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数码相机能否摄像,照相日食
日全食的摄影观测
7月22日这次日全食,对于大多数的天文爱好者来说,是距离最近、花钱最少、花费时间最短、目睹人数最多,而观测到全食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如果错失这次良机,在我国再次看到日全食,就要再等25年(2034年3月20日,西藏、青海部分地区可看到日全食)。
摄影器材的选择
一、相机
近几年,单反数码照相机逐渐代替了单反胶卷相机,单反数码相机的光学像素大多数都在1000万以上。单反胶卷相机用的是胶卷,单反数码相机用的是CF卡(存储器)。胶卷有负片和正片两种,正片又叫反转片和幻灯片。负片曝光宽容度大,即稍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也可以。而正片宽容度小,稍曝光不足还可以,但稍曝光过度就不行,甚至报废。对于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它的性质也和正片相似,即不能曝光过度,但可稍曝光不足。因为如果拍摄出来的相片有些曝光不足,以后可以在电脑图片软件中修正。
善用相机曝光补偿功能很重要,相机的曝光值EV有-2档至+2档之间以三分之一档的幅度调节。通常,拍摄一般景物,曝光值用0档,即曝光既不过又不欠。在数码相机的拍摄中,曝光值在一般情况下,应采取宁欠勿过的原则。
单反数码相机可分为全画幅相机和非全画幅相机两种。对于同1个镜头焦距来说,全画幅单反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相片与单反胶卷相机是一样的,但非全画幅相机拍出来的相片焦距会大于该镜头的焦距。如佳能单反数码相机,镜头焦距要乘上1.6,即 100毫米焦距镜头拍出来的相片相当于单反胶卷相机160毫米焦距镜头拍出来的相片;如尼康和索尼的单反数码相机,则要乘上1.5,即100毫米焦距镜头拍出来的相片相当于单反胶卷相机150毫米焦距镜头拍出来的相片。镜头焦距增长,这对于拍摄日全食相片是有利的。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ISO有100、200、400、800、1600和3200等规格。拍摄日偏食和明亮的景物时,用感光度100就可以。拍摄日全食及其地面景物时,可采用感光度200至800甚至更高的规格。除了具备相机,还应具备稳固的三角架、云台、快门线、巴德膜和相机与望远镜的接环等。长焦镜头拍摄,可选用质量好的万向云台,即可旋转任何角度的云台。
二、镜头
拍摄日全食相片,可选用相机镜头。通常,镜头焦距在300毫米以上就可拍摄日全食。如果焦距不够长,可加上1个增距镜,增距镜通常有X1.4和X2两种。X2的增距镜接上后,镜头焦距可增加一倍,但光圈数值也增加一倍(实际光圈通光量变小了)。例如一支焦距为400毫米,光圈为2.8的镜头,接上X2的增距镜后,焦距就变成800毫米,光圈就变成5.6(光圈数字越大,通光量越小)。镜头接上增距镜后,相机拍出来的相片质量稍变差。
三、望远镜
望远镜有三种: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拍摄日全食,通常采用折射望远镜。因折射望远镜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其次是焦距适中,光圈较大,可不用赤道仪(自动跟踪)。折射望远镜拍摄日全食的口径通常是80毫米,焦距是500毫米以上。对同一口径的同类望远镜来说,焦距越长,光圈就越小。反射和折反射望远镜,通常口径较大,焦距较长,光圈较小。对同一拍摄条件来说,光圈越小,曝光时间就越长。因此,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由于焦距较长,光圈较小,需配上赤道仪自动跟踪,效果才显露出来。用望远镜来拍摄天体,要准备1个与相机连接的“接环”。不同牌子的相机,“接环”是不相同的。
日全食的拍摄观测
一、倍利珠的拍摄
倍利珠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两秒钟,稍瞬即逝;二是过程亮度变化大,瞬间从很亮变成很暗(食既),或从很暗变成很亮(生光)。
拍摄的要点:
1、在食既发生前几秒钟,把望远镜或长焦镜头前的滤光片除去。
2、把相机拍摄模式调至连拍的位置,即每秒能拍几张。
3、把相机拍摄方法调至光圈先决(A)档,通常是用最大光圈,或调至自动(P)档,但不能用手动(M)档,因为当倍利珠亮度变化时,其连拍的曝光调节不能随拍摄对象的光线变化而变化,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
4、用手动对焦,把对焦调至无限远,并作适当的来回微调,以求对焦十分准确。
5、把曝光值EV调至-0.3档或0档。
6、把感光度ISO调至400或800。
当食既还有一、两秒发生时,就按下快门。这样,通过连拍,就能把倍利珠出现的全过程拍下来。拍完后,看看曝光是否准确。如果曝光稍过度,下次(生光前)拍倍利珠时,把曝光值稍调低一些;反之,则把曝光值稍调高一些。
二、日珥和色球的拍摄
由于日珥和色球与倍利珠几乎同时出现,因此,拍到倍利珠,通常都可拍到日珥和色球,它们拍摄的方法基本相似。但它们之间的亮度差别较大,能拍到日珥和色球的难度更大些。如果专门拍摄日珥和色球,望远镜比相机长焦镜头要好,长焦镜头比短焦镜头好些,感光度ISO高一些比低一些要好,镜头光圈大比镜头光圈小好些,快门速度快比慢要好,连拍比单拍要好,曝光准确比曝光过度要好。
三、日冕的拍摄
拍完倍利珠(食既后),可把相机感光度ISO调至400至1600之间拍摄日冕。由于这次全食时间长达5分钟左右,因此,我们可以有时间多拍一些花样。如采用不同的曝光值,多拍几张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日冕相片。调节相机用不同的色温拍摄,可拍出彩色的日冕。如用高色温拍摄,可拍出蓝色的日冕;如用低色温拍摄,可拍出红色的日冕。可变换不同镜头的焦距拍摄。用长焦距拍摄,可拍到日冕的特写;用短焦距拍摄,可拍摄到日冕及其水星、金星和地面景物。如用赤道仪自动跟踪长时间(几秒至几十秒)广角拍摄,可拍摄到日冕、水星、金星及其众多亮恒星。这次日全食,水星在太阳的东面,两者角距约10度;金星在太阳的西面,两者角距约44度。要把水星、金星和日全食拍在同一张相片里,今年比去年难度大。
四、日全食“葫芦串”的拍摄
器材需要三角架、快门线、相机及短焦广角镜头和巴德膜(滤光镜)。知道“食甚”时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很重要。比如在湖北武汉拍摄日全食葫芦串,从表中可知,食甚时,武汉太阳高度角是48度,方位角是93度(几乎是正东方向)。相机取景时,要把全食时太阳的方位放在照片的中央或最佳的位置,如有可能,还要把地面景物摄进去。去年拍摄日全食“葫芦串”,太阳移动的高度角是由大变小(太阳逐渐接近地平线);今年拍摄日全食“葫芦串”,太阳移动的高度角是由小变大(太阳逐渐接近天顶)。相机固定好后就不要移动,对好焦,在初亏的前夕,每隔5分钟或6分钟拍摄1张相片。其中在食甚期间,要用不同的曝光量,即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各拍几张相片,这张相片准确的曝光最重要,这是关系到日全食葫芦串照片的成败。因为日全食葫芦串照片的蓝本,就是从这张照片采用电脑软件剪辑处理而成。
五、摄像机的录音与拍摄
可拍摄日全食的全过程,重点是从食既到生光这段时间。我们可在“食既”前靠近摄像机大声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几秒”。“生光”过后,我们又可以对着摄像机再次报时。日全食结束后,综合这两次报时和摄像、录音的情况,我们就可整理出当地食既和生光的出现时刻以及日全食的持续时间。由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较长,当食既发生30秒钟后,可把镜头转向拍摄四周地平线的天空及其地面景物,还可拍摄周围人物的紧张活动与呼叫对话。当还差60秒就“生光”时,我们再次把镜头对准黑太阳进行拍摄。
六、地面景物的拍摄
由于这次日全食时间长达几分钟,因此,有时间腾出来观测日冕以外的景物。我们可以在东、南、西、北方位,对地平线的景物进行拍摄,拍摄禽畜活动及其花草树木的情况,拍摄同好活动的剪影。全食期间,拍摄景物,建议不要用闪光灯,而要用三角架拍摄。
综上所述,观察拍摄日全食,此前要对观测拍摄的器材十分熟悉,要多练习拍摄太阳和月亮。事前要做好一个周详的观测计划和方案,特别在“食既”前10钟至“生光”后10分钟,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列出一个详细的时间表,用预定的计划方案指导自己的观测行动。(摘编自《天文爱好者》2009年第5期)
特别提醒:
1、千万不要用肉眼或任何光学设备(如望远镜)直视太阳!
2、不能用相机直接拍摄(必须加有专用滤光镜),以防损伤烧坏相机。
Ⅱ 如何拍摄日全食照片
拍摄日全食的注意要点
1、即使在日偏食的时候,日光仍然是很强烈的,必需用减弱阳光达数千倍的滤光片
2、由于太阳像很小,所以要用尽量大的放大倍率
3、必需将照相机安置稳定,用遥控器或快门线控制快门
4、日全食时,日光强度减少万倍,迅速去掉滤光片,调好相机(可采用F11.1/30拍摄)
5、由于全食时间短促,所以必需分秒必争,尽量多多拍摄
6、在生光时,迅速安装好滤光片,保护相机。最好使用胶片照相机
特点:时间短、整个过程亮度变化大
拍摄要点:
1、在食既发生前几秒将滤光片去除,注意:在生光是迅速还原不要用肉眼直接观测。
2、相机的拍摄模式调至连拍,尽量多拍
3、尽量使用自动挡,不要使用手动挡
4、把曝光值EV调至-0.3或0档
5、感光度ISO调到400或者800
1、相机
拍摄日全食相机的使用至关重要,日全食时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设定在200-800甚至更高的规格,然而拍摄偏食的时候采用100左右的感光度即可。而且我们要善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无论是使用数码相机还是传统相机我们都应该采取宁欠误过的原则。同时要注意相机的焦距,相机焦距的增长,对于拍摄日全食是有利的。
2、镜头
拍摄日全食可选用相机镜头,通常焦距在300毫米以上即可。如果焦距不够,可加上一个增距镜,但是一旦接上增距镜后相机拍出来的相片质量稍变差。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镜头前必须加上太阳滤光膜,不然将对眼睛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郑重提醒:必须配备专业的太阳滤光膜
Ⅲ 怎样拍摄日全食
0.前言
只要是能正常工作的相机均能拍摄日食,但在加装滤镜前都不能直接拍摄太阳——这非常重要,不然容易造成CCD或CMOS等元件的损毁!
下面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食拍摄方面的知识,主要面向大众,大牛们可以免看了--
1.镜头滤镜的选择
一定要使用滤镜,最好采用专业的,其中首推巴德膜。
如果没有专业的滤镜与巴德膜,还有塑料与玻璃材质两种。塑料片可使用感光底片、医用X光片等(记得多叠几层),色差小,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漫射而使照片清晰度降低。而玻璃材质容易弄到的是电焊滤光片,一般在在五金机电配件商店有售,色差小,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漫射而使照片清晰度降低。
2.家用相机全攻略
零、巴德膜紧贴镜头
一、为了使拍出的太阳尽量大就要用最大的焦距;
二、采用风景(远景)模式[“P”档或者自动档也行],关闭闪光灯;
三、拍摄时可把相机紧靠栏杆、廊柱等支撑以减少晃动,最好使用三角架;(因为食甚阶段可能要开灯,千万记得避开路灯)
四、校准时间、电池一定要充足
Ps1难得一见的水星就在太阳东边,全食带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哦
Ps2太阳的位移会很大,小心选择观测地,不要被高大的建筑物挡上
3.简版总结
日食的过程:
初亏:和平时拍摄太阳一样,抓紧时间调焦,试验曝光时间。最好事先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比如每隔3或5分钟拍一张。
食既:食既前几分钟要小心取下减光板(就巴德膜,后边不另外说明了),准备抢拍贝利珠。然后按部就班调整曝光时间,连续拍摄。曝光时间从最快逐渐减慢,比如:1/8000秒-1秒
食甚:全食过程尽可能多拍,事先做好计划,根据全食时间的长度、本人每拍摄一张的平均速度安排好拍摄的曝光速度。建议食甚过后曝光速度再加快。
生光:生光前曝光速度加快到1/2000秒-1/8000秒,准备抢拍贝利珠。
复圆:生光后在加上减光板,拍摄偏食。
拍摄时注意:
望远镜的减光:
一定要牢固可靠、方便取下、方便安装上。注意安全。
中性滤光片:直径5-6厘米(限制了望远镜的口径),注意:调焦问题,由于镜片质量问题,取下有影响焦距的问题。
4.单反专场
一、糖葫芦串
下图为糖葫芦串像(2005.10.3西班牙马德里)。三个关键词:多重曝光、固定支架、结合地景构图。
利用相机的多重曝光,可以间歇地把整个日食过程拍摄在同一格底片上。当然现在大多使用后期多张叠加。注意保持三脚架的绝对稳定,使用快门线。
拍摄时首先弄清日食在天空的路径和跨度,以免太阳在未完成拍摄前便出了视场。跨度一般在90度以内,一支24mm镜头就够。要预计太阳所走的路线,根据历时、跨度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每隔多长时间拍一张、何时结束。构图最好是底片的对角线。
一次完整的拍摄,可能需要先后几十次,共历时数小时才拍完,这样长时间镜头直对着太阳,极易烧坏快门帘,进而烧坏感光元件,所以事先必须准备深滤色镜。
多重曝光还要严格计算每张的曝光量,防止过曝,如果是傍晚又要考虑大城市的光污染。利用数码后期叠加就简单多了。
要提醒的是,在日全食时的那张曝光要增加曝光时间。“糖葫芦串”的拍摄一般需要多次曝光2、3十次,尼康的数码单反能多次曝光,但是D200最多是10次,佳能的数码单反不能多重曝光,佳能的胶片机能多重曝光,每次最多能设9次,在没有拍完9次前还可以随便增加,所以理论上可以再一张底片上曝光无数次。如果没有多次曝光的相机,那么,可以在拍摄后通过软件合成。
二、日冕
全食阶段的主要拍摄目标有三个,一是日珥,二是日冕的内冕,三是日冕的外冕。另外还有其他星体。
在太阳外围还有一层比色球层更暗的日冕,只在日全食时可观测得到。日冕的大小会随着太阳磁场运动而改变,当在太阳活动高峰时,日冕会较明显,范围亦会较大。在太阳上还不时有一些火焰喷流,称为日珥。这些日珥由于温度较低,所以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见到。其中内冕亮如满月,外冕则要暗上将近100倍,而日珥比内冕还要亮一些。
日全食时更会有刹那的黑暗,可让观测者看见在天空上明亮的星体。
下面的“日食摄影曝光参数表”出了不同情况下针对这三种目标的曝光参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不过实际拍摄时并不需要严格遵照这个曝光表,曝光值增加一些或者减少一些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还要考虑天上的云雾、太阳高度等对光强的影响。另外,由于外冕延伸的范围可能大大超过一个太阳直径,为了尽可能多的拍全日冕,应尽量保证太阳在画面的正中央,并且及时调整相机的角度令日冕的长轴位于画面的对角线上。
日冕的拍摄同样不能在镜头前加减光材料,通常太阳直径占画面的边长不要超过1/5,如采用135全画幅相机,宜采用300-800mm的镜头,目前常见的APS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的CCD为22.5x15mm,宜采用200-500mm的镜头。参考的曝光组合:ISO100,F/11,1秒---1/30秒。还可以使用正负包围式曝光拍摄,即一次可以拍摄三张曝光值不同的相片,其中有张曝光最恰当。用包围式曝光拍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其中有一张相片曝光比较准确。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用不同的焦距(500至2000毫米)拍摄,也可以用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拍摄,还可以用不同的曝光值(EV),即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拍摄。这样,能拍到日珥的概率大。
拍摄日冕时,由于内外冕的亮度相差巨大,几乎任何曝光时间都会有好的结果
三、倍利珠
在日全食出现的地区,可以拍摄日食边缘得倍利珠和日冕等现象,技巧如下:
一、在食既出现前几秒钟,把望远镜或长焦镜头前的滤光片除去;
二、把相机调至自动(P)档或光圈先决(A)档,不能用手动(M)档,因为当倍利珠亮度变化时,手动(M)档的曝光调节不能随拍摄对象的光线变化而变化;
三、把相机拍摄模式调至连拍档;
四、用手动对焦,焦距调至无限远。
五、曝光值调至零EV。
六、把感光度(ISO)调至100或200。当食既还有两三秒出现时,就按下快门。这样,就能把倍利珠的全过程拍下来。拍完后,看看曝光是否准确。如果曝光稍过度,下次(生光前)拍倍利珠时,就把曝光值稍调低一些;如果曝光稍不足,下次(生光前)拍倍利珠时,把曝光值稍调高一些。
四、月面的地球照
全食时还有一个好玩项目就是拍摄月面的地球照。
全食时在月球的暗面看地球就好像一轮满月,非常明亮,因此月球的暗面其实会被地球照亮,只不过由于其亮度比之日冕差得太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比较大的延长曝光时间,就能拍到月球暗面的细节。根据经验,在f/8的器材下,ISO1600,1/3秒曝光可以拍到很充分的地球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曝光参数。
5.重要提醒
一、周密规划
二、若是直接用长焦镜头拍摄,切记摘下UV镜等加在镜头前的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