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REAT WALL DF-2是什么牌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生产的长城牌DF-2型单反120相机。采用翻斗式快门。
长城DF系列相机是北京照相机厂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产品,从DF-2到DF-5共出了四款相机,除了供国内市场还有非常少量的外销或在当时比较让人眼热的华侨商店[友谊商店]或百货公司的华侨柜台凭侨务券、外汇券购买。不同型号的几款长城DF其实变化是非常小的,DF-3是加了自拍、DF-4是加了闪灯插座,而“最高级”的DF-5也是只是加了自拍和闪灯插座。另外DF-4、DF-5有一种牛皮硬套包装的,也就是所谓的外销型,产量比较少,做工也相对好一些。
长城相机其实是很简易的相机,快门是翻斗式的,震动非常大,速度也是只有简易的5档,取景器没有裂像也很暗,据说后期该厂开发了裂像屏,但没有融入到产品里就不在生产了。镜头是4片3组的结构,做工却很粗,镜片镀单层的蓝膜。镜头同机身没有光圈连带机构,所以取景时要全开光圈,而暴光时要收缩到预设的光圈,使用是非常的不方便和极易出差。这种相机除了可以拍6X6、645,后期还开发了135附件,也可以拍135胶卷。其实七十年代北照厂开发的这款DF相机可以说比较成功的,虽然长城DF相机只是日本三十年代一款相机的模仿机,但当年我国的生产能力也就这个水平。这种相机的优点是简单而不易出毛病。比较其当年其他照相机厂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相机,北照厂虽说起点低但可谓是明智和冷静的!
优点:快门不易出毛病;镜头是4片3组,在国产普通型120相机里是最好的。标头(M39X1)可以直接连到放大机上当放大头使用。
缺点:取景器暗、快门震动大、没有可以直接换的其他镜头、光圈不联动、拍摄中极易失误
技术性能和规格:
1.镜头:F90mm/1:3.5,四片三组式天塞型结构,单层镀膜,最近拍摄距离为1米;光圈共分七挡:3.5,4,5.6,8,11,16,22;镜头可卸,与机身连接的螺纹为M39*1,与滤色镜连接的螺纹为M52*0.75。
2.快门:为镜后缝隙曝光式的反光板机械快门(翻斗式快门),快门时间有五挡:B,1/30,1/60,1/125,1/200秒。卷片后逆时针旋转调速旋扭,使之挂上快门。
3.底片画幅尺寸:120胶卷可拍6*6厘米的12张,6*4.5厘米的16张,使用带衬纸的135胶卷时,可拍36*24厘米的36张,32*32厘米的26张或32*48厘米的18张。
4.取景:单镜头反光式无视差取景,设有调焦放大镜,可进行微调;磨砂玻璃成像,除早期Df-1型机外,有成像画幅度尺寸和十字显示。
5.卷片:手轮卷片,红窗计数,设有防重拍机构和多次曝光机构。
6.照相机体积为142*96*122毫米,重量为875克。
2. 长城SZ1照相机的来历
北京照相机总厂
前身是由北京大来精机厂与永新,荣焱手工业合作社于1956年1月15日合并成立的大来照相机厂。它是我国第一个生产照相机的企业。最初生产大来牌35毫米照相机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57年改名为北京照相机厂,产品定名为天坛牌。1961年试制成天坛牌和长虹牌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3年停产照相机,改产胶片阅读器等缩微设备。该厂1964年8月并入北京市玻璃总厂,其中光学车间并入北京眼镜二厂,仍然从事照相机开发和生产微缩设备。1965年研制成我国第一架北京牌高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966年10月恢复成立北京照相机厂。1967年研制成小罗莱35毫米两种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68年开发生产长城SZ-1型35毫米发条输片平视取景照相机。
长城SZ-1,采用机械中心快门,双影重合调焦,成像清晰,内藏发条输片,一次上弦可连拍12张,在国产135相机中别具一格。相机根据“输片自动”汉语拼音的字头命名为“SZ”。
1968年第一批200台批量试制品用的铭牌为:为人民服务
1969年改为北京牌,后来中央不允许以城市名称为相机命名,北京SZ-1相机改名为“红光SZ-1”。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没有正式投产。后来,轻工局请书法家为相机题写产品名“长城”,从此北京市照相机厂开始用“长城”作为商标。
但SZ研制未经技术经济分析,技术要求高于本厂的工艺水平,无法形成规模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连年亏损。SZ-1被迫于1981年停产,13年累计生产了6.3万多台照相机。
3. 中国国产最好的相机(最好是单反)是哪款
国产单反相机,有如下这些:
1、海鸥牌相机
2、长城牌照相机
3、珠江牌照相机
4、上海牌照相机
5、凤凰牌相机
以上这些老牌国产单反相机。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
它是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
“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4. 国产单反相机都有哪些品牌
国产单反相机品牌如下:
1、东方牌单反相机
东方牌单反相机可以说是国产界最老的牌子了,它于一九五六年在天津照相机厂研发生产,在照相机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方牌单反照相机每一款都具有超强的配置和先进的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需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如图浅蓝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指用单镜头,并且光线通过此镜头照射到反光镜上,通过反光取景的相机。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5. 长城照相机,有人知道吗
北京照相机厂和它生产的照相机
北京照相机厂前为大来照像机天生,是我国最早生产照相机的厂家之一,它曾有过辉粕业绩。1956年,在创始人刘学滨先生的带领下,以德国徕卡相机为蓝本,开始试制仿徕卡相机,由刘学滨先生亲自研制相机快门,郝晓时先生负责机身的研制,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相机生产的初级阶段,又受到技术、设备等限制,仿制工作极为艰难,全部零部件均需要手工制作,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该厂试制成功了仿徕卡2型相机,并以“大来”命名(图一)。大来135相机,是我国最早的仿徕卡相机,它比着名的上海58-2相机还要早两年时间。除了摄影镜头外,其他部件全部由大来厂自己设计制造。为其配套的摄影镜头是进口的coated 50mm f3.5镜头,镜头接口为M39×1螺口,快门为横走式布帘快门,快门速度为1/1000秒至1/20秒及B门,它的快门速度要比徕卡2型相机快一级,在那种简陋的条件下,大来厂起步如此之高难能可贵。这部相机的测距与取景分为两上视窗,与徕卡相仿,使用上不如后来的上海58-2方便,但它在徕卡2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背带吊环儿,使携带更为方便。在机顶上有“大来”模压商标及“北京大来照相机厂”字样,并有独立模压机身编号,编号由100101开始。北照厂现存的一台大来15相机机身号为100104。由于文革期间将相机视为西方文化,大部分相机已被砸毁或丢失。这台大来135相机可能是目前仅存的一台。
大来135相机试制成功后进行了试拍,证实其机械性能优良,像质极佳。这在当时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喜事。1956年8月4日《北京日报》以《看,咱们的国产相机》为题并附有该机拍摄的长安街照片做了专题报道。随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也相继作了报道。大来135相机的试制成功,可以说是我国相机史上的里程碑。但遗憾的是,大来厂仅试制了12台样机,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生产下去,因此,目前极难见到大来135相机,它也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珍品”相机。
1956年大来厂生产的另一款以“大来”命名的相机是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图二)。它是以“RICON FLEX”为蓝本设计制造的,取景与摄影镜头均是80mm f3.5镜头,取景镜头上有“大来照像机厂”字样,快门采用镜间快门,速度由1/300秒至1秒及B门。旋钮过片,红窗记数,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它,实在没有什么特色,但它却称得上是我国第一台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它为我国120双镜头反光相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生产数量不详,此机机身编号为00176。
1957年大来厂转为国有企业,更名为“北京照相机厂”,大来120相机也被命名为“长虹”,大来与长虹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将商标作了改动,取景镜头上改为了“北京照像机厂”(图三),生产了约7000-8000台。
1959年,又将“长虹”改名为“天坛”,字体为繁体字(图四)。天坛相机可细分为三个版本,前期为繁体字天坛,后来又改成汉语拼音字母的TIANTAN(图五),这两款相机只是字体不同,功能完全相同。后期,又试制了摇把过片的“天坛”相机(图六)。快门速度提高了一级,由1/500秒至1秒及B门,这种摇把过片的天坛相机生产数量较少,目前较难见到。
1959年生产的一款简易胶木135相机是“星光”(图七)。快门速度只有1/25秒及B门。镜头光圈只有F8、F11、F16三级。同年生产的另一款简易胶木120相机是“蓝天”。快门速度只有1/25秒及B门,镜头光圈只有F8及F11两级光圈。可以拍摄6×6及6×4.5两种画幅。
1964年,北京照相机厂试制了两台“北京”牌EB135单反相机(图8),镜头为50mm f1.4,快门速度由1/1000秒至1秒及B门。这台相机的镜头是由“北京玻璃研究所”研制的,据北京照相机厂郭建春先生介绍:当时北京玻璃研究所与北京照相机帮同属一个系统。该机设有机械自拍机及附件插座,使用闪光灯时需用闪光联线,在机顶左侧倒片钮下设计了胶片感光度调节盘,快门设有快门锁,在机背右上方有“北京玻璃研究所研制”的字样,机背左上方有机身编号,此机编号为10001。(图9)
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以日本理光超级SHOT相机为蓝本,生产了国内首架具有手动上弦、发条输片功能的金属制造,镜头焦距为45mm,最大光圈f2.8,四片三组天塞结构,镀有紫蓝色增透膜。快门采用镜间快门,快门速度设有1/300秒、1/125秒、1/60秒、1/30秒及B门,并设有机械自拍机及PC插座。在取景器内有半身、全身及远景调焦显示,取景放大0.5倍,装有取景亮框,双影重合测距,自动计数等。北京SZ-1具有文革时期的特色,机身上有毛主席手写体“为人民服务”字样(图10)。这款相机共生产了2000架左右。机智央编号由000001开始,镜头编号则由00001开始。在北京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