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光度是什么意思,怎样设置,有什么影响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mm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普通家用的话其实80-200就已经足够白日的拍摄了,400-800普通夜间拍摄也差不多了。当然专业相机的话会有适当的调整,其实很多品牌把感光度当成噱头,完全不是那儿回事,太高了完全用不着的,高感光度会是照片的早点过重。。。影像图片质量
Ⅱ 相机感光度起什么作用
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本来是对传统胶片来说的一种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现在数码的感光度就是传承了这个名字,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
1、强行提高每个象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
2、使用多个象素点共同完成原来只要一个象素点来完成的任务。
所以就是数码相机感光度越高,噪点和画面损失越大,所以要尽可能用低的感光度来获得较好的画质。
但是在光线条件很暗的情况下又要保证画面清晰就只能提高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光圈就是进光的那个窟窿的大小。
光圈越大进光越多,相同感光度的情况下曝光时间也会越短
但是光圈又牵扯到一个景深的问题,焦距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所以感光度,光圈和曝光时间是要综合考虑
Ⅲ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能影响什么买相机是不是要看感光度它真的这么重要吗
感光度(ISO)影响的是相机对光的敏感程度。
简单来说,在相同的光圈下,ISO值越大,感光度越敏感,那么所需的曝光时间也就越短,由于手抖动造成的照片模糊就几率就越少。
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高感光度下相机的噪点(用手机拍摄通常会看见一颗颗的小点点就是了)是非常严重的,消费级别的数码相机标称的高感光度实际是不实用的。
总结——————
一般ISO越大,所需曝光时间越短,抖动几率越少,图像质量越差
实际白天阳光下拍摄,自动档会选择ISO80或更低,来获取较高的图片质量。此时的曝光时间是1/500或1/800秒,只要在1/60秒以内,正常拍摄手抖是不太会发生。
目前还有防抖技术,对ISO要求不是非常高。除非你非常想要拍夜景。
个人觉得消费级的高感光度不是非常重要,用到的机会很少或者不实用。
倒是低感光度值得关注。普通卡片机通常是ISO100。而有些相机可以低到ISO50,是值得一看的,因为较低感光度下可以拍摄高质量的画面。
Ⅳ 曝光度和感光度有什么关系
感光度影响着曝光。感光度高了会出现噪点,快门慢了会出现抖动不清晰(慢门需要上三脚架,拍着特殊的如流水和光影),光圈大了景深就浅了,也就是背景虚化了。
曝光过度,由于光圈开得过大、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在曝光过度的情况下,底片会显得颜色过暗,所冲洗出的照片则会发白。
在显影不足以及冲洗时光圈开得过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照片颜色发白,有时也因为闪光灯光线太强所导致的。
控制曝光的机构——快门和光圈
为了适应亮暗不同的拍摄对象,以期在胶片上获得正确的感光量,必须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和进入镜头光线的强弱。于是照相机必须设置快门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并设置光圈通过光孔大小的调节来控制光量。
为了准备第二次拍摄,曝光后的胶片需要拉走,未曝光的胶片要拉过来,因此现代照相机需要有输片机构。为了指示胶片已拍摄的张数,就需要有计数机构。
Ⅳ 相机里的感光度是干什么用的,是拍摄时数值越大越好吗
感光度缩写ISO,数值越高,对光线感应就越敏感,也就是说所需光线越弱。在拍摄快速移动物体的时候,由于需要较快的快门,必然导致镜头进光亮的减小,这时候就需要调整ISO为一个较高的值,以使画面得到足够的亮度。但是ISO超过400时,容易使画面呈现较强的颗粒感,即所说的躁点。目前防抖动的卡片机大多都有很高的ISO值,一般都在800以上。平时使用,一两百就足够了。
Ⅵ 相机感光度的作用,高感光度有何好处
1、简单的说就是 感光元件(胶片)对光敏感度的指数 称为感光度。这个感光度越高呢 就说明他能感受到越微弱的光线。也就是说 越高越适合在光线条件差的地方使用 越低越适合在光线好的地方使用。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 在创意摄影之中可能和正常的有区别。
2、感光度高 在数码相机来表现主要是 画面噪点很多 每个数码相机生产厂家都在极力的克服这种高感光度 所产生的噪点。
3、而感光度越低 画面的噪点会很少 画面清晰干净。这是数码相机的表现。
4、胶片相机在高感光度的时候 拍摄出的画面会表现出很多的颗粒,相反如果低感光度时候 画面会表现很细腻。
Ⅶ 相机感光度是什么
感光度是什么
感光度就是指相机胶片或者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线就越敏感,也就越容易拍摄出明亮的画面,我们常用的感光数值一般在,ISO100~ISO3200之间,如果感光度的数值增加一倍,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会增加一倍。
我们要对常见拍摄场景的感光度设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晴天的户外可以使用ISO200,在阴天或者室内可以将感光度设置成ISO450~iso800,如果是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就算使用iso100也能拍摄出明亮的照片。
感光度越高,噪点越多
在数码相机时代用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而产生的便是噪点,造点式感光元件,感知信号被放大而导致的信号失真,还原到画面上,就形成了细小的杂色块,感光度越高,产生的信号就被放大得越多,带来的失真也就越多,画面中的噪点也就越多,单单就以观感而言,比起一张曝光严重不足的废片,一些有噪点的照片还是可以被接受的,一方面为了获取最好的画质,在保证出片率的前提下,我们要使用尽可能低的感光度,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出片率,在弱光环境或者是需要使用高速快门的情况下,要果断提高感光度。
低感光度也会产生噪点
在低感光度下长时间曝光拍摄也会产生噪点,这是因为长时间曝光过程中感光元件受到了大量的信号,这些信号并没有完全被相机正确处理,那些少量失真的信号就成为了噪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相机自带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开启降噪功能的相机会拍摄完一张照片之后,自动拍摄一张同样的照片,通过内置程序对两张照片进行比对,并且进行噪点修复,由于需要长时间进行降噪处理,因此相机在此期间不能进行再次拍摄这样处理过的照片,可能会损失一些锐度。
越大的相机高感性能越好
感光元件的大小和相机的高感性能密切相关,感光元件面积越大,能感知的光线就越多,全画幅相机的像素点要比APS-c画幅相机的像素点要大,所以感光度也会增加不少,此外画幅越大,为了处理更多的信号,相机内部的CPU性能也会越强。
Ⅷ 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对图像有何影响
1)感光度就是相机上的ISO参数,感光度简单的说就是相机对光线的感应能力,现在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是可以随着当时的拍摄环境所调整的,一般光线好的时候可以调低相机感光度,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让相机拍摄的照片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到了夜晚或者光线不好的时候就调高感光度,从而提高相机的拍摄速度,确保照片不会模糊不清,以上就是相机感光度的主要作用。
2)感光度即为感光的速度,对以前的胶片来说有感光度100、200、400……的多种胶片,数字越大感光速度越快,如曝光相同的时间,那么400会比200的效果亮很多,所以在夜晚我们会用稍高些的感光度,白天会用底些的感光度。
3)至于对相片质量的影响,感光度越快,出现噪点的可能越高,所以原则地应该用最低的感光度为好,只有没办法的时候才提高感光度,如光线不够的时候(光圈快门又不能满足时)才提高。
数码也是一样的道理,目前一般相机在高感光度方面还是不理想,但单反相机又有比较满意的效果,有的可以开到1600都没明显的噪点。
4)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的作用 。既然工SO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CCD感光时间,那么这就为我们在弱光下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因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摄时会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一旦曝光时间过长,手的抖动就容易对拍摄清晰度产生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但毕竟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随时携带一个三角架出去娱乐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另外有时是一些发生在夜晚的突发事件,要想获得较亮的拍摄效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用高工SO值,这样拍摄效果就会更好。高工SO值适用的场景包括有夜景、弱光环境和快速抓拍等。
5)并不是感光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虽然ISO值小的照片亮度最弱,但是它的画质细腻度是最好的。而ISO过高的照片颖粒感最明显,噪点更多。因此工SO较高的设定不适用于要求品质较高的数码照片,尤其是人像拍摄、静物拍摄以及特写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