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照相机历史简介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着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1)约瑟夫的相机有哪些扩展阅读:
系统机构
从完成摄影的功能来说,照相机大致要具备成像、曝光和辅助三大结构系统。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镜头、测距调焦、取景系统、附加透镜、滤光镜、效果镜等;曝光系统包括快门机构、光圈机构、测光系统、闪光系统、自拍机构等;辅助系统包括卷片机构、计数机构、倒片机构等。
保养技巧
相机的镜头要用专用的拭纸、布擦拭,或以骆驼毛拂 ,以免刮伤。要去除镜头上的尘埃时,最好用吹毛刷,不要用纸或布;用嘴吹风时,要小心避免口水沾上镜片。
要湿拭镜片时,请用合格清洁剂,不要用酒精之类的强溶剂。镜头上最好加装保护镜或滤光镜,可加长镜头上透镜寿命。
② 第五人格怎么看镜像约瑟夫技能快结束了
1、首先在游戏中选择约瑟夫,找人一开始肯定是要拍照,如下图所示。
③ 对相机的初步认识
佳能单反相机
佳能作为一大单反相机的主流生产厂商,目前已经推出了大量的单反相机的型号。总得来说,佳能单反相机的型号是以“数值+D”命名。而数值越小,机器的性能越好。距离来说,佳能相机1200D就是佳能相机中最入门的级别,而1D系列,则是佳能的旗舰机器,使用了大量的先进的技术,成为了新闻、摄影等行业的利器。目前家用机型,推荐使用两位数的机器,如60D/70D/80D等,条件好一些或者追求高成像的朋友们可以入手5D MARK3/6D/7D/7D MARK 2等高端机器哦~
尼康单反相机
作为佳能的有利竞争者,尼康单反相机的操作更加繁琐,但画质更加细腻,成像也比同等级的佳能相机要稍微好一点~
尼康相机的型号同佳能相反,是“D+数值’的命名方式~,但尼康也尊旭一点,就是机器型号数值越小,相机的品质越好。
如尼康的旗舰机器D3S,D4等,都是专业级别的相机,如果有想入手尼康单反相机的朋友,那么家用推荐使用D90等双位数的机器,另外D810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宾得单反相机
宾得相机有点不太像单反,这是宾得相机给人的第一印象,宾得单反相机机身相对于佳能和尼康来说要小一些,而且更加薄一些。目前宾得单反相机的主流高端机器是宾得K-1
莱卡相机
好的,来膜拜下老牌的大哥~
莱卡的产品多以旁轴相机(如同,取景框和镜头不在一条直线上)和卡片机器为主,单反相机人家其实并不很感冒出,但是这丝毫无法撼动莱卡相机的地位。相对佳能、尼康的各种复杂的按键,莱卡相机的设置可谓简陋,但是做工相当的严谨,成像非常的犀利。拥有一台莱卡,可能是摄影师们的一种追求,但是过高的价格却让这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想法~
④ 从隔墙有耳到无处不在,盘点人类相机发展史,成就了数不清的间谍
人类自有战争发生开始,敌对双方就有了间谍活动。远古时,敌对双方除了用自己的眼睛偷窥或用耳朵偷听外,还没有其他更好的侦察、窃密手段。在漫长的岁月里,间谍的特殊技能的演进,一直左右着谍报活动的轨迹。所谓“隔墙有耳”,“宫中到处都是眼睛”就是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窃听、窃视活动的生动描述。
历史 进入19世纪,有一件事情改写了间谍活动的方式和手段,那就是 19世纪上半叶,法国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和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促成了摄影术的创立。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尼埃普斯在1827年拍摄的。 他用照相机在涂了一层沥青的白蜡感光板上,拍下了从书房窗口见到的景物,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1829年,风景画家达盖尔和尼埃普斯合作,共同完善相机和照片。1837年,达盖尔已能在涂银的铜板上拍出相当清晰和细腻的照片了,他使银板上的碘化银感光,然后放入显影液中显影,再用苏打碱溶液洗定影,于是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不过,银板底片的感光度很低,拍一张照片仍需个把小时。
1839年8月15日,法国科学院大厅向 社会 各界展出了达盖尔拍摄的世界第一张光学照片,轰动了整个巴黎。 此后,摄影者们便开始使用笨重的匣式照相机,相机要安装在三角架上,还要配上很大的底片。这种情况向间谍们提出了挑战,他们需要研制出一些不容易被人察觉的、越来越小的照相机,他们还想到在收音机、手提包、打火机、火柴盒、圆珠笔、粉盒和手杖把手等物品上面“做手脚”,用这些日常用品来作为进行偷拍的伪装物。
进入20世纪,德国的间谍相机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出现了一种幽灵照相机,德军把它安放在鸽子身上,然后将大批这样的“鸽子间谍”放飞,前往法国防线的后方去执行空中侦察任务。
照相机自19世纪中期被发明以来,摄影技术在情报搜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间谍们利用照相机拍摄人、机场或其他军事设施、桥梁、军事装备、飞机模型或文件等。归纳起来,间谍们所使用的这些易于隐藏,能拍摄高质量图片的间谍照相机 主要有以下3种。
这种照相机体积小,能放在口袋中携带,可用于各种目的,如监视摄影、文件复制等。 为了便于隐蔽,一些微型照相机没有装配取景器,拍摄者进行偷拍时,必须凭直觉取景拍摄。
在整个微型照相机系列中,最有名、最成功的要数米诺克斯(Minox)照相机。 米诺克斯被说成是立陶宛或原西德的照相机品牌是不对的。第一架米诺克斯照相机是于1937年开始研制、设计,1938年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被制造出来的。米诺克斯相机的发明者是拉脱维亚工程师威特·泽普(WaiterZapp),他少年时便梦想着制造出一种可随意置于手掌心却又能拍摄出高质量自然画面的便携式相机。泽普32岁时,与他的设计小组共同制造出了第一台这种照相机。它使用只有标准的35毫米胶片四分之一大小的胶片,暗盒内装有50张片格。尽管泽普制造米诺克斯照相机的初衷是用于普通摄影,但不久世界各地的情报机构便开始竞相要求购买该机,用于间谍摄影。
这样,这种商业照相机因体积小、性能好、使用灵活而明显地成为进行秘密拍摄的理想器材,是间谍们最得心应手的机种。一系列配备于米诺克斯照相机的附属件,使它可以被隐藏起来使用。它一次可拍摄50张照片而不需重新装片。二次大战结束后生产的新型米诺克斯相机安装有析像度极高的镜头,这样,使用更优质的胶片就可以从微型底片上获取更多、更清晰的信息。米诺克斯照相机首次亮相时,被认为是人类技术史上的奇迹,例如间谍人员可用米诺克斯微型显影罐冲洗胶片,显影罐只有小饮料罐那么大小。
又例如早期的相片放大器用于从微型底片上晒出小张照片,二战时开发了改进的放大器,能从原有的清晰度更高的胶片上晒出更大的照片。在二次大战期间,各国情报机构发现很难得到足够的米诺克斯相机以用于间谍活动。二战结束后生产的机型配备了多种附件,使得这种照相机被应用于各种谍报工作。 直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时,它仍是一种备受间谍青睐的工具。
在间谍行动或隐蔽行动中,各种各样的间谍照相机被隐藏于某一物体中或伪装成某一物体, 如手提包、化妆盒、手杖等,或绑缚于身体上,进行隐蔽拍摄的照相机,就是隐蔽照相机。 前苏联研制的 F21 和前西德 机械人(Robot)照相机 是两种被普遍使用的隐蔽照相机。它们都是从二战前德国设计的一种机型发展而来的,使用的是发条传动卷片装置。前苏联和西方情报机构都发明、制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用以藏匿照相机的用具。普通照相机只要安装上特殊的伪装附件,也可被用于秘密工作。间谍使用隐蔽照相机进行秘密拍照时,照相机可能被隐藏于间谍的衣服内,或伪装成另一种日常用品。一些微型照相机一般只有一种固定的伪装,而隐蔽照相机却常有多种不同的伪装,如机械人,F21、莱卡等相机各自都有一套隐蔽的方式。
机械人照相机首创于1934年,靠发条传动提供动力,可连续拍摄而无需人工卷片。 二次大战中,德国空军曾用它来验证被炸目标的毁坏程度,德国情报组织也曾使用过它。因该机不需在拍摄时手动卷片,所以可隐蔽于各种物体内进行工作,也因此,在冷战初期,不少间谍都使用这种机型。美中情局在五六十年代曾将隐藏于公文包内的机械人照相机用于监视行动。情报官员将公文包夹于臂下,被拍摄物与拍摄者的走向呈直角,因不能使用取景器,所以要拍摄取景准确的照片,必须事前经过大量练习。情报官员要凭直觉学会如何正确放置公文包,以拍摄到既定目标。拍摄时,操作者隔着公文包按压快门操作杆。
F21隐蔽照相机的3件最重要的伪装用具是短上衣、普通相机套和雨伞。 伪装用短上衣有多种款式,附加于F21相机的面板上装有一枚假纽扣,能覆盖住镜头。照相机附着于衬里内,同时假纽扣从短上衣前摆的一个孔内突现出来,当轻轻挤压置于口袋内的遥控快门时,假纽扣的中心部位会快速开启,迅速完成拍照。作伪装用的普通相机套也很平常,间谍人员将它挂在脖子上,好像照相机并未被使用。但在套内,一架F21照相机被安装于侧边,与相机套正前方可呈直角进行拍摄。当间谍按下按钮时,相机套侧面的挡板会开启,进行拍照。伪装用雨伞更是别出心裁,其设计可谓巧夺天工。F21照相机被安置于伞的成型木制支杆内,相机镜头正对伞套上的小孔,拍摄时,间谍人员按动手柄上的快门开关即可。
德国产莱卡(Leica)是种普通相机,但它又是一种间谍很爱用的隐蔽照相机。 莱卡相机镜头盖上的词“Leica”曾被间谍精心地镂空,这样,即使不取下镜头盖,也能透过镂空处进行拍摄,而在外人看来,相机并未使用。
这类照相机是专为大量拍摄文件而研制的,有的可连续拍400页文件,自动化程度高,翻拍速度快,成像质量好。 通常情况下,间谍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复制秘密文件。虽然普通相机也可用于文件拍摄,但要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则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拥有充足的时间。情报机构于是研制出了使用快捷、简便、可靠的便携式特制复制照相机。
复制照相机或趋向微型,或经过伪装,后者中最着名的有伪装成笔记本的克格勃滚轮式照相机,它可连续复制40页文件,而无需重新装片。 该机隐藏在和间谍经常携带的笔记本相似的假笔记本内、使用时、间谍将假笔记本的内脊部位从文件上滚过成刷过、笔记本脊部的小轮便会启动快门装置及其内置照明源、完成拍摄任务。克格勃还使用耶东卡C-64复制照相机,它可在多种电压下工作、包括利用 汽车 蓄电池。该机使用简便,能拍摄优质的照片。这种称做“耶尔卡”(Yelka)的相机装有铰链、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
美国情报组织也曾使用过公文包式复制照相机。当公文包被打开时,复制照明装置便会向外伸展定位,靠主电源或电池供电。改装后的35毫米定焦公文包式复制照相机使用尼龙齿轮,可进行无声操作。
为了长期有效地进行监视拍照,人们发明了许多巧妙的伪装物供间谍隐藏照相机。这些伪装物的尺寸和伪装方式大不一样,但基本原则都是要把照相机伪装或隐藏起来,让它看起来像是一种普通物品,不致引起怀疑。但所使用的伪装物必须与使用它的间谍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一致。有些伪装物内装有饵雷,未经许可而试图打开它,会导致情报被毁掉。要打开被拧紧的伪装物时,经常要按顺时针的方向旋开,而不是采用通常的逆时针方向。
与间谍照相机相“配套”的是“缩微照片”。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思”(Stasi)使用的微型相机的缩微胶卷只有小姆指盖大小,它可拍摄3张缩微照片。 这种照相机可直接拍摄出相片,不使用底片,每张缩微照片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看。自从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以来,各国情报机构一直在使用缩微照片,照片宽度 最小的可达1毫米 ,可藏在日常物品或特殊的伪装物中。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设计的戒指,可隐藏缩微照片或指南针。用刀切开较厚的明信片的边沿,也可藏进缩微照片,再依原样封好寄出。
时光在流逝,人类的 历史 翻过一页又一页。融智慧、 科技 、胆识乃至风俗 时尚 于一体的间谍照相机及隐蔽摄影技术也将一如既往地在那些鲜为人知的 历史 书页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⑤ 照相机历史简介
19世纪初,一个叫尼普斯的法国陆军军官,花了10年时间研究保存影像的方法终于在1826年成功地将他家窗外的景象拍摄在白锡板上。
这是世界上第1张照片,它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第二年,他又和达盖尔研究照相术,试图把影像拍摄在玻璃板上。
不幸的是,尼普斯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去世了。1833年,达盖尔把玻璃板底片的灵敏度,提高到足以拍摄人像。后来,他又发明了银版照相法——“达盖尔照相术”。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逗纯,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
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着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
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徕卡单镜头旁轴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光学旁轴取景器。
1931年,德国的隐指源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
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PENTAX的前身旭光学工业公司1923年开始生产镜头,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军队对光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尼康、宾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学仪器厂都接到了大量的军队订单,为侵华日军生产望远镜、经纬仪、飞机光学瞄准仪、瞄准镜、光学测距机等等军用光学仪器。
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军队订单已经不再有,战后军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转向民用品的生产,光仪厂商尼康、佳能、宾得都先后开始了照相机生产。
1952年宾得引进德国技术并引入德国“PENTAX”品牌,生产出了“旭光学”的第一部相机。1954年,日本第一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旭光学-宾得公司制成。
1957年作为灶态日本照相机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镜光学取景的单反照相机。此后美能达、尼康、玛米亚、佳能、理光等公司争相仿制、改进单反照相机及镜头技术,从而推动了民用照相机技术在日本的发展,世界单反照相机技术重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了日本。
1960年,宾得推出的PENTAX SP相机问世,开创了照相机TTL自动测光技术。
1971年,宾得公司的SMC镀膜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应用SMC技术开发生产出了SMC镜头,使得镜头在色彩还原和亮度以及消除眩光和鬼影两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显着提高了镜头品质。
得益于SMC技术,此后宾得镜头的光学素质达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多只宾得镜头被职业摄影师们推崇,甚至超越了德国顶级镜头蔡司镜头,成就了宾得相机一时的辉煌。
虽然几乎所有厂商生产的照相机镜头都声称采用了SMC技术,但是实测证明,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还是宾得镜头。
1969年,CCD芯片作为相机感光材料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搭载的照相机中得到应用,为照相感光材料电子化,打下技术基础。
1981年,索尼公司经过多年研究,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采用CCD电子传感器做感光材料的摄像机,为电子传感器替代胶片打下基础。
紧跟其后,松下、Copal、富士、以及美国、欧洲的一些电子芯片制造商都投入了CCD芯片的技术研发,为数码相机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1987年,采用CMOS芯片做感光材料的相机在卡西欧公司诞生。
2018年9月,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第62次会议作出了对中国无人机产品有利的决定,将无人机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
(5)约瑟夫的相机有哪些扩展阅读:
为照相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人:
1、达盖尔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
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着。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2、吉罗拉莫·卡尔达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o Cardano, 1501年9月24日 ~1576年9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网络全书式的学者, 数学家、物理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和赌徒。
古典概率论创始人, 在他的着作《论运动、重量等的数字比例》(Opus novum de proportionibus) 建立了二项定理和二项系数的确定. 他一生写了200多部着作,内容涵盖医药、数学、物理、哲学、宗教和音乐。
3、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
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法语: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1765年3月7日-1833年7月5日),“涅普斯”又译“尼埃普斯”,法国发明家。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
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雪弗莱(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
并于1824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餐桌”,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1829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1833年7月5日,涅普斯意外死亡。1839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4、奥斯卡·巴纳克
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1879年-1936年),德国照相机设计家,生于德国布兰登堡州里诺夫镇。1911年被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聘请担任照相机设计师。
巴纳克在1912年研究利用35毫米电影胶卷设计小型照相机。1913年成功地造成一部24×36毫米的原型莱卡相机(Ur-Leica)—35毫米照相机的鼻祖。
1925年莱卡相机I型正式在德国韦茨拉尔市(Wetzlar)的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出产。奥斯卡·巴尔纳克本人是最早的莱卡摄影家,1920年,韦茨拉尔市发生洪水灾难,他用原型莱卡相机拍摄了一系列韦茨拉尔洪灾的照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照相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达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