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拍摄人像照片如何设置相机
什么是曝光?简单来说,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接受来自镜头的进光,从而形成影像。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那么,什么是正确曝光呢?其实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同,必然会有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因此,只要我们能做到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了。
要得到正确的曝光,必须通过评测来确定需要多少曝光量。只有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曝光。同时,掌握好测光,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光影创意,在平常的场景中,拍摄到非凡的作品。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基本上都有3种测光模式:
第一,平均测光,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最为普遍。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第二,中央平均测光。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内处于中间部分,且环境明暗程度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第三,点测光,这个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
上面着重讲了拍摄照片如何准确曝光,那么拍摄人像照片如何设置相机呢?我们主要讲一下几点:
1.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人像摄影时合焦点(景深)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要在拍摄模式转盘中选择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以便根据自己的意图控制景深。使用优先决定光圈值的Av模式更容易控制合焦范围。
2.自由决定ISO感光度
应该根据拍摄状况选择ISO感光度。设置为自动基本上也没有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关系,最好能够选择某个特定的感光度以习惯拍摄。推荐尽量使用ISO800以下的感光度。
3.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
在拍摄人像时即使是同一个姿势也应该连续拍摄多张照片。如果能养成这种习惯,那么拍出合焦理想的人像照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如果将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就能够迅速地拍摄下一张照片。
4.原则上应该设置为单次自动对焦
原则上应该将自动对焦模式设置为合焦之后对焦动作就会停止的“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比起会追逐被摄体连续自动对焦的模式,“单次自动对焦”更有利于精确合焦。尤其是在进行人像摄影时,由于被拍摄者会不断摆出不同的造型,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会更有利于拍摄。
5.手动选择对焦点
为了在构图之后能够自由选择离人物眼睛最近的对焦点,应该将“自动对焦点选择”设置为“手动选择”。这样能够根据构图的不同自由变更对焦点。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选择好对焦点,拍摄者应该事先确认相机的操作,并练习手动选择对焦点。建议尽量使用中心对焦点,中心对焦点相比其他对焦点更加灵敏。
6.使用自动对焦启动(AF-ON或自动曝光锁)按钮进行自动对焦
数码单反相机的默认设置是,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会同时进行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如果能够将自动对焦和自动测光的操作按钮分离开来,使用自动对焦启动(AF-ON或自动曝光锁)按钮来进行自动对焦,将自动测光的启动分配给快门按钮,就能将这两个操作系统分离开来,从而更加集中地对焦。
‘贰’ 拍摄人像照参数应该怎样设定最合适
在设置参数的时候要使用中长焦和大光圈,这样可以提高照片的背景虚化效果,可以让主体景物更加清晰,可以让照片看上去非常的有层次感,能够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主体物本身。最好不要超过iso3200的设定,把照片存储格式改为RAW,这样的设定最合适。
‘叁’ 佳能拍人像标准模式怎么设置
佳能拍人像标准模式设置需要进入设置菜单,找到人像模式,最后选择。
菜单中有“人像”栏的
可以选择
或者选择“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将光圈调整到接近最大(最好不要最大光圈,防止镜头成像畸变)
镜头尽量的接近人物
目的是要背景虚化的最佳
以上,若是拍摄的要风景加人物,那么设置就相反过来
更多关于佳能拍人像标准模式怎么设置,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94eb4161582288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肆’ 单反相机拍人像,参数应该怎样设定最合适
我觉得单反相机拍摄人像没有什么固定参数,这要是有什么固定参数,那还要学习那么多知识做什么。
如果说真的要说有哪些是比较固定的,那在我看来就下面这几个需要注意一下
1.照片风格
照片风格我自己一直使用的是标准,但最近刷抖音发现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参数调整可以拍出不错效果的照片。但这些色调其实在使用RAW格式拍摄后,可以后期调整。我觉得这个真没什么必要,就用标准就好了。也可能是我水平差,不知道也用不来那种比较特殊的参数调整。
2.测光模式
这个其实也是灵活的,根据光线来调整就行。一般情况下,我使用的大多是点测光。在拍摄全身人像或者远景的时候,我一般使用矩阵测光。在肖像特写时候用的是中央重点测光。
3.曝光
光圈的话 ,一般都选择比较大的光圈。因为被拍的人喜欢虚化。 快门一般不低于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不是一成不变的,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半画幅相机要乘以焦距转换系数。具体的你自己算。 ISO ,在保证安全快门下,感光度越低越好,保证图片清晰。
4.白平衡
说实话,我也是自动。除非当前环境色温真的比较极端,否则我是真不会调整白平衡的。
我是热心村民,我想不出有意思的结尾了,因为有点困。
每个人对审美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但对美的感受又有相似之处,我从大方向上来说下关于拍摄人像参数上的设置。
快门速度
根据大量拍摄作品和理论知识基础,我们建议快门速度设置为1/60以上,因为这是安全快门,如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曝光过度,损伤照片。
优先使用大光圈
大光圈拍人像会有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这样可以有效突出主题。建议您可以将光圈调节为5.6或者更小的数值,说明一下,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拍摄人像,建议您使用50mm光圈2.8的定焦镜头,这个效果更好
ISO感光度
这个需要看你的拍摄环境,如果是室内建议400,如果室外光照充足,建议100。ISO不能过高,超过1600就会有大量噪点,尽量控制在1600以内。ISO过低,感光量降低,会造成画面黑暗。
使用50mm光圈2.8的定焦镜头
这个镜头在拍人像方面优势非常大,不仅光圈大,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背景虚化,而且定焦稳定,成像更好,画质更出色。
记住:大光圈可以使背景虚化掉,去掉杂乱的背景,主体突出。一般光圈设定3.2以下就可以。
单反相机拍人像的参数设定,这个问题本身非常的宽泛,主要有以下几点不确定因素:
1、拍摄环境因素,阴晴雨雪、室外室内等,都有不同的讲究;
2、单反相机及镜头,是入门型还是专业型,是大光圈定焦镜头还是小光圈变焦镜头、亦或是广角镜头等等;
3、是自然光拍摄还是人造光拍摄?
这些,都决定了不同的相机设定参数;但是,常规自然光下,我还是会建议配备APS画幅或全画幅机身、加大光圈中长焦镜头会更容易把人像片拍好,置于参数的设定,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采用光圈优先模式(AV)、设定好镜头最大光圈减1~2档、iso统一为400左右,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拍摄场景,从而拍出干净漂亮的人像作品。
单反相机拍人像正常情况下参数设置原则:
1、一般用较大光圈f=5.6(拍环境人像较多用)以及更大光圈以便虚化背景(简化画面)
2、快门在镜头安全快门范围内,50mm标头一般在1/60秒以上
3、焦段在50mm左右,距拍摄者距离大约1.5米左右。如果焦段用广角,距拍摄者距离大约3-5米左右。
4、ISO根据以上1-3参数数据设置正确曝光即可
5、测光模式用点测光。逆光可以拍摄人的轮廓线,侧逆光可拍摄其立体感和皮肤质感,顺光可以拍摄人脸的皮肤细节。(注意逆光比顺光要加大2档曝光,侧逆光比顺光加大1档嚗光)。
6、用M档模式拍摄体现人像光线的魅力(可自由达到自己想要的光影效果),用光圈优先模式可用曝光补偿完成。
总之,参数不是定死的。因不同环境,不同光线,不同时段曝光参数不同,因地而宜调整参数准确曝光(是指你自己想要什么影调效果,高调或暗调,暗调适宜男性,高调适宜女性。)
假如你的焦段定在55mm处,就需要保证快门速度最低1/60S,才能保证能够拍到清晰的人像照片,要调节以下几个参数。
1、调节曝光补偿,如果周围环境较暗,可以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微调,以弥补进光量不足。
2、调节ISO值,适当的调高ISO值,也能够提高快门速度,保证拍到清晰的照片,但是需要注意,ISO过高的,会导致照片噪点过多,影响照片的整体美观。
3、照片格式最好选用RAW或者NEF格式,这个格式后期空间较大,即使因为你的曝光量不足,通过后期也是能够条件的。
1、拍摄环境因素,阴晴雨雪、室外室内等,都有不同的讲究;
2、单反相机及镜头,是入门型还是专业型,是大光圈定焦镜头还是小光圈变焦镜头、亦或是广角镜头等等;
3、是自然光拍摄还是人造光拍摄?
这些,都决定了不同的相机设定参数;但是,常规自然光下,我还是会建议配备APS画幅或全画幅机身、加大光圈中长焦镜头会更容易把人像片拍好,置于参数的设定,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采用光圈优先模式(AV)、设定好镜头最大光圈减1~2档、iso统一为400左右,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拍摄场景,从而拍出干净漂亮的人像作品。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 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A或者AV档是光圈优先模式,意思是光圈值自己设定,快门速度由相机根据周围环境自己计算。
假如你的焦段定在55mm处,就需要保证快门速度最低1/60S,才能保证能够拍到清晰的人像照片,要调节以下几个参数。
调节曝光补偿,如果周围环境较暗,可以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微调,以弥补进光量不足。
调节ISO值,适当的调高ISO值,也能够提高快门速度,保证拍到清晰的照片,但是需要注意,ISO过高的,会导致照片噪点过多,影响照片的整体美观。
照片格式最好选用RAW或者NEF格式,这个格式后期空间较大,即使因为你的曝光量不足,通过后期也是能够条件的。
环境因素
1,室内布光人像,光圈百8或者11,快门125或者250,感光度100。
2,室外自然光人像(以人为主,需要加反光板等,用中长焦镜度头拍摄。),光圈4以上,保证背景虚化。快门250以上,保证手端拍摄的清晰度,感光度不超过800,保证画质。
3,环境人像(以人物在环境中的状态为主,用标头或者广角定焦头拍摄。),光圈2.8以上,快门125以上,感光权度根据能接受的范围调整。
首先选择时间。上午8-9,下午4-5。
其次,调高快门(加大感光)。保证清晰。
第三,顺光侧光,多用点测(联动)。
第四,适当增加曝光,测光表稍过一点点。或曝光包围。
第五,RAW。
第六、脚架或铁手。
第七,晚上注意白平衡。
哪儿有固定的参数和模式!
要根据摄者拍摄的成像效果,当时的光线条件等……当然还包括你使用的镜头……
‘伍’ 拍人像最佳的相机设置
在讨论相机设置之前,我们先聊聊器材,虽然很多人都专注于相机,但是其实对于成像以及拍摄效果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镜头。
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你的拍摄习惯以及想要拍出的效果。
比方说如果想要拍摄带环境的人像,建议选择 50mm 以下的镜头,而如果想要拍半身以上的肖像照并且有很明显的虚化将主体和背景分离,那么 85mm 以上的中长焦镜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简单来说,使用 28mm 或 35mm 的镜头可以拍出环境清晰的照片,适合拍摄带有景观的人像照,使用这类镜头,除非拍摄距离很近的大头照,否则很难出现全虚的背景,但是尽量不要使用低于 28mm 的镜头拍摄人像,太广的焦段会很容易出现畸变。而使用 85mm 以上的焦段就很容易拍出背景全虚的照片,并且由于入射角度太小,所以背景的覆盖面会很窄,就算出现背景也不会出现很广阔的背景,适合拍摄半身肖像。而使用 50mm 的标准镜头虽然达不到广角或中长焦的极端表现,但是既可以在较小光圈下表现环境,又可以在大光圈下虚化背景,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要自由的控制拍摄效果,那么就不要用自动模式,类似于 P 档或者 Auto 档之类的自动档,它们只适合在拍摄日常的时候下使用,想要控制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手动,但是也并不一定要全手动,只有在拍摄风景之类的需要精准曝光的场景下才适合使用全手动。
对于拍摄人像来说,半自动就足够了,比方说,我们想要控制拍摄的景深,可以使用 A 档来手动控制光圈,比方说,我们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像是跳起来的画面),可以使用 S 档(或 T 档)来手动控制快门。
当然,这些都是要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之下,如果是弱光环境,最好还是手动控制曝光三要素以达到合适的效果。
想要背景虚化,仅仅靠开大光圈是不够的,它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一是光圈,还有就是镜头的焦段和主体的位置。
简单来说,在其他两个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同样的,镜头的焦段越长,虚化效果也就越明显,比方说,在人像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的前提下,85mm f/2.8 的虚化效果肯定要比 50mm f/2.8 的虚化效果要好,而就算是 35mm f/2 的虚化效果,可能都不如 85mm f/4 的虚化效果来的好。
而想要拍出更明显的虚化效果,还需要第三个要素作用,就是被摄主体的位置,同样,也是在其他两个要素相同的前提下,主体距离拍摄者(相机)越近,或者主体距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但是要明确的一个观点是,并不是景深越浅越好,就拿肖像照来说,太浅的景深也会导致面部部分失去焦点,同时也并不是所有镜头都是最大光圈可用的,大部分镜头开足光圈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锐度的损失,让画面模糊,一切都还是要以合适为主,不能一味的追求极端。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快门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拍摄静止人像的时候,在安全快门以上就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就得提高快门速度,如果是弱光环境,会比较难办,只能通过开大光圈或者增加感光度来解决。但是有的时候即使光圈开到最大也不足以满足快门,感光度拉的太高又会影响画质,因此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还是要多试验,根据现场光线来选择最合适的设置以免拍出自己并不满意的照片。
虽然在弱光环境下并不容易捕捉高速运动中的人,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慢快门来捕捉人物运动的轨迹。思想是活的,就看你能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然后用技术去实现它。
而感光度则是一个更加单纯的因素,每一台相机的高感的处理能力都不同,有些相机可以使用高达 6400 的感光度也能够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画面,而有些相机感光度超过 1600 可能就难以接受。拉高感光度所产生的噪点不同于胶片产生的颗粒,胶片颗粒的规则性会带来一定的美感,而杂乱的噪点只会让人想到古老电视机屏幕上的雪花点,看起来很不舒服。因此,高感的选择取决于你对你自己的相机的理解,在你认为可以接受的高感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感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