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当然大了,首先是感光传感器的面积的大小,微单的就大许多;再是长焦机不能换镜头,而微单是可以换镜头的。
⑵ 手机摄像头和单反/微单的差别有多大
首先了解一下单反的概念: 单反就是指单透镜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数码单反即Digital SLR,也就是DSLR。 单镜反光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看到的影像。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反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取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当按下快门,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而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基本一致。 首先微单不是单反,微单归类更倾向于卡片机,但比卡片机性能强大不少,与普通卡片机主要两点不同,一是微单配有大面积的影像传感器、二是微单可更换镜头。这样的差别使得微单无论在画质和操控性都比普通卡片机好很多。 微单与单反最大的不同有几点: 1.微单由于取消了镜头反光取景系统,其结构简化使得机身更加轻薄,便于携带; 2.更加薄的机身使其镜头焦距集结到传感器焦平面的距离缩短,导致其等效焦距变大,通常为2倍全幅的等效焦距; 3.等效焦距变大直接导致同样大光圈镜头,同样的构图下,景深变大,也就是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消减了,达不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效果(相对的)。 个人经验,仅供探讨。
⑶ 微单和手机拍照有区别吗
有区别啊,虽然手机的像素现在已经做的很高了,但是微单相机和手机的感光元件,大小差的很多。微单现在的感光元件都能做成半画幅或者是全画幅的了,手机的感光元件连1英寸都达不到
⑷ 手机拍照和单反拍照的差别在哪里
相机基本上就是一个身体上带洞并且内部装有一个感光器的盒子。如果能有合适的光线通过洞投射到感光器上面的话,你就得到了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如果光线过多或者过少了,那么你就得到了一张垃圾。在程序模式中,你已经知道了你可以通过调整感光度(ISO)来控制感光器的敏感程度,但在手动程序里,你还可以通过调整光线的总量来控制它,这就用到了快门和光圈。
--快门:
快门决定了你相机上的洞开启时间的长短。打开的时间长,则进入的光线多;打开的时间短,则进入的光线少,就是这么简单。
好吧,并不单单如此。高速快门意味着你可以捕捉到快速的运动,譬如运动员的动作,四处飞溅的水滴等等。缺点就在于太少的光线进入相机,以至于你的照片会变得很暗。反过来说,你可以用慢速快门来补偿暗光条件。那个洞开启的时间越长,进入的光线就越多,对么?但是这里一样有个缺点,那就是使用慢速快门时,如果你或者你的被摄主题有任何移动的话,你的照片中就会出现动态的模糊。
在自动模式和程序模式当中,相机自己会决定快门速度。有时候结果刚好就是你想要的,但有时候则不是。譬如说相机不会知道你想要捕捉一个快速移动的目标。他只知道是不是有足够的光线进入相机来完成曝光。而当相机处于手动模式的时候,由你来控制快门速度从而得到你想要的照片。
你只需要转动指示盘,同时注意LCD上显示的数字,就可以调整你的快门速度了。
--光圈:
当快门速度等于相机上的洞开启时间的长短时,光圈就代表了这个洞开启的大小。
光圈越大,光线越多;光圈越小,光线越少。光圈的大小用“f”来代表。比较混乱的是,大的f数值代表了一个小洞的开启,而小的f指则代表了大洞。所以f/4是一个大光圈但是f/11则是一个小光圈.
当相机处于手动模式的时候,按住光圈按钮来调整光圈大小,旋转指令盘并且同时观察显示在LCD上的数值。
在暗光条件之下你可能想要使用一个大光圈,譬如说f/3.5,但是这会产生一个负作用:景深(DOF)。一个大洞的开启(小f值)会带给你浅度景深,而一个小的开启(大f值)则会给你一个深度景深。
--景深:
那么景深到底是指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成像画面的清晰可视范围。如果画面的成像清晰范围大,这就是我们说的大景深。如果清晰范围小,譬如一张半身人物像,人物主体很清晰,而背景被刻意拍摄得很模糊(背景虚化),这就是采取的浅景深。一幅精彩的肖像画经常运用浅景深来突出主题,但当你拍摄风景的时候,你还是希望一切都在镜头当中的,所以就常采取大景深。
那么不同的景深效果如何获得?这主要是通过光圈、焦距、拍摄距离之间的关系来获得不同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注意:相机上的光圈数值越小的,才是大光圈,如F1.8比F5.6就大)
焦距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小;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掌握这些关系了,据可依通过灵活改变光圈、焦距、拍摄距离来获得想要的景深。
--综合运用快门光圈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这两个参数--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他们从本质上来说有同一个功能: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总量。你使用大光圈以及慢速快门所得到的光和你使用小光圈以及高速快门得到的光是一样多的。明白了么?一个短暂开启的大洞事实上和一个长时间开启的小洞基本无异。结果就是几乎一样多的光进入相机,或者是相同的曝光。
所以区别在哪呢?其实都在那些我提到的副作用当中。有时候你需要高速快门来定格一个运动,有时候你需要大光圈来得到浅景深,等等。你需要一定量的光线进入你的相机,但是在手动模式之下,你得从你想要的其他效果出发来决定这个量的多少。在自动模式和程序模式之下,相机一般会选择一个不大不小的光圈和快门来进行适当的曝光,但这样既不会有任何极端参数,也就更失去了创造的机会。
--感光度
要记住,感光度(ISO)同样是因素之一。如果你想要拍摄一张室内的运动照片,就像这位勇猛的空中斗士,你知道你需要使用高速快门。但你同样知道,你要冒着得不到足够光线来进行曝光的风险使用这个速度。该怎么做呢?调高你的ISO!在缺乏光线的室内环境中,如果使用高感光度如ISO800进行拍摄,那么你的相机将不再需要太多的光线。你同时也该将光圈值设定为最大:f3.5,如果镜头允许,甚至是f2.8。如果你按照以上这么做了,你可以在高速快门定格画面的同时得到一张准确曝光的照片。你的照片可能会有一些燥点,而且浅景深会导致运动员背后的事物变得模糊,但这又如何?总比什么都没拍摄来的要好,摄影无非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另一个例子。假设你想要在白天拍摄一张户外人像的照片。这时候浅景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模糊背景中的一切来突出被摄主体,所以使用大光圈,至少要f/4。在这么大的开启状态之下,你也有可能将太多的光放进了相机里,以至于照片过曝,甚至几乎变白。这时候你该怎么办?首先,确定你使用了最低的ISO来拍摄。其次,使用高速快门--尝试一下1/1000每秒。这些参数可以让你在使用大光圈以及明亮的日光之下进行正确曝光。
不必担心出错!试着拍摄一张,然后在相机背后的LCD上适当调整一下。有经验的摄影师们可以在特定环境下估计出基本准确的参数来进行拍摄,但即使是他们,也会靠查看照片来确认。
--捷径:优先模式
太多参数需要记住,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反的f值,快门速度,以及ISO值,在准备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这些参数实在太过复杂。没准你甚至想要放弃所有的这些,单单使用程序模式拍摄,并且再也不钻研你的相机了。
千万别放弃!这里有两条捷径可以在减少你需要考虑的参数的同时,仍然让你得到一张自己想要的照片。你大概想因为我没有早向你介绍他们而打我一顿了。这两条捷径分别是光圈优先模式("A"或者"Av")以及快门优先模式("S"或者"Tv" - "Time" value)。
比如说你现在又开始拍摄篮球运动员了。你最关心什么?快门速度。那是能帮你将他定格在空中的参数。你为了其他两项参数操心的唯一原因就是对高速快门进行补偿。使用快门优先模式,你可以让你的相机来帮你做这些事。将指令盘拨到"S"来告诉你的相机:我设定快门速度,而你来调整光圈。当然你仍然需要合适的ISO值,但你的相机会计算它--以室内的光线和你选择的快门速度来决定,在一个多大的光圈能进行正确曝光。易如反掌!
调整快门的方法和在手动模式时一样:转动指令盘并且查看LCD上的数字变化。
光圈优先模式基本相同。当你在明媚阳光之下拍摄人像时,你关心的又是什么?光圈。这是能使你得到浅景深效果的参数。你调整快门速度的唯一原因是为了进行准确的曝光。同样的,你的相机可以帮你进行一些工作。将指令盘拨到"A"来告诉你的相机:我选择了f/4光圈,那么你,相机先生,将要计算出我所需要的快门速度。就是如此的简单。你仍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ISO,但是正确的快门速度相机已经帮你算好了。
就光圈优先模式来说,光圈是最主要的参数,所以你并不需要再按光圈按钮,直接转动指令盘并且在LCD上查看数值变化即可。
⑸ 手机拍照效果和微单比,差多少
1.
更大的传感器 在好好拍照片之前,你需要弄明白传感器尺寸的概念。现在的手机在像素上比起以前已经提升了不少,但传感器尺寸一般都在1/3英寸左右;而微单的传感器通常要大很多,以我自己用的佳能微单EOS M5为例,它...
2.
更丰富的拍摄功能 我们在拍摄静物或人像时,往往会想营造背景虚化的小清新效果,在其他条件固定时,镜头的焦段越长、光圈越大,虚化效果...
3.
更好的操控体验 除了记录影像,摄影的乐趣还在于我们拍摄的过程,用手机拍照我们唯一能控制的...
⑹ 一般手机拍照与微单的区别是什么
手机跟微单相比的话,可以说除了便携,其他的都比不过微单,比如对焦速度,镜头光学结构、素质、相机拍摄画质等等,性能上的差距就目前的水平来说手机还是无法超越微单的。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微型小巧,单,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即微型小巧且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微单相机介于卡片式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之间,如同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之间出现了上网本一样。
⑺ 手机拍照和单反拍照的差别在哪里
首先,成像清晰度存在差别。
拍照手机的CCD、CMOS感光元件都比较小,普遍小于1英寸,而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普遍比照相手机大得多,中画幅单反相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拍摄微距景物时,拍照手机是加入插值的数码变焦,不像单反相机镜头体积大可以物理光学变焦,手机拍摄图片时图质差得较多。要是用途仅仅是发一发朋友圈,没有什么问题,但在电脑或者放大做广告等商业用途,可能因图像模糊而令人失望。
其次,色彩还原度存在差距。
现在的拍照手机,有的已经获得的莱卡、蔡司认证,常规条件下拍摄,成像质量可达到较高的水平。不过与数千元上万元的单反相机镜头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阴天多云或者灯光较暗的条件下拍摄,手机拍摄的照片很容易偏色。
单反、微单相机体积较大,机内置入了不少用于色温检测等复杂的计算系统,对拍摄对象的光谱有比较准确的判定,拍摄出来的照片比较接近其本色。比如在非正常日光条件等复杂环境中拍摄时,色彩容易泛白、变灰,继而影响出片。
第三,环境适应性存在差距。
手机的携便性强的特点很突出,走到哪里可以拍到哪里,正常日光下或者灯光比较亮的环境中摄影,成像质量还比较令人满意,色彩鲜艳的物体拍摄出来可能还很漂亮。
但在光线过强过弱的条件下,由于手机受感光度、手动曝光控制的限制,要想拍摄绸面流水、星空、灯光微弱的夜景等图片,要么成像噪点比较大,要么过曝没有多少图像细节。
⑻ 微单相机和手机拍照的区别
微单拍照造价高,噪音大,震动大,像素高,拍出的照片耐看,手机照片看几天就删除。
⑼ 现在微单好用,还是便宜的手机更好用拍照摄像方面,请对比一下。
相机和手机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手机比较方便,拍照也很不错,推荐一款华为 mate 30 Pro 5G,后置摄像头像素:电影摄像头:4000万像素,超感光摄像头:40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像素:3200万像素,f/2.0光圈,支持固定焦距。Mate 30 Pro是全球首款双4000万双主摄的手机,助你用照片定格美好,用视频记录流动精彩。
⑽ 想入手微单不知微单和手机拍摄有啥区别
单从照片品质来讲,手机是不能和相机来比的,原理如下:
画质。相机的画质主要由传感器(CCDCMOS)和镜头决定,传感器的画质取决于感光面积,这是物理上无法逾越的坎,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感光元件的面积都是区分画质和成本的最大因素。镜头方面,由于相机镜头比手机有更大的孔径,进光量和单位面积下的解像率都远高于手机。从这两点来看,至少目前手机在硬件上还是无法达到相机级别,只能靠软件算法后期处理,或是靠方便的P图功能另辟蹊径。而目前的微单已经具备单反级别的传感器和镜头,画质已经可以拿来跟单反比了,用来跟手机比就有点侮辱微单了。下图是各机器传感器的画积对比:
3.性能。相机有足够的机身空间放置独立的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取景系统、成像系统和电池等等,各系统都有独立的传感器和控制芯片负责,无论是速度、对复杂环境的曝光适应、对各种主体的对焦追焦、暗光能力、电量续航等等,都有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
4.操控。相机有足够的机身面积布局外置按键,位置合理功能丰富,可满足熟练人士手动档快速肓拍和微操,特别是微单机型,基本上具备了单反级别的按键布局,对于专业人士的操控也能勉强应付。而手机可以说只有一个拍照键,想要更进一步的操作都要慢悠悠的翻找屏幕菜单,别说操控了,能不误操作就算很人性化了。
5.扩展性。相机可更换镜头、内存卡,具备各种输出接口,是为拍照而生,而手机毕竟不是相机,在设计上就不能照顾太多了,硬件上限制也很大。
综上所述,手机和相机并不是一个类别的产品,无法拿来比较。尽管手机有拍照的功能,也很难达到相机的级别。目前对手机拍照方面的评测大都比较放宽,不会以相机的标准来评判,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某一方面能接近或达到相机的程度,都会给予表扬,这已经太不容易了。比如目前的旗舰手机,传感器已经达到卡片机级别,这就表示了画质能达到相机的程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大尺寸的传感器电耗和发热量对手机机身和电池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也得益于传感器的技术进步,要还用以前相机的CCD传感器的话,那手机拍一张照估计得关机和死机了^_^
最后要说的是,请认清自己的需求,相机拍照固然好,但并没有手机方便和便携,而且目前的相机还没有手机那种丰富的美颜APP功能,在精细的画质下美女们的糙脸还是很恐怖的,你还要学好P图的技术才行。当然,如果想要往专业方向去学习,那微单还是可以勉强足够的。以后可不要再拿像素来说事了哦,会被人笑话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