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一下公式中两撇的意义
两撇的意思是二阶导数y〃=(y′)′
⑵ 我是一个相机白痴,刚刚买了一个单反相机吗,尼康D90.我想请教一些问题,尽量通俗些让我好懂好理解。谢谢
“白痴”上手就买单反,起点高,支持!
整个一堂摄影入门课,尽量通俗些吧!
1、第一个问题相当于三个问题,分开来说。
如果镜头相当于一个窗户的话,光圈就可以理解为窗帘,通过控制它可以调节房间的进光量;窗帘拉开的大了进光就多,房间就亮,小了就进光少,。再往深了说,相机镜头上光圈的标示值是一个倒数,也就是说光圈4表示进光量是1/4,同理8就是1/8,也就是说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小。
光圈调大了(标示数值小了),照片的景深浅,在拍人像时应用最多,人物很清晰,而背景很模糊,甚至有些专业人像头可以做到焦点上的眼睛和睫毛清晰锐利,而另一只眼睛却是虚虚的。相反,光圈调小了(标示数值大了),照片的景深就很大,在拍风光片时应用最多,从远至近的景物都很清晰。所谓“景深”实际上就是指对焦点(想要清晰的那个位置)前后清晰距离的大小。
光圈除了可以控制景深以外,还可以控制闪光灯,因为每一台相机的闪光同步速度基本上是一定的,如1/60、1/125、1/250秒等等。速度是指在“窗帘”后面还装有一个叫“快门”的装置,通过它的开合时间来控制进光量的多少,这个开合时间长短,一般以秒的倒数来表示,称做“速度”。速度是拍照时除了光圈外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其标示值同光圈一样,也是倒数形式,30表示1/30秒,500表示1/500秒,......再回到闪光灯的同步速度上来,如果你的相机同步闪光速度是1/125秒,那么用闪光灯时的速度就不能短于这个数,就是说用125以下的数都行,而用200、500就不行了,拍出来的照片常常是一半是黑的。正常情况,在同步速度范围内,闪光灯只和光圈有关系,人离的近就要缩小光圈,远了就要开大光圈。
2、手动曝光是指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组合,假设光圈5.6,速度125,照片曝光正常,那么光圈开大,速度加快,或者光圈缩小,速度减慢,同样也可以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片子。以前面的例子,也可以光圈开到4,速度增加到250,或者光圈开到8,速度降到60。之所以手动,一是为了控制景深,二是可以减少手持相机拍摄时,速度过慢导致的照片模糊(正常情况下手持单反拍摄时,速度不应低于1/60秒)。具体操作因相机不同略有差异,把模式选在“M”上,就可以手动调节光圈和速度了。
3、感光度是控制数码相机上感应芯片的敏感程度的,以ISO表示。提高ISO数值,可增加感应芯片(CMOS或者CCD)对光的敏感度,也就是说很小的进光量也可以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也就是说在很暗的环境下也可以拍出照片,但负面的影响是照片的噪点会增加。ISO值低了,照片画质会好很多,但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长时间曝光也是增加照片噪点的原因之一,所以ISO的可用调节范围并不太大,正常是在100-800之间(高端机例外)。
4、晚上拍照要想把人拍的清楚,而人背后的彩灯也很漂亮,就需要三角架或者找个可以让相机放平稳的地方,当然你的手臂够稳就更好不过了。
首先测一下不拍人只拍背景时的正确曝光组合(可以用光圈优先,P档),记下这个数值组合,如2.8-30。然后确定人的位置,打开闪光灯,根据人离相机的距离确定光圈数,如两米用5.6,2.5米用4.0,3米用2.8(闪灯的闪光指数不同,此值也不同,看一下说明书)......
弹出机顶的闪光灯,或者外接上闪光灯,这时候可以用手动曝光了,根据人的距离选择光圈数,如5.6,根据刚才记下的那个曝光组合值调节速度为1/8秒,对焦、构图、按下快门,OK!
另外再附送一个你没问到的问题:
确定了正确的曝光组合后,光圈减小一档,同时速度增加一档,曝光量是不变的;同样光圈开大三档,速度减小三档,曝光量也是相同的。
光圈的一档间变化为(从大到小):
1.0、1.4、2.0、2.8、4.0、5.6、8.0、11、16、22、32、44、64......
速度的一档间变化为(从慢到快):
30‘、15’、8‘、4’、2‘、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
其中:30’表示30秒、2‘表示两秒,而不带撇的数字就表示是N分之一秒......
有些镜头有上述两档之间的数值,如1.2、1.8、2.5、3.5等等,这些称为半档,速度也如此......
总算码完了,这么多字,不容易,鼓掌!
⑶ 求大神,单反快门怎么看。。
250是指快门速度250分之一秒,那个f5.6是指光圈,801是指这张卡还能拍摄801张照片,那个加减符号是指曝光补偿,其实你可以买点摄影方面的书籍看看,玩单反理论性的东西还是需要懂那么一点的,不然你都不知道快门速度,光圈,iso,wb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⑷ 尺寸里的两个小撇是什么意思
两个小撇是英寸的意思,写作:(”)。
英寸
读音:[ yīng cùn ]
释义:旧作吋。英制长度单位。12英寸为1英尺,1英寸合2.54厘米。
英文:inch
发音:英 [ɪntʃ] 美 [ɪntʃ]
英寸(长度单位,等于2.54厘米,1英尺等于12英寸)。
由来:
英寸(inch,缩写为in.)在荷兰语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指甲底部普通人拇指的宽度。当然人的大拇指的宽度也是长短不一的。14世纪时,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了“标准合法英寸”。其规定为:从大麦穗中间选择三粒最大的麦粒并依次排成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
实际应用:
在建筑材料中,对管材的称法用英寸这个单位,为2.54cm,而不是用市寸。
在液晶显示器中,规格一般有17寸、19寸、22寸等。在手机中,屏幕尺寸现在一般有4.0寸、4.2寸、4.5寸、4.7寸、4.8寸、5.0寸、5.2寸、5.5寸、5.7寸、6.44寸等。在平板电脑中,屏幕尺寸一般有7.9寸、9.7寸、12.9寸。显示屏的大小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单位。
英寸的分数:1/64 3/64 5/64 7/64 9/64
英寸的小数:0.015625 0.03125 0.046875
我国习惯称呼:一厘二毫半 二厘半 三厘七毫半
⑸ 数字上的俩撇儿是什么意思
秒或者英寸。
数字上的俩撇儿是英制长度单位,″ 表示英吋。英制1呎=12吋、1吋=8吩。
1/8″ 就是1吩,1/4″ 就是2吩, 1/2″就是4吩(半吋)。
1吋=25.4mm。
(5)相机中两个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959年后,美式英制的中的英寸(inch)和英制中的英寸在科学应用和商业用途中统一为25.4毫米,但美式保留了有稍微不同的测量中使用的“测量英寸”。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1英尺(foot)= 12英寸= 30.48厘米
1码(yard)= 3英尺= 91.44厘米
1英里(mile)= 1760码= 1.609344千米(km)
以上的换算,两种单位制是相同的,但其中的中间单位如:链(chain,22码)和浪(furlong,220码)在英国使用较多。
⑹ 撇的意思是什么
撇
古代术语,多指实战中的一、二路扳。如图中黑1“撇”,阻止白子过渡。现已不用。
◎ 撇
第一大类 读: piē
(1)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
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
撇闪(丢开);
撇赖(丢开);
撇吊(丢开);
撇却(抛弃;丢开);
(2)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如:撇油;撇沫儿
(3)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 汤显祖《紫钗记》
(4) 碰触;击 [strike]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说新语·巧艺》刘注引《博物志》
又如:撇波(击波破浪)
(5) 拂拭,掠过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文选·扬雄·甘泉赋》
第二大类:读piě
(1) 平着扔出去 [cast;throw]。如:撇手榴弹
(2) 装;摆出 [put on]。
如:撇虚(装假);撇假(装假);撇欠(撇嵌。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撇京腔;撇呵(表演;卖艺);撇清(装清白);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3) 用嘴表示鄙夷、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curl]。如:撇酥儿(方言。咧嘴笑)
(4)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写法是“丿”)
方言
四川方言:表示很糟糕,失败。如:这次考得太撇喽!
⑺ 相机中6一撇 和6两撇分别表示几秒种
一撇是6分钟,两撇是6秒钟。
⑻ 相机上按钮一个圈左上角一撇一点
这是调快门的吧,可以定时、自拍等选项。
⑼ 两个斜撇的符号叫什么
//是双斜线符号。
计算机学
与冒号(:)同时使用,用于分隔URL的协议(例如http或ftp)和URL中的主机名称。//用于C++语言的注释语句。C语言的注释符还可以以“/*”开头并以“*/”结尾的串。在“/*”和“*/”之间的即为注释。程序编译时,不对注释作任何处理。注释可出现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注释用来向用户提示或解释程序的意义。
数学
在数学上,还表示某线与某线互相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以及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平行线永不相交。
物理
电力学上表示两个电阻并联例Rc//RL=(Rc*RL)/(Rc+RL)。并联的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个支路和
⑽ 余光一撇是什么意思
是指人眼睛是高度自动化的调焦相机,如同傻瓜相机。会对凝视物自动快速调焦,不知不觉就看见了。如果余光所视,与正眼所视距眼相差不大,则还可清晰视物,反之则模糊不清。平常没注意,余光看物就发觉了 实际上余光所见物体亦能成像于视网膜上,不过“余光”所在视野中有成像盲点,盲点处对应的视网膜,恰恰没有感光细胞,是视神经一端,另一端连于大脑。两眼各有一盲点,当然位于“旁边”,若都位于中央,假若两盲点阻挡了同一物体,岂不是看不见了!位于“两旁”则即使一眼盲点阻碍,另一眼仍然可见,互不重叠。但由于实际上是单眼视物,故此处也可能缺乏立体感,尽管双眼能聚焦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