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反相机是什么意思和傻瓜相机有什么区别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 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光通过透镜,被反光镜反射到磨砂取景屏中。通过一块凸透镜并在五棱镜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中。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被抬起,图像被被摄在CCD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
在数码相机时代,因为单反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更大,所以具备更高的画质,也就成了高端的代名词了。
傻瓜相机(Instamatic/A point-and-shoot camera/anautomatic),是袖珍相机的俗称,原是这类相机操作非常简单,似乎连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摄出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来。除了操作简单的特性外,“傻瓜相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傻瓜相机”也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家用摄影工具。
在数码相机时代的卡片机就属于这类机型,因为体积小,携带方便,操控简单,不用繁杂的设置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记录“到此一游”影像的最佳工具。
B. 单反相机哪年出现的
通常所说的单反相机如果没有特别注明,都是是指135单反相机。
1936年德国人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爱克山克塔(Kine Exakta)。它采用的是俯视取景,其预示着单反机时代的到来。1948年,还是德国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反机——康泰时(Contax)S型照相机,是现代135单反相机的雏形。但以上两种相机由于反光板不能自动复位,所以实用价值不高。直到1954年,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才在宾得相机(Asahi-Pentax)上解决了反光板自动复位问题。
1989年,柯达公司为美国宇航局把一个类似数码后背的东西装在尼康F3胶片相机的后背上,于1991年随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C. 单反相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1952年,日本宾得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装备了“快速复位反光板”的相机Asahiflex,在取景和对焦的时候,这台相机的反光板将从镜头中进入的光线反射到相机顶部的取景器中;当按下快门的时候,反光板会自动向上弹起,于是成像光线就落在了胶片上,曝光完毕,反光板将立即返回原位。但此时还没有引入五棱镜,因而摄影师在毛玻璃取景器上看到的是一个左右颠倒的图像。
为了让取景器中看到的不是左右颠倒的影响,1957年,宾得又率先推出了第一台装备了五棱镜的相机Asahi Pentax。于是,世界上第一台同时结合了“放光板”和“五棱镜”的相机问世了,这种相机被称为“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相机”,简称为“单反”。
D. 傻瓜相机,胶卷式相机,数码相机,单反,拍立得,出现的顺序和分别的时间还有发明的人或者公司!谢谢谢谢
给你一个网址,自己看看行不?
http://ke..com/subview/18863/5072376.htm?fromtitle=相机&fromid=806410&type=syn#1
E. 单反数码相机最早是什么时间上市的
摘要 亲,您好,最早的单反数码相机是1995年上市的哦。
F. 什么是单反相机,这个概念最早是谁提出了的
单反 ,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如图浅蓝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进入镜头的光线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早期的SLR照相机必须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机并俯视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虽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颠倒的。为了校正这个缺陷,现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机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棱镜。这种棱镜将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影像其送至目镜,这时地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时,进入照相机的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五棱镜,几乎所有SLR照相机的快门都直接位于胶片的前面(由于这种快门位于胶片平面,因而称作焦平面快门),取景时,快门闭合,没有光线到达胶片。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迅速向上翻起让开光路,同时快门打开,于是光线到达胶片,完成拍摄。然后,大多数照相机中的反光镜会立即复位。
G. 单反相机和双反相机哪个先被发明出来
1860年萨顿设计出原始的单反相机。1880年贝克制成双反相机。单反相机和双反相机哪个先被发明出来。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景方式的不同。
单反相机全称为单镜头反光镜取景照相机,就是只有一个镜头,采用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负责摄影也用它来取景。单反相机的优点之一是更换镜头方便。
双反相机全称为双镜头反光镜取景照相机。双反相机有两个镜头,一个镜头用于拍摄,另外一个用于反射取景。双反相机成像有一个特点就是取景器镜头中看到的图像往往与成像镜头在胶卷上记录的不同,有个视差, 双反相机不能单独更换镜头,必须两个镜头同时配套更换,否则取景和成像镜头的视差会很大。
H. 傻瓜相机发明的时期
1964年啊
“傻瓜相机”是袖珍相机的俗称,原是这类相机操作非常简单,似乎连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摄出曝光准确、影像清晰的照片来。除了操作简单的特性外,“傻瓜相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傻瓜相机”也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家用摄影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傻瓜相机”的品种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操作似乎也越来越简便。尽管如此,用好“傻瓜相机”的人与傻瓜相机的拥有量却并不协调。影像模糊、曝光不准的照片在日常的家庭摄影中屡见不鲜,可见玩好袖珍相机同样需要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否则玩“傻瓜”便很有可能被“傻瓜”玩了。下面我们结合漫画了解一下傻瓜相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一些基础技术看似简单,但稍不注意便有可能给自己的照片带来不良的后果。
持握姿势
袖珍相机的持握姿势非常重要,姿势不正确往往会造成拍摄失误。正确的姿势是右手持握相机,食指按在快门释放钮上,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呈L状托住机身,左右肘紧贴身上,这样可以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拍摄状态,有效地避免了因持握不稳而出现的影像虚化问题。在按快门时应保持相机的稳定,不要过于用力向下按动快门;在拍摄时应注意持握相机的手指不要阻挡镜头和闪光灯,以及一般装置在取景器两侧的调焦和测光窗口,这种失误现象在家庭日常摄影中较为常见。另外专家告诫不要单手持握袖珍相机拍摄,因为这类相机多体小量轻,稍有不慎相机的晃动会导致影像不实,后悔晚矣。
对 焦
不用人为地调整焦距就能把照片拍摄清楚对于傻瓜相机来说非常必要,所以现代的傻瓜相机大都声称具有自动调焦功能,很多旅游点的百余元傻瓜相机也都打出了自动对焦的旗号。但这些低等级的袖珍相机实际上并不一定自动对焦功能,它是依靠一挡小光圈加上广角镜头的较大景深来达到基本清晰的拍摄效果的,这类利用超焦距的简易相机适用范围非常小,成像质量也相对要差一些,消费要注意了解。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中、高档袖珍相机多采用了自动对焦功能,这类相机则具有较好的清晰质量。有些相机采用主动式自动对焦系统,有些则采用被动式自动对焦系统,无论哪种方式,对焦的精确度都可以满足用家的需要。自动对焦功能虽然使照片的清晰效率大大提高,但运用不好仍然会出现焦点不实的现象,因为多数袖珍相机的自动调焦点设在画面的中央部分,而摄影者有时会选择将主体设在画面中心以外的位置构图,这时便有可能出现背景清晰而主体模糊的现象了。所以当摄影者选择构图时,应先将镜头中心对准被摄主体,并在半按快门锁定焦点之后选择构图,这样就可以获得主体清晰的影像了。目前有些相机虽然采用了多点自动对焦系统,为灵活构图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快门
过去,很多的“全自动相机”只有一挡快门速度和一挡固定光圈;现在,自动对焦和程序快门已经成为全自动袖珍相机的基本性能了。电子程序快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快门速度范围宽等特点,也为简易化的操作提供了条件。目前程序快门的范围越来越宽,很多相机既可利用高速快门捕捉瞬间即逝的动感瞬间,也可利用慢速快门对夜间景物进行长时间的曝光。但是市场上仍有大量的假冒“全自动相机”出售,识别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可把相机对着暗处按动快门,然后再把相机对着亮处按动快门,如果快门开启速度有所变化则可确定是程序自动快门;如果快门速度没有明显变化,那么这部相机采用单速快门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但单速快门的照相机并非不能使用,而需掌握更多的技巧。
变 焦
目前,具有变焦功能的傻瓜相机占据了市场的主流,而且变焦比率越来越大,大变焦比的袖珍相机可以将远景拉得很近,并且可以利用长焦端来拍摄人物特写及花卉等细腻的景致,所以大变焦比的傻瓜相机占有极好的消费市场。但是大变焦比的傻瓜相机大多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长焦端的最大相对孔径太小,因为袖珍相机体积非常小,所以镜头也不可能做得很大。但是孔径与快门速度毕竟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使用傻瓜相机的长焦端拍摄照片时很容易拍虚,因此袖珍相机的长焦端一般只适合在光线非常强烈时使用,否则就需要依靠三脚架来保证影像的清晰度了。
闪光灯
几乎所有的傻瓜相机都设有一个内置的闪光灯,无论是单速快门相机,还是程序快门相机,闪光灯的指数自然是越大越好,功能越多越好。通常,傻瓜相机的闪光灯具有自动闪光、强制闪光、强制不闪光、夜景人像模式闪光和防红眼闪光等功能。在使用中主要有如下作用:
1、自动闪光:自动闪光与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有直接的联系,当光线照度较弱时,闪光灯会自动闪光以使主体获得应有的曝光量。
2、强制闪光:强制闪光在逆光条件下可以起到补光的作用,当然补光也适于消除其他景物的影子投射在主体上的不良效果。
3、强制不闪光:由于自动闪光功能会在光线不足时自动启动,所以当我们拍摄一些要求质感强烈的照片时,闪光灯的灯光会使画面显得平淡无奇。这时强制不闪光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4、夜景人像模式:为了避免拍摄者持握相机不稳,快门会在闪光灯充电的同时自动设置在同步速度较高的挡位上,这样被摄主体会获得合适的曝光,但周边环境会因曝光不足而无法记录在胶片上;夜景人像模式是专为弱光环境人像拍摄而设计的慢速同步闪光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在保证前景主体曝光正确的同时利用慢速快门将周边景物记录下来,但是使用时会因为持握相机不稳而出现画面动虚,所以使用夜景人像模式时还应该使用三脚架或是依附在某个固定物体上,以避免影像模糊。
5、防红眼闪光:许多摄影者在利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都见到过红眼现象。红眼现象多出于照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因为内置闪光灯与镜头的位置很近,光照时间很短,人眼的瞳孔在弱光下来不及收缩,而视网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反射到镜头内形成的。红眼的照片非常影响画面的美观,所以很多袖珍相机都设有消减红眼功能。即利用相机前面的照明灯或内置闪光灯的频闪来使被摄人物的瞳孔缩小,以避免红眼现象出现。但对于频闪方式的内置闪光灯来说,这种方式会降低闪光灯的强度。
装卷与倒卷
现代的袖珍相机大都具有胶卷感光度自动识别功能,主要是识别胶卷的DX编码,市场上常见的胶卷有ISO100、200、400等感光度之分,100度感光敏感度较低,但是颗粒比较细,适合放大画幅更大一些的照片,但目前民用的200度胶卷的颗粒也很细腻,感光度高的胶卷更适合拍摄运动的物体或在室内光线较弱的环境中使用,袖珍相机上的小闪光灯也会照得更远一些。在安装胶卷时拉出的片头要长短适中,应符合所用相机的具体要求,一般片头的最长端要超过红点标记2-3mm,盖上后盖以后,打开电源要注意观察液晶显示屏上的胶卷记数号码是否已经从“0(或E)”到“1”,如果记数显示仍然为“0(或E)”即表明安装胶卷有误,必须重新安装胶卷。通常,傻瓜相机在拍完最后一张后会自动将胶卷回暗盒,如果需要中途将胶卷退出,则需要找到手控退片按钮,找一圆珠笔之类的物品按压这个极小的装置,便可顺利将胶卷退出,这种方式一般会在急需扩印照片时使用。
I. 最早的傻瓜相机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1970年代第一次出现了自动曝光相机,方便了相机的操作。1982年,携带方便的“compact相机”,将“傻瓜机”带到了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