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听说宾得在过去很有名的,后来没落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在二战后,日本经济非常不好,由于战争导致日本的重工业基本全部被摧毁。所以日本的经济发展只能放在轻工业,和技术含量很高的光机电产品上。在那个年代相机就像如今的电子产品一样——附加值很高,但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国外引进生产线或者核心零件组装的话,凭借当时日本的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可以快速占领市场的。这一点和今天的中国在电子产品制造上面何其的相似啊?!
事实上确实很相似,研究日本战后的民用光学产业的崛起,总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身影。
当时日本的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企业——旭日光学(ASAHI opt.),率先引进德国的技术并且设立了pentax(即宾得)生产当时相机里技术含量最高的单镜头相机,据说pentax这个名字正是五棱镜与反光板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而旭日光学和宾得也正是日本第一家生产出35mm底片单镜头相机(SLR)的本土企业(1951-1952),1957年生产了第一台带有五棱镜取景器的单反相机,奠定了如今单反的标准化模型。而同时期的佳能那时候还叫观音牌(KWANON)还只能做旁轴相机,而尼康此时还在专注镜片、望远镜等设备,尼康的单反要在1959年才诞生。
而宾得不仅仅是起点早,宾得在后来的历次发展中几乎都是占得先机,一次次把革命性的技术投入使用,将胶片摄影产品的里程碑一次次刷新。
1954年宾得发明了具有反光板瞬间复位技术的Asahiflex II,解决了单反相机实用化的最后一个难题,早在1936年德国Exakta已经发明第一台135俯视取景单反相机,1948年德国康泰时生产了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反Contax S,但是这些相机都不具备反光板自动复位,所以根本没有使用价值,总不能每拍一张以后取下镜头,扣下反光板,装上镜头再拍吧?所以可以说是宾得铺就了单反相机实用化的最后一块基石。
1960年的Pentax SP单反相机装备了TTL测光系统,可以提供曝光辅助参照,从此将半导体和自动化技术带入摄影这个光学领域,让更多的人更快速更便捷的拿起相机,拍下理想的照片。
1971年Pentax ES单反相机在TTL测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曝光控制程序,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自动曝光功能,这奠定了傻瓜式相机的第一步。
1981年Pentax ME-F单反相机是首个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量产相机。在它搭配一同推出的AF 35-70 2.8镜头时,相机能够和如今的相机一样自动对焦了,这个功能在今天也许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那之前所有的相机对焦完全需要摄影师凭借个人技巧手动控制!
这些创新在今天看来依然能让人们新潮澎湃。
是的我们可以忘掉晦涩难懂的阳光十六曝光法则(你要知道对于不少外国人背诵乘法口诀都是一件要命的事);
是的我们可以在拿到一台陌生的相机时,放心的调到P档然后去拍吧(胶片摄影的成败是不可能当时知道的,所以一个可靠的曝光控制是多麽的重要啊);
是的我们可以专心的在取景器里关注构图和要拍的人和事,忘掉对焦、景深什么的吧。
在上面这些成就面前,也许宾得创造的最长寿相机-镜头系统PK系统、世界上最优秀最适宜大规模使用的光学镀膜技术SMC技术、世界上最具工业集成度的Z-10单反相机,在整整20世纪后半叶记者手中最好的设备永远是印着Takumar(宾得M42口的高端镜头)和香槟色的PENTAX大炮……这些也许只是宾得信手创造的一些小小成就吧。
=============抒情完毕整理一下思绪,继续回答
至于宾得的没落,主要是80年代以后渐渐的失去敏锐的创新能力,在80年代宾得的销量非常好。Pentax M系列、K系列相机从70年代一直经久不衰,一直通过小幅度的改善保持良好的市场占有(所以会看到有大量的mx、me、me-super、mv、me-F存在)但是这种不思进取,渐渐带来了隐患。
自动对焦相机的错失先机,虽然宾得率先把me-F自动对焦单反推出,但是实际上me-F只是第一台TTL自动对焦的雏形,也就是奠定现在技术方案的第一个量产化商品。但是在me-F之前尼康、徕卡、柯尼卡、佳能推出过许许多多的其他实验性产品,虽然大部分没有成功的作为产品销售,甚至经过测试发现根本是行不通的技术方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不断的刷存在感,在各大器材展增加曝光率,所以即使宾得带来了最成熟的解决方案,最后在消费者眼中宾得却是技术上最不思进取的印象。而短短3年间奥林巴斯、尼康、佳能也纷纷推出类似的产品,把宾得的风头盖过。
日本其他小厂的围剿,当时日本在相机领域可以说也是一个山寨大国,据说日本当时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家各个牌子相机和镜头,其中鱼龙混杂,但是他们都喜欢追随(抄袭)宾得,因为既然要抄肯定抄最有名的啊。而且宾得PK口由于兼容性非常好,已经宽松的授权环境,大量廉价的PK系统镜头、相机出现,所以直到如见PK口仍能找到大量只卖一两百元的野鸡品牌镜头产品。但是这大大的扰乱了宾得的市场,持有宾得高端相机的用户,升级镜头可能选择的不是宾得的高级镜头,持有宾得高端镜头的用户,更换相机时候也不必只考虑宾得的机身。想象一下这是多么混乱的场景,更不要说山寨小厂质量控制不好带来的口碑问题了。
数码时代的布局决策性失误。如果上面这些对于尚处于一流品牌的宾得只能造成镇痛的话,数码时代宾得的几次大错误,则直接造成宾得从一流沦落为如今的二流三流。进入数码时代宾得一直抱着谨慎的态度,根本没有以往的创新精神,导致自己在公众的视野中越趋边缘化。
4.1尤其是2001年2月已经研制完成度非常高的全副单反相机K-1因为第三方的CCD存在缺陷直接下马,导致直到14年后的今天宾得仍然没有全片幅单反,这不得不说是所有单反厂家中最大的笑话,和所有宾得用户的痛。
4.2而且在K-1失败后,直到2003年宾得才推出真正销售的第一台数码单反*ist D,请不要吐槽这个让营销人员头疼不已的产品型号了,反正大家都记不住.........
4.3如果说宾得从此老老实实的跟着佳能尼康的步伐更新产品线,不断推陈出新也许还不会现在这样,但是宾得就是比你能想到的还任性!!宾得好不容易拿出K10D,以曾经辉煌无限的K字母(曾经的K1000相机、PK镜头)规范自己的产品,但是消费者看到的确实不按常理出牌的任性产品——画质出众、兼容所有老镜头、带有传感器防抖、小巧还有防抖的APS-C相机,但是却有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门,对焦还总是不够快,声音像电钻一样,所以就算有点如此突出,真的想去买的人一样会忌惮同样突出的缺点。
4.4而技术之外的一件事却让宾得更加雪上加霜,宾得被日本光学大厂HOYA财团收购。这可以说是险些让宾得灭顶的一次交易。影响之深远,足以让日本其他所有厂商做梦都能笑醒。2002年时宾得实际就已经被旭日光学抛弃,独立成宾得株式会社,到了2006年底则宾得与hoya开始达成合作。了解hoya的话就会知道hoya主要业务实际上是光学镜片和医疗影像业务,hoya的产品很少实际面对最终消费者的,因此从一开始hoya就不知道怎么经营宾得,而且hoya也根本不重视宾得相机事业,“而宾得内部对合并事宜也存在激烈的争论,加之合并的股权分配对宾得的一些股东不利,终于导致宾得的管理层撇开董事会单方面宣布中止与HOYO的合作。于是2007年4月,HOYO公司在宾得主要股东的支持下发动对宾得股票的强制收购,宾得最终被并入HOYO,成为其下属的一个事业部,宾得股票从东京证券市场上退市。原宾得管理层则以集体辞职的方式发泄不满。最终,创业近百年的宾得公司作为一家独立企业不复存在。”(这部分来自网络)。但是实际上影响范围更大的是hoya集团旗下同时还有一个生产镜头的图丽存在,结果hoya就带着图丽把宾得坑了一回!
4.4.1首先hoya要求宾得减少与其他副厂镜头的合作关系,妄图增加宾得自身原厂镜头的销量
4.4.2奸商hoya要求宾得单方面提高镜头的销售价格,08年后基本是无节操的涨价
4.4.3要求图丽为宾得代工生产一些镜头,而实际却导致了图丽不再生产宾得口的副厂廉价镜头(因为生产了都标pentax卖高价了),另一方面图丽却获得了宾得大量光学专利授权。所以尼康和佳能的用户突然看到了图丽生产的AT-X 11-16 2好好用啊,AT-X 16-28赶超原厂啊,我想宾得这个时候一定是崩溃的......所谓吃里扒外也就这样了。
4.5还有脑残的宾得给三星贴牌生产相机镜头,同样的K100d生产出来打上三星的logo,对于相机厂商没有第二家舍得这么干的吧?而且镜头也这么干,这是什么精神?
宾得旗舰机和镜头几次大的质量门问题,导致忠实用户流失。实际上宾得每款机器都多少有些质量问题,比如K10D的反光板倾斜、K-7、K-5的CMOS污染、Kx和Kr的反光板乱跳、K30和K50的光圈门、高端镜头的超声波马达质量门等等。
宾得市场营销存在严重的问题。可以说宾得在市场上的低调,简直是作大死的行为。即使在日本本土宾得很少做广告和各种营销,相比之下佳能和徕卡可以算是相机行业营销的典范了。如果用过宾得相机的人,一定会发现宾得相机有很多功能设计是相当用心的与人性化的,但是问题是宾得从来没觉得这是值得宣传的事情,比如宾得M档的绿键实时测光让宾得的相机支持所有能接的上的镜头,可以说宾得从来没有放弃PK口,如果你70年代买了一只宾得的卡口镜头,今天再去买一台宾得相机,接上直接用,这一点佳能20年前就放弃了,尼康也已经放弃了早期的接口(甚至一些低级相机都不支持没有马达的镜头),再比如宾得的SMC镀膜拥有99.7%的透光率,比蔡司T*高了将近2%,但是宾得却总让人觉得世界三大镀膜里宾得是最后一位,好吧实际上好多人觉得世界三大镀膜应该是佳能、尼康的多晶纳米和蔡司的T*.........还是这个宾得看家的SMC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7次改进,但是你见过宾得标自己是SMC第几代么?结果就是用户说:呵呵,你这SMC都是40年前的技术了,今天还牛个屁啊?还有很多,比如宾得的入门机都可以进行跑焦微调,宾得相机都有镜头最佳MTF预设,宾得全部都是传感器防抖,宾得中高级机器都是防水防尘,宾得相机能用五号电池驱动.........这些也许只有用过宾得的人才会知道,但是真的足以让人觉得亚撒西了。
================后记
不得不承认,宾得在理光的这几年,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定位,K-3和新的K-3II让我觉得宾得还有希望,今年宾得宣布年底推出全幅相机也算是给死忠用户一个交代了。
至于很多人都关注的645系列,作为穷烧用户没接触过,就不评价了,但是645于宾得的意义,我觉得是宾得在相机界保持话语权的一个“绝对领域”,至少在中画幅数码领域宾得是在代替整个日本与丹麦的飞思、瑞典的哈苏、德国的徕卡站在一起。
==================后后记
作为一个宾得的死忠用户,看着历尽沧桑的胶片机Pentax me和数码Kr一起替我战斗,陪我翻山越岭,今年想换相机的时候,永远还是考虑宾得,这就是老朋友间的那份信任。
请原谅我上午刚才电影院出来看完《哆啦A梦:伴我同行》心情还没平复,在我的生活里宾得就是我的哆啦A梦,在我需要用到的时候,从没掉链子。而且重要的是陪着我度过那一段“不但少根脑筋 而且又迟钝 还讨厌念书 没自信又懒惰 既没用运动也完全不行 又是胆小鬼 又很粗心 非常不可靠 还很害怕麻烦也没志气 又会忘拿东西还是滥好人 容易得意忘形 还是个撒娇鬼”的时光。
(c)完全手打不求采纳,但转载请署名和出处。
‘贰’ 博嘉5是原来哪个公司退市的
博嘉5是原来天翔公司退市的,公司往后哗让3年持续盈利及注入优质资产旦燃大菲即将改名博嘉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乱迟局简称博嘉信息或博嘉科技。
‘叁’ 鸿星尔克是不是已经退市了
鸿星尔克在国内市场上其实并没有上市,在新加坡上市的股票消迹在未来也会进行退市的。
鸿星尔克作为一家老企业,在国内所拥有的知名度其实还是比较高的,只不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其实胡租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机会,但是现在的走势非常多的。这家公司在河南发生了拿做并自然灾害之后,捐助了5000多万元人民币,获得了市场上的认可。
这家公司产品的质量是非常不错的。我认为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拥有着非常高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而且也是一家公司能够获得发展的基础。这家公司在制作产品的过程当中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而且做工也是非常精巧的。
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家公司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已经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支持。消费者对一家公司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了消费者的支持,在未来发展也会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肆’ 有哪些退市公司,现状如何
目前在三板的退市公司一共44家,其中A股公司42家(其中4家同时有B股)纯B股公司2家。 退市公司被退市后,因各公司大股东和当地政府对证监会再上市政策的理解不同,对公司采取了不同措施,大体分为4种。 1种是积极化解债务,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一但政策允许马上就可以注入主营业务资产,实现可持续经营,可以冲击再上市的。 他们是: 400027生态1 湖北政府领导下的破产重整已经接近尾声,按照重整方案,破产重整同时注入的旅游资产正在加紧施工,预计6月完工,可实现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400023 南洋5 积极化解债务,已经实现3年盈利。公司高层表示,只要政策允许,马上可以股改,植入经营性资产,以符合再上市要求。 400040 中川3 2009年12月29日四川省国资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受让的中川公司8400万股非流通股,目前河南子公司破产清算已经完成,四川省国资委下属公司收购股份公司债权本息5.72亿元。2011年底四川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又“代为支付”近4000万元了结郑州光大银行1亿元担保案。 400008 水仙A3(420008水仙B3) 作为第一家主板退市公司,水仙债务早已清理完毕,但由于一直没有允许重组再上市的政策,目前靠收租度日。 400057 联谊3 09年公司恢复生产,已经连续2年盈利,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润总额3500万元。 2是已经开始清理债务,安置职工,积极准备重组的公司。 400021 鞍一工3 400051 精密3已经分别被石油系统的强力重工和延长石油托管经营,职工得到安置,债务也在清理中。 400033 斯达3和400055国瓷3已经得到政府承诺解决职工问题,促其重组上市, 400052 龙昌1 和 400056 金荔1积极诉讼,追讨前大股东非法侵占的资产, 400038华迟瞎州信3更换大股东后也积极与债权人接触,希望购买债权,为重组铺路。 3是有心无力,等待政府救援的公司。
400011 中浩A3 (420011 中浩B3) 400016 金田A3(420016金田B3) 400018银化3 400022 海洋3 400025宏业3 400026 中侨1 400028 鑫光3 400029 汇集3 400031鞍合成3 400041 数码3 400050龙涤3 400054 托普1 ,这些公司债务沉重,靠自身力量难以重组,需政府使用行政力量施以援手。他们在等待观望中。 4是逃避神颤责任,四处躲债的公司。 400012金曼1 400017国嘉1 400019 九州1 400020 五环1 400030北科1 400032 石化A1(420032石化B1) 400035比特1 400036环保1 400037达尔曼1 400039华圣1 400042信联1 400043 长兴1 400044 哈慈1 400045猴王1 400046 大菲1 400047龙科1 400053 佳纸1 400049 花雕1 420032大洋B1 420058 深本实B1 这些公司高管在债权人的围追堵截中选择了躲藏,但如果情况码蔽有利都会露出头来,躲藏是最无奈也是最有效的赖债方式,有些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或许可以抹去。如果却有公司大股东股权无人认领,高管也找不到的,也可以由政府托管,组织召开股东会,选举新的董事会,大股东不来算他弃权就是,只要地方政府配合,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重组不了的公司
‘伍’ gopro8是什么时候退市的
gopro8是从2022年4月退市的。GoPro是美国运动相机厂商。GoPro的相机现已被冲浪、滑雪、极限自行车及跳伞等极限运动团体广泛运用。
‘陆’ 大疆与Go Pro决裂背后的暴风雨
灵眸 Osmo Action 灵衫友侍眸运动相机现已停产。
DJI Action 2 集创新设计、旗舰性能与广泛用途于一身,提供多形态磁吸拓展选项,适配多样告桥拍摄场景。无论是骑行、潜水等户外运动,还是聚会、旅行等惬意日常,DJI Action 2 都能轻松驾驭。多彩生活,随时开拍。
‘柒’ 柯达、诺基亚、雅虎......从昔日巨头的衰落中,企业学到了什么
创新,是引领商业及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不管是百年企业还是商界新星,是上市巨头亦或是街燃信边小店,都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个名利场,墨守成规、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无疑将被淘汰。
在全球商业发展史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企业正是靠创新变革在商界叱咤风云,成为了影响世界的品牌巨头。但我们同样看到,这些拥有创新基因,曾经无比辉煌的巨头企业有一天依然有可能因为跟不上时代变化而惨遭淘汰 ,最终留存在高校的失败企业案例库中,那些轰轰烈烈的成就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让无数人唏嘘。
诚然,无创新即死亡。但 企业究竟如何才能持续创新,又如何在既得利益和创新风险中权衡?保持创新就一定能持续成功吗, 为什么那些企业曾靠创新登上塔尖的后来却丧失行业领先地位的商业故事一再重演?
躺在失败案例库里的柯达和诺基亚
说起企业因为缺乏创新走向衰落的案例,人们总是愿意把柯达和诺基亚并列在一起,大概是因为它们曾经都太过辉煌,倒塌得又太过突然。
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影响产品及服务生产供应商,变革摄影行业、把美好时光定格成永恒的柯达,曾是让美国几代人感到亲切和傲娇的公司。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曾说,他的目标是让相机变得像铅笔一样方便。 因此,他一直很注重创新,并开创了很多个第一。 当摄像技术采用的还闹尘是需要携带很多工具的“湿版法”时,伊士曼便成功摸索出“干版法”大大简化了摄影过程。当彩色胶片的技术和效果都远不如黑白胶片时,伊士曼就押注了更有未来的彩胶。柯达还率先推出小型摄像机Kodak,重新引领了潮流。鼎盛时期,柯达占据全球2/3的胶卷市场,特约经营店遍布全球。
但就是这样百年巨头却在数码摄影的到来时不堪一击。1998年,柯达的传统胶卷业务开始萎缩,等到2003年,传统影像部门销售利润已经跌到高峰期的零头, 这时柯达决定转型,进军数码产品。但大势已去,它的地位很快被索尼、佳能、富士等日本品牌取代。在数码相机时代,柯达走向没落。2012年1月,拥有132年历史的柯达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如果说柯达是胶卷时代的摄影代名词,那么诺基亚就是苹果之前的手机代名词。诺基亚原本是位于芬兰小村庄的一家造纸厂,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向电子产品领域扩张。诺基亚同样开创了很多第一:1982年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Senator;1991年拨通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全球通对话;1994年接通中国第一个无线数据电话;1996年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手机厂商。巅峰时期,诺基亚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 可以说,苹果之前,诺基亚主导了手机业的一切变革。但在2007年苹果和谷歌推出iPhone和Android之后,诺基亚走上了衰退的道路。 2012年,三星首次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手机销量最高的企业。2013年,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
更多被淹没在历史中的明星公司
柯达和诺基亚绝不是个例,还有更多昔日的明星公司在时代巨变中“赶不上趟儿”,最终归于沉寂。
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曾是诺基亚称霸前手机通信行业的引领者。摩托罗拉发明了无线电应答器,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商用手机、第一款GSM数字手机、第一款双向式寻呼机、第一款智能手机...... 摩托罗拉曾在将近20年内的功能机时代引领了世界移动通信的潮流,却同样在移动互联网液段禅时代被彻底击败。 由于长期持续亏损,2011年8月,摩托罗拉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将手机业务出售给谷歌,后来又被分拆出售给了Arris和联想集团。
雅虎
创办于1994年的雅虎是互联网1.0时代的绝对统治者。雅虎最早创造了门户网站的概念,创造了成立一年就登陆纳斯达克的神话。即使在谷歌成为主流搜索引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雅虎依然是全球互联网排名第一的公司。在 1996 年到 2006 年十年间,雅虎的营业额增长了 260 倍。 但在门户网站的衰退大潮中,行业老大的雅虎也不能幸免。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没能发展出有竞争力的新业务,雅虎后来被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企业甩在了背后。 2016年7月,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以48.3亿美元收购雅虎包括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在内的核心网络资产。
戴尔
同样,戴尔也曾是PC电脑的老大。1984年,只有19岁的迈克尔·戴尔创立了戴尔公司。那时候,个人电脑刚刚兴起,售价很高,但很多利润被经销商赚去了。戴尔选择直接面向用户销售,砍掉中间的分销商和零售商环节,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配置喜好通过官方的免费电话和网络渠道向戴尔订购电脑。这不仅让戴尔省了大约20%的成本,也让消费者买到平价、个性的电脑。 创立一年半,戴尔就登上《财富》杂志“最受尊敬公司”榜单,创立4年后,戴尔在纳斯达克上市。2001年到2005年,戴尔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
但后来,创始人卸任CEO、多元化布局、质量问题频发等让戴尔走上了下坡路,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成为惠普。2007年,戴尔被迫重新执掌公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3年,戴尔退市进行业务整合。直到2018年,戴尔更名“戴尔科技集团”重新在纽交所上市。关于戴尔最近的一则大新闻是,戴尔身负巨债约3000多亿元。
企业如何在时代巨变中保持生命力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前央视主持人、现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的这句警语曾流行一时。根据《财富》杂志报道:在美国,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在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每年倒闭的企业约有100万家。
企业衰退或者倒闭有各种原因,管理、资金、战略、时机等都是,但缺乏创新往往会被列在第一条,因为科技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中,安于现状的企业随时都可能“被颠覆”、“被革命”。但一家企业真的可以一直坚持创新吗,只要坚持创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吗,如果是这样,商业世界里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壮的故事了。 事实上,创新和发展之间有时候是矛盾的,企业很难兼顾。
比如前文提到的柯达,当我们分析柯达为什么被时代抛弃时总是“事后诸葛亮”且简单粗暴——没有在数码时代及时转型。事实上,早在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夫·沙逊就研发出首部数码相机。但这一技术被雪藏了。 “它很可爱,但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是公司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柯达的胶卷业务蒸蒸日上,柯达靠它赚取丰厚利润。而数码相机和胶卷相机之间是“取代”的关系,且新技术尚未成熟、前途未卜。对于柯达来说,选择前者的代价实在太大。 1999年,柯达CEO乔治·费舍尔接受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时就坦承,柯达将数码摄影视为敌人,这个恶魔可能抹杀以化学为基础的胶片、相纸行业,而这正是柯达数十年来的盈利基础。关注创新、愿冒风险的企业就能活下来吗?害怕错过新技术的雅虎曾耗资170亿美元收购了超过120家初创公司,但还是一样的结局,因为刚好漏掉了日后颠覆它的谷歌和Facebook。诺基亚当然也没有不注重创新,它在2000—2010年的研发经费投入高达400亿美元,远过苹果和三星,但它压错了宝,研发创新仅局限在硬件上。
企业如何在持续盈利和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颠覆性创新实验室首席经济学家、多伦多大学洛特曼管理学院战略管理教授乔舒亚·甘斯在《创新者的行动》一书中给出了3条建议。
一是寻找新市场。 甘斯认为,一家成功的公司是能够做到持续性创新的,比如通过技术改进现有产品和服务,这可以帮助公司长期赚取利润,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进行颠覆性创新时往往会陷入困境,颠覆性的产品服务会替代现有的产品服务,这意味着风险、损失,因此可以试着寻找被忽视的、与现有客户不冲突的新市场的进行创新。 二是转移投资。 甘斯认为,面对具有潜在颠覆作用的新公司,成功公司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阻断创新公司进入市场或抢占创新公司的市场。 三是观望与收购。 甘斯在书中写到,收购是应对颠覆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手段,因为收购使公司无须花钱开发新产品,与许多可能具有颠覆作用的新公司相竞争,也无须将新公司的产品和技术融入公司的主要业务。
乔舒亚·甘斯的《创新者的行动》是在他调查了包括苹果、谷歌、佳能、网飞、微软等数十家被证明具有韧性的成功公司和那些已经倒下的公司后写成的。但苹果、谷歌等公司的存在年限和柯达、诺基亚相比差太远了,并不能说它们就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而且很多方法理论上是一回事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如乔舒亚·甘斯所言, 创新颠覆也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飞机发明一个多世纪货船仍在全球运行,在线视频出现多年电影票房仍在增长。 所以他提醒,管理者不仅要创新、颠覆,更要认真思考传统业务的命运,毕竟后者可能仍然有数十年甚至更长的赢利期。
总之, 再成熟、再领先、再创新的企业都有可能被时代的巨轮淘汰。“不确定”是商业的常态,也是商业的魅力所在。 企业经营者能做的,也许只是对变化保持敏感,在脚踩大地的时候,不要忘记仰望星空。
‘捌’ 在中国A股退市的公司有哪些
1、截止到2015年8月22日,沪深两市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已经有12家,分别是PT水仙、PT中浩、PT粤金曼、PT金田、ST中侨、PT南洋、ST九州、ST海洋、ST银山、ST宏业、ST生态、ST鞍一工(均用退市前股票简称)。
2、股票退芦岩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正激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主动或者被动的原因退出二级市场而随伴的股举哗袜票摘牌的事件。
‘玖’ 中国上市公司退市或破产的有哪些
名单如下:
ST南化
ST兴业
ST嘉瑞
ST园城
ST黄海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
目前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退市续亏损银州没就要面临退市处理。
退市的另一种情况发生在公司实施私迹锋有化时,在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回购全部流通股后即可宣布公司由公众上市公司重新变为私有锋纳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对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实施私有化后这些子公司就将一一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