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没有防抖功能的相机,手持相机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快门与焦虑倒数有关。
防抖嘛就是要防止相机抖动,相机抖动会让图像模糊,所以防抖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相机抖动造成图像模糊。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拍照时相机不会抖啊,没抖是因为快门速度在安全快门内。
一般来说在手持相机拍摄时,相机的快门速度不能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举两个例子:如果你的镜头焦段为50mm,那么你的快门速度至少要1/50s;如果你的镜头焦段为200mm,那么你的快门速度至少要1/200s。如果你的快门速度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那么很有可能导致相机抖动造成图像模糊。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用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快门速度来拍摄,但这样又会导致相机抖动造成图像模糊。如果你的相机有防抖功能,那么就可以用更低的快门速度来拍。举个例子:用焦段为200mm的镜头拍摄,没有防抖功能,那么快门速度至少要1/200s,如果有防抖功能,那么就可以1/13s的快门速度来拍,直接提升了四挡。
B. 数码相机不带防抖功能的对照相影响大吗
转的
初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老是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所致。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应该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较为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应该要达到1/125秒才行。而且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而言,防抖技术则是更加必要,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只能望远兴叹了。
最早推出防抖概念的是日本尼康公司,在1994年推出了具有减震(VR)技术的袖珍相机。次年,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支带有图像稳定器的镜头EOS 75~300mm f/4~5.6 IS,其中IS是影像稳定系统(Image Stabilizer)的缩写,这就是习惯上提到的“防抖系统”。
其实在实际拍摄中拍摄者的手在胶片或是CCD/CMOS感光过程中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机构来减小由于摄影者手的抖动带来的影像模糊。防抖,到目前为止,分三大类型: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CCD(感光器)防抖。目前推出过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厂家有: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松下和适马。
了解了以上几种类型,让我们再看看现在到底有那些优秀的防抖热卖机型。
1、松下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2、佳能IS(Image Stabilizer)
3、柯尼卡美能达AS(Anti--Shake)
防抖的好处,在一定的快门以下,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小DC 上的防抖对于新手来说尤其重要,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但是,同时,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毕竟镜头里多了个浮动的镜片。这对于要求较高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比较不好接受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统都会有个开关,用户可以选择取消或打开防抖。加上 防抖系统是非常耗电的,所以我一般不打开防抖开关,而是要用的时候才开。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关键还是要尽量使用安全快门,或更快的快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好的三脚架。
目前对于数码相机“防抖”这个词来说似乎增加了“劲敌”,高感光度和电子防抖的产品了丰富起来。等效感光度的迅猛提升,电子影像稳定功能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有些用户可能会把电子防抖和等效感光度提升混为一谈。确实,对于某些产品,在菜单中打开电子影像稳定功能就是提高等效感光度,使用户可以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抓取瞬间。但在另外一些产品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同之处。
卡西欧全线新品都具备了Anti Shake DPS功能,开启后可以把等效感光度提升ISO1600或ISO800。如果用户在菜单中开启了防抖功能,相机会把1/15s的快门速度作为下限,如果环境过于昏暗,即使提示曝光不足,也不会设置更低的快门速度,以此保证画面的清晰度。
此外,在拍摄视频片段时,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CCD电子防抖功能。这与数码摄像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影像稳定技术同出一辙:拍摄视频时,相机的成像区域小于CCD面积,因此传感器边角留有很多冗余的区域;相机通过陀螺仪判断晃动,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引擎读取相应方向的冗余像素,补偿相机的晃动。因为这项技术相当成熟,所以应用在数码相机的摄像模式中也很合适。
C. 数码相机不支持光学防抖对拍照有多大影响
在室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无光学防抖对拍照影响不大.但如果相机是大变焦比的且用长焦端拍摄(比如用300毫米以上焦距拍摄),无光学防抖的相机
如果用手持拍摄而不用三脚架,就有可能照片拍模糊(因为手轻微抖动的原因).
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劣势就更明显了.因为光线不足,通常要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如果不借助三脚架,照片拍模糊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支持光学防抖的相机相对要好一些.
D. 没有防抖的单反相机,影响拍摄效果吗
防抖分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佳能的IS技术尼康的VR技术就是属于镜头防抖一类的。
如果快门速度是当前焦段数的倒数这是安全快门,基本不影响拍摄效果。例如当前焦段是50MM,快门速度只要大于1/50秒则是安全快门速度。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保证了安全快门速度拍摄效果都不会受没有防抖的影响的,运动类题材除外。
PS:只要楼主你手不抖(练就一双铁手)相机或镜头有没有防抖都无关紧要了。
E. 单反相机的防抖与不防抖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一、构造不同
1、防抖:通过相机内可移动式的部件,如镜片组或是感官器的移动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摄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的模糊现象。
2、不防抖:内部没有可移动部件,直接就是单反机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端镜头视角小,轻微的抖动就会对成像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变焦镜头和长焦距镜头对防抖的要求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镜头取景视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动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影响相对就较小;
三、优缺点不同
1、防抖: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会造成锐度降低,当时可能会造成画面模糊。
F. 相机没有光学防抖会变的如何
相机没有光学防抖的话,焦距越长,拍摄难度越大,出片率会降低。只有端的非常稳,才能保证出片。
G. 数码单反相机中很多提出机身不防抖,究竟是什么意思
数码单反相机中机身不防抖就是不具备防抖功能。
单反相机要是不防抖的话,由于单反相机震动造成的画面模糊,这样一来就得不到一张好的照片,想要拍出不模糊的照片必须借助三脚架做支撑来稳定相机。
在用单反相机拍照的时候手会有轻微的颤抖,这样会使拍的照片模糊,因此有些单反的机身加入了防抖功能,这样可以避免手持单反相机发生抖动或是单反相机中的反光板运动所造成的抖动,
防抖镜头可以保证你在较低快门下面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不过是否跑焦还是要看运气。佳能和尼康的单反机身都是不防抖的,防抖是靠镜头来实现。
(7)相机没有防抖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在几大品牌单反相机中,只有佳能和尼康是不带机身防抖的,所d以佳能和尼康的镜头中,很多都带有防抖功能。佳能的镜头中标有IS,尼康的镜头中标有VR,就是防抖的意思。
其它品牌中,像索尼、宾得、奥林帕斯都是带有机身防抖的。如果买这种相机,就相当于所有的镜头都带了防抖,这比佳能、尼康要实惠一些,起码不用为每支镜头的防抖格外花钱。
除了佳能和尼康两大巨头以及松下,目前具备防抖功能的数码单反都采用机身防抖,包括柯尼卡美能达/索尼、宾得、三星和奥林巴斯。
这里要提醒的是,如果一款采用机身防抖的数码单反相机婚纱摄影(例如奥林巴斯的E-510)遇到一款光学防抖的镜头(例如松下的镜头),千万不要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双倍的防抖效果。这时候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关掉其中一个防抖系统。
H. 单反相机镜头没有防抖功能有什么影响
这支镜头没有对焦马达,在没有机身马达的D5000上只能手动对焦。
对焦的时候拧对焦环,直到出现合焦提示,就可以拍片了。
防抖可以抵消手持拍摄时的抖动,在快门速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保证出片率。只要相机端得稳,即使没防抖也会影响出片的……
I. 单反相机的防抖与不防抖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一、构造不同
1、防抖:通过相机内可移动式的部件,如镜片组或是感百官器的移动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摄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的模糊现度象。
2、不防抖:内部没有可移动部件,直接就是单反机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问端镜头视角小,轻微的抖动就会对成像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变焦镜头和答长焦距镜头对防抖的要求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镜头取景视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动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影响相对就较小;
三、优缺点不同
1、防抖: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防抖技术也会造内成成像锐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会造成锐度降低,当时可能会造成画面模糊。
(9)相机没有防抖会怎么样扩展阅读:
单反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直接拍摄烈日
数码相机在使用时尽量不要直接拍摄太阳或者强光,单反相机虽然只是快门按动一下进行曝光,强光对传感器影响比较小,但是长时间的对着强光很可能会损坏相机的测光系统。而卡片相机光路是直接对着光源的,传感器一直是处于工作状态,对着太阳时间长会造成传感器的老化,所以尽量不要去尝试拍摄太阳,特别是中午的烈日。
2、卡片相机开启“休眠”,缩回镜头
对于镜头可以伸缩的卡片机而言,其伸缩镜头都是很脆弱的,建议最好开启相机的“休眠”功能,这样在一段时间不进行操作后镜头可以自动缩回,自带镜头盖会关闭,避免镜头在无意的磕碰中损坏变形,轻触快门就会回到拍摄状态。
3、不要经常在户外将镜头从机身上拧下来
不要经常在户外将镜头从机身上拧下来,在户外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灰尘。更换镜头时,要在灰尘不大的情况下,尽量在室内完成,刚刚扫完地或者刚刚叠完被子均不可更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