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相机很贵
技术上值钱
⑵ 为啥相机那么贵
成本在那摆着呢,贵有贵的道理
⑶ 为什么单反相机这么贵
嗯,单反我们分几个系统来说吧:
1.电子系统,包括CMOS、ISP、屏幕、各类传感器等,CMOS国内厂商基本没有,ISP有一小部分国内厂商,但是偏向于工业用途,屏幕有一些,但是国内主要在手机、电视和户外上,传感器,嗯,高端的基本没国产。
2.光学系统,虽然在胶片机时代我们国内出现了很多相机厂商,有一定的光学系统基础,但是进入数码相机时代之后就都没有了。而现在的光学系统是光学镜片组和电子系统结合的产物,国内这块基本就只有全球最大的手机镜头组公司,相机镜头目前技术、品控能保证的就老蛙一家吧。
3.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机内系统和PC、移动端软件,嗯,机内系统国内最多能算上手机厂商的算法和AI场景识别,着名的例如爱国厂,不过他们家的影像团队也是挖诺基亚的,然后才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算法,例如RYYB猜色、月亮模式、N多种场景识别、多镜头多帧合成变焦等。相机上除了个别AI识别的软件和算法,只剩像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PC、移动端P图软件,而国外各大相机厂商都有官方图像处理软件,例如佳能的DPP,除此之外还有影像大厂Adobe,耳熟能详的ps、lr。
4.各类影像专利,设计CMOS、镜头组、防抖、外观等,因为上述软硬件的缺失,国内这块空白太大了。
综上诉述,国内没有完整的相机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即使是靠买组件、专利,也很难做出来。国外,像索尼、佳能、松下基本上能够独立研发、设计、生产,此外还能对外供货,像索尼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CMOS市场,松下还能给奥林巴斯、富士等厂商供货,佳能是从CMOS到ISP到镜头到组装全程都能做的IDC厂商,而且在工业、商用、天文、医疗影像市场具有供货能力。缺失那么多,怎么自行生产相机,难道把装备代工算进去么,问题是人家大厂都把代工厂迁台湾省、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地区了啊。😂😂
⑷ 数码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1、可靠
2、镜头光学素质高
3、搞不定或者即使已经很成熟但是不能让效果完美的新功能不用
4、品牌这个东西也得靠运作
所以他就那么贵
不过我坚信一个道理就是:一分钱一分货、10块钱3分货……所以要是平常使用的话还是买佳能、奥林巴斯这些大众品牌,买来把玩就另当别论了
⑸ 为什么相机的价格普遍很贵
因为对镜头的光学系统而言,要先进行设计,设计费用一般都要上万元。我们看到的一些镜头成像后有一些紫边或图像会变形等都是和它的设计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且单反镜头的镜片玻璃价格也是很贵的。
我们看到有些镜头成像会有些紫边,或者图像变形等等,这些都是光学设计造成的,对于这些效果它只能顾到其中的某些方面,整体都要有良好的成像,一般这些光学玻璃采用的都是非球面,非球面的玻璃在成像中不会发生畸变,还有些为了纠正像差必须用特殊的玻璃,而这种玻璃价格也是比较贵的。
还有就是因为单反相机镜头采用了机械结构,比如说防抖,自动对焦等等功能,单反镜头的机械结构对精度的要求是特别高,一定要能经受住足够的变焦运动,要在这种运动中保证光轴基本没有偏移。
除了单反相机镜头是精密光学之外,还有就是装配上都是非常精良的,就像徕卡及原装蔡司镜头几乎都是手工装配的,都是先机器组装一些模块,人再将以各个模块组装起来,所以他们的价格要高很多。
⑹ 奥林巴斯的相机为什么都那么贵
贵有贵的道理,真正的优势在于奥巴这种老牌光学企业的专业性上。原因如下:
1、奥巴注重扩展性。
从顶级的EM系列到入门的EPM系列 都带热靴。大部分品牌入门微单都没热靴,索尼甚至NEX7都用的不是标准热靴。同时奥巴所有微单的热靴和取景器都在镜头光轴正上方,因为奥巴坚持旁轴或者类旁轴视角取景方式不够专业。
2、奥巴注重传感器画质表现,并且毫不吝惜优秀传感器的普及。
三年前索尼开发出画质出色的M43传感器,奥巴不惜让索尼入股也要拿下给EM5配备放弃松下老传感器。去年松下又开发出最新传感器画质反超索尼,奥巴又是第一个拿下给EM1配备,甚至比松下自己都更先应用。同时奥巴微单一旦有新传感器就是全线采用,从6000元的EM到1500元的EPM 画质几乎相同。
3、奥巴注重机内功能的专业性,并且毫不吝惜技术下放。
高光点测光、暗光点测光、灰阶亮键、灰阶暗键、模式拨盘自定义、机内暖色风格、机内曲线、实时取景T门、人脸识别+点测联动,这些对深度爱好者很重要的专业功能,奥巴全系微单都具备,并且一代代升级。今年开始奥巴的三轴防抖技术也要在中端和低端普及,高端则是清一色五轴防抖。
4、奥巴镜头开发有特色,且有针对性。
在微单时代开发镜头,绝对画质并非第一优先考虑的选项。成本控制和体积控制甚至外观设计都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很多,我简单拿三个镜头举例:
A 套头14-42IIR 这枚塑料镜头做工和画质都不及松下对应的金属镜头G14-42II 视角也不及索尼套头E16-50 范围广大。但是这枚镜头一方面做到了可接受的入门级画质避免了E1650的严重画质损失和中焦缺失,同时重量比松下更轻,价格只有松下的60%。中段光圈却比松下和索尼的都更大。
B 人文镜头17mm F1.8 这枚镜头定位中高端 但是最大锐度却比不过松下廉价的20mm F1.7 当然更比不过索尼高端的蔡司24mm F1.8。 但是作为一枚主要用于扫街的人文定焦,奥巴给这枚镜头赋予了三大特点:光圈全开锐度超过另外两家,轻微场曲和推拉MF环。
C 微距镜头60mm F2.8 对比松下出的徕卡45mm F2.8 奥巴的60微镜片更少、成本更低、拍人像焦外虚化更差,但是作为微距摄影时60微拥有和45微一样的放大率、一样的柔美散景、一样的最大锐度。主要区别在于60微F8下锐度最高,45微最大光圈F2.8锐度最高。
常拍微距的人都知道微距镜头最常用的是F8甚至更小的光圈,因为微距摄影很容易景深不足,而不是景深过大。同时60微镜身还自带4档不同放大率的档位切换比45微更加方便专业摄影师选择拍摄距离。
因此,我最终的结论是奥林巴斯可能更适合懂点器材的发烧友和对虚化要求不高的专业用户。反而不太给新手推荐奥巴,新手不会在乎索尼套头畸变和暗角有多大,松下宽容度比奥巴差几档,但是他们会很在乎这个相机菜单是否看的懂,玩两年后机身做工皮实不。
⑺ 单反相机为什么那么贵它的优点是什么
1)消除了视差。
———2)由于取景和拍摄使用同一个镜头,因此,可以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并可
———直接从取景器内观察其效果。
———3)具有TTL测光的单反相机,可直接测出带附加滤光镜需增曝的正确曝光值
———。
———4)装有景深预测装置的单反相机,可通过取景器直接观察到每一光圈下的景
———深范围,不必查景深表。
———第二类35毫米照相机,这来又可分为袖珍照相机、手动单反相机、自动单反
———相机。
这类照相机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有良好的成像效
———果,成为目前最普及的机种。
———第三类中片幅照相机,此类照机由于胶片尺寸较大,影像效果优于35毫米相
———机底片。因此,在画意摄影或一些商业摄影题材上
应用广泛。
⑻ 为什么相机这么贵,最基本都1万多
这个数码相机啊,它为什么这么贵呢?首先它的那个影像传感器就是CCD,或者CMOS ,LIVE MOS等等了,就是它那个用来感光的,相当于胶片的东西是由一些高科技材料做成的;再就是那个相当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的图像处理器比如SONY的BIONZE处理器都是需要相当的科技水平才能做出来的,像咱们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们中国还没有出一款像样的数码相机;再就是镜头了,镜头这个东西,你知道的,它的透镜是需要相当高的工艺水准才能做好的,还有那些的光学玻璃,都是需要技术才能打磨的好的,不仅如此,数码相机还有一些自动功能,镜头里还有一些传统相机镜头里没有的组件。这么一来,数码就比一般的 传统机贵许多了
⑼ 佳能数码相机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那么贵
一是技术比较成熟,从机身到镜头都是自己研发,所以成本较低。二是使用通用技术,比如储存卡都是用sd卡或是它的派生品种,有广泛的兼容性和低的后续使用成本。三是市场占有率高,维修方便。
⑽ 莱卡相机为什么那么贵,值得购买吗
不管世界如何,徕卡坚持不量产。质优且量少,再加上经典的设计,让徕卡成为一种相机的文化符号,一个大写的奢侈品,值得购买。
1、在很多人眼中,德国品质是代表着设计、质量、经典。
徕卡相机,从上世纪制造开始,是世界上第一个35mm相机。以它为标杆,确立了最早的24mmX36mm软片格式。
4、优秀的光学素质和精湛的设计工艺,让徕卡的旁轴相机(也有单反)代表着一种人文气息。把徕卡的旁轴相机和日系性价比的单反比较,就像是把一位有品位的英伦绅士和一个新贵极客、一个奢侈品和一个新科技对比。这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有句话说的好:“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