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购买数码照相机时要主意些什么怎么测试性能的好坏
1.液晶屏
液晶屏是预选未来场景及浏览相片的小窗口,正是它体现了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相机的最大优越性。有些厂家就在液晶屏的设计上别出心裁,如宾得330GS,其液晶屏可以180°翻转,让拍摄者充分体会自拍的乐趣。液晶屏一般为TFT彩色液晶显示屏,大小有1.5~1.8英寸不等。一般来说,液晶屏越大越好,但切不要为追求大屏幕而忽视了其清晰度,而且屏幕越大耗电也越多。液晶屏的清晰度与其像素数相关,液晶屏的像素数有几万至十几万不等,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有奥林巴斯μ300。这里特别强调要注意液晶屏上是否有坏像素点,有些坏点在正常光线下根本看不出来,挑选时可用纸张或衣服等遮住光线,仔细从各个方向观察液晶屏上是否有不正常亮点。
液晶屏是第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
2.CCD效果
CCD:电荷耦合器件,一种特殊半导体器件,上面有很多一样的感光元件,每个感光元件对应一个像素,所以数码相机的像素数也就是CCD上感光元件的数量。如果某一个感光元件坏了,该机拍摄的每一张相片都会留下一个坏点,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辨别的方法是通过在黑暗环境中或对着深色物体拍一组“黑色”的相片(当然仔细点的话,还应测试夜间等其他模式时拍摄图像),将相片输入电脑并放大,仔细查看,如发现可疑的白点或红点,检查其他相片在相同的位置上是否也有这种点,若有,说明该机有问题绝对不能买。如果你不想每张相片都带有一个或几个“标志”点,这一步一定要下足功夫。此外,不同相机由于镜头、处理方式、感光度等的不同,其拍摄效果也不尽相同,选购时一定要测试各种模式(如自动、手动、远景、近景、夜景等)下的效果,最好将相片送到电脑中,观察其色彩是否真实,细腻程度如何。如拍近景时,可以通过拍手纹、手机纹理、人脸等来比较其细腻程度。
3.镜头及焦距
镜头镜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效果,好的相机镜头一般由名牌厂商制造,如施奈德(SCHNEIDER)、宾得(PENTAX)等镜头都非常出名。镜头由一系列的镜片组成,购买时要注意镜头的光洁程度,表面上是否有划痕,里面的镜片上是否附有灰尘。为长远打算,还要注意机身的设计是否很好地保护镜头。
焦距反映可拍摄景物的距离的远近。变焦分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数码相机的变焦公式为:变焦=光学变焦×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依靠镜头的结构来实现变焦,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物体。数码变焦的放大方式是把原来CCD感应器上的一部分像素放大到整个画面,它以牺牲清晰度来获得图像放大,所以放大后的效果就不是很“真实”了。有的相机标榜高倍变焦,购买者还是要弄清它的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各多少,因为数码变焦是没必要盲目追求的。
不要小看电池,充足的电力在使用中会让你轻松不少。
微距指的是镜头广角的最近拍摄距离,在拍静物和花卉等题材时非常实用,微距当然越小越好,佳能A70相机的微距就相当出色,仅5cm。
4.功能
喜欢特效的朋友就要注意这一项了,不同品牌的数码相机所提供的功能模式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我们较关心的是如是否支持连拍;录制短片是受时间限制还是受存储卡限制以及是否有录音功能;液晶菜单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手动对焦点数,几种白平衡等。有特殊要求的就要关心相机提供哪些特效了。
5.电池
数码相机配置的电池有很多种,但常用的有专用锂电和5号AA电池两种。对于配置专用锂电的,可通过检查电池金属接口上是否有划痕来判断它是新的还是用过的。另外使用者一般还需另购一块备用,原装的专用锂电价格不菲,一般是二百多元或三百多元,1000mA左右,可连续拍200多张照片。相比之下,5号AA电池就实用得多了。最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V3了,居然可兼容使用CR-V3、AA电池等九种不同的电池,其设计可谓别具匠心。
6.存储卡
一般数码相机有内置的内存。但不一不定够用,使用者还要另购存储卡,一般可选购128MB或256MB。存储卡的种类很多,有CF、XD、SD、MMC、记忆棒等。这些存储卡并不能通用,每种数码相机都指定了一种或两种存储卡,如柯达4330、佳能A70、宾得330RS是使用CF卡,而卡西欧R3使用的是SD卡。不同的卡存储速度不同,价格也有差别,XD卡速度较快,对连拍的支持更强,而CF卡和记忆棒速度最慢。
存储卡种类很多,选择时要注意和其他设备的兼容性。
7.机身设计
时下较流行的是轻巧、具有金属质感的机身。漂亮时尚的外表自然受人青睐,但实用性还是要考虑的,主要是注意机身的精密度和设计的合理性,能否很好地防尘防水。当然,相机越薄就越难握紧,这些因素都不能不考虑。
8.配置附件
除了专用电池和内置存储卡外,常规的数码相机配件有说明书、软件光盘、充电器、USB接线、腕带等,购买时一定要对照说明书一件件检查是否配齐。有些相机还赠送一些附件,如宾得和三星的有些型号就附送遥控器以方便自拍,销售商可能会以缺货等理由拒送,购买者一定在索要齐全后再付款,要不然该附件可能一直“缺货”。另外使用者可以考虑购买如三脚架等相机配件以方便拍摄。
9.服务承诺
行货的数码相机的包换期一般为15日至1个月不等,保修期一般为一年,购买时还要记住问清楚换、修的条件和方式,是否有全国联保,如果包换期内该产品停产如何处理等。特别是在包换期内,购买者要不厌其烦地全方位地测试相机,以发现其缺点,在发现问题时要理直气壮地找销售商更换,但销售商往往会很刁钻,以缺货或延期更换等理由搪塞,这时候,购买者就要发“牛”脾气或用“持久战”战术来应对,使他不得不给你更换。
另外:
购买相机的时候我们需要仔细检验,以免买到次品或被JS(奸商)所骗。这里我们给出一个详细的验机步骤,只要大家按照下面所述去做,一定不会有问题:
1.千万不要先把钱付给JS,一定要检查完毕之后再付;
2.看看包装是不是非常旧,如果很旧,那么可能是别人换下来的,或者是JS存放已久的产品;
3.打开包装盒之后看一下盒子里面的配件是否有被使用过或明显被拆开过的痕迹;特别要注意电池引脚的地方有没有划痕;
4.查看机器的外表。看看机身上有没有划痕,包括镜头、LCD、EVF和外壳等;
5.尝试拍摄,并用一下变焦,看看远近是否都可以拍清楚。如果对将要买的机器不熟悉,试机的时候可以用AUTO档来拍摄。此外闪光灯也得试一下;
6.接着仔细看一下LCD和EVF有没有坏点。可以用手稍微挡一下镜头,这样可以看到比较纯色的图像,或者对着白色的纸和深色的纸。
7.CCD是DC的关键部件,如果上面有坏点会影响拍摄。由于直接在DC上是很难看清楚CCD坏点的,所以需要将图片导入PC再看。如果商家那里没有电脑,建议和商家谈好一定的包换期,然后回家安安心心地测试;
如何测试坏点
在讲如何测试坏点之前,我们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坏点。简单来说,就是CCD上永远不会感光的点,或者这个点永远都是亮着的。通常永远亮着的情况最多,而不亮的情况非常少。那么为什么会有坏点产生呢?这个和CCD的制造有关。虽然现在的科技已经十分发达了,但是对于CCD来说仍不能保证很高的良品率。就如同LCD一样,可能存在瑕疵点。所以我们需要在买来机器之后测试一番。
坏点的测试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可以使用两种办法测试:一种是用眼睛看原图。实际上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是要细心,不然容易漏掉点。第二种就是用软件测。现在最流行的坏点测试软件是DEADPIXEL。 通常销售DC的地方如果有电脑那里都有这个软件。
测试之前我们首先要拍摄一些全黑的照片,一般的照片是不能测试的,这个非常关键。对于有镜头盖的机器而言,我们只需要盖着镜头盖拍。如果没有镜头盖比如卡西欧等,那么我们可以在平坦的桌子上放张厚点的纸,将DC镜头向下,镜头扣在纸上拍摄。须注意的是,一定不能让光线进入到镜头里面,同时也不要太过用力,这样容易损坏机器。
拍摄时的参数我们可以设置为光圈最大、ISO 100。至于快门,我们需要选择1/60和最慢的快门。也就是不同的快门速度各拍摄一张。
拍摄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照片导入电脑并打开DEADPIXEL进行测试了。打开这个软件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的界面。我们点击“Browse”按钮,选择我们所需要测试的照片。然后我们按TEST按钮,结果就会出现。如果1/60的照片测试出有超过10很多的噪点,那么还是尽量要换一台,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拍摄。
检查一下配件是不是都在,通常在包装盒里有一张清单,详细地说明了有多少随机配件,我们可以对照着清点。
㈡ 如何对一部智能手机进行测试
我只做过手机的部分测试,下面的东西很多是我认为的,并没有实际资料参考,哪些你觉得有用大概了解一下
智能机主流也就Android和IOS两大系统
单从手机来讲,测试不光光可以测试软件,硬件也是测试的一部分,比如抗打击能力,抗热,掉漆,防水,老化测试,等等
之后是软件测试,如果对于一部整机进行测试,那么东西特别多,如果细化的话,可能测试用例会有数千条以上,我就我了解的大概说一下,可能有些片面
手机软件测试也只是区别硬件测试来说的一个统称,像系统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信号测试、稳定性测试、耗电、发热、等等,都有大量的可测部分
首先拿到一个手机后,会进行它的系统升级,以及之后的的初始设置测试,由于刷机不属于用户常用功能,所以一般不做特别测试
初始设置无异常后,会对手机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电话、短信/彩信、上网、媒体文件相关、相机、Email、流媒体相关、手机自带软件(如闹钟、计算器、日历等等)、上传下载、手机设置等基本功能进行测试,保证基本功能可用;
全面测试的话,就是说对于基本功能每个模块其实都包含大量可测点,举例来讲,相机模块,对于相机内的所有模式,设置进行变更后,都需要再次测试,更改闪光灯,像素,录像,连拍,快门,亮度,人脸识别,等等,全面测试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每个功能点都有数以百计的测试点;
冲突和交互测试:冲突测试,简单来讲是指多个软件对手机硬件进行使用,比如打电话和播放音乐都会用到声音,两者同时进行的话,就是一种冲突,需要测试手机对于这种冲突的优先级考虑;交互的话,就是说功能与功能之间是否有联系,比如在短信/彩信模块,你可以添加一张图片,这时候就可以访问照相机
性能测试,主要是针对响应速度,一般性能测试都需要一个对比手机,比对测试结果,比如下载速度,打开应用速度,搜索本地文件速度,等等
信号测试,这个一般也需要对比手机,测试sim卡入网时间,短信彩信接收速度,上传下载速度,2G\3G\4G,WIFI等等速度,以及信号强度,也有外场移动测试等等,一般会使用一些软件,观测手机信号数值
稳定性测试,是指手机长期运行能力,比如连续使用7天以上不关机,测试手机是否会出现异常以及性能下降的情况
其他基本都是对手机某方面能力的针对性测试
还有一些高级一点的类似自动化测试,基本上就是随机点击以及按照固定脚本运行的自动测试,多用于重复性的操作和稳定性测试中
手机上一般会搭载一些第三方合作公司的产品,比如微信,微博,QQ等等,这些属于第三方应用,一般不会特意测试
如果你需要对手机进行全面完整的测试,那工作量会特别大,一款手机从最初版本到上线发布,乃至之后的更新维护,都需要几个team,数十人的几个月工作,才能保证手机进入市场,主要是手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复测等等
不知道你需要了解的是不是这些东西
㈢ 数码相机如何识别好坏,在买的时候怎么检测
数码相机的几个关键指标的解释
a、光圈
由f值来表示,由于是倒数关系,所以f值越大,光圈越小。一般数码相机的最大光圈是2.0,个别款是1.8(奥林巴斯C-4040ZOOM)。
简单说光圈越大表示进光量就越大,这样的好处是在弱光环境中可以在不需要别的辅助方式的情况下保持相对高的快门速度。
大光圈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取得更浅的景深,简单说就是可以使主体以后某段距离之外的东西虚化得更好,一般拍特写时比较有好处。所以选择时尽量选择最大光圈比较大的。 最小光圈通常都是8.0,个别的是11(松下/莱卡 DMC-LC1)这个数值大部分相机区别不大,DMC-LC1价格也接近或者超过入门单反的价钱,所以可选余地不大。
b、快门
简单说,快门是用来决定进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来说范围越大越好,但是在消费级dc里都不会做的太大,特别是最高快门,目前超过1/2000秒一般要高端机才具备,所以选择时要注意的是最慢速度,最好是有b门,也就是可以自己决定曝光时间,而且不少机种也具备。
c、ccd尺寸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介绍里会把ccd尺寸标上,简单说这个ccd尺寸就是感光芯片的大小。一般是越大越好,比如2/3的比1/1.8的好,1/1.8的又比1/2.5的好。理论上在相同像素下,ccd尺寸越大产生的噪点就越少,反映在选购相机时就是,比如都是500万像素的相机,一个用的是2/3的 ccd,一个用的是1/1.8的相机,我们优先考虑的是2/3的那款。
d、光学变焦
一般光学变焦是很大区别于数码变焦的,严格的说数码变焦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在选购相机时要注意区别标的是数码变焦还是光学变焦的倍数。光学变焦镜头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做到一镜走天下这个概念而产生的,简单说就是为了方便,适用范围大。但是,光学变焦镜头的结构通常很复杂,镜片数量很多,光线进入相机时镜头片数越多产生的折射次数就越多,成像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同级的变焦镜头是比不上定焦镜头的。但是,在普通用户选购时,这方面的选择余地其实很小,因为在一般消费级dc上严肃的讨论成像质量意义不大。一般高倍长焦机也属于一些高端机,所以不会做的太差,可以尽量选择。
e、像素
像素对于最后的冲印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冲印分辨率的要求大概在240dpi就可以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有个简单的算法,比如500万像素的照相机最大分辨率一般是2,560 x 1,920,2560/240约等于10.6,也就是说500万像素的相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可以冲长边为10寸的照片。所以,在选购相机之前按自己的需要先用这个公式算一下,在价格和需求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但同样像素级别的dc怎么选择呢?前面说了ccd的尺寸,这时候这个尺寸是关键的一个指标了,优先考虑ccd尺寸大的!
f、ISO值
ISO是感光度的意思,感光度越高感受光线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在胶片里高ISO的胶片也叫高速胶片,高ISO适合在弱光环境下使用,象拍家庭室内照,夜景等。但是感光度越高带来的问题是颗粒感加重,ISO值越低画面就越细腻。在DC里,低ISO值相对比较实用一些,而高ISO值在现阶段的DC中实用价值是比较差的,因为在DC中高ISO表现出来的画面并不象传统胶片那样只是颗粒感加重,而是出现大量色彩斑斓的杂点,严重影响输出的画面,基本上可以说,在普通DC里(为了区别于数码单反),高于200的ISO是没有必要使用的(富士的机器除外),少数高端机的画面表现要好一些,但一般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用。所以,在DC的选择上,ISO值关键的选择点在最低ISO值上,象佳能的dc一般都做到了50,所以一般感觉佳能的家用DC出来的画面感觉要细腻一点。不过,这不是说一定要选佳能的,很多机器在ISO100的时候画面就很不错了,象尼康的5700。
数码相机的功能操作比较繁多,成像效果和操作性能是最为主要的判定指标,而在评测过程中,外型设计、操作特性、图象质量等均为主观评价,我们尽可能用量化的评分标准来展现不同产品的性能特点,以统一方式横向比较的原则,公正的对待每一款产品。另外我们还采用软件来检测数码相机在长时间曝光条件下,照片出现的噪点,以衡量配备CCD所具备的降噪功能。
外型设计
根据评测工程师的经验,从视觉角度判断整体造型的美观程度,以及液晶屏幕的显示效果,根据手感和普通的操作来确定机壳使用的材料和做工质量,按键分布的合理程度,本项的总得分从外在体现了数码相机工业造型的优劣。
镜头质量
我们通过数码相机镜头的制造厂商以及采用的工艺,从硬指标:光圈、焦距范围,到光学、数字变焦的倍数,来判断镜头的素质,本项的总得分可以衡量数码相机的光学性能。
菜单系统
在功能调节过程中,菜单的设计非常重要,我们从功能设置的强大程度、使用操作的便利程度,以及有无中文菜单等项目来评分,本项的总得分可以判断出数码相机在功能设计方面的完善程度。
操作性能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对数码相机的手感舒适度、功能操作的人性化程度、相机的响应速度等方面评分,该项的总得分可以反映出数码相机对于摄影者的体贴程度。
附件与服务
配置与服务测试项中,我们参考随机的附件质量,例如存储卡大小、电池类型、说明书是否齐全,软件系统的应用体验,以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评分,该项的总得分可以反应这款相机的技术成熟度,以及厂商的综合服务能力。
图象质量
我们在最常见的拍摄环境下对每款相机进行实拍,相机设定在最大分辨率和最高品质,通过拍摄人像、微距、风光、夜景、运动等场景的画面,比较数码相片的色彩、清晰、纯度等方面,该项的总得分可以反应出数码相机镜头及CCD的总体成像质量
㈣ 智能硬件通用测试点有哪些
智能硬件通用测试点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测试,因为产品自身特点,这些测试点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㈤ 如何查看一个数码相机的性能望行家祥细讲解一下!
先说句,一般国外大品牌的数码相机很少有质量问题,这个可以放心。
如果一定要测试,也是有一些方法,不过我想你的H9应该没什么质量问题。
◆CCD可以这样
暗点测试:找张白纸或白墙也可,光线要好一点,然后照一张,把照片传到电脑
上,就能看出来是否有暗点或坏点,得确认不是墙上或镜头上的灰。
亮点测试:用厚纸或书把镜头挡上,不透光,但是也不能碰到镜头(手印很难清除)
照一张,然后传到电脑上,在黑色的图片下如果有小白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LCD测试,这个就更简单了。
可以在电脑里找各种颜色的全图,比如有显示器的测试软件,然后截图下来,再
把这些图片改为相机能识别的格式,传回到相机里。看是否有坏点或暗亮点。
◆对焦测试,有远景和近景测试,分别调节远景和近景模式,轻点快门,在对焦提
示显示为绿或对焦灯不闪时,即可按下快门。然后把照片传到电脑上看是否对焦
清晰。(很多对焦不清是人为操作问题,多照就好了)
◆还有几个小问题需要注意,开关机的时候仔细听听是否有杂音,以确定机械组件
没问题;看看LCD屏是否有划痕(当然如果是当你面开包的,那应该放心);开机状下
镜头内是否有灰尘颗粒;机器外壳是否有划痕;闪光灯是否正常。
◆最后功能测试,其实也简单,照着说明书,把所有的说明都照着做一遍(看和说明
书提示的是不是一样)就知道了。
--------------------------------------
我用过很多相机,几乎是没什么质量问题(非国内厂家),
相机在出厂的时候都做过很严格的测试,几乎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是个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摔。买个好点的相机包很重要。
sony的质量你大可放心,还有疑问可以留言。
㈥ 如何全面测试一款产品,请以相机为例来辅助说明
我只做过手机的部分测试,下面的东西很多是我认为的,并没有实际资料参考,哪些你觉得有用大概了解一下
智能机主流也就Android和IOS两大系统
单从手机来讲,测试不光光可以测试软件,硬件也是测试的一部分,比如抗打击能力,抗热,掉漆,防水,老化测试,等等
之后是软件测试,如果对于一部整机进行测试,那么东西特别多,如果细化的话,可能测试用例会有数千条以上,我就我了解的大概说一下,可能有些片面
手机软件测试也只是区别硬件测试来说的一个统称,像系统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信号测试、稳定性测试、耗电、发热、等等,都有大量的可测部分
首先拿到一个手机后,会进行它的系统升级,以及之后的的初始设置测试,由于刷机不属于用户常用功能,所以一般不做特别测试
初始设置无异常后,会对手机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包括电话、短信/彩信、上网、媒体文件相关、相机、Email、流媒体相关、手机自带软件(如闹钟、计算器、日历等等)、上传下载、手机设置等基本功能进行测试,保证基本功能可用;
全面测试的话,就是说对于基本功能每个模块其实都包含大量可测点,举例来讲,相机模块,对于相机内的所有模式,设置进行变更后,都需要再次测试,更改闪光灯,像素,录像,连拍,快门,亮度,人脸识别,等等,全面测试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每个功能点都有数以百计的测试点;
冲突和交互测试:冲突测试,简单来讲是指多个软件对手机硬件进行使用,比如打电话和播放音乐都会用到声音,两者同时进行的话,就是一种冲突,需要测试手机对于这种冲突的优先级考虑;交互的话,就是说功能与功能之间是否有联系,比如在短信/彩信模块,你可以添加一张图片,这时候就可以访问照相机
性能测试,主要是针对响应速度,一般性能测试都需要一个对比手机,比对测试结果,比如下载速度,打开应用速度,搜索本地文件速度,等等
信号测试,这个一般也需要对比手机,测试sim卡入网时间,短信彩信接收速度,上传下载速度,2G\3G\4G,WIFI等等速度,以及信号强度,也有外场移动测试等等,一般会使用一些软件,观测手机信号数值
稳定性测试,是指手机长期运行能力,比如连续使用7天以上不关机,测试手机是否会出现异常以及性能下降的情况
其他基本都是对手机某方面能力的针对性测试
还有一些高级一点的类似自动化测试,基本上就是随机点击以及按照固定脚本运行的自动测试,多用于重复性的操作和稳定性测试中
手机上一般会搭载一些第三方合作公司的产品,比如微信,微博,等等,这些属于第三方应用,一般不会特意测试
如果你需要对手机进行全面完整的测试,那工作量会特别大,一款手机从最初版本到上线发布,乃至之后的更新维护,都需要几个team,数十人的几个月工作,才能保证手机进入市场,主要是手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复测等等
不知道你需要了解的是不是这些东西
㈦ 如何测试手机相机
相机最常见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效果类、功能性、压力、交互、性能、模块衔接等方面,其中效果类的问题发生的最多。 效果类 又分测试点和常见pr问题两方面 测试点:在测试的时候对着光源、明暗交接处、明暗处移动时白平衡的调节、对着物体边缘或直线物体、物体阴影、阳光/日光灯或逆光、各种特效下的预览,拍照后成像是否与实景无太大的区别;各种色卡下的色差;手机与pc端查看成像的效果有无差别 常见的pr问题:有无曝光、泛红、水渍、噪点、锯齿、白平衡的调节慢、线状物体模糊边缘不清晰、花屏、水波纹、成像有拉伸、断层、拖拽、色差、拍摄后的图片范围与预览时的不一致等问题 功能性 分为基本功能和界面操作 基本功能:功能缺失、功能未实现或功能实现错误 如:a)相机中有闪光灯图标,事实上没有闪光灯功能 这就是功能缺失的问题
b)开启自动场景检测,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显示为室内图标这就是功能未实现的问题 c)拍照时选择全景相片,点击进入后的界面是多视角拍摄界面 这就是功能实现错误的问题 界面操作:按键的规律操作和非规律操作(拍照或摄像中按无关键或触屏浮动菜单) 压力 不停地按拍照键、空间储存满、反复进退照相机、长时间使用或摄像、反复改变相机中的每一项、反复切换相机摄像机、反复切换摄像头、反复横屏或竖屏、后台播放音乐或FM时反复进入退出 交互 来短信彩信、来语音电话、来日程、来闹钟、拔电池、卸载sd卡、u盘模式下、开关机、插拔充电器、背光时间到、定时关机时间到、后台播放音乐或FM;设置高速连拍时的交互,查看成像有无损坏或呈灰显 压力与交互最常见的问题有: 1. 反复操作有没有导致相机强行关闭或运行停止 2. 是否会有进入相机,提示无法连接到相机的情况 3. 进入相机后相机拍照功能或设置功能不能使用 4. 拍照后不能保存 5. 相机可操作的悬浮菜单消失或缺失了 6. 相机在摄像时摄像界面很卡
㈧ 摄像头都测试哪几项 具体点
杂光 畸变测试
解析力测试(必做)(就是能分别多细的线或者两者多近的距离)
白平衡测试(必做)(这个更相机差不多吧)
色彩还原测试(必做)
坏点&亮点测试 (字面意思)
帧率测试(必做) (这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摄像头的价格)
外观检查
其实很多和相机镜头的测试差不多。参考相机镜头需要哪些测试。比如还有色散、畸变什么的。
摄像头跟相机不同的是,它是动态的,也就有了帧率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