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胶片相机推荐,500左右。高分!
答: 相关信息,抽空参考:(绝不空洞复制,皆针对原创)
http://..com/question/123613039.html
《海鸥DF-300和DF-1000、DF-2000的机身》
http://..com/question/109999555.html
《想买个胶片相机,给个建议吧》
http://..com/question/114043661.html
《有关--虎丘351 华夏821 海鸥KJ-1 凤凰205的一些粗略介绍》
http://..com/question/110623007.html
《美能达700和美能达300那种比较好?》
http://..com/question/118764475.html
《用海燕PJ相机练手行不》
---------------------------------------------------
不过个人还是建议你选择DF-300的。虽然205是不错。但一个是单反相机,一个则是旁轴相机;一个可以选择更换镜头,一个则是固定镜头(且市面上是存在着大量大量的205机器,我接触的近50台是有的,可是经过这么多岁月,很难碰到黄斑完全对焦准确重合的,基本都需要打开调整。虽不难,但是对楼主来说可能不熟悉。再参考:http://..com/question/110095316.html)
买了能扫描底片的扫描仪,是可以在家底扫了。但是友情提醒:“有并不代表好”就是现在有很多机器都有底扫功能,但是还是一份价钱一分货,有些机器的底扫效果、质量并不怎么样的。在淘宝选择,多留几处心眼为好。你可以在附近打听打听周围同学、网络上都有哪些对扫描仪的测评介绍。
300~500?我能买到起码2到4台205机器了(当然只是给你一个参考)
300~500----DF-300都能买到成色暴好的了。500块 机身、镜头、脚架都能配到了。 工业园区突然断电,回答晚勒,哎……
‘贰’ 保定乐凯集团怎么样
那地儿根本就去不地!
‘叁’ 画质最好的胶卷相机
个人觉得应该是尼康相机。因为在胶片时代很多专业摄影师都使用尼康相机。
‘肆’ 最好的胶片单反相机和最好的数码单反相机,哪个好
各有优长。
画质也要分别看,如果数码相机直出,当然还是胶片相机的画质好。但数码的可以PS,胶片虽然也可以“修相”,但毕竟不那么方便。
胶片照片画质与胶片相机机身关系不很大,主要取决于镜头。此外和胶片质量、相纸质量、洗印时的放大镜头、甚至洗印药液都有关系。
数码相机照片的画质除与镜头有关外,相机的机身性能特别是传感器的性能就很重要了。
‘伍’ 胶卷相机现在还有人使用吗
有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小画幅胶片相机基本被全画幅数码相机取代了,但是专业的商业摄影基本都是胶片相机在拍摄,这个是数码相机目前无法做到的。胶片可以很容易的做出超大画幅来什么4*5英寸都是小的了,超大画幅带来的像场是很震撼的。专业的黑白照片的艺术展也多半使用传统银盐来放大的照片。作为非专业使用的基本就是情怀,胶卷那种颗粒感和能让人慢下来拍照的感觉,以及在暗房里看着纸在显影盘里慢慢显现出图像的愉悦感,这个数码相机永远无法取代。
‘陆’ 乐凯医用DR胶片怎么样
乐凯现在做胶片一般,买的人非常少。就公司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来说,柯达绝对是老大,医院用得最多的就是柯达,但是我觉得柯达5700片子质量不好,5850质量一般般,价格又太贵,性价比不高。爱克发相机挺不错,片子还行,价格便宜,印象很好,索尼的片子质量挺好的,好像贵点跟柯达5850差不多,富士见的也多,但个人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不做评论。
‘柒’ 用胶卷拍照,底片最高分辨率都相当于哪个级别的数码相机
胶片的分辨率是分子级的,理论上可以近乎无限放大,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使用中是不可能的。
数码相机会产生噪点,胶片会产生颗粒。颗粒跟噪点一样,都会影响画质。胶片的颗粒产生与冲洗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的冲洗条件下,100度的135胶片能放到14寸,特别好的冲洗效果,能放到18-20寸。
有人说135胶片相当于600万像素,有人说1000万,还有人说2000万,这些数字都算对。因为不同的感光度,不同的冲洗条件,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差距非常大。另外如果将胶片转换为数字,扫描或电分的条件也很重要。
我有时候冲洗黑白胶片,如果想降低颗粒度的话,我不是定到20度,而是18-19度,选择盘洗,10秒搅动一次。药水会选择d23。这样洗出的底片颗粒非常细腻,当然对比度也较低,大光圈拍美人,放出来效果蛮好的。
单说胶片的分辨率,影响它的因素有镜头素质,最佳光圈,相机曝光组合,胶片感光度,选择冲洗药液种类,药液温度,药液新鲜程度,冲洗时间,相纸选择,放大尺寸,扫描仪器选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冲洗条件,有条件要找高等级的图片社,说家门口那种洗印店,无论柯达还是富士,冲洗质量都不可能有保证的。这跟自己冲洗黑白胶卷不一样,稍微重要点的片子药水我都是一卷一换,冲洗店能管你这个?药水快用废了就迫冲呗。那些说600万像素的朋友,你把胶卷寄到北京一些着名图片社试一试,保证让你大吃一斤。
现在玩胶片,玩黑白的多一些。自己冲自己放。用柯达卷的话,柯达出的那个冲洗液效果要比自己配的d76好些。一大瓶子够用好多卷。
最舒坦的玩法是8x10直接印象,底片多大,照片就有多大,那画质,那质感,完全不是数码能比的。拿起放大镜,你可以细细品。
胶片还是很好玩的。很有意思。
用胶卷拍照,底片最高分辨率都相当于哪个级别的数码相机?
哈苏中画幅相机,10年前,5000万像素大概是20万块钱。今天,1个亿像素的哈苏相机,是380000,这个比用胶片拍照的成本贵多了,可是,为什么商业摄影不用成本更低的胶片拍摄呢?
你好,胶卷也分为很多尺寸品种,常见的有35mm胶卷和120胶卷。我具体谈谈:
一、如果不只是胶卷,还包括胶片的话,8x10胶片的分辨率
8x10底片的胶片分辨率,大概实际上相当于1-2个亿像素。
不是说胶片的分辨率只有1-2个亿像素,主要是8x10相机的镜头的分辨率不够高。
如果是印刷胶片,由激光照排机在胶片上输出,那个分辨率确实是惊人的,而且印刷胶片也更大,A4A3根本不是问题,有人民日报那么大的印刷胶片,按照4000dpi进行输出,你可以想象一下,分辨率是不是几十亿几百亿像素呢?
只是,8x10的胶片相机,不是印刷胶片用的激光照排机。
8x10的胶片相机,镜头的分辨率太差,所以,真正最终能够获得的实际分辨率,只有1-2个像素。
如果把这个8x10的胶片,用激光照排机来输出黑白文稿,那轻松10个亿像素是没有问题的了。
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胶片和相机,是图书馆用的缩微胶片
如果用缩微胶片和缩微相机,换算为35mm胶卷,大概相当于最高4000-5000万像素的分辨率,当然,要用最顶级的缩微胶片和缩微相机,缩微镜头。
只是,无论激光照排机,还是缩微胶片,缩微镜头,也只是针对高反差的对象,具备最高的分辨率,如果是正常的有丰富明暗层次和丰富的色彩层次的对象来说,分辨率就很低了。
比如说,激光照排机或者彩色影视,印刷黑白的文字,分辨率可以达到4000dpi,但是,印刷彩色照片,却很难达到300dpi。
三、如果是摄影用的胶卷和相机、镜头,那么,确实很遗憾,分辨率很低
35mm规格的胶卷,相机,镜头,顶天也就是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水平。
120规格的胶卷,相机,镜头,顶天也就是5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水平。
大家可以想一想,商业摄影,要求够高了吧?可是,为什么,哈苏、飞思的中画幅数码后背,在只有2000多万像素的时候,就把哈苏的120相机给淘汰了呢?
这个问题,只要你想一想为什么,结论就不难的出来了。
2004年的时候,一台2000多万像素的哈苏或者飞思,大概要十几万。
2004的时候,一台120胶卷的哈苏相机,也就是几万块钱。
对于商业摄影来说,一直都是使用120胶卷,胶卷的成本,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在当时,拍摄一卷120胶卷,带冲洗费用,也就是最多七八十块钱。
你觉得对于世界500强企业拍摄商业广告来说,真的出不起这胶卷费用吗?
最常见的35mm彩色胶卷,无论柯达还是富士,正常冲洗扫描,顶天相当于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
因此,最根本的,还是胶卷的分辨率太差了。
更不要说,哈苏,飞思的中画幅数码相机,有5000万像素了。
和哈苏的5000万像素相机相比,哈苏120相机,真的有优势吗?
你想一下,哈苏5000万像素相机,10年前大概是20万块钱,使用成本比120胶卷贵多了吧?
何况数码相机的折旧费用很高,折旧速度很快。
综上所述,只要你用脚趾头想一想哈苏数码相机取代哈苏120相机的这个 历史 进程,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得出结论了。
荒谬至极,胶片是化学银盐感光颗粒,颗粒是极小的,需要显微镜才能观看,理论上来说,只要你镜头分辨率到位,胶片分辨率可以无限跟进;另外,胶片的乳胶涂层有厚度,物理感光过程中使胶片分层感光,这就使宽容度极大地增加,层次分明,较为好看自然,这是数码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也就是说数码味的问题!所以,艺术家追求照片本身的承载价值的时候,应该用胶片!而新闻、商用市场都应该用数码,因为传播方便!所以,未来应该建立两种体系,高端艺术类的风光摄影等,你要想拍卖,那么必须是胶片作品,版权购买可以涉及原始胶片!而商用新闻则必须数码!
对于光学胶片来说,其等价的像素极限与这么几个因素有关:
1 光波长。可见光波长零点几个微米或几百个纳米。在底片或ccd上聚焦后,有效的像素点极限就是零点几个微米。
2 像素点大小。底片用卤化银感光后形成银原子晶体,这个晶体可以轻易实现胶体粒子水平,也就是几个到几十个纳米直径,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水平。数码相机的ccd点阵目前远远达不到。
对于长度几十㎜的底片而言,相当于可见光波长的大约十万倍水平,上面可以很容易排列出百亿等价像素,目前数码相机像素才多少?
那么为何大约三十年前的柯达富士乐凯照片我们目视其清晰度不高?一是那时普通相机的镜头不行,二是软片在相机里不易充分展平。如果用好镜头外加硬底片(例如老式玻璃底片),那么可以不很困难地实现可见光极限分辨率下达成的百亿像素水平。
结论
底片本身像素水平在可见光范围内远胜数码相机,而且永远不可能被数码相机超越。可见光范围内,目前原理制作的数码相机最乐观的前景就是达到零点几微米的可见光物理极限,与底片持平。
叶公好龙的人真多。
本人80后,亲手冲过上百个卷是有的。光学放大机不知道有多少人玩过?自己扫的卷更多。
胶片除了大画幅的画幅优势,中幅和135胶片对应数码在现今全是劣势。感光度低,分辨率低,绝对的偏色(除非拍照严格按色温使用相应色镜)。
说胶片分辨率无限高,建议多看看高质量的摄影集或者光学放大的负片或黑白。135的高质量印刷只能印大半个巴掌大个的尺寸,再大就看得出劣化了。光放135真放不了多大,放得稍大点真不能看细节。
约2400万像素左右。胶片的分辨率是靠极细的化学团,大化学团越细,胶片越细腻。以135胶片36mm×24mm来讲,过去胶片一般为70~90点(mm),100点就是极细的了。3600×2400=864000。现在数码三色排列在同一平面,再X3约2600万以内,由于绿感光元件占50%,再适当减点,所认2000万~2400万即相当于胶片最好效果。当然胶片还有无数更细微颗粒,这一般在分辨率上是不计算的。大颗粒的最细程度决定胶片分辨率。
国外的一个权威科研机构介绍说胶卷的每个卤化银分子就是一个像素,一张135底片是所含的卤化银分子那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是现在的感光元件无法比拟的,现在的感光元件的每个像素能作到一个分子吗,而且中间还含有很多线路,因此同尺寸数码感光元件和胶片的像素是无法比的,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段时间还无法做出一个分子大小的像素,何况还有线路。
135胶卷儿大概有600万像素。不过这个并不一定,感光度越高的像素就越低。乐凯的像素就比较低,柯达的富士的像素就高一点。反正都超标。放7寸相片儿200万像素就足够了。但再放大点儿就不行了。这就是从前婚纱摄影的正规店儿用120底片的原因。现在的数码相机手机像素都是虚标。凡是说2000万像素的比1000千万像素的效果好的都是在骗人。电脑显示器分辨率至今还是200万像素。4k显示器远没有普及。200万像素就是1600×1200。20寸显示器上正好能满屏播放。
很有意思的无解问题!在一个数码像数点里不能包含三原色,这是大师们多年来苦中求解的事情,哈苏h6d成像原理有了很大的进步。简单的说叫做像素叠加。理论上很是复杂,一下子说不清楚。胶片上没有像素点,直接反应三原色,不需要叠加。所以胶片数据不能用像素点来表达。但是胶片数据是后期电分出来的,也不能无限放大。现在的好数码相机像数达一亿或者更高了。有的专业数码相机已经是几十亿的像素级别的啦,比如天文照片或者是卫星地图照片。我觉得二者成像原理不同,用途不同,没有可比性。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貌似镜头讲分辨率,达到中心100线的已经很不错了,若是用于数码相机,这些头依旧不行,玩“味道”是另外一回事,换句话说,底片不存在分辨率一说,即便最细腻的底片,镜头分辨率低也无法刻画细节。以前有人问过比你这个问题更接近数码相机的问题“底片相当于多少像素”,这也是一个没有可比性的问题,数码照片极致放大,你看到的是“马赛克”一样的规则方块,当观看距离越远时,图像越“清晰”,底片照片极致放大,你看到的是不规则的几何块,观看距离越远,越“清晰”。
‘捌’ 胶片相机怎么价格差那么多呢
胶片相机现在看来已经是过去的古董了,价格相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价值:哈苏、徕卡、林哈夫等世界着名相机品牌,其厂商如名表、服装中的奢侈品牌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哈苏诞生于1841年至今,徕卡诞生于1819至今,林哈夫诞生于1887至今,禄来诞生于1920至今,今天我认为最凶猛的阿尔帕相机也诞生于1918年。就连模仿德国起家的尼康,也诞生于1917年,但它生产相机的时间在二十世纪50年代左右。而中国的海鸥、长城、凤凰、熊猫都会建国后模仿国外产品搞的轻工业,的确没有可比性。
2,技术先进:胶片传统相机如同瑞士手表一样属于精密机械范畴,任何着名相机品牌同时要具备两种能力——优秀的光学生产能力和顶尖的精密机械工艺,在此方面,德国是最优秀的,其次是英国、瑞典、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都望尘莫及,国产的相机工艺相比较而言就属于“粗制滥造”了。就光学和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今天的日本落后欧洲20-30年,而我们落后日本至少30年。
3,品质优异:世界优秀的传统相机是可以使用数百年而品质始终不变,比如,今天的数码相机正常工作温度一般是-10~40度,超过这个范围,数码相机故障率就极高,但传统机械相机可以在-50~70度中正常功能工作;其次,成像的卓越程度是当代捧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们无法想象的,比如,用尼康FM2使用国产普通乐凯胶卷(ISO400)换算成今天数码像素的话大概在1200W~1400W像素,如果用哈苏120相机或徕卡使用最好的那个时代最好的胶卷拍摄的照片算成今天数码像素的话要超过数十万万像素甚至数亿像素,这就是品质,光学技术的顶级品质达到了CCD无法扑捉和模拟的地步。
4,收藏价值:世界顶级相机品牌的相机因制造工艺高超复杂,而数量稀少,如同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汽车一般,都是手工制造,数量稀少、品质卓越、具备收藏价值,而且以后越来越稀有。目前,如同瑞士手表一般,哈苏相机、阿尔帕相机、蔡司镜头等还是使用手工制造,尼康的高品质镜头也是手工制造。
老相机使用的都是光敏胶片,只是有幅面大小,名感度高低等区别,胶卷又叫菲林,一般分135和120两种,属于胶片的一种。
‘玖’ 我用乐凯胶卷照的照片,没洗出一张,洗照片的人说是曝光不足,洗不出照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曝光不足啊
有可能是胶卷的感光度定错了,胶卷上都有21、100的字样,相机上也必须有对应,21是中国的标准,100是美国的标准,相机上一般是有一个ASA的标记的地方,而且是可以调的,胶卷上是100这里也必须调出100否则有可能造成曝光的过度或不足,另外就是光圈太小速度太快,环境太黑就容易曝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