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机摄影 > 苏联费得相机怎么样

苏联费得相机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7-22 02:49:36

① 第一款单反相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几乎所有的权威资料都把1936年德国研制的爱克山泰(Exaktu),说成是世界上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人们明显都忽似了在它前一年,即1935年前苏联变已出世的“斯布特”。苏联人在上个世纪30年代悄悄地研制成功一台现在看来是“标准”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Chopm”。但它却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似了。难道是它的模样太丑了,没有“爱克山泰”那样更接近现代相机的俊美。这世界也真没地方说理去了。“先到的不算,后来的为尊”。苏联人也不去世界上争争,真是好脾气!

斯布特的相机俄文名是“спорт”,英文名是“Sport”。而相机的前脸却标明“Chopm”,这我就弄不明白了?它的生产年代是1935-1940年。生产厂家是前苏联国家光学机械厂。由于它采用的容量为可拍54幅135(24×36mm)照片的专用暗盒,装约2米长成卷的胶卷。由于这种相机广泛地运用到新闻和体育运动场面,所以又称它为“运动”相机式“体育”相机。

在前苏联的庞大相机家族中,以模仿和抄袭德、日相机为最主流,而这款“斯布特”相机是纯俄罗斯血统的相机,在它身上似乎找不到邻家的身影。它完全倾注了前苏联相机研究者的智慧,只可惜这种探索没能坚持下去,除了这台原形机,“斯布特”也没有“二世”和“三世”问世,“斯布特”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斯布特”相机的生产期限虽然长达5年,但其产量并不太大,由于二战的兴起,这种相机很快就停止生产了。前苏联的相机工业在二战前还没有大规模兴起,所以二战前出世的相机并不多,且收藏价值也相对大一些。所以这款“斯布特”相机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工艺以及在相机史上的独特地位,一下子成了前苏联相机中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品种之一。它在国际上也很热门,成色好的价值要超过800美金。日本市场上的价格是11-12万日圆。

用现代的眼光看“斯布特”相机,可能有些费解和不已为然,当它在当时确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一是它的胶卷过片同快门上弦是连动的,过片即上弦同时反光板归位,这在当时的相机中是少见的;

二是右手快门按钮同快门线是一体的,这点虽然它不是首创,但采取这种方法即有许多先见之明了;

三是镜头采用了卡口式互换的镜头,可快速地卸下。遗憾的是除了一款标头再找不着其他配套的镜头,而在当时基本用的都是罗口的换镜头的方式;

四是速度盘同过片扭结合为一体,减化了按钮。

五是它的调焦机构延习了莱卡和康太克斯的作法。调焦采用镜头镜后拨杆调整,整体转动的方式。

这台相机采用的是翻斗式的金属快门,上下两片组合式,同反光镜是连动的,这种快门结构简单,而且不易出差。快门速度盘同过片钮、胶卷计数盘是一体的。同其它款拉起式调整快门速度盘相机不同的是,调整速度需按下过片钮调整。

这种相机不能使用闪光灯,因为没有闪灯插座。可能其设计思想就是在室外使用的也就用不着闪光灯了。

这种相机的“靓”点之一便是它的取景器,共有两个。其一是位于相机左上方的直观式即“望远镜”式取景器,同其它相机无异;其二是它的俯视取景器,即从相机上顶看到的腔室式直接从镜头观看的反光式取景器。这种取景器同一年后出世的爱克山泰的折叠式的俯视取景器原理上是一样。但“斯布特”因取景器是用放大镜观看的,在观看时眼睛要紧贴在上面,就没有爱克山泰看着舒服和随意了。

“斯布特”相机的另一个不足是它并没有采用了当时24×36mm已很流行的36张标准暗盒胶卷,而非要采用可装2米长的可拍54张的胶卷暗盒。这种非标准的胶卷,虽然可以每次多拍几张减少了换卷的次数,但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可能不在专业店就买不到能用的胶卷,也就只好自己手缠了,即麻烦又不经济。另外,这种相机光圈也不连动,现在看来调焦和使用都很麻烦。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种相机,样子怪怪的很是难看,同现代相机虽然在结构上类似,但其功能却无法同日而语,但它在相机发展史上,却起到奠基人的作用,虽然它的普及性及对后世相机的影响都远远不如爱克山泰,但甚少这种相机设计中的闪现的创作思维同相机发展的大趋势是一样的,即追寻小巧、快捷加上功能的合理简捷。遗憾的是前苏联并不是相机的主流国家,特别是二战前的相机工业还是很虐弱的,虽有了崭新的相机思想,但终没能走多远,加上二战烽烟已起,这种相机也就随之寿终正寝了。在相机史上终没有象后来的爱克山泰一样留下划时代的英名,为后来相机世界开辟出一条崭新之路。

② 我有一台苏联的老相机想知道是什么年代的

这是前苏联1970年代生产的“苍鹰”(Сокол)照相机,这种牌子国内不多,能见到的有普通的平视旁轴型的和费特-5类似的一种,还有一种是带有嗮光电池测光的自动相机,你的照片不全我不确定是哪一款。
七十年代后,苏联相机生产有两个趋势,一是向轻型和小型化发展,如:“海鸥”(Чайка)系列、“基辅-30”半格系列、“费德”(Фед)微型半幅系列等。二是向中高档电子自动化发展,生产了一批自动、半自动相机,如“维利亚”(Вилия)135自动相机、“泽尼特-TTL”单反自动和半自动照相机、“基辅-15-TLL”单反照相机、“费克-2”(ФК-2)摇头相机。“基辅-17”、“基辅-18”自动相机、“爱列克特罗”电子快门相机、“费德-5”系列全天候微型电子照相机、以及我们的主角:苍鹰”(Сокол)多程序自动照相机,它生产于70年代中后期,在当时属高档产品。

③ 相机资料整理:“莫斯科”,苏维埃最成功的模仿相机(下)-

注:这篇莫斯科系列相机文章是我早年写作,发到SY916的闷大禅,后来网站停办,无法找到配图的原文,现在把文章正式发出来,使用了自己的图片资料翻拍照片,文章比较长,分两次发出来,这是第二篇。

莫斯科-4型相机其实有点不伦不类,它在莫斯科系列相机中也是最没有特点和最蚂尘没有性格的。当然也可以看出莫斯科人在设计和推出这款相机时的随意和茫然。

莫斯科-4型相机有两个版本,即早期的莫斯科-4A型和晚期的莫斯科-4B型。

早斯的莫斯科-4A型在外型只是在原来莫斯科-2的相机后背挖个洞,即增加了6 6的拍摄画幅。但快门开始使用莫缅特-23C型,这种快门同1型没太大的区别只是增加了闪光灯连接线的插孔,自此以后出厂的莫斯科相机可以使用闪光灯,其它一切都涛声依旧。

但要拍摄6 6规格的片子只是在原来6X9的基础上增加一个6X6的挡片夹而已(就象我国的海鸥4B的645挡片一样)。不过这种可塞进莫斯科-2上的6X6的片夹我在经手的十几台莫斯科-4A型相机中却没见有一个,也就无法描述它是什么样子了。

自莫斯科-4相机开始,厂家为其配了很结实很精致的牛皮盒。近年来我过手的莫斯科2、4、5相机有上百台,但一直没见到有莫斯科-2的皮盒,虽有些莫斯科-2也带有皮盒,但都是标明是莫斯科-4或莫斯科-5的,难道是到了莫斯科-4A型的问世厂家才开始为其配皮盒?不知莫斯科-2的原包装是什么样的。

晚斯莫斯科-4B型相机又同莫斯科-5型相机相近。区别是它仍采用的是同莫斯科-2型一样的镜头,即茵度斯塔尔-32(110/F4.5)。当然快门也是使用莫缅特-23C型,带有闪光灯连接线的插孔的。

莫斯科-4这种不伦不类却又承前继后的非“优生子”让人犯疑,我在仔细地研究了莫斯科系列相机的生产年代发现一个问题:莫斯科-2型生产期是1947-1956,而莫斯科-5生产期是1956-1960,两者完全是可以衔接的。但在其间却夹杂着莫斯科-4,生产期是1955-1958。再想它的功能却又那么没有新意,可不可以断定,它是台“杂生”的相机。

就是莫斯科-2生产到后期,莫斯科-5已经设计并试产完毕。如果直接停产莫斯科-2生产莫斯科-5就会舍弃许多零配件、原材料。而如果继续生产莫斯科-2却已经不合市场的适宜(这时可能6 6画幅在苏联风行了),于是聪明的莫斯科人想出了这个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招法(我说这话是离不开当时苏联计划经济的实际情况的)现在看来这种产品意识在现代 社会 或者说在当代的中国可能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在当时铁幕下的苏维埃帝国这种创意和市场理念绝对是新奇和开放的。

于是莫斯科人开始加班加点地在库存积压的莫斯科-2后背上打洞,使用新的莫缅特-23C型镜头快门,换个底板(上写“MOCKBA-4”)再塞进个6 6的片夹,莫斯科-4A型相机就这样轻板的诞生了……

也许很快这种具有仿告6X6篇幅莫斯科-4A就销售一空了,于是开始上马生产最新型的莫斯科-5型相机,但材料库的主任急急忙忙找厂长来了,报告说盘点库存中又发现了一大批用于莫斯科-4A型相机上的快门和镜头组合件还没有用完,而原来的莫斯科-2型的机身架却没有了。而这种快门镜头在新产品莫斯科-5是用不了的,厂长急中生智:“那就用现在莫斯科-5的外壳加上原来莫斯科-2的镜头,再生产一种新型号莫斯科。”“叫什么?”“莫斯科-6不好吧,这莫斯科-5还卖不卖?而且也不能一代不如一代啊!?干脆还叫莫斯科-4吧!”

以上说法是笔者的杜撰,没有依据,但我们现在见到的是两种款式莫斯科-4型相机,肯定是由于它是过渡性产品所决定的。

画 幅:6 9cm 6X6cm

镜 头:茵度斯塔尔-23型,F4.5/110

最近调焦:1.5米

快 门:莫缅特(Momeht)-23C型。

镜头有闪光灯连接线插孔。

速 度:1-1/250秒、B

取 景 器:

楔式补偿器双影重合连动测距器

(顶盖装折叠式支架式取景器)

画 幅:6 9cm 6X6cm

镜 头:茵度斯塔尔-23型,F4.5/110。

最近调焦:1.5米

快 门:莫缅特(Momeht)-23C型。

镜头有闪光灯连接线插孔。

速 度:1-1/250秒、B

取 景 器:

楔式补偿器双影重合连动测距器。

莫斯科-5型是莫斯科系列产量最大,也是关门之作。它是在成熟的莫斯科-2型的基础上舍弃了似乎作用并不太大的机顶望远镜式取景器,而在机身的右上方开了一个小取景口,另外就是将镜头改为口径更大的N-24,3.5/105mm,而快门也改成了莫缅特(Momeht)-24C型。这种快门是在莫缅特(Momeht)-23C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拍。

可别小看这一点,却让莫斯科人整整用了十年才找到蔡斯伊康的真正感觉。我对这藏在镜头快门里的自拍器的机械性能并不太了解,但它的技术要求和生产难度一定不小,否则霸道的苏联人是不会客气的,不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模仿蔡司伊康相机上拿在它的眼里已伦为孙子辈战败国德国的专利权当回事的,君不见前苏联有多少相机是照搬德国的,其他方面就不用说了!

苏联人在莫斯科相机上不是不想一步到位,而是局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他们选择了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事,从这点上看苏联人是明智和严谨的,没有盲目的头脑发烧可能是莫斯科系列相机最后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回看我们50-60年代研制的一些相机,有的只是有了不知能不能拍照的样机,有的相机出厂就玩不转了。

从胆量上看我们的前辈可能是世界相机史上最大的,但产品的成功率可能也是世界相机史上最低的,我作为没有在当时特殊条件下生存过的后人,可能没有权利对尊敬的先辈在相机领域里的 探索 指手划脚,只是感觉我们的先辈确实是有些着急和草率了一些。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莫斯科人的理智啊!

除此之外,莫斯科-5还对后背进行改革,可以完全取下来。在画幅上增加6 6的片幅,在机身上安装了活动的6 6片夹。注意,这种片夹在莫斯科-2型和早期的莫斯科-4A型上是用不了的。

莫斯科-5型采用了天塞结构的3.5/105头,可以说是同超级伊康相机最终殊途同归。

到这时,莫斯科在性能上同蔡司伊康才完全相近,而且比蔡司伊康还多了闪光灯连接线插孔。但在外表上莫斯科开始自己风格的 探索 ,它取消了蔡司伊康的机顶折叠式支架式望远镜取景器。其实这也非莫斯科的独创,到这个时代这种取景器基本都改为了机内,就是目前仍广泛流行的机内平视取景器。

但莫斯科-5(及莫斯科-4B)的双影重合取景器和直观取经器是分开的,而且全部在我们现在很不习惯的右侧。因为这种相机是拍两种画幅,在直观取景器上还多了6X6和6X9转换扭,这种直视取景器因太靠近右侧,在近距离拍摄时的视差会很大。

这种相机的快门和镜头同蔡斯是完全相同甚至可以互换的(我手里就有一台莫斯科-5镜头的蔡司超级伊康太),但它比蔡斯高级之处是多了6 6的画幅和闪光灯连接线插孔。我在许多台莫斯科-5相机上还看到有闪光灯插座,而且是直接装在机顶的“MOCKBA”字上的。开始没有以为然,以为是个人的行为,但后来看得多了,而且东西一样位置也相同,不知是厂家后加的还是某个部门的“改装机”。

时代不同了,随着感光材料的进步,五十年代相机开始向小画幅方向发展,而莫斯科-5正是迎合了这一世界潮流,要知道由6 9的拍八张到6 6的12张,每卷可多拍三分之一,经济帐也是十分可观的,对于一款面向大众化的相机,这一变化会迎得多少市场、迎多少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啊!但还有不满足的摄影爱好者,有不少莫斯科相机的使用者自己在相机上还挖个洞,又改成了6X45的画幅,一下子又能拍16张了。这种自己改制的“莫斯科”也是经常会碰到的。

莫斯科-5型相机资料:

画 幅:6 9cm 6X6cm

镜 头:

莫缅特(Momeht)-24C型。F3。5/105

最近调焦:1.5米

快 门:

莫缅特(Momeht)-24C型。

镜头有闪光灯连接线插孔。自拍器。

速 度:1-1/250秒、B

取 景 器:

楔式补偿器双影重合连动测距器。

“莫斯科”系列相机起于1946年的1型,止于1960年的5型。在长达14年的生产和开发中几款相机都是很成功的。即使过了在四、五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相机大部分仍能使用,说明它的精密加工和选用材料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它的镜头历经这么多年风雨沧桑,却绝大部分光亮如新,镀膜通透,极少有长霉脱胶的甚至很少有磨痕擦痕的。

这说明了莫斯科相机在制作上的技术高超和态度的严谨,这点可是其他前苏联相机是没法相比的,我不知这其中是否还有别的原由,是否有蔡司人直接参与了制作,但我要说的是: “莫斯科相机人”是值得尊敬的!

④ 关于前苏联相机

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和我一样喜欢这些老毛子的金属嘎达啊,哈哈

楼主列出的这6部相机中,泽尼特的两部是M39口的单反相机,其他则都是旁轴,至于谁好 谁不好,那要看从什么标准来说了。
要说使用价值,个人感觉泽尼特3好用一些,装片不那么费劲,使用上也基本与现代相机相同。要是追求旁轴的味道的话,佐尔基3装配精密一点,基辅3的镜头更有德味,看个人喜好了。
要说收藏价值,都还有一定收藏价值,俄机这两年藏的人不少,具体这6部谁贵要看具体品相了。
以下是我收集的这6部相机(其实是5部,KIEV2和KIEV3基本一个东西)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ZORKI 3(1951-1954)

ZORKI 3是ZORKI旁轴相机一个真正的转擂点,机身是LEICA 3型的COPY版,机身体机比之前的ZORKI型号要大一点,但却有许多之前ZORKI相机所没有的特色,可调整眼睛视度的叠影对焦机构,使调焦更准确.及全开式后盖,更方便底片装卸,更增加了慢速快门机构,多出1,1/2,1/5.1/10秒的快门速度,在之前的ZORKI相机,仅有1/25秒的最慢速度,在阴暗环境几乎无法拍摄.这点极像LEICA 3C型.

在镜头方面,导入仿ZEISS SONNAR的JUPITER 8 50mmF2镜头,比之前的50mmF3.5要明亮很多,而且整机机械精度较高,各可动环节动作顺畅,就像它的始祖LEICA 3型一样.

原先ZORKI 3的慢速快门是双轴式的,原先前苏联所设计的双轴式机械结构并不是很好,但在1954年一个新的单轴设计方案成功,使ZORKI 3的可靠度更加提高.

生产量:

ZORKI 3+3M
88000(1951-1954)

ZORKI 3C
4600091955-1956)

相机原型 1932年LEICA 3型,片幅36X24mm

镜头 JUPITER 8 50mmF2,仿Zeiss Sonnar

机身卡口 Leica 39mm卡口

快门 黑色布质帘幕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 B,1-1/500秒

对焦 手动叠影对焦

测光 无

体积 6.7X13.3X6.6 CM

重量 519g 生产厂 KMZ

KIEV 3
1952-1955 完全仿制CONTAX 3型,有测光
具体数据参见CONTAX 3型

ZENIT C

ZENIT 1是KMZ厂第一台单反相机,1953-1956年间共生产了约40000台,机身采M39镜头接口,标准镜是用INDUSTAR 22,与平视取景相机所用INDUSTAR 22是相同的结构,在当时,只是把成像距加长,直接换用.整机也差不多从ZORKI相机变化而来,只是把RF叠影对焦机构换成反射镜+正像菱镜,其它部位与ZORKI RF几乎都相同.因市以RF机身修改而成,又使用M39镜头,所以机身小巧,与现代135 SLR因反光镜尺寸较大,在体积上要小很多.

ZENIT 1并无卷片扳手,与ZORKI 1一样,使用卷片转轮,底片计数器在转轮下部,与转轮合为一体.计数器归零须要手动归零.

底片回卷释放开关设置在快门按纽前面,须要回卷底片时须往左边拨,否则卷片轮不会释放,无法回卷底片.

快门按钮的外圈是快门按纽锁,按纽可用快门线.快门段数计有:B,1/25,1/50,1/100,1/250,1/500秒,段数显得少了一点.

机身并无闪光灯插孔,所以机身上也无闪登插座,整机上因功能较少, 显的很仆实.

前苏联镜头场为ZENIT单反相机设计了几支M39镜头,计有37mmF2.8,50mmf3.5,58mmf2,85mmF2,85mmf1.5,

135mmf3.5,180mmF2.8,300mmF4.5都是铝制白镜身.
ZENIT C 与ZENIT是同一个机身,但多出了闪灯插孔.

生产年代为1955-1961年.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标准镜 INDUSTAR 22 50mmF3.5-16
快门 横移帘幕快门B,1/25-1/500秒
对焦 单镜反射式毛玻璃对焦
测光 无
体积 8.8X14.5X7.5 CM
重量 500g

FED 1
这相机是开使于1932年6月,是德国1932年4月LEICA 2正积极投入时,以LEICA 2型为蓝本所仿制的,1932年地一批30台原型组装完成,接着在1933年以相同的模具大量生产,这时是贫穷的农业经济时期,史达林尝试着以5年的经济计划使前苏联快速工业化.在1932年11月,第一台仿徕卡2型机成功并完成研发工作,这相机使用超过300个零件,光学件及原型机是由位于列宁格勒的VOOMP实验工厂所作,在1934年5月停止生产,大约有500台相机被做出.生产被转移到为于莫斯科的Geodezia工厂,大约有100个样机生产出,于1934年12月,约有1800台相机产出,在1934年到1955年间共有700000台FED 1型被制造出来.

这是前苏联最具有历使意义的相机,虽是仿LEICA 2型,但某些部件是不相同的,以使售价更低.实际拍照有人说相值还要高于LEICA 2型,这相机是用以配合前苏联群众市场,而非瞄准例如使用LEICA的西方人士.所以品质并不能提高,仅止于前苏联内部人民能自给自足及一般拍摄的要求,没竞争下的产品.

原由 1932年LEICA 2型完全COPY
机身型式 约6-7种不同的型式,只是机身图型不同.
镜头
FED制, 仿制LEICA MLMAR 50F3.5,

使用LEICA 39mm螺口.最近对焦距离1.5m
快门型式 横移式黑色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 B,1/25,1/50,1/100,1/200,1/500秒
对焦 手动叠影对焦,有额外的取景窗.
底片
标准135卷装暗盒,片幅36mmX24mm,

可拆式底板,由底部装卸.
测光 无
体积 6.7X13.2X6.5 CM
重量 630g
总生产数量 700000台(1934-1955)

ZENIT 3
ZENIT 3是在ZENIT 1后新设计的相机,同样使用M39镜头,但加上机械自拍器,生产于1960-1962年.

与ZENIT 1不同的还有电子闪灯插孔,闪登同步时间是1/30秒.

ZENIT 单反相机从ZENIT 3开使有了底片扳手,方便底片上卷及上快门,但底片计数器在 ZENIT 3上仍在底片扳手下方,仍须手动归零.底片回转释放钮改在快门选择盘右边,按下后可回卷底片.

标准镜头改为INDUSTAR 50m为镀膜镜头,仍为M39卡口.机身包覆不是皮革,改为黑色橡胶.
型式 135 SLR
片幅 36X24mm
标准镜 INDUSTAR 50 50mmF3.5-16
快门 横移帘幕快门B,1/30-1/500秒
对焦 单镜反射式毛玻璃对焦
测光 无
体积 13.5X9.2X9.7 CM
重量 620g

KIEV2
KIEV 2与KIEV 3基本相同 只是生产年代不同 而型号不同

⑤ 这相机是什么型号的

你图片中的相机,是前苏联产的“费得Fed ”旁轴相机(也译成“菲特”)品牌,现在的产地是乌克兰。图中这款相机是FED-5C型,135相机(使用35毫米胶卷),使用整体机身为全机械结构,带有测光功能(FED-5型不带测光)。机身构造是仿制徕卡相机设计的。
这里要说一下,俄系的此类产品,通病就是机械尚能过关,但做工粗糙,在国产海鸥相机之下。但是费得相机,也代表了俄国的一个时代,价格便宜,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玩家,如果有兴趣,还是可以收藏一下。
二手市场价格:600元人民币。
回答完毕,希望采纳。

⑥ 家里留下来的苏联相机,谁能给出准确的品牌、型号信息

前苏联乌克兰哈尔科夫“费德”机械制造联合体生产的ФЭД-2(英文悔肢:FED-2,汉语:费德-2)型照相机。
该厂最初生产的FED相机是仿制德国的Leica ll(莱卡相机),后习惯称为FED-1型。
该厂于1955年-1970年生产FED-2型相机,使用135交卷。该型随年代不同,共有四薯隐个款式,看你的照片,应当为第三个款式,生产年代为1958-1969年。市价约200-500元左右(仅供参考)。
该厂于上世纪70年代推出数前厅了仿制莱卡相机的FED-5型相机,在中国略有知名度。

⑦ 500块左右的数码相机有什么推荐的

500元左右的数码相机,大品牌的没有,杂牌的不靠谱,不如还是用手机吧,或者买二手相机

阅读全文

与苏联费得相机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