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照相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
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1846年带进中国的。
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载: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广州,见到取影器的记述。因此有人推断: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第四年。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的人日渐增多。“周寿昌看到的这架照相机就是进入广州的西方人带进来的。”所以,至迟1846年照相机已经传入中国。
❷ 照相是谁发明的,又是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全世界公认摄影是法国L·达盖尔发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国向全世界宣布。L·达盖尔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照相在清朝时传入中国。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1846年带进中国的。

(2)黑白相机什么时候传入中国扩展阅读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要追溯到 193 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增进了对感光物质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年,从小对发明很感兴趣的法国人尼埃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日光蚀刻法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存世照片:《窗外风景》。
尼埃普斯曝光了足足 8 个小时才获得了这张照片。为了改进曝光成像时间,他找到了舞美设计师达盖尔。两人一起合作改进技术,最终于 1839 年发布了达盖尔摄影术。这是人类历史上摄影技术真正的开端。
在随后 50 年间,尽管摄影技术一直在缩短曝光时间上演进,诞生了湿版摄影工艺和干版摄影工艺,但整套摄影设备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携带。
《中国摄影》一篇文章这样描述 19 世纪中期流行的湿版摄影法,“摄影师外出拍摄时必须携带着遮光的帐篷、化学药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壶水,全套装备通常是整整一马车”。
❸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照相机
.照相机是1846年传入中国的,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Itier,1843-1846在职)带进中国的。中国最早使用照相机的人,一是清皇朝皇亲国戚,二是京、津、沪、杭、宁波、广州等口岸城市的第一代照像馆人.
❹ 照相机是在那一年传入中国的
一、1846年。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1846年带进中国的。
二、延伸:
全世界公认摄影是法国L·达盖尔发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国向全世界宣布。
L·达盖尔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他是一位风景画家,专业画舞台背景,当时风景画、绘画时流行一种工具——暗箱。暗箱的作用:风景物透过镜头进入暗箱中的45O反光镜再反射到位于暗箱上方的磨砂玻璃上,再在磨砂玻璃上铺上画布作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昨天留在暗箱上的画布隐约有树影已留在画布上,就产生用什么方法把暗箱玻璃上的影像留在画布上,达盖尔获悉J·N尼埃普斯也在作这方面试验,而此时J·N尼埃普斯已年过六十,已觉得财力、精力、物力力不从心,才同意和L· 达盖尔合作。1829年12月4日签订了十年合作协议,双方公布各自研究成果,以求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双方同意以双方的名义公布研究成果,并平分利益。
J·N尼普埃斯的住地夏隆(Chaion)与L·达盖尔签订协议,当即拿出了他的详细制作方法,并做了示范,L·达盖尔却没有拿出什么东西,所以,有人怀疑,在此前,L·达盖尔还没有试验出成果。协议签订后,双方各自进行试验再也没有见面。1833年J·N尼普埃斯逝世,由他的儿子I·尼普埃斯继承协议的合作关系,遗憾的是I·尼普埃斯不想做什么试验,所以只剩下L·达盖尔一人独自探索了。
1837年,L·达盖尔又经过了八年的探索,终于成功地拍摄出一幅自然光下的静物片。1839年8月19日世界摄影史第一页揭开了面纱——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会召开一个盛大的会议,会上宣布了这一重大发明——暗箱十 达盖尔摄影法(感光板)便拍摄成了正像的照片。
所以说世界上第一台相机及感光、冲洗、定影的方法是L·达盖尔发明的。
中国最早使用照相机的人,一是清皇朝皇亲国戚,二是京、津、沪、杭、宁波、广州等口岸城市的第一代照像馆人,有外国人办、有国人自己办的,也有“中外合资”办的。但在历史上研究针孔成像原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经”上曾有论述。北宋财相,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沈括就有详细论述。(1031年~1095年)58岁后过隐居生活,晚年在梦溪园创作“梦溪笔谈”。1985年沈括墓址在余杭安溪乡下溪弯村太平坞发现时,我们父子有幸参予了墓址发现的摄影工作,后在深圳特区报《青年晚报》上发表。
《梦溪笔谈》中有这样一句话:“酋杂谓海翻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意思是物与景经过小缝隙(针孔)影子肯定出现倒影,大海出现在天上、宝塔顶尖向下是很正常的事。
1903年清朝皇宫里裕勋龄就给慈禧拍过照,当然也给皇帝、太后其他皇亲国戚拍过照,有些照片虽过了100多年,至今在收藏品市场还流传很广,当然是些翻拍的“老照片”,这些是清皇朝皇亲国戚们最早玩的相机,而老百姓当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见了望远镜还叫千里眼,当然玩不上照相机了。但京、津、沪、宁、杭等口岸城市洋人一到达,并且开起了照像馆、写真馆——摄影术传入中国是法国公布达盖尔摄影术的第二年——1840年,鸦片战争起随着传教、经商、办医、军事侵略等多种途径摄影术传入中国了。
1844年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澳门与法国进行商谈时,作为礼仪、曾向英、美、意、葡四国官员赠送他的肖像照片。
摄影术传入中国,首先在香港、广东,继之是上海、宁波、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香港的赖阿芳、广东的邹佰奇、上海的罗文佑、杭州“二我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邹佰奇(1819~1869)自制照相机和工具曾撰写《格术补》《摄影之器记》、罗元佑19世纪50年代起在上海开照像馆,当年是上海最有名职业摄影师。
赖阿芳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开照像馆,当年是香港第一流摄影师。重要的是1844年邹佰奇制成了中国第一架照相机并用于摄影。
❺ 照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彩色照相机呢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史上的第一台相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1725年,德国的一位解剖学家舒尔茨在阳光充足的实验室中做提取磷的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烧瓶中受光部分的化合物变成紫黑色。这一变化引起了他的兴趣,在继续进行研究后,终于确定,引起这一变化的是银。他的发现,成为后人研究照相技术的基础。
1802年,英国人韦奇伍德把树叶和画在破璃板上的图案放在用硝酸银和丹林处理过的纸上进行直接曝光;,纸上显现出了影像。但由于无法定影,影像不能保存下来。
1826年,德国人尼普森用涂有沥青粉和熏衣草油的金属板置于暗箱内,历时8小时的曝光,获得了一张、也是世界上第一张不褪色的外景照片。
❻ 相机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清代康熙年间就有传教士使用
❼ 照相机是哪年传入中国的
1844年,我国科学家邹伯奇在自己的光学专着《格术补》的理论指引下,独立制造了一部摄影器,并拍摄了照片。但是由于清政府的原因,此项技术并未得到重视。
1902年,慈禧太后在看到了俄国公使夫人送给她的沙皇二世照片后,开始将照相机引入中国,最早的一张照片是当年山本赞七郎为慈禧拍摄的《慈禧簪花小像》。
❽ 中国最早使用照相机是什么时候
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1846年带进中国的。
❾ 照相机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中国最早使用照相机的人,一是清皇朝皇亲国戚,二是京、津、沪、杭、宁波、广州等口岸城市的第一代照像馆人,有外国人办、有国人自己办的,也有“中外合资”办的。但在历史上研究针孔成像原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经”上曾有论述。北宋财相,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沈括就有详细论述。(1031年~1095年)58岁后过隐居生活,晚年在梦溪园创作“梦溪笔谈”。1985年沈括墓址在余杭安溪乡下溪弯村太平坞发现时,我们父子有幸参予了墓址发现的摄影工作,后在深圳特区报《青年晚报》上发表。
我们的古人前赴后继地在研究针孔成像原理,也就是照相机原理。当世界发明了照相机,就很快能掌握,使用照相机,1903年清朝皇宫里裕勋龄就给慈禧拍过照,当然也给皇帝、太后其他皇亲国戚拍过照,有些照片虽过了100多年,至今在收藏品市场还流传很广,当然是些翻拍的“老照片”,这些是清皇朝皇亲国戚们最早玩的相机,而老百姓当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见了望远镜还叫千里眼,当然玩不上照相机了。但京、津、沪、宁、杭等口岸城市洋人一到达,并且开起了照像馆、写真馆——摄影术传入中国是法国公布达盖尔摄影术的第二年——1840年,鸦片战争起随着传教、经商、办医、军事侵略等多种途径摄影术传入中国了。1844年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耆英在澳门与法国进行商谈时,作为礼仪、曾向英、美、意、葡四国官员赠送他的肖像照片。
摄影术传入中国,首先在香港、广东,继之是上海、宁波、杭州等东南沿海城市、香港的赖阿芳、广东的邹佰奇、上海的罗文佑、杭州“二我轩”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邹佰奇(1819~1869)自制照相机和工具曾撰写《格术补》《摄影之器记》、罗元佑19世纪50年代起在上海开照像馆,当年是上海最有名职业摄影师。赖阿芳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开照像馆,当年是香港第一流摄影师。重要的是1844年邹佰奇制成了中国第一架照相机并用于摄影。
在我们了解最早使用照相机的人和事之后,为我们搞古董相机收藏指了个方向。湿板相机、干板相机——中国早期使用的相机应该在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宁波、杭州、北京、天津一带,当时的量很少很少,如杭州高氏相机收藏馆最早的两件藏品就是从这 些地方得来的(见高氏藏馆百台珍品录)。
❿ 照相机是哪年传入中国的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于1846年带进中国的。 最早对中国城市投以关注并且被认为是第一位到过中国的西方摄影记者是费利斯�6�1A.比托。他出生于威尼斯,后来加入英国国籍。1860年,他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在中国旅行,并且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战役后期的主要事件,记录了北京附近皇家颐和园的破坏和对天津的占领。
美国摄影师约翰�6�1汤姆森也是最早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画面传播到西方的摄影家,并且收获颇丰。1873年到1874年,汤姆森出版了《图说中国和它的人民》一书,200幅胶版印刷的照片和说明文字,是他近5年的辛勤结果。他的足迹遍及大陆内地和香港、台湾,除了人物肖像和场景外,还有很多世俗的生活场景,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