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机摄影 > 模块化设计相机怎么样

模块化设计相机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2-04 23:21:47

‘壹’ 请问一下玛米亚出的从上面往下看取经的相机是什么相机

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玛米亚RB67.胶片的,现在二手9成新的价格套机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国内市场保有量不小噢,故价格便宜)

成像质量不错的,影楼几乎必备生产工具(毕竟相对便宜),以往全球很多商业摄影师用的机器(性价比好)

数码后背是 丹麦飞思 的产品,2、30十万吧。

http://..com/question/116054484.html

‘贰’ insta360oner全景摄像头开机镜头对着自己

insta360oner全景摄像头开机镜头对着自己,可以打开功能键来调整镜头。
Insta360影石ONER这款相机在设计和性能上确实强大,十分有特色的组合设计能让用户迅速满足自己的需求。ONER是一款功能丰富、性能强大的相机,将成为Vlogger和数字内容创作者(如YouTube和Instagram网红达人)的绝佳搭档。ONER搭载FlowState防抖科技2.0,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有所改善。
此外还有全新的“超级夜景”模式,支持更高效的H.265编码协议并改进了HDR算法。运动相机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以至于很难找到创新之处。然而Insta360有了新的方向:真正有用的模块化设计。除了模块化设计的优点,真正让ONER和GoPro不一样的是剪辑软件。将全景素材导入电脑后,你可以重新构图、打点、追踪目标主体。感谢Insta360的AI定向追踪算法,让成片看起来就像你特意那样拍摄一样。Insta360影石ONER以及Insta360影石整套服务配置的升级能够把入门玩家和拥有一定基础的视频制作者都照顾好。

‘叁’ Moto Z评测:模块化+轻薄致敬刀锋经典

【IT168 评测】半个世纪前,时任摩托罗拉通讯部门总经理马丁库珀拿着一块比砖头还大的无线电话站在纽约繁华的街头,在周围往来的人群侧目围观之下拨通第一个电话时,或许当时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起来又大又笨的家伙,在几十年之后会延伸到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世界真正进入到了无线通讯的时代。

作为移动手机的开创者,Moto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产品。一句“Hello Moto”的背后,想必也有不少80后对Moto的产品有着属于自己的记忆。无论是L7、Moto V3还是XT910,这些为人熟知的经典型号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刀锋。而即便如今Moto已不复当年巅峰的辉煌,但刀锋系列依旧是一些摩粉心中如初恋般女神一样的存在。自2004年至今,12年后,当Moto Z带着科技感十足的模块化来传承“刀锋”的经典,又会有着怎样的表现?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款手机究竟如何?
Moto Z于首发于6月的联想TechWorld大会,作为Moto最新的旗舰机型,并不善于堆砌硬件参数的Moto在此款产品上给了我们多少惊喜?首先通过一张表格来简单了解其硬件参数。
"Moto Z 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
浅层定制One UI,基于安卓6.0

网络制式
全网通,双卡双待

机身尺寸
155.3 *75.3 *5.2 mm

重量
137g

屏幕
5.5寸 2560*1440分辨率 AMOLED屏幕

摄像头
1300万像素 F/1.8光圈、支持激光对焦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

机身内存
RAM:4GB ROM:64GB(支持扩展)

特色功能
Moto Mods模块化拓展、指纹识别

电池
2600mAh(不可换)

机身颜色
流金黑

上市价格
3999元【查看】

其亮点在笔者看来有如下三点:首先是旗舰级的硬件配置,骁龙820的核心不必多说,4GB+64GB的存储也相对主流,值得一提的是,Moto Z是继Atrix后Moto第二款搭载指纹识别的Moto手机。其次是致敬刀锋的纤薄设计,整机5.2mm的厚度在视觉上就有着极强的震撼,握持难免有凌厉的手感,极具情怀与个性。最后是模块化设计,通过磁吸方式连接模块,从而扩展手机功能,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总体而言,Moto Z是一款个性鲜明的机型,很值得一说,下面我们就展开评测。

【图集】模块化手机 Moto Z/Z Play现场试玩

"Moto Z外观设计

Moto Z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薄的机身,整机厚度仅为5.2mm,重量也仅为136g,让人不由得想起Moto经典的刀锋Razr系列机型。Moto Z的金属中框采用了定制的7000系列航空铝,机身强度提升了85%,不易弯折。另外Moto Z的金属中框与机身背面之间的过渡也如“刀锋”一般利落。

Moto Z搭载了一块5.5英寸2K分辨率的Super AMOLED屏幕,视觉观感较为不错。覆盖的2.5D玻璃,在整体硬朗的设计风格上多了一丝圆润。Moto Z为了减少金属中框上的开孔,将扬声器隐藏在了听筒位置。发布会上常程说此次前置美光灯的加入是最受摩粉欢迎的,不过如此高亮的一枚美光灯在黑色面板上略显突兀。

正面底部为正方形Home按键,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不可按压,官方宣称指纹解锁速度仅为0.09s,支持指纹支付。Home键两侧为麦克风,此次Moto Z采用了4 MIC降噪技术,另外两枚麦克风分别位于机身顶部以及机身背面底部。而在Home键上方则是Moto的新Logo。

由于Moto Z的机身厚度仅为5.2mm,因此取消了3.5mm标准耳机孔,与机身底部的USB3.0标准USB Type-C接口共用,支持正反插。另外Moto Z采用了隐藏式天线设计,仅在机身顶部与底部有注塑天线。

机身背面,Moto Z采用了三段式设计,顶部与底部为玻璃材质,中间是一块高精钢背板,厚度降低50%,表面采用横条纹装饰,同时进行了纳米疏水涂层的处理,让Moto Z可以轻松应付下雨天等日常溅水的情况。

受限于超薄的机身设计,Moto Z的后置摄像头凸出于机身背面,采用了与金属中框颜色相同的金属圈进行保护,当然如果加上模块之后,摄像头凸出的问题便被解决,只是轻薄与摄像头不凸出无法兼得。

机身背面底部则是用于连接模块的金属触点“Mods Smart Surface”,采用镀金防水抗氧化处理,与模块通过磁力贴合,支持即贴即用。模块化设计是此次Moto Z最大的看点,Moto Z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摩影·投影模块、摩音·JBL扬声器模块、摩眼·哈苏摄影模块、摩电·电池模块以及摩范·背壳模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有关于Moto Z模块化的具体体验将在文章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
Moto Z轻薄坚固如“刀锋”般的外观设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为了达到超薄在设计上也有一些妥协,比如后置摄像头凸出,取消3.5mm耳机接口等。另外Moto Z模块化的设计较为巧妙,支持热插拔,使用时几乎没有学习成本,十分便捷。
"Moto Z硬件配置

硬件方面,Moto Z采用骁龙820这颗今年几乎所有旗舰都在用的SoC,配合4GB运行内存以及UFS 2.0制式64GB机身存储空间。骁龙820采用14nm FinFET工艺,我们都知道,架构和制程决定一款处理器的性能,芯片的制程越小,在相同功耗下有着更强的运算能力,在相同的运算能力下则有着更低的功耗。FinFEF主要是通过改造处理器栏栅形态来有效控制芯片栏栅的漏电率,提升能耗比。而14nm工艺则是目前量产CPU中最先进的工艺。

除此之外,骁龙820还采用内置Hexagon680 DSP,这颗DSP采用全新的Hexagon架构,集成了HVX(向量扩展)以及低功率岛。基于低功率岛可以进行传感器的信息处理,其它不需要工作的芯片可以完全关闭,避免浪费功耗。另一方面,基于这颗DSP,还可以实时对照片(视频)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在较暗的部分提高亮度,而画面整个亮度不变,也就是所谓的LTM技术。

从安兔兔跑分结果来看,Moto Z总分达到128187分,与多数骁龙820手机在同一水平线上,尤其在3D性能方面与RAM性能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实际使用中,反应在游戏体验与多任务运行时的有着良好的体验。Geekbench 3跑出单核2090分,多核5214分的好成绩,CPU运算能力与其他骁龙820产品相差无几。
"快充测试

"
之前的Moto旗舰手机均支持涡轮快充,今年的Moto Z在涡轮快充的基础上升级为了极速涡轮快充,采用5V/3A 15W充电器,官方宣称充电15分钟即可使用(非通话)6小时,充电69分钟即可充满。我们也进行了Moto Z的快充测试并整理成图表,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Moto Z整个充电过程近乎是直线型增长,一般最后的涓流充电速度也相对较快,从完全没有电自动关机到充满整个耗时74分钟,由于充电时间会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虽然与官方宣称的充电时间略有差异但相差并不大。
"续航测试

由于机身厚度仅为5.2mm,Moto Z内置2600mAh容量的电池,相比于现在电池容量普遍3000mAh起,看起来好像小了一些,那么Moto Z的续航能力如何呢,我们使用PCmark模拟日常工作对Moto Z进行手机续航测试,可以看到Moto Z的电池从100%消耗到20%需要花费8小时,可见Moto Z对于功耗的优化还是不错的,也就是说应对一白天的简单日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Moto Z系统梳理

Moto的产品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安卓原生的系统,这也成为其独有的标志。此次Moto Z搭载的是安卓6.0系统。原生系统总是给人干净、流畅的印象,与其他定制ROM的臃肿相比,轻巧了不少。下面,我们就针对Moto Z搭载的安卓6.0系统做一定的梳理,你会发现,其实这也不是简单的原生安卓。
直观来看,Moto Z的系统界面实际上与原生安卓有着很大变化。Moto Z没有采用原生安卓的二层桌面,所用应用平铺于一张桌面,图标也没有选择原生的风格,转而迎合圆角矩形,使得桌面清爽整洁了不少,联想称之为One UI。

但是当你继续操作起来,下拉通知栏、进入多任务界面,原生系统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这一切依旧是Materials Design的设计风格。

虽然是原生的系统,但是Moto Z依旧没有预装谷歌的框架,涉及的服务全部由联想提供,比如乐商店、语音助手等。另外,一些接地气的应用服务也被接入,比如安全中心,其中融合了骚扰拦截、应用权限管理、后台应用管理等。
在人机交互方面,Moto Z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我们看到,在Moto Z的正面有着许多传感器,比如听筒的金属装饰条微微凸起于屏幕、底部两侧隐约看到传感器开孔,这些为Moto的语音操控和手势操控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熄屏状态下,对手机说出预设的口令,就可以唤醒手机进入语音助手,最令Moto自豪的是,Moto Z可以识别不同人的声音,并且只对预设机主的声音有反应(通过低功耗处理器识别声纹而实现唤醒),做到你的手机只听你的。功能方面,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拨打电话、设置闹钟、听书、查询话费流量、看新闻、查天气等等,十分丰富。

除了语音交互,Moto Z支持手势操作,用手在屏幕上划过,就会显示时间等信息,左右摇手机即可快速启动相机、上下摇手机开启手电筒,这些功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开启相机,触发率几乎达到100%,用户可以从掏出手机开始到双手握持手机准备拍照之间就可以完成。

而Moto显示则是目前Moto系列手机标志性的人机交互功能,就是我们近期常说的Always On功能,利用AMOLED屏幕的自发光特性,短信、微信、微博等信息都会直接显示在黑屏状态下,在功耗和实用性上做了很好的平衡。
应该说在人机交互方面,Moto有着在硬件与软件双方面入手,确实做出了一定的特色。整体来看,系统在原生的基础之上做了一定的改良,但框架仍是原生的体验。
"Moto Z成像体验

Moto Z作为Moto最新的旗舰产品,在相机方面的打造倾注了不少心思。参数上,Moto Z搭载了1300万主摄像头+500万前置摄像头,主摄像头除了原生支持相位对焦,还支持激光对焦。当然,许多人也会吐槽其略显突出的镜头,这里需要为大家解释一下,之所以摄像头会突出,是为了容纳更大的音圈马达,从而保证对焦速度,同时加入光学防抖保证夜拍质量,完全是出于对摄像头性能的追求。这种性能和审美之间的取舍,苹果和三星都不约而同地倾向于前者,Moto做出如此选择其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Moto Z的拍照界面简洁,基本不需要任何设置,夜景、HDR等模式都是自动识别场景开启,还提供了画面亮度手动调节,通过滑动可以进行相册照片的预览,整体的交互并不复杂。下面我们通过样张来具体解析Moto Z的成像实力。

日间情况下,Moto Z的表现值得肯定,画面白平衡比较准确,对于蓝天的色彩处理很讨好眼球,第一观感不错。得益于相位对焦和激光对焦的加持,在对焦方面的表现尤其迅速,体验很好。

激光对焦在微距拍摄方面的帮助很大,以笔者拍摄的这朵黄花为例,本身的色彩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区分,依靠普通的反差对焦很难去把焦对实,即使是相位对焦也要费一番功夫。而Moto Z依靠激光对焦直接光线测距,通过反馈的距离信息直接将焦点调实,速度与准确度都有保证。

室内环境,Moto Z延续了室外的表现,各方面较为均衡。偶尔会出现测光不准,有轻微的过曝倾向,不过通过手动调节可以弥补。

夜景方面,得益于光学防抖的加入,可以将ISO维持在600左右,将曝光时间延长至十分之一秒,也因此Moto Z的画面纯净度值得肯定。另外,如果触发了Moto Z的夜间模式,系统会自动拍摄多张进行合成,达到最有效果,这样的代价就是时间较长(1秒左右),用户需要尽量保持拍照姿势,防止抖动。

总体来说,Moto Z在历代Moto手机中的拍照硬件应该是最为强劲的,从成像效果上看也是可圈可点,其超快的对焦速度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胜任日常的拍摄没有任何问题。
"关于Moto Z的模块化

作为Moto Z的最大卖点,模块化的设计成为其独一无二的标志,目前,Moto提供了5款模块进行功能扩展,分别为摩范、摩电、摩音、摩影和摩眼,对应着个性后盖、拓展电池、音响、投影和哈苏相机5种不同的模块。


Moto Z的后盖底部与模块上各自有一个16针接口,手机与智能模块进行贴合时,两者的针脚接触就能完成模块功能的拓展。

▲模块与手机通过
16针接口连接

▲魔影投影模块试用
年初推出的LG G5也是一款模块化手机,但是其模块的拓展是通过“插拔下巴”的方式完成,模块与手机间通过卡口联接,使用起来并不是十分友好。Moto Z与模块间通过磁性吸附,连接简单顺畅,同时也支持热插拔,这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应该算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LG G5的模块化
巧合的是,在笔者拿到这款模块化手机Moto Z的时候,谷歌研究已久的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刚刚宣布流产,似乎为模块化手机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Moto Z是否也会重蹈Project Ara的覆辙?这里不得不说,Project Ara的模块化与Moto Z的模块化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Project Ara相当于“攒手机”,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器、摄像头以及电池等模块进行组合,去完成一部手机;而Moto Z则是在一部完善的手机基础之上进行功能扩展,做到特定领域更加专业的体验,因此用Project Ara做类比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谷歌研究已久的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

Moto Z的模块化,不可否认其价值,尤其是在手机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前沿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
回到Moto Z这款产品,外观沿袭了Moto出众的工业设计,5.2mm的纤薄机身,考究的用料以及工艺,在设计上更是向昔日的经典刀锋致敬,唤起了不少昔日的情怀。配置上,Moto Z搭载了骁龙820处理器,5.5英寸2K级别的AMOLED屏幕,4GB+64GB的存储组合,属于当下主流的旗舰级别,使得Moto传统的原生系统和交互体验更加优秀。相机也进行了着重升级,1300万主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与激光对焦,令成像的体验显着提升,本身就是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至于Moto Z的模块化设计,确实惊艳了许多人,体现出Moto依旧不俗的工业底蕴与创新精神,展示了其对于未来手机发展的思考,在产品层面无疑是成功的。在商品层面,Moto Z作为一款Moto旗下的旗舰手机,能否吸引更多消费者为其买单,进而重塑昔日刀锋时代的辉煌?只有等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了。

‘肆’ 小清新之选:碧浪之家(Bronica)相机的低调与内涵

转自国家地理kate

撰文:苗高杉

摄影:Gakuy

ZenzaBronica是日本的一家曾经很知名的中画幅相机公司,它生产过好多价廉质优的又很有特色的120相机。勃朗尼卡(Bronica),港台翻译成“碧浪之家”,前者带有某种舶来品牌的神秘气息,后者能体现出该品牌的亲民路线,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碧浪之家这个称谓。

左上:Bronica S2,右上:Bronica EC-TL,下:Bronica D

时至今日,认识碧浪之家这个品牌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对于从胶片摄影起步的老一辈摄影人来说,它可是承载了很多的记忆。那时候欧系的中画幅相机算是奢侈品,像哈苏500系列、禄来福来,十几万元一台的价格不是普通人能够接受的,所以很多人就把目光转向了同样素质优良的日系产品。

尼康为Bronica生产的镜头焦段跨度广,可以满足几乎所有拍摄需求。

在为数不多的日本120相机品牌中,Bronica算是自成体系。最初为人所认识的是1958年推出的6X 6模组化中画幅单反相机(SLR)Bronica Z。当时,日本相机生产商一般都会避开与当时的6X 6 SLR皇者——Hasselblad的正面冲突,如Pentax生产Pentax67/645,一些更大或更小的片幅。Bronica Z作为第一台仿哈苏的日本SLR,有相当的象征意义。一直坚持6X 6画幅和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也令Bronica有了“日本的哈苏”的美誉,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创办人Zenzaburo Yoshino的坚持和野心。

Bronica搭配富士胶卷拍出来的照片清新自然

早期的Bronica相机采用焦平面快门,搭配尼康公司为之生产的高素质Nikkor镜头。最早的型号是Bronica Z(1958)和Bronica D(1961),虽然说是仿哈苏,但在核心技术中有本质上的不同,例如一般SLR都是采用上翻式的反光板,而Bronica则使用一种复杂的下潜式反光板,令镜头能以更短的法兰距设计,从而使广角和大光圈镜头更容易制造。这两个型号产量很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二手市场上价格甚至比哈苏还要高。

Bronica独特的反光板设计让相机可以使用40mm的广角镜头

之后的Bronica S系列仍旧延续了之前的机械快门设计,但是体积更小,更加便携,也更坚固耐用。Bronica C系列是S系列的简化版,不可换机背,其余性能差别不大。Bronica S2A为最后生产的机械快门相机,之后从EC系列开始的所有机型都是电子快门。

1972年Bronica推出EC型相机,标志着这个品牌进入全面发展时期。镜头体系扩展到从30mm鱼眼至1200mm各个焦段,除尼康之外,还有Komura、Zeiss多家镜头提供商,后来Bronica自身也开始设计生产镜头。EC的改进型EC-TL是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曝光的中画幅相机,在当时可谓真的让人刮目相看。除此之外,各种附件也是应有尽有,测光顶、不同胶卷后背、近摄皮腔等等。

方形画幅的Bronica SQ很适合拍文艺小品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Bronica相机开始由焦平面快门向镜间快门转变,所使用的镜头也逐渐转向自家品牌。这种转变一方面是处于降低机震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让快门更可靠耐用。但缺点也是存在的,镜间快门的最高快门速度无法做得很高,而且成本也略微增加。这一类机型有ETR系列、SQ系列和GS系列,分别对应6X 4.5、6X 6和6X 7画幅。

Hasselblad、Bronica、Mamiya三个品牌的相机对比

其中,Bronica ETR和Bronica GS分别和同时代的Mamiya 645、Mamiya 67直接形成竞争关系,所以经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这两个品牌的相机不管从外观还是模块结构方面都十分相似,在焦段上也有很大重叠。笔者个人认为,Mamiya相机在设计时功能目标更加明确,645相机适于携带,容易操作,67系列属于座机,追求稳定性和成像质量。但是Bronica好像什么都想兼顾一点,最后功能齐全但是操作复杂,也隐性地增加了故障可能,且外观略显粗糙。不容置疑,Bronica ETR和GS都是好机器,但是在那个实用主义居上的年代,这个低调的品牌必然不如Mamiya更加普及。

Bronica SQ和Hasselblad 500系列从功能和外观上都系列十分相似

Bronica SQ这个系列取名自“square”,除了某些更小众品牌,它算是日系6X 6 SLR的一枝独秀。它的画幅、体积及形状都与哈苏相仿,但是更加轻便、能够自动曝光以及价格低廉,这些特点都让它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即使在现在的数码时代仍不失为摄影师的工作利器。1990年Bronica推出的SQ-Ai型可谓集大成者,7种胶片后背甚至还可以拍宽幅135和宝丽来相纸,TTL闪光系统让记录摄影更方便,与机身搭配的PS系列镜头也完全不逊于欧系厂商。

用Bronica拍摄人像写真也是非常好用

“碧浪之家”终究没能在的数字化浪潮中幸免,被腾龙(Tamron)收购之后,Bronica在2000年推出了最后一款产品——RF645。笔者认为这台机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像Mamiya 7那样,走小众高端路线,借以转型到数码中画幅都是可能的。

RF645成为碧浪之家的绝唱

但是,问题就在于数码浪潮来势迅猛,急剧压缩了胶卷相机的生存空间,根本不留给Bronica任何喘息的机会,这对于业务范围单一的相机厂家是一种必然结果。最终,这台被寄予厚望的旁轴相机因为取景器校准问题而停产,这样落幕方式略显讽刺,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无奈。有些大品牌一夜之间崩塌,有些改革之后搭载着新浪潮全速前进,而Bronica属于第三类,慢慢兴盛又慢慢消亡。

摄影师Gaku Original用Bronica拍出了生活的温暖

现在回头再看碧浪之相机,如果你是一个胶片摄影爱好者,那么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宝藏,如果你是个数码控,那么碧浪之家也会让你改变对胶片摄影的认识,如果你是器材党,那么一定会为勃朗尼卡的特立独行所着迷。Bronica是一台有情怀的相机,干活时不会像数码相机那么方便,又没有哈苏禄来那样被藏家追捧,但是出门旅行或者朋友聚会你会乐意去用它,拍身边的人,记录日常点滴,它会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

‘伍’ 碰到一些土豪几十万~两百万的组装相机,随便拍出来的都是大片,是什么相机

几十万几百万的相机是有的,但没有哪张大片是随手拍出来的,大片都是拍摄这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天时地利的综合结果。
你说的那种小东西很清晰的照片,是使用可换镜头相机,一般有单反,微单等,采用微距镜头拍出来的,或者用长焦镜头拍出来的。也不必花几十万,几万就行。
玩相机是没有底的,一个好镜头几万,几十万。吸毒毁一生,单反穷三代!

‘陆’ action2pro功能

全新的“模块化”
要说 DJI Action 2 最大的改变,那就从这个特别的新造型说起。
DJI Action 2 告别了以往传统的运动相机设计,改用了由“相机本体”+“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模块化设计。
这样的组合会让人想起 Insta360 之前推出的 Insta360 OneR 系列模块化相机。但在设计逻辑上面,DJI Action 2 和 OneR 却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
OneR 所用的“主机+镜头”的设计,那就是除去摄像头部分的元件,其他元件都会集中在主机模块上面,有点类似可换镜头相机跟镜头的关系。两者必须合体工作,缺一不可。
相反,DJI Action 2 的本体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相机,上面已经收纳了摄像头、屏幕、麦克风、电池、储存空间等拍摄需要用到的东西,只有它一个就能够开始拍摄。
可能是因为全部集成于一个小方块里面的关系,DJI Action 2 这种紧凑设计也换来了更好的防护性能。
和其他裸机只有 5 米防水的模块化运动相机产品比起来,DJI Action 2 的主相机在裸机状态下可以实现 10 米防水,其金属机身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抗摔性,耐用程度也会比需要组合的机型好。
虽然这样对比是有一点“犯规”,但对于模块化运动相机来说,外置模块应该是锦上添花的功能,机体的稳固性和拍摄稳定性才是机身设计师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如果不保证基础拍摄时的稳定性,还需要用户透过更复杂或繁琐的方式来提升机身的稳固程度(如加上外置的稳定框架或防水结构)才能达到平均水平,那这种模块化出来也没有意义。
由此可见, DJI Action 2 这种模块化的思路才更符合运动相机的逻辑。
新一代的拍摄体验
大疆在发布时强调,他们这次是把自家最小的相机系统塞到了 DJI Action 2 的机身里面。而如何在控制机身尺寸的同时确保画质和功能,就成了 DJI Action 2 最大课题。
画质
相机规格方面,DJI Action 2 搭载了一块 1/1.7 英寸的 CMOS 传感器,搭配了一个视角为 155°(等效)、光圈为 F2.8 的镜头。等效到我们常用的 135 画幅之后,是一支接近鱼眼的超广角镜头,视角比 OSMO Action 还要广一点。
1/1.7 英寸的传感器也比 OSMO Action 所用的 1/2.3 英寸传感器要大一些,画质上的表现自然也有所提升。
DJI Action 2 支持 1200 万像素的照片拍摄,和 OSMO Action 一样支持 JPEG 和 RAW 的照片输出。从默认直出的 JPEG 来看,DJI Action 2 的表现还不错,能够尽可能在高光和暗部中保留细节。暗部的位置放大虽然稍稍有点粗糙,但对于运动相机来说还可以接受。
不一样的更新,全面的选择
总的来说,DJI Action 2 是一块非常特别的升级。
参数和功能体验上,DJI Action 2 拥有目前最新的规格,画质、防抖等拍摄体验上都要比 2 年前的 OSMO Action 要完善不少,高效的体积压缩也能够展示出大疆在工业设计上的造诣。模块化设计的加入,也为相机的功能和玩法带来更多可能性。
尽管新推出的 HorizonSteady 没有支持 4K,DJI Action 2 的前屏模块也没有推出“无线版本”,感觉还是有点可惜。
但从整体的完成度来说,DJI Action 2 的表现其实已经能让人满意了。
如果你希望拥有一台可以在拍摄方式上尝试更多可能的设备,又或者是希望为自己的 Vlog 增加更多“不一样的视角”,那更新后的 DJI Action 2 会是一个颇为均衡且全面的选择。
3.优势说明
磁吸设计太棒啦!!!!!!运动相机确实小巧,但是固定装置是隐形体积!这才是大头!固定车上要用吸盘,第一人称要用特大一个背带,或者头带(这个特别不稳!因为GoPro很重)还有什么背包带,腕带......GoPro更换机位就是灾难,拧螺丝是最蛋疼的,如果没有对准(一些副厂配件紧得不行)那是半天都怼不进去。运动接口的快拆好一些,或者直接全部上快拆(贵啊!)但是它的形态就会有那么一点奇怪,比如用臂带碗带时,有快拆的重心会很高。action2的磁吸太爽啦!!!你可以吸在车上,我最爱的是那个带有粘性的球头,可以粘在各种地方(跟go2一样,用水洗洗就能重复使用),一粘一吸太爽了!!!!!!
小巧重量轻;这里先不讨论主机使用的不便,但是不便至少能用啊!像go2一样吸在胸口,直接就解放双手!!!虽然GoPro用附件也能实现,但GoPro重啊,action2主机56g,胸前头顶fpv,妙啊!

‘柒’ LG G5评测:模块化+双摄彰显次世代魅力

【IT168 评测】LG的手机业务在国内或许并不是焦点,毕竟同为韩企的三星凭借S6、S6 edge系列大获成功,加上苹果一贯的强势表现,还有国产高性价比手机的猛烈冲击,LG在其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因此对于LG而言,想要重现昔日巧克力时代的荣光,在策略上必须博出激进的改变,在产品上做出大胆的创新,而这一切就从此次评测的LG G5开始。
熟悉LG产品的朋友应该了解,第一季度发售的G系列一直是LG的旗舰产品线,搭载的曲面屏、可修复后盖等黑科技令人记忆犹新,每年一旗舰的节奏也很稳定。可是去年下半年推出的LG V10打破了这一传统节奏,同样旗舰级别的配置,最新的双屏、双摄被引入该款产品,商务硬朗的设计语言与G系列的灵动形成强烈的反差,暗示着LG在旗舰产品策略上的改变:效仿三星一年双旗舰,上半年G系列主打时尚新鲜,下半年V系列主打商务简约,以此延续品牌市场热度。

细数历代G系列产品,尽管硬件上的精进与理性,技术上的点滴创新都为人所称道,但其传承的设计语言并不被大众所认同,加上苹果、三星、华为等品牌的竞争,销量并不理想,逐渐沦为市场的看客。但无独有偶的是,LG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消费者的口味,留出更多时间去思考未来,潜心于自家的黑科技,因此LG G5自然也被寄予了更多。
相比以往的LG G系列产品,LG G5的改变是明显的。外观设计更加圆润,削减了背部的RearKey按键,色彩相较于往代产品也更为轻快明丽,材质摒弃了相对廉价的塑料,转而迎合潮流,选用铝合金,工艺更是不敢怠慢。更为关键的是,LG G5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底部模块可拆卸更换,以此达到功能上的扩展。这在以往的产品中都没有出现过,LG凭借这点无疑是走在了科技的前沿,加上双摄像头、Always On Display的加持,LG G5甚至有一些次世代科技的意味,赚足了关注度,也显示了LG作为韩企不输于三星的创新能力。
"LG G5相关参数

屏幕特性
5.3英寸 IPS-LCD

分辨率
2560x1440

处理器
高通骁龙820

频率
2*2.2GHz+2*1.5GHz

机身存储
32GB UFS 2.0

运行内存
4 GB LPDDR4

主摄像头
1600万像素+135度广角800万像素

前置相机
800万

电池
2700mAh

特色功能
magic slot模块化扩展、Always On、双摄像头

机身颜色
粉、金、银、灰

操作系统
Android 6.0.1

网络制式
全网通版

SIM卡类型
Nano-SIM 双卡双待

价格
4888元【点击购买


当然,LG G5的亮点不仅限于这些创新,内在配置的扎实演进也让LG G5有了更多重返旗舰市场,和苹果、三星一较高下的资本。作为开年旗舰,毋庸置疑地选用骁龙820处理器,辅以4GB LPDDR4运存,32GB UFS 2.0存储,搭载2K分辨率的屏幕,融合了LG多年来的技术造诣,让一部手机跨界VR、涉足影音有了更多可能。
因此总结起来,LG G5的核心卖点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全新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带来更多跨界的可能;其次是背部搭载双摄像头,支持135度的广角拍摄;最后是骁龙820的加持和Always On Display的是技术实现。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些亮点进行一一剖析。
"一、LG G5外观有哪些亮点?

和上一代旗舰LG G4相比,LG G5拥有浑圆的四角,黑色屏幕面板则与其他色调的下巴形成了鲜明对比。屏幕并没有延续G4弯曲的基因,只是听筒部位的玻璃经过了弯曲处理,滑动屏幕时的触感也比较柔滑,让手机在不同的角度都展现出圆润带来的魅力。

虽说LG G5作为LG G4的升级之作,不过LG G5的屏幕反而更小更精致了一些。搭载了5.3英寸的IPS-LCD显示屏,2K分辨率,提供了优秀的显示效果以及颜色还原度。LG G5屏幕还配备了“Always On”的新功能,可以让屏幕一直显示相关的信息和时间。在功耗方面,LG官方宣布采用Always-On的LG G5每小时待机仅耗电0.8%。

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智能手机早已进入到了“金属时代”。此次LG G5将金属和玻璃面板紧密融合,使得整机更显精致,也彰显了LG的工艺水准。特别要指出的是,作为一款全金属手机,LG G5背部并未采用常见的三段式设计,LG G5为了美观将天线放进了手机壳中,然后在手机底部喷涂底漆覆盖了“白带”。另外,LG G5的背部边缘被打磨一圈了高光T槽,握在手上有一种割手的感觉。

在机身背部的设计上,LG G5背后搭载了双摄像头,一颗是普通的1600万像素的标准视角镜头,另一颗是135°广角摄像头。拍摄时两者能够进行切换,其中那颗135°广角摄像头更加适合拍摄大场面的摄影题材,这意味着LG G5能够轻松自如拍摄完美的风景照。两个摄像头的中间是彩色光谱传感器和闪光灯,LG G4就采用了此类传感器,此传感器是一个感知色温的传感器,用这个传感器作辅助,能更加准确的实现照片的色温。

LG G5背部最大的改变就是Rear key的剔除,Rear Key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将所有的按键都设计在了机身后方,音量键与电源键竖列于背部摄像头之下,这样可以让用户在操作手机的过程中直接用食指进行触控,但是其实依然是一个非主流的设计。此次LG G5将音量键重新放在传统的机身侧面,而LG这一次将LG G5的音量键改回了侧面,并且使用起来也更加顺手和方便,不过电源键和指纹识别功能依然设计在手机的背面。

接口方面,LG G5表现也非常主流,LG G5的底部采用了最新的Type-C接口。相比传统的MicroUSB接口,无需区分正反向的盲插属性使其操控体验更加便利。而开启Magic slot的按键也稍稍有些难按,不过安装不同模块时发出的“咔哒”声听起来还是挺清脆的。
"二、模块化设计是怎么回事?

为了让手机打造成更加轻薄的机身造型,各家厂商都开始把手机设计成不可拆卸的,但这让许多喜欢拆卸电池的人苦恼不已。此前LG一直都坚持可换电池的设计,但这样的设计结构复杂,使得机身材质和造型都无法做到最优。此次LG G5摒弃了沿用多年的塑料材质,全面换装成金属材质,并且把LG G5设计成模块化结构,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就LG G5来说,模块化的设计是LG G5的点睛之笔。在大家吐槽智能机内置式电池设计的当下,LG G5打破传统,改用插拔式电池的多变模块设计,如同过去Rear key的设计一般。在上手之后,用户只需按住机身侧面底部的卡扣按键,“下巴”便会稍微弹出一些,但此时并不会造成手机断电,轻轻往外拉即可将LG G5的电池模块直接拔出。不过,在其分离过程中有些费劲,大家拔下电池时还需特别小心,切勿让底座锋利的棱角划伤手指。

在弹出“下巴”部分,LG G5的电池还固定在下巴部分上面,此部分同样采用了卡扣固定的设计。需要双手稍微用力拔开,拔开拆卸的过程要多加小心,避免造成卡扣损坏。当然,LG G5的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更换电池,还有与之配套的模块化套件LG拍照精灵LG CAM PLUS ,再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化。不过现在小编手里没有该组件,还是和大家说一下,Cam Plus模块其实是一个相机握柄,不过它融合了快门键和变焦拨杆,戴上它后拍照手感马上会有大幅提升。此外,该模块还内建一块电池,可以增强手机的续航。

总体来说,目前模块化智能手机还不够成熟,要想真正的实现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要知道,即便是像谷歌这样人才济济的高端科技公司,研究起模块化智能手机也是困难重重。如果以后智能手机都能模块化,这样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比如我们可以在玩游戏时换上更强的处理器,在外出旅游时对相机部分做出相应的更换升级。而LG G5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拔掉“下巴”后就可外接LG Cam Plus模块。
"三、骁龙820性能解析

LG G5搭载了高通骁龙820处理器平台,CPU部分共有2*2.2GHz+2*1.5GHz一共四个核心。提到骁龙820的性能,我们首先就要提到此次骁龙820选用的三星14nm FinFET工艺。简单来说更先进的工艺能够提升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提升晶体管性能,提升整体芯片性能。同时通过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也能够达到降低漏电率降低功耗减少发热的效果。总体而言更先进的制程能在相同的功耗下达到更高的性能,在相同的性能下有着更好的功耗表现。

在笔者印象中,Qualcomm有几款颇具影响力的SoC产品:QSD8250、QSD8260、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骁龙820等。其中QSD8250/8260采用自主研发Scorpion架构,骁龙800/801采用自研Krait架构,而此次骁龙820则采用最新的Kryo自研架构。

此次采用Kryo架构的骁龙820采用四核心设计,时钟频率达到2.15GHz,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相比于APQ8064、骁龙800、骁龙801不同,此次骁龙820采用了2*2.2GHz+2*1.5GHz的不同时钟频率的四颗核心设计。同时,之前骁龙800采用了4aSMP,也就是四个异步对称式核心,每科核心均能够单独控制,每颗核心的频率也不存在差异。而此次骁龙820采用两簇核心管控2aSMP,也就是2+2的异步对称式核心,换句话说2颗1.5GHz核心是同步同频的,而两颗2.15GHz也是同步同频的,但在这两簇核心组之间采用了异步对称式的设计。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骁龙820也采用了类似big.LITTLE的设计,但通过Qualcomm官方的讲解其实并不是这样,两簇核心组仅是时钟频率上有所差异,但仍采用相同的Kryo架构。
下面我们不妨通过跑分软件来量化一下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到底如何。

从跑分结果来看,LG G5的综合性能无疑是业界的一线水平。安兔兔跑分轻松跨越13万,Geekbench 3.0的表现也可圈可点,CPU单核跑出2320、多核4683的好成绩。

此外,骁龙820处理器平台的GPU方面选用了Adreno 530型号,相比上代的Adreno 430来说功耗下降了40%,同时图形处理性能还提升了40%。经过GFXbench软件多场景的测试之后,其综合表现处于目前的顶尖水平。

其他方面,骁龙820处理器平台的调制解调器升级至下行支持Cat.12(最高传输速度达600Mbps),上行支持Cat.13(最高传输速度达150Mbps)。此外还支持Quick Charge3.0快速充电技术,相比2.0时代充电速度提升了28%,我们特别针对LG G5做了充电速度的专项测试。

根据LG G5电源适配器的标注信息显示,其充电功率共有两种规格,分别是5V/1.8A;9V/1.8A。最新的QuickCharge 3.0协议能够恰到好处的调节电压,达到预期的充电电流,从而最小化电量损失、提高充电效率并改善热表现。从折线图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LG G5的电量从9%到100%一共用了75分钟的时间。以此效率,充电半小时达到50%,充电一小时可达80%,其充电速度令人满意。
"四、LG G5的主摄像头成像表现如何?

LG G系列近几年在拍照方面一直有着很全面的表现,此次LG G5在相机上可谓稳中有升,稳在于其主摄像头沿用了LG G4上的1600万像素索尼IMX 234传感器,而升在于其又搭载了一枚拥有135度视角的广角摄像头,做到了双摄像头配置。然而不同于华为P9、360奇酷之类的双摄协同工作拍照,LG G5的两颗摄像头多数时间维持在单独工作,用户在取景时可以在两者之间流畅切换。当然,双摄也有协同工作的时候,就是LG G5有趣的画中画拍照,接下来会为大家详细讲述。

默认情况下,LG G5采用1600万像素的索尼IMX 234进行拍照,F1.8大光圈,配备OIS光学防抖。这个组合在LG G4时代就有着不错的成像表现,此番继承到LG G5身上,LG能否继续深挖这枚传感器的潜力,我们接下来看样张表现。

首先是白天光线充足情况下的室外样张。在色彩的表现上,LG G5比较符合人眼的观察,由于采用了彩色光谱传感器,在场景切换中能够迅速调整白平衡。在解析力方面,LG G5给人的感觉很震撼,1600万像素的细节呈现很锐利,一下子就能够抓住人的眼球。

LG G5在微距的表现也很值得称道。这一方面源于其F1.8的大光圈,有着极强的背景虚化效果,另一方面,LG G5的对焦系统与众多产品有着质的区别,搭载激光对焦模块,并且支持多点对焦,即使暗光环境下,也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对焦,是的被拍主体轮廓清晰,细节锐利。

暗光环境下,LG G5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个人认为夜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焦速度及成功率,其次是是否拍的到,最后是画面纯净度。在对焦方面,相较于白天“指哪打哪”的对焦体验,暗光下LG G5的能力下降是必然,但是体验差异并不明显,笔者尝试至多两次对焦完成。

再者,得益于大光圈、光学防抖的加持,LG G5的曝光充足,画面亮度比较高。样张中的报刊亭书目依旧清晰可辨。在对比缺乏光学防抖的iPhone 6s时,优势明显,时钟上的房檐色彩iPhone已然是看不到了。

噪点控制方面,LG G5完全令人满意,画面纯净度有着很好的保证。整体来看,LG G5的相机在生活中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有着一流的表现,是整机的加分项。只是提醒大家,由于相机略微突出,由一块面积较大的玻璃覆盖,镜头难免沾上指纹污迹,使用前建议擦拭干净。
"五、LG G5的双摄像头怎么玩?

LG G5的后置副摄像头是一枚拥有135度视角的广角摄像头,光圈F2.4,像素为800万。通过界面顶部的按钮可以进行切换。开启广角摄像头模式后,可以明显感到视野的广阔,毕竟是135度的广角,画面在两侧边缘已经有了畸变,通过下面的机组样张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正常视角

▲135度广角


135度广角

借助于双摄像头,LG G5有着趣味的“弹出”模式,就是我们俗称的画中画,广角镜头的成像负责背景取画,标准镜头负责前景取画,支持多种前景形状和背景滤镜,有一定可玩性。

应该说,LG G5并非依靠双摄像头合成图像提升画质,而是靠双摄起到了变焦的效果,排出视角更加独特的照片,额外增加了画中画的创意玩法。
"六、基于Android 6.0的定制系统解析

LG G5作为一款2016年LG的最新旗舰,预载着基于Android 6.0.1深度定制的全新UI。和历代机型一样,LG始终在对系统内置的UI做着美化和调整工作,它摒弃了Android智能手机传统的界面布局,取消了独立的桌面和应用程序列表界面,改用国内用户熟悉的一体化桌面设计,所有图标均位于手机桌面上,通过不同分类的文件夹来保证桌面的整洁,不过如果你习惯了传统界面的整理方式,当然也可以自己下载一个第三方启动器来管理桌面上的程序和插件。

LG G5系统图标进行了重新绘制,依然是圆角矩形设计,色彩运用更加浓烈。但是整个图标的风格不是完全统一,对于美感可言稍微有点欠缺。当然,它的整体界面风格依然是简约清新的,再搭配上特色的壁纸,还是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事实上,与时下众多安卓智能手机不同,LG G5并未预置过多的第三方应用,使得桌面颇为清爽。有些遗憾的是,LG G5并没有自己独家的应用市场,预置了安智市场这样的第三方应用市场,给人并不是很用心的感觉。

对于Android的用户来说,下拉菜单已经成为用手机的使用习惯,在下拉菜单中我们能找到各项快捷按键。LG G5的下拉菜单的部分主题色与整体色系搭配一致,给人的整体感很强,并且支持快捷图标的更换和添加。后台运行程度管理的部分依旧延续了安卓的卡片式设计风格,操作逻辑比较便捷。

整体来说系统界面变化还是比较大的,除了简约清新的一体化桌面之外,LG G5的系统设置同样变化比较明显,当我们打开设置页面,我们会发现页面由之前的一个变为了四个页面,分类变得更加细致化,让我们短时间内更精准找到的需要的模块。不过视觉上略显繁琐,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哪怕之前用过LG G4,当你上手LG G5也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双卡双待是在功能机时代就普及开来的功能,这一功能可以很好的满足商务人士公私分开或者两地工作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来看,安卓从低端到旗舰几乎通通具备这一功能。LG G5最下面右端搭载了一键切换SIM卡功能的快捷虚拟键,点击快捷虚拟键便可更改SIM卡以及长按转到双SIM卡的设置;双SIM卡的管理部分支持为两张SIM卡分别设定主题,并且开启成本节省模式,呼叫将通过分配的SIM卡进行。

LG G5此次还集成了LG Friends管家,就是添加了一款可以方便对LG Friends配件进行蓝牙链接的软件——Friends Manager,通过它可以实现与CAM Plus、360 VR等设备的连接和管理,有效的解决了用户配对多个不同蓝牙设备时的不便,贴近用户的实用性,扩展了LG G5的更多应用功能。
"七、关于LG G5你所关心的问题

我们也将目前用户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对于魅族PRO 6来说,相信你会有很多使用和基础功能的疑问,或许你能从中得到相关的解答。对于问题中的详细部分,我们在每一页的评测中都有详细的答案,打算详细了解的用户可以细阅我们的每一分页。
"1、LG G5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材质,是如何解决“白带”问题的?

LG G5的一体式机身是用特殊铝合金LM201制造的。这种金属是LG和韩国工艺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用在赛车、飞机等领域,特点是耐用性好、硬度高、重量轻。但是金属机身必然会面临如何解决信号溢出的问题,LG选择了比较讨巧的办法,采用了纳米注塑工艺制造了天线信号溢出带,然后在金属表面加了一层特殊涂层,类似于魅蓝metal的做法,只不过LG G5采用的涂层处理更为精妙,保持了较强的金属质感,同时有苍穹灰、花漾粉、流光金和冰月银四色可选。

"2、LG G5的模块化设计理念究竟隐藏怎样的玩法?

LG为自己的模块化设计取名为Magic Slot(魔力槽),基础的部件仅为一个原装的“下巴”,用户可以很轻易地更换电池。额外地,LG也为LG G5推出了LG CAM Plus和LG Hi-Fi Plus两个模块。其中LG CAM Plus和之前的Lumia 1020专业相机保护套有些相似,装上该模块后G5的电池容量会从2800毫安升至4000毫安,此外,相机上常见的两段式快门、录影键和变焦拨轮也都可以在手柄模块上找到。而LG Hi-Fi Plus则是LG通过和B&O Play合作推出的产品,其中加入了32-bit DAC(解码器)和放大器,使得LG G5在音质上得到提升。当然LG也表示,Magic Slot的模块化拓展件还会不断完善,更多惊喜还要等待。

"3、Always On Display在IPS-LCD屏幕上是如何实现的?

传统印象中,Always On Display技术应该是AMOLED屏幕的专利,AMOLED的自发光特性让功耗得到了很好的控制,Always On Display的实现也相对容易。与之对应地,IPS-LCD由于大面积背光的存在,实现Always On Display的功耗骤增,很难做到。

但是LG在液晶显示方面的技术让我们吃了一惊,LG G5搭载的IPS-LCD屏幕也能做到Always On Display,将主屏幕中心的一部分做成了全天候开启显示信息,每小时待机仅耗电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背后的实现原理,我们分析很有可能是LG在屏幕的Always On Display区域采用了单独的背光,由屏幕控制器中的屏幕内存控制(不调用CPU、GPU),仅能显示黑白两色,采用每分钟一次的刷新率,功耗大幅降低。
此外,这块2K分辨率的IPS-LCD屏幕还可以在强光下将亮度飙到惊人的850尼特,这在2K级别的屏幕中也是难能可贵的,足见LG在液晶显示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4、LG G5的双摄像头设计带来了怎样的优势?

不同于华为P9、360奇酷之类的双摄协同工作拍照提升画质,LG G5的两颗摄像头多数时间维持在单独工作,用户在取景时可以通过手指的放大或缩小在两者之间流畅切换,起到变焦的效果。主摄像头为标准镜头,大光圈,高像素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副摄像头为135度视角的广角摄像头,光圈F2.4,像素为800万,适合一些自然风景的拍摄,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普通手机的全景模式。当然,两枚摄像头也可以协同工作,做到画中画、连环画一样的趣味拍摄效果。

"5、LG G5的低配版是否会在国内发售?

日前曝光了LG G5 SE版本(低配版)的国外发布消息,与正统的LG G5相比,处理器从骁龙820变成骁龙652,内存从4GB变成3GB,其他参数依旧,主打的模块化设计、双摄像头都有保留。根据我们的推测,LG G5 SE版本并不会在国内发布,毕竟国内LG还是主打旗舰市场,引入LG G5 SE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内耗,并不利于LG G5立足于期间市场,因此LG G5 SE应该只会在俄罗斯、拉美等地销售,售价方面并没有准确消息。
"6、LG G5的国内版本将在何时发售?

LG G5已经在京东开始了独家预约活动,经历了延期,定于4月28日上午10点开启抢购。预约并购买的话,可以获得包括LG CAM Plus拍照精灵、原装电池套装等在内的大礼包,晒单还可获得H3 by B&O PLAY的价值1498元的耳机,并有碎屏换新机、白条免息、极速达、以旧换新等多项增值服务。
"相关链接:

LG G5京东独家预约 4月28日上午10点开售【点击查看详情

"八、如何看待LG G5,是否值得购买?

LG的手机业务在经历了2015年的诸多不顺之后,做出了许多改变,第一步便是双旗舰战略延续品牌热度,第二步便是在产品上进行大胆创新,重新吸引人们的关注,这点映射在LG G5上尤为明显。模块化、双摄、Alway-On等科技让人耳目一新,随之而来的,还有LG G5的家族产品,包括LG 360 CAM、LG 360 VR、LG Rolling Bot、LG Smart Controller等等,向我们展示了LG G5作为一部手机的无限可能,也间接体现了LG同为韩企不输于三星的创造力,更体现了LG对于未来的种种思考。

尽管LG G5的外观谈不上美观,尤其是背部设计呈现出蠢萌的表情,成为很多人吐槽的槽点,加上三星S7的继续发力,让LG G5的市场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众多观察家也不看好其销售成绩。但是不可否认,LG G5依旧是一部性能强劲的旗舰机型,凭借着诸多创新,已经成为颇具话题性的产品,这在手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难能可贵。
目前LG G5已经在京东开始了预约活动,4月28号开启抢购,售价4888元。预约并购买的话,可以获得包括LG CAM Plus拍照精灵、原装电池套装等在内的大礼包,晒单还可获得H3 by B&O PLAY的价值1498元的耳机,并有碎屏换新机、白条免息、极速达、以旧换新等多项增值服务。对科技前沿的产品充满着好奇和期待的朋友,不妨体验一下LG G5,相信这绝对是一款从视听感官上都能带来超多新鲜感的手机,散发着LG眼中次世代手机的独特魅力。【点击直达购买地址】

‘捌’ 为什么前几年谷歌力推的模块化手机现在没动静了

首先得承认,模块化手机是个很天才的思路,初衷也很好,既能让用户升级自己最需要的部分,也有利于环保避免浪费,但可惜实用性不佳,最终黯淡收场。

Google的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是在2015年提出来的,按照设计摄像头、电池、处理器、存储等等都是模块化设计,不同模块组装在一起,想换哪个就换哪个。

这样可以实现非常个性的手机,比如你需要很强的处理器但不喜欢拍照,再比如你需要超大存储但对处理器不敏感,再比如你就喜欢自拍而不用后置摄像头,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对应模块。

而某个模块有了更强的升级版本,也可以直接买来换上,而不用更换整个手机。

荷兰也出品了一款模块化手机Fairphone 2,而且抢在Google之前面世,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的模块化手机。

但这种设计也存在致命缺陷:

1、美观性不足。 因为需要兼顾不同模块,更注重实用性,缺乏一体化,很难做漂亮,因此只适合极客,普通大众根本看不上。

2、不耐摔。 因为是模块化组合,很难紧密,一摔就很容易粉身碎骨,甚至一碰就散架。

3、升级之路不通。 要想实现模块定制、升级,就需要各路厂商推出不同模块,比如高通给各种处理器,索尼给各种摄像头,这显然需要整个行业大动干戈,谁都领导不起来,就算有,不同模块的兼容性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4、不符合产品趋势。 手机集成度越来越高,元器件越来越复杂,手机整体设计需要厂商通盘考虑、综合设计,模块化显然是背道而驰。

5、手机更新换代太快。 手机随时都在换代提升,很多人一两年就会换一部手机,价格也很丰富,还折腾啥模块?

LG、Moto后来也做了不少模块化手机,但不同于Google的理念,LG只是换电池,Moto只是扩展外接不同模块,并不是一回事儿。

模块化手机?我觉得这就是笑话,典型的吃饱了没事干的伪创新,说实话这样的创新很难想象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做出来的,大家都在追求轻量化的集成化,谷歌倒是好模块手机一出直接把 历史 倒退了十年,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无聊到手机都模块化呢?

手机和电脑是有本质化的区别的,电脑是一个残损率特别低的东西,而且当单个模块的升级就能带来很不错的体验,其它地方不升级的情况下换个固态硬盘的话,那你的电脑就会重获新生了,而手机更换单个硬件的话远没有这样的效果!

最关键的是手机行业更新换代非常快,两年不换手机就跟不上潮流了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而电脑随随便便用个五六年不是问题,换个固态硬盘又可以用个三四年~

模块化手机是不符合发展逻辑的,做出来顶多是小部分发烧友的玩物,就比如摩托罗拉显得额外的模块扩展,售价9999,这又有几个人真正的会买呢?增加趣味性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成为大众的产物那基本不可能!

模块化手机让我看不到任何的创新元素在里面, 科技 的发展都是化繁为简,这倒好模块手机一出来就化简为繁了,明明一台轻薄的一体化手机就能做的非常好,何需要拆成零件自己组装?

模块化手机曾经谷歌希望做成行业标准,因为谷歌从极客的角度出发来做一款酷炫的手机但是却忽略了大众用户对图手机的需求,所以谷歌的模块手机没动静了。

1、模块化手机美观性不足
模块他手机要兼顾不同的模块,而且注重一体化,很难做到漂亮,不像苹果,华为这样一体机,只适合极客,所以很多的大众用户根本不想尝试模块化手机。

2、设计缺陷,很容易散架
模块化手机因为需要模块化组合,所以很难结合到一起,手感也不太好,而且很容易摔成几块,和之前诺基亚的后盖一样,一摔成三瓣。
3、模块很难升级
模块化手机需要不同的产业链去做不同的模块,而手机升级需要各个厂商都去升级,而且模块是和现在的一体机关联很小,所以就需要全产业链配合才能升级,升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4、逆潮流的设计
手机在2009年苹果发布后就成了一体机,不能更换后盖等等,而且手机的原件越来越差异化,美观化,所以模块化手机是和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你愿意用模块化手机吗?

不符合厂商利益
因为模块化不符合厂商的利益,只有谷歌一个在推,也难以推广成功。

大家都使用安卓系统,是因为能够降低APP生态开发的难度,大家能够共享一个生态,对抗强大的iOS系统。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去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而且安卓系统到目前为止并不收费(有新闻说谷歌的安卓系统准备要收费了)

如果变成模块化之后,那就以为手机厂商变成零部件的厂商。以前我们想要体验这个功能,只能用某一款的手机。但是做成模块化之后,你想要体验这个功能,只要买这个功能就好了。

对于小品牌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因为它们能够提供一些特色的零部件,赚一些钱。但是对于大厂商来说,它们最核心的功能只能当作一个零部件卖?这样会大大缩减他们的利润。他们肯定不干!所以,厂商才不推广!
模块化并不理想
再说,模块化的手机要不就是太丑,要不就是不防水,不符合未来的趋势。而且很多时候需要为了模块化而妥协的的,这样影响到一些手机的功能实施。

例如,如果你的想你的手机拍照牛逼。那么你需要更大更好的硬件,可以是模块化之后,留给相机的位置就一定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你想拍照牛逼的需求了。

越是大的产品,越有DIY的空间,而小的产品,其实很多人是没有DIY的想法的,很显然手机的集成性太强了,模块化的好处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进行配置,这个自然是好事情,但是要形成协调性,后续调动系统方面均衡硬件,从而发挥出性能,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先不说手机的模块化,就说台式机电脑也是不是模块化呈现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可以DIY模块化的电脑的,因为你自己要买很多的硬件,自己组装,组装完成之后还要根据主板型号设置BIOS,来进行对于硬件的适配,这个并不算完,适配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安装windows系统!

那么模块化的手机,是否要根据不选择的配件不同,如果后续一旦更新了手机的配件,那是不是也需要在手机上重新适配!其实你会发现电脑DIY的学习成本都很高的,何况手机,如果都是DIY的,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手机的全球覆盖率不会有这么快的!

其实这些年,你会发现,真正决定着手机的价值的,并非是配置不够个性,硬件不够满足,其实现在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手机款式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层面,喜欢拍照、喜欢打 游戏 、喜欢颜值(更难会考虑DIY手机)因为这样外观就很难做到很美观,而且也容易让电子元件接口部分产生积灰的现象,如果出现模块化会不会很容易松动,如果掉落了怎么办,那可能会导致一个机型如果不去找到配件就会残废,甚至换句话说如果手机模块化的风险就是我们不知道模块化能不能持续的提供更新!

这个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一旦配置完成,软件系统方面的适配也是大工程!所以在电脑方面笔记本电脑和品牌的台式电脑,也有着不错的销量,那是因为品牌电脑已经完全组装好了,而且也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这样有了问题也就是找售后,可以更好地解决,DIY方面的模块化的产品,更适合极客人群,喜欢自我创造力比较强的人群使用!

然而这样的人群还是少部分的,他并非是完全的消费主力军,所以谷歌推出的这个模块化是不成立的,当然摩托罗拉也有模块化,他的模块化更多是辅助工具价值,例如辅助摄像,辅助充电、辅助外挂电池,这样的好处就是让手机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很强的续航。但是完全模块化才能开机,才能使用,这个就是一个很差的设计和发明了!

目前按照厂商实力做模块化手机不是问题,但是有两大因素导致厂商不愿意去做,首先就是利益,一台整机的利润多还是一个手机CPU利润高?厂商更愿意选择前者,毕竟无商不奸,所以愿意做模块化的几乎不可能,第二就是外观,以前有人体验过Google的模块化手机,第一印象就是厚,现在追求轻薄的手机时代,还有多少人想带一个特别厚的手机?

当初模块化手机还真是一个大新闻。

谷歌提出类似于电脑主机一般的手机设计-硬件可更换的理念。就像电脑一样,想换那块硬件换哪块,比如觉得屏幕差可以更换高分辨率的屏幕,扬声器不好听可以更换扬声器模块,摄像头也可以更换为更清晰的摄像头。

我个人认为这个理念还是比较环保的,就比如我现在用的是三星 s7edge,老机子了,性能上已经无法和现在主流的手机比拟,如果我要换就需要抛弃这台手机再购买另一台手机,但是这台手机的屏幕扬声器以及摄像头基本都还满足我现在的使用,因为性能而要抛弃这些还能继续用而且用得还不错的硬件,着实有些可惜,所以如果有谷歌模块化这么一款手机我就可以仅仅更换CPU这块,其他的还能继续使用,这样我既节约了钱还避免了硬件上的浪费,一举两得。

但是这么一来就严重影响到了厂家的利润。一家手机厂商从产手机变为产零件,利润变化绝对天差地别,就跟买电脑一样,相同性能品牌整机和组装机比较,品牌整机价格明显会贵上一些,贵上的那一部分就是商家的盈利部分之一。上面还说到,我手机性能坏了只要更换一块CPU就又可以满血复活了,这样也严重影响到到了商家的销量。毕竟卖一台手机可以拿到整台手机里所有零件带来的利润而不是像模块化手机一样一个零件的利润。所以很多厂商很不愿意做。

这种手机注定做不好看。这个讲颜值的时代真的一款手机漂亮与否很大程度上关乎这这台手机的销量。

从整体性上来讲,真的太差了。模块化也注定了不耐摔也不支持防水。

苹果不会响应谷歌的号召,两家可是死对头。而且模块化也不是苹果的理念,会发现苹果的产品整体性都非常强,从高达10w的iMac到售价最低的iPod,基本上都是一体化,因此苹果的很多产品也被外媒评委最难修的产品之一,因为集合程度太高了,普通维修工人在没有仪器的帮助下很难进行维修。苹果在手机方面的号召力可谓是无比强大。

而且如果苹果做手机,安卓做零件,那么其实可以看做在手机领域其实就只有谷歌和苹果在争锋,因为不管是三星还是华为等等都只是一个配件厂罢了。心高气傲的三星还有华为等等等等手机厂商可不愿意谷歌的附庸。

专业性太强了。买个模块还要去看一下这块模块的数据,诸如什么lpddr3,usf2.1,imx380.......活生生把用户变成手机专家,而且这样对消费者而言要花费较多时间,学习成本太高,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中尽量缩短用户学习成本的理念。这么麻烦还不如买一下隔壁的苹果,不管什么配置,流畅就够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像谷歌眼镜一样,模块化手机也是数码发展的中被淘汰的理念之一,可是 科技 的发展注定少不了淘汰和发展,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支持那些为不断为 科技 发展提供新鲜理念的人,或许这些理念看起来很蠢,可是我们的发展哪一次不是蠢过来的?

在我看来模块化手机还是非常有未来的,只是目前的 科技 限制了它的发展,在未来以环保节约为核心的年代,这种模块化手机或许就会有一线发展的希望。

确实,在前些年,谷歌推出了一款概念智能手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配置模块,比如电池容量、摄像头、存储空间甚至处理器,然后可以自行更换它们,谷歌把它称之为模块化智能手机。

在2013年的时候,谷歌旗下的Motorola的 ATAP(先进 科技 与计划)部门也拿出了模块化手机的雏形Project Ara。在预想中,把智能手机“分割”成多个模块,这些模块是可以独立的,用户根据需求购买对应的模块,然后组成自己想要的智能手机,如果有功能损坏了,换上对应的模块也可以实现维修。

然而在2016年9月2日,谷歌宣布暂停Project Ara项目,至此谷歌不再力推的模块化手机。在此期间,LG也曾推出一款模块化智能手机LG G5,它实现了Project Ara项目部分功能,可以更换电池,随后的LG也没有再推出其它模块化智能手机。
相应的缺点
吉普毫不夸张地说,Project Ara项目给我们带来了新得思路、新的设计,如果实现了模块化智能手机的量产,那么智能手机不再是同一牌子、同一机型的同样外观,是可以做到个性化,也能减少资源地浪费,也不会出现一处地方损害,整机无法使用的地步。

为什么Project Ara项目会停止了呢?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媒体做了一通分析,包括了统一性、机身厚度、空间利用率、散热等问题,都是要模块化智能手机要考虑的点。而且相比模块化智能手机,现有的智能手机在这些方面都在不断提升,至少要比模块化智能手机要好很多。

模块化智能手机在机身厚度、空间利用率上就差上不少,因为要考虑到模块的通用性,各类模块组合起来,会使得模块化智能手机不会很纤薄,至少现在的技术是实现不了又薄又能模块化。还有一点必须模块化智能手机要克服,因为是多种硬件组合,可能来自不同厂的设计,逼得系统、APP服务商要有很强的适应、兼容性,要避免软件、硬件之间的冲突等问题,以谷歌自己的能力,很难推动市场的改变。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模块化智能手机只存在概念中。但在吉普看来,模块化智能手机确实一个非常有前景地设计思路,困扰模块化智能手机实现量产的问题,只是因为现有技术并不支持,就如同无线充电技术一样,1830年理论已经被提出了,而实现呢?到了2007年才实现。

首先得承认,模块化手机是个很天才的思路,初衷也很好,既能让用户升级自己最需要的部分,也有利于环保避免浪费,但可惜实用性不佳,最终黯淡收场。

Google的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是在2015年提出来的,按照设计摄像头、电池、处理器、存储等等都是模块化设计,不同模块组装在一起,想换哪个就换哪个。

这样可以实现非常个性的手机,比如你需要很强的处理器但不喜欢拍照,再比如你需要超大存储但对处理器不敏感,再比如你就喜欢自拍而不用后置摄像头,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对应模块。

而某个模块有了更强的升级版本,也可以直接买来换上,而不用更换整个手机。

荷兰也出品了一款模块化手机Fairphone 2,而且抢在Google之前面世,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的模块化手机。

但这种设计也存在致命缺陷:

1、美观性不足。因为需要兼顾不同模块,更注重实用性,缺乏一体化,很难做漂亮,因此只适合极客,普通大众根本看不上。

2、不耐摔。因为是模块化组合,很难紧密,一摔就很容易粉身碎骨,甚至一碰就散架。

3、升级之路不通。要想实现模块定制、升级,就需要各路厂商推出不同模块,比如高通给各种处理器,索尼给各种摄像头,这显然需要整个行业大动干戈,谁都领导不起来,就算有,不同模块的兼容性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4、不符合产品趋势。手机集成度越来越高,元器件越来越复杂,手机整体设计需要厂商通盘考虑、综合设计,模块化显然是背道而驰。

5、手机更新换代太快。手机随时都在换代提升,很多人一两年就会换一部手机,价格也很丰富,还折腾啥模块?

LG、Moto后来也做了不少模块化手机,但不同于Google的理念,LG只是换电池,Moto只是扩展外接不同模块,并不是一回事儿。

模块化手机创意空前,但却草草收场,为何?估计看了这个心里会有些许答案。

纵观当下,手机市场早已成熟,为人熟知的大品牌也稳定了 一年三机、一年四机 的旗舰稳定发布频率。

之前谷歌力推的模块化手机本意是解决人们DIY手机的诉求,初衷类似日常背包需要什么装什么。但随市场更新换代的大趋势,追新爱好者已经习惯 一年一换甚至两换的频率 , 模块化手机换配件不换整机,怕是推出也难以长久 。

模块化手机顾名思义是将功能拆分成细分板块重新组装成机,但DIY拼装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 笨重零散易坏等不可控的缺点 ,虽然部分损坏可以单配更换。单线数据传输从技术上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 与其说更喜欢DIY机器,不如说喜欢成型成气候的有所专攻的手机 ,而懒得自己去研究挖掘。从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来说,成型的机体更方便使用。部分喜欢组装的消费者,有可能并看不上这样简单的拼装品。目前来看,商品偏理想化,虽然谷歌放弃了,但还是有其他的厂商继续尝试着,即便在是消费者不太买账的情况下。

当然,对于模块化手机的推进暂停估计也是暂时的,毕竟在 科技 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重新 探索 放弃的领域已是常事儿。也许多年后,模块化手机会在外形功能上有更好的突破,会重新燃起爱好者中不灭的DIY 之心。这时在基础功能平稳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了时代创新和自主定义,市场价值也随之提升。到时候,消费者就难以拒绝这个新时代的宠儿了。

‘玖’ 大疆action2拍摄时间短

拍摄时间是设计好的。
超级不错的,当初朋友给我推荐的时候我还认为是智商税,但是真正使用之后就被打脸了。大疆运动相机的设计真心是超级有新意的设计了,模块化+磁吸的机身设计可以说是很前沿了。
大疆Action 2是一款设计特别的运动相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体积仅为39×39×22.3毫米,相机模块采用1/1.7英寸规格的感光器,总像素1200万,镜头光圈F/2.8,等效焦距约13毫米。支持最高4096×3072@60fps的视频拍摄,标准4K支持120fps,FHD分辨率下支持240fps,视频最大码率达130Mbps。

‘拾’ 大疆action2的使用体验怎么样

超级不错的,当初朋友给我推荐的时候我还认为是智商税,但是真正使用之后就被打脸了。大疆运动相机的设计真心是超级有新意的设计了,模块化+磁吸的机身设计可以说是很前沿了。它在各个性能方面也做了加强,不仅有主相机和拓展屏,而且还有磁吸挂件呢,这就很方便在拍摄外景的时候携带了,可以感受到是真的很用心在为我们消费者考虑了,入股不亏!

阅读全文

与模块化设计相机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