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相机怎么调快门
想要获得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快门速度的设置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而快门速度主要是通过相机的转盘和拨轮来操控的。
虽然每个相机厂家的单反操作方式可能不一样,但基本的原理应该都是相似的,只不过各个功能的按钮、拨轮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大家可以事先对说明书进行详细阅读。下面,我以佳能相机为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来设置快门速度。
第一步:选择拍照模式
单反相机一般可以分为P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M手动模式、Auto全自动模式。根据现场拍摄环境确定好所使用的拍摄模式,通过转动相机的转盘来确定。
第二步:激活拍照模式
什么叫激活拍照模式?就是当你选择好拍照模式之后,如果没有将其激活,即使你转动拨轮相机的参数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怎么激活?
半按快门,然后观察取景器内的曝光调整条是否亮起,如果亮起,这时候就可以来调整快门速度了。
第三步:用拨轮来调整快门速度
激活拍照模式之后,就可以通过拨动拨轮来进行快门速度的调整了。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单反相机的不同拍照模式,那么我就按照每个模式如何设置快门速度来给大家介绍。
P档:该拍照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设置好光圈、快门速度的数值,我们是不能进行人为干预的,只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影响相机给出光圈、快门速度的数值。
光圈优先模式:该模式下,摄影师只能手动设定光圈值,快门速度也是由相机自动设定的。同样,我们只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影响快门速度。
快门优先模式/M手动模式:这两种拍照模式下,摄影师都可以手动设置快门速度,调整的方法就是转动相机快门按键旁边的那个前拨轮。比如说,下面这个就是将快门速度调整为了1/100秒。
关于快门速度调整的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在调整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观察曝光标尺是不是正确曝光。
⑵ 相机大光圈怎么调
首先将相机的拍摄档调整到A档,A档代表光圈优先档位,就可以对光圈进行调整了;找到相机的肩屏,一般拨动肩屏可以调整光圈大小,控制进光量,调节明暗;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专圈,f/1是进光量最大属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数值表示。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形,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⑶ 相机的曝光怎么调节
如何做到正常曝光?
1、以相机测光为准,用曝光补偿干预,从而做到正确曝光
当我们选择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程序自动等半自动模式时,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来指导我们如何设置曝光参数会达到相机认为的准确曝光。
比如光圈优先模式,当我们将光圈设置为F8、ISO设置为100时,相机根据测光结果会判断此时的快门速度应为1/60秒;保持相机取景画面不变,光圈缩小一档变为F11、ISO100,那么快门速度会自动增加一档,变为1/30秒。
这个时候的准确曝光是依靠相机的测光结果,不一定会准确,当测光出错时就要通过回放照片,来判断照片是偏暗或偏亮,从而用曝光补偿来纠正回来,达到最终的准确曝光。
2、手动曝光,用曝光量指示标尺来判断
手动曝光模式下,相机的曝光三要素都需要人为设置,此时如何判断相机的曝光是否准确呢?可以通过曝光量指示标尺(和曝光补偿功能在同一个地方,M档模式下曝光补偿无效)。
比如光圈F8、ISO100、快门速度1/60秒,这时候指示标尺的光标在右侧的话,说明照片过曝,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或缩小光圈;指示标尺的光标在左侧时,说明照片欠曝,需要降低快门速度或开大光圈或提高ISO。
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相机的显示屏进行实时显示拍摄,通过肉眼来判断拍摄画面是偏亮还是偏暗,从而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3、曝光直方图,正确曝光的辅助利器
拍摄一张照片,相机的测光系统可能出错、肉眼判断也很容易出错,但曝光直方图却可以很客观地判断画面的曝光情况,为正确曝光作出指导。
当曝光直方图的像素分布集中在右侧、甚至紧靠最右侧时,说明照片存在过曝情况,甚至局部“死白”。
当曝光直方图的像素分布集中在左侧、甚至紧靠最左侧时,说明照片存在欠曝情况,甚至局部“黑”。
当曝光直方图的像素分布较为均匀,主要集中在中间、两侧也有小范围分布,说明照片的曝光趋于正常。
⑷ 照相机拍的太暗了,怎么调亮啊
可以通过调节感光度、快门时间、光圈大小来调节亮度。
1、可以调节感光度,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表两方面。其一是速度,更高的感光度能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其二是画质,越低的感光度带来更细腻的成像质量,而高感光度的画质则是噪点比较大。一般来说感光度维持在800以下,比较合适。
(4)照相机如何调扩展阅读:
单反相机的工作原理: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⑸ 单反相机怎么调光圈
单反相机如何调光圈,下面把相关知识说一下。
1.什么是光圈?
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进光量与景深,光圈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相同的ISO与快门条件下,光圈越大画面会随之增亮。光圈与景深的关系:F2.8大光圈,易于营造背景模糊的浅景深;使用F16小光圈,拍摄主体与背景都会较为清晰。
记笔记:
光圈会用“f/xxx”来表示,例如 f/8;
数字小 = 光圈大,例如 f/1.4 是大光圈,f/22是小光圈,不要弄错
所以一般推荐买“大光圈”的镜头,除了比较容易拍出背景模糊的浅景深照片,在室内与较暗的场景,也会提高拍出稳定图像的成功率。
2.什么是快门?
快门速度代表着曝光时间的长短,通常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所需的曝光时间越短,光线不足的状况下,所需的曝光时间越长。通常长时间曝光需要搭配脚架来稳定相机,让图像不会产生晃动的残影。
B门是自己控制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短,在按下快门键时,快门就开启直到放开快门键后,快门才会合上(配合快门线一起使用B快门可避免在按下快门时晃动到相机)。
记笔记:
高速快门进入光线少,慢快门进入光线多;
高速快门常会看到 1/xxx 秒,例如 1/250s、1/4000s;
一般相机最快可以设定 1/4000s 或 1/8000s,最慢通常是 30s
超过 30 秒的快门可以用 B / Bulb 快门代替
3.什么是感光度?
感光数值越高接受的光量也就越多,在相同的光圈与快门条件下,画面会随着感光度增加而明亮。相对的画面的噪声(颗粒感)也会增加。
记笔记:
ISO 越高,更能于暗的环境下吸收光线,照片变亮
ISO 越高,噪点越明显,相片质素越差
口诀:光圈越大越明亮;快门越慢越明亮;感光度越高越明亮
那么在实际拍摄时应该如何设置呢?
稳哥建议,第一步先选择拍摄模式,如果选择自动档拍摄模式,那么你可以不用为这三个参数烦恼;但如果你要知道大师都是M手动档开拍的,所以我们拿手动挡举例。
参数设置步骤:
1.先选择拍摄模式--M档手动档;
2.感光度的设置:根据拍摄环境以及光线是否充足,比如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的话,光线不充足,感光度的数值要设置到较大值,例如1600,3200;如果是白天的话,光线充足,感光度可以设置到100-300内,选择最小的设置,保证照片质量;
3.光圈的设置: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可以设置小一点的光圈,但不要最小,可在f/8-11之间调试,一般f/8为众多摄影师选择的黄金光圈值;如果在光线偏暗的环境下,可以调大光圈,在 f/2.8-4中调试。如果你要拍出浅景深背景虚化的效果,比如拍人像,可以放大光圈,在 f/2.8-4中调试。;如果拍风景的话,则建议缩少光圈,在f/8-11之间调试。
⑹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怎么调
1、打开佳能单反相机开关,如下图所示。
(6)照相机如何调扩展阅读:
感光度越高,感受光线的能力就越强。比如在室内光线暗的情况下,可以把感光度调高点,就能保证快门速度不会因为过慢而造成影响的模糊。
一般情况下,感光度越高,照片的颗粒度越粗;感光度越低,照片的颗粒度越细,也就是照片的清晰度越高。所以在影楼拍摄人像的时候,我们会尽量选择低感光度,来保证照片放大后细节的清晰度。
⑺ 手机里面照相机的像素怎么调
部分手机里面照相机的像素是可以调整的,其余的只能调整拍照画幅和照片质量。像素的调整方法:
1、找到相机图标,找开相机拍摄状态;
2、找到设置图标,打开相机设置菜单;
3、找到照片分辨率选项,有最大和标准两个选项;
4、选择后返回拍摄状态即可。
⑻ 相机专业模式怎么调
说到专业模式,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过,有些人可能从来没见过,一般稍微好点的安卓手机都有专业模式,苹果手机没有专业模式,不过可以下载Procam6辅助软件,跟安卓自带的专业模式功能是一样的。
很多人会想,既然普通模式就能拍摄,为什么还要用专业模式,普通模式确实能胜任绝大部分场景,但是有些场景却拍不出理想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专业模式了,专业模式用得好可以省去很多后期的功夫。
普通模式
打开专业模式,有6个设置项,我会依次介绍每个设置项的功能以及应用的场景,这样大家看完我这篇文章就可以轻松学会专业模式的使用,随心所欲的设置参数去拍照啦。
1.测光模式
手机提供三种测光模式,从左到右,分别是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矩阵测光是对整个画面进行综合测光,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的中心部分进行重点测光,点测光是对选中的点进行测光。比如拍纯黑背景只留主体,可以用点测光实现。
2.感光度(ISO)
是指感光元件对于光的灵敏程度,数值区间一般为50-102400,ISO值越小,画面越暗;ISO值越大,画面越亮,但是ISO越高,画面噪点也越大,要想得到清晰的画质,ISO值必须小,越小越好,所以ISO值一般都是设置成50或者100。
用普通智能模式拍摄夜景,机器会把ISO调的很高,500-1500不等,这样拍出来的夜景照片噪点很大画面很粗糙,如果用专业模式把ISO设置成50,快门速度调慢一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噪点多画质差
3.快门速度(S)
是指快门从打开到关闭一次的时间,数值区间一般为1/4000秒(就是1秒钟的四千分之一)到30秒,快门一次就好比人眨眼睛一次,眨的越快看到的内容越少,眨的越慢看到的内容越多。
我们常说的慢门/长曝光就是指把这个快门时间设置的比较长(比如0.5秒),拍摄出来的是一种糊的效果,就有运动轨迹呈现,如果拍摄流水就会有一种雾化的效果。如果你想把运动的物体拍的很清晰不糊,就需要把快门速度设置的很快(比如1/1000秒),比如抓拍运动员。
4.曝光补偿(EV)
曝光补偿是控制曝光的一种方式,虽然跟ISO一样都有提高画面亮度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区别,曝光补偿主要是用在相机测光不准确的场景,比如拍摄雪景,大片白色雪花交叉反射,机器会认为环境很亮,所以自动调低曝光,拍出来的雪就是灰色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手动增加曝光补偿,使拍出来的雪是白色的。这种情况下提高ISO就起不到好效果了,反而带来大量噪点。
5.对焦方式(AF)
对焦方式分为自动单次对焦(AF-S),自动连续对焦(AF-C),手动对焦(MF)。自动单次对焦适合拍摄静止的物体,自动连续对焦适合抓拍运动的物体,也就是焦点会自动追着物体走;手动对焦是自己根据场景选择,往左适合拍花草微距,往右适合拍大场面的风光。
6.白平衡(AWB)
不同的光源环境下画面会有色彩偏差,钨丝灯下画面会偏黄,日光灯下画面会偏绿,要消除这种光源造成的细微偏差,就需要用到白平衡,不过我一般都是默认,因为很多时候差别不明显,照片后期也可以调整。
搞清楚了这6个设置项的功能,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场景搭配不同的参数了,我这里列举几种比较常见的用普通模式拍不太好的场景,并把专业模式需要设置参数的大概区间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1)逆光剪影
选择矩阵测光,并把测光点对准光源(太阳、路灯、白炽灯等);ISO设置成50-100;S设置成1/1500-1/15秒;其他项默认即可。
2)逆光人像
选择矩阵测光,把测光点对准人物脸部;ISO设置成50-100;S设置成1/1500-1/15秒;曝光补偿减一档或者两档(即-0.3或者-0.7)使背景不过曝;其他项默认即可。
3)雪景
选择矩阵测光;ISO设置成50-100;S设置成1/1000-1/50秒;曝光补偿加一档或者两档;其他项默认即可。
4)夜景
选择矩阵测光;ISO设置成最低50;S设置成1/10-1秒(必须配合三脚架,不然画面会糊);其他项默认即可。
5)抓拍运动的物体(小孩、宠物等)
选择中央重点测光;ISO设置成50-100;S设置成1/1500-1/50秒;对焦方式选择自动连续对焦;其他项默认。
6)慢门(也叫长曝光)
选择矩阵测光;ISO设置成最低50;S设置成1/30-1/5秒(必须配合三脚架,不然本该清晰的物体也会糊);其他默认即可。
没有使用三脚架,所以主体也有点糊了
7)微距(花朵、昆虫等)
选择矩阵测光;ISO设置成50-100;S设置成1/1500-1/100秒;对焦方式选择手动对焦并移至靠左边;其他默认。
写到这里,专业模式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就介绍的差不多了,码字不易,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照相机是如何调节像的大小
照相机调节像的大小的原理就是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照相机一般说来是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这时物距(所拍物体到相机镜头的距离)远大于相机的焦距。底片(现在的数码相机是接受成像的ccd)也就是光屏了。第一种方法是减小物距(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就是相机镜头是固定焦距的),这时像距变大,象也就大了。如果是变焦镜头,那麽就在调焦的时候将焦距变大,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所生成的象也就变大了。使像变小的方法和上边刚好相反而已。
⑽ 佳能相机怎么调参数
1、模式调节:最常用的就是光圈优先和手动模式,其他快门优先等比较少用,人像模式,运动模式等此类,参数不用调的;2、快门调节:手持相机有个底线,就是镜头的倒数,不能低于这个数值,否则相片可能会虚掉。焦距为200时,快门最慢也得200分之1秒;
3、光圈调节:一般最大光圈再调小2至3档,为这个镜头的最佳光圈;
4、ISO调节:数值越小,画质越细腻。当在暗光环境下,可以调高ISO,一般400以下,对相片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