“黄蜂”、“企业”号都被击中,“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被撞中甲板,险些沉没。3月20日,日本专为自杀攻击设计的载人飞弹“樱花”首次参战。
1945年4月1日,美军开始进攻冲绳岛,日本“神风”攻击达到高潮。从4月6日到6月22日,共进行了10次大规模自杀攻击,出动自杀机1506架次,以损失900架飞机的代价,炸沉美舰20艘,炸伤美舰近200艘,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
冲绳之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完成了自杀性的保卫本土的最后计划--“决号行动”。他们集中了10000余架飞机,包括国内训练基地的所有教练机,并将其中的大部分改为自杀飞机。这些飞机的三分之二将用来保卫九州,其余用来击退在东京附近登陆的美军。由于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决号行动”没有实施。但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仍然坚持对美军进行了最后的自杀攻击。8月15日当天,山本五十六生前的参谋长,海军“神风”部队的现任指挥官宇垣中将,从九州大分基地带领11架轰炸机进行了最后的自杀攻击。同日,“神风”突击队的创始人大西泷治郎在东京寓所内剖腹自杀。
这种把人当成导弹驾驶仪,把飞机变成导弹的方法是迄今为止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自杀攻击行动。战争的基本规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日本人无视人的生命,违反这条基本原则,肯定可以获得较好的战果。这种疯狂的行为使美国人不寒而栗,眼睁睁地看着一架飞机不顾死活地向你的舰只撞来,飞行员决心和你一起炸得粉身碎骨,这真是使人周身血液都凝固了。“神风”攻击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使美国对在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的代价作了最充分的考虑,最终决定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从日本方面来看“神风”攻击是唯一能取得战果的方式。首先,日本在战争后期的飞机数量、质量,航空母舰的数量都远不如美国;其次,日本有经验的老飞行员在战争中消耗殆尽,匆忙训练的年青飞行员,由于缺乏汽油而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如果和美军飞行员进行空战,结果必然是和“马里亚纳猎火鸡”一样成为对方的靶子。只有对美国军舰进行不顾死活的自杀攻击才可能取得战绩。
相关网址:
http://dzh.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6464312_0.html
http://www.huaxia.com/js/zzhg/00180565.html
❻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史学界有两种说法:
第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77年夏,英军为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州的联系,决心兵分三路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路从安大略湖南岸登陆,沿莫霍克河东进,途中被美军击溃;另一路7000余人由J.伯戈因率领,沿尚普兰湖南下,企图与豪指挥的第三路即驻纽约的英军会师于奥尔巴尼。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人南下,于9月26日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冒进,被1.2万美军和游击队围困在萨拉托加(今斯凯勒维尔),10月17日率5000余人投降。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
第二,1778年大海战。
1778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英法海军在北美的争逐,有切萨皮克海战、拉塞特斯海战、多米尼加海战等,虽然英国海军屡占上风,但还是不能遏制英属美国的独立。1778年大海战的胜利最终使得那些态度暧昧的国家表明的态度。1778年大海战后一年后,西班牙开始对英国宣战。以荷兰为首的其他国家组织了着名的“海上武装中立”。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向北美殖民地运输物质,获取商业利益。这个联盟最初是由荷兰、丹麦、瑞典发起,不久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这样的欧洲强国纷纷加入进来。这个“海上中立”严重的损害的英国的利益,所以1780年英国被迫对荷兰宣战,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英国不仅完全孤立,也最终走向了失败。因为,北美独立战争随着法国、荷兰等国的加入逐渐扩大为一次对英国霸权反抗。
但,一般认为,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❼ 为什么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美国独立战争
发生时间: 1775~1783年
发生地点: 北美战场
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又称北美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
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七年战争后,英国为弥补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人民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抗英斗争从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1774年9~10月,除佐治亚外的12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训练民兵并贮藏军火。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奉命去康科德查抄殖民地民兵的军火,往返途中在列克星敦附近遭民兵伏击,损失286人。列克星敦之战揭开战争序幕。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6月14日决定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G.华盛顿为总司令。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悬殊。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工业发达,拥有世界一流海军;驻北美英军约3万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以加拿大为依托;但军队远离本土,不谙当地情况,人力物力补充困难;统治集团内部在战争指导上存在分歧,未形成统一指挥。北美殖民地人口仅300万,其中约50万人为亲英的“效忠派”;正规军刚组建,兵力不足,主要依靠不脱产的民兵和短期服役的志愿兵补充,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各殖民地地方主义严重,大陆会议的领导软弱无力;但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为独立自由而战,得到革命人民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并可利用英国与法、西、荷等国的固有矛盾,争取外援。战争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5~1778),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T.盖奇派兵2200名,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虽因弹药耗尽放弃阵地,却首次取得了歼敌千人的战果。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11月,R.蒙哥马利率左路军攻占蒙特利尔,随后与B.阿诺德率领的右路军在圣劳伦斯河下游会合。12月底,美军约1000人冒着暴风雪突击魁北克失利。此后,美军围攻魁北克,牵制了英军的部分力量。直到次年5月英国增派援兵,美军才撤退。1776年3月,英军在被围11个月后被迫撤出波士顿。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殖民地独立。8月底,W.豪(继盖奇任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在英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于11月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随后入营过冬。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圣诞之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并于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1777年夏,英军为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州的联系,决心兵分三路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路从安大略湖南岸登陆,沿莫霍克河东进,途中被美军击溃;另一路7000余人由J.伯戈因率领,沿尚普兰湖南下,企图与豪指挥的第三路即驻纽约的英军会师于奥尔巴尼。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人南下,于9月26日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冒进,被1.2万美军和游击队围困在萨拉托加(今斯凯勒维尔),10月17日率5000余人投降。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华盛顿率军退至瓦利福奇后,在志愿人员、普鲁士军官B.斯托伊本主持下对部队进行冬季整训,提高了战斗力。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入僵持状态。
第二阶段(1779~1783),主战场在南方,美军以弱胜强英军新任统帅H.克林顿利用南方“效忠派”较多,且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等有利条件,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企图在法国陆、海军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1778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开始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次年9月,美法联军围攻萨凡纳,伤亡惨重。1780年春,克林顿指挥英军1.4万人从陆海两面包围查尔斯顿,迫使南方美军司令B.林肯率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4艘军舰、300门火炮及其他装备。5月29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韦克斯豪克里克再败美军。6月8日,克林顿率部分英军回纽约,留下C.康沃利斯率英军7000余人在“效忠派”配合下据守南方广大地区。8月16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击败H.盖茨统率的南方美军主力。同年12月,大陆会议委派N.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分兵两路(一路由D摩根率领,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开展游击战。在弗吉尼亚,法国志愿人员、青年贵族拉斐特侯爵率军牵制叛将阿诺德指挥的英军。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大胜英军。3月15日,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与美军交战,伤亡惨重,被迫向沿海地区撤退。8月,康沃利斯集中南方英军主力于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1.6万余人(其中法军7000余人,由罗尚博伯爵指挥),在格拉斯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配合下包围约克敦,迫使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约克敦围攻战导致英内阁倒台并促使双方和谈。英国新政府于1782年11月30日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000人),广大军民英勇奋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战争中,美国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国的援助。美军战略战术灵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样式,摒弃传统的线式战斗队形,根据地形地物采用疏开队形作战,不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法国大革命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均有重大影响。
❽ 之所以把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作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因为
必须是B啊。没别的原因。因为历史书上的说法是这个。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在质疑这个说法。我本人也不敢苟同。可是如果是为了考试,那标准答案就是这个。
之所以质疑,看看这个战役的成果就知道了。英军将领威廉·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敌阵。 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这么点死伤人数,不足以说明这是英军的主力,另外,也不能说这么一次失败,英军主力就被歼灭,就毫无抵抗之力了。事实上,我认为之所以说这次战役是转折点,可能是普遍认为这次战役后,美国人开始转入了进攻。随后又取得了日耳曼战役的胜利。
我个人认为的战役转折点应该是1778年的大海战,正是这次海战之后,英军再也无法封锁海岸线,使得法国军队可以参战,并且连同西班牙一起开始大量给予美国人援助。从此英军再无回天之力。
❾ 萨拉托加战役为什么是转折点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着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英军将领威廉· 萨拉托加大捷
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敌阵。 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
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萨拉托加和日尔曼战役,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两个战役之后,华盛顿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攻。
1777年,英国新近从德意志召募的一支雇佣军到加拿大,其实力大大加强。为了速战速决,这年九月,英军在柏高英率领下自加拿大出击向南进攻,企图与另外两路英军共同包围新英格兰,切断大陆军与新英格兰的联系。
在遭到美国民兵的迎头痛击后,既得不到另外两路英军的配合,也不能继续前进。10月,民兵们一举把陷入困境的柏高英部包围于纽约州的萨拉托加,并形成人数上四比一的优势。柏高英弹尽援绝,走投无路,被迫于1777年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纽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