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单反相机怎么拍滴落的水滴照
要学习如何拍摄水滴飞溅效果,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原理。首先,与瀑布和河流不同,摄影师将需要更多的耐心来拍摄水滴,因为数十幅照片中的一张将是成功的。这种类型的拍摄需要快速反应,因此,为了拍摄水滴,最好将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
其次,为防止水滴摄影变得模糊,相机需要停止移动。这将需要较短的快门速度,从1/1000到1/2000。另一个要素不采用很浅的景深,也就是说,光圈值至少为f / 5。
A)更改背景(即使室内植物也可以用作背景)
B)改变液滴下落的高度(瓶子越高,液滴越多)
C)给从瓶子滴下的水染色:碗中的水将是透明的,瓶子中的水将被着色,这将产生有趣的效果。
D)改变光的方向:在不同角度的光线入射下,水看起来不同。当被后灯照亮时,水滴看起来最好。
E)更改拍摄点:请注意,在上面的示例中,相机几乎位于液滴的高度,而在步骤4的示例中,液滴是从上方拍摄的。
‘贰’ 如何拍摄瀑布,有什么技巧
瀑布摄影是非常不错的主题。首先,因为瀑布非常美丽,其次,拍摄瀑布很有趣,这是由于它们周围被复杂的照明所致,其次,动态始终是吸引人的和迷人的。当然,主题的移动通常意味着对摄影师的挑战,同时也是使照片生动的机会。
低ISO
选择较低的ISO意味着相机的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较低,并且需要较慢的快门打开速度。这也意味着图片中的噪点和颗粒感更少,这将使它们具有更令人愉悦的细节。
‘叁’ 单反拍摄技巧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流动水流时有什么要注
相机拍摄(不一定需要单反)流水。要看你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想把水流拍清晰。就需要高快门,200以上。如果想让水流柔化就需要慢快门15以下。
由于光照情况不同,后者可能需要减光镜。当然也可以先试试用小光圈。由于快门较慢,需要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
而前者在自然光下,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光较暗可以通过增大光圈或感光度来达到要求。
‘肆’ 佳能数码相机拍水景应怎样设置
一是象其他网友说的“加滤镜”,二是减低曝光量,三是用照片软件修(此类软件非常多,而且很简单一学就会的)。
‘伍’ 单反相机水下拍摄
单反相机当然能录像……这已经是标配功能了
单反相机水下拍摄,必须加装防水罩……这可不简单,而且不便宜!
‘陆’ 如何拍摄晶莹剔透的水珠
1、相机
拍摄飞溅的水珠并不需要非常高级的专业相机。而拍摄的环境和器材也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轻松实现的。一般来说,只要相机的快门速度能够在1/500秒以上,并带有强制闪光灯,无论是高端的单反相机,还是最普通的定焦小相机,在合理应用环境光线的并正确对焦的情况下,都能够拍摄出非常不错的水珠照片来。可以说,拍摄一张好照片相机仅仅占到总体因素的30%,而其中另外30%则是环境问题以及拍摄角度问题,而最重要的则在于手拿相机的人。
2、环境
其实拍摄出晶莹剔透的水珠,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的摄影室和特殊的灯光效果,在大多数时候,许多喜欢拍摄水珠的摄影爱好者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拍摄的,而灯光则只要不是太暗,一般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就完全够用了。
3、工具
看到晶莹剔透而又色彩斑斓的水珠世界,很多人会认为这一定需要多种特殊工具才能拍摄出这一效果,而事实上,拍摄这一水珠的世界,最简单的只需要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带有特定颜色的塑料盆或者透明的玻璃盆就可以了。
4、焦距与物距
在拍摄水珠这样的微观世界中的东西时,虽然普通的定焦相机也能勉强进行拍摄,但最好是使用变焦镜头并带有微距对焦模式的相机,这一点,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数码相机都能做到,而在焦距上,则尽量使镜头处于中焦位置,如果对焦模式中有手动M档则最好使用手动档对焦,以保持图像的清晰和细腻,而在镜头与水珠的拍摄距离上,只要镜头能够对焦清晰,并保证水花不会飞溅到镜头上,尽量的靠近水珠,一般来说,相机与水珠的物距最好在10厘米左右。而为了保证相机的镜头的安全,则最好为相机加上UV保护镜头。
5、光圈
如果可能,可尽量应用小光圈,因为较小的光圈会带给较大的景深,使跳跃的水珠更加的清晰而细腻,一般来说,光圈可设置在F6左右,其视觉冲击力也相当的不错。当然,而如果相机本身的功能较为丰富,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则最好把相机的调整到这一模式上。
6、快门
跳跃的水珠的改变形状和下落方式的速度非常的快,一个直径为0.2mm的水珠,其在与水面接触后再次弹跳的时间不会超过1/1000秒,想要拍摄下其下落或者弹跳的瞬间以及水珠中映射出的世界,就需要把快门速度设置的非常高。以富士的S602zoom为例,最快快门速度达到了1/10000秒,非常适合捕捉这种稍纵既逝的镜头。当然如果快门速度在1/500秒以上也能够进行拍摄,但对于运动速度过快的水珠就不容易捕捉了。
7、闪光灯和白平衡
摄影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拍摄如此近的物体,又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则必须要有闪光灯对水珠进行补光,但拍摄水珠时并不需要非常专业的闪光灯,一般来说机器自带的闪光灯就足够使用了。而在设置时,则只需要将闪光灯模式设置成强制闪光就可以了。而在白平衡方面,为了增加视觉冲击力,拍摄者则可将色温设置的尽量高一些,使图像色彩更加浓重。
8、三脚架
虽然快门速度很快,但假如握持相机不稳,也很容易将图片拍虚,而为了保持稳定,建议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将相机固定起来。
9、技巧
设置好了相机的各种参数和拍摄的环境,就可以进行实地拍摄了,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控制好水龙头滴水的速度和连续程度,一般来说,最好将水珠滴下的连续程度调节到可以一滴滴落下最好,当然如果你想拍摄其他不同的效果,如水泡或者水流缓慢流下而造成水面的涟漪,则可将水适当开大。而如果想要水珠在一个水面上留下多个旋涡,则可以通过塑料眼药水瓶子,移动着向盆中滴水,这就可以留下特殊的效果画面了。而对于曝光量的控制,由于是高速快门小光圈拍摄,其曝光效果完全被闪光灯的闪光强度所控制,而每一种相机的闪光灯强度都是不同的,要得到最佳的曝光最好使用曝光补偿进行控制,在实际拍摄时,拍摄者可以自己多试几次,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控制。同时,为了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特殊的视角,拍摄者可以尝试着多换几个角度进行拍摄,从各个角度留下水珠不同的轻灵和美丽。
‘柒’ 单反相机拍摄流水从什么角度拍摄最好
逆光、侧逆光、侧光
‘捌’ 单反相机如何拍水
你是想拍透明的水面下的鱼等水下景物吗?因为水面有反光,一般拍摄这种图片时反光会有影响,会拍不清水面下的东西,尤其是有强光照射时,这时一方面要掌握拍摄技巧,即不要逆光拍摄,尽量顺光拍摄;另一方面可以在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镜,并调整到最佳的滤光角度,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反光的影响,拍出清晰的水下景物。
‘玖’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如何拍摄水景
单反拍流水主要有三要素:机身稳定,光线合适,快门速度。
1、因为水一直在流动,所以拍照时要保持机身的稳定,确保图片不会模糊,这是拍好流水的前提。
2、光线要合适,建议选择小光圈,小光圈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品质和快门速度。可以抓拍到细小的水流。
3、快门的速度会影响到最后水的成像,高快门会把水拍成一滴一滴的,更具有立体感。而低快门会还原水如丝绸一般的特性。要哪种风格的图片完全看拍摄者的个人喜好。
4、心态也是拍好水的一个关键因素,不急不慢等待最好的时机,才能拍出满意的图片。
‘拾’ [摄影]摄影:如何拍流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当我们看到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这段千古佳句。其实,自然界中的水景不仅仅只有瀑布,还有许多类型:或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或是奔腾豪迈的江河,或是明静端详的湖泊……不知不觉中,它们都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不少姿彩。不过,自然水景虽然在我们眼里看来非常不错,但要用数码相机把它们拍好,却并非易事。今天我们就把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给大家做出针对性的解答。很多摄影爱好者往往把一些流水拍成一片纯白色,表面上看好像是反映出了水的本质特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水在客观环境中的色彩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即便是完全白色的部分也会根据明暗光线照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过度,也就是说水从白色到灰色充满了微妙的细节变化。拍摄时不仅要表现出水的立体感,也要对其固有的质感做出诠释,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需要准确的曝光控制。如何实现准确的曝光控制呢?这里要用到“18%灰度标准”的概念,即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大约是18%,那么数码相机就能够准确地测光。但自然水景拍摄构图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既有反射率很低的深色调,也有反射率很高的亮色调,因此拍摄水景的时候,就要把取景器中丰富的色彩综合起来判断。如果把画面中各种色彩综合起来,大概会成为中灰度,按相机的内测光一般都会得到正确的反映。但有些时候为了表现傍晚的氛围,或特殊的稍暗影调的需要,可以以1/3EV为单位适当减少曝光量,直至达到所需的效果。否则除非画面反差非常大,通常-1.5 EV~-2EV就能满足要求。以下面的图片为例,在拍摄前应仔细考虑被摄构图中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与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构图画面中,深色部分与浅色部分基本上平分秋色,整个画面按灰度影调来计算,大概为50%灰度,大大超过数码相机正常测光18%灰度标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相机误认为构图画面比较暗,需要将较暗的物体达到正常影调,就自行做出增加曝光补偿的决定,最终就看到图2的结果: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虽然曝光正常,但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已经严重曝光过度,失去了固有的细节和质感,前后层次的立体感也消失殆尽,显然与我们想象中要表现的效果相去甚远(图1)。 错误的曝光,重点突出了岩石和植物,而流水失去了原有的细节 尼康D1X F16.0 1/5s 焦距:20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问题二:水平面的位置在哪里最好? 拍摄风光照片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那就是地平线。尤其是在拍摄以天空为背景的海面或草原时,一条笔直、毫无韵律的直线横穿画面,若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画面美感,拍摄以水为主题的风光照片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利用黄金分割法,把地平线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也就是把画面纵向大致平均分成三份,地平线就位于这上下两条平分线上,至于到底是上黄金分割线还是下黄金分割线,则要根据表现的重点是上面的景物(天、植物等)还是下面的景物了(地面、水面等)。除非特别的要求,最好不要将地平线倾斜放置或置于画面正中部。 将水面放在图片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对展现前景和背景的丰富层次非常有利尼康D1X光圈:F14.0 快门:1/250s 焦距:35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问题三:如何提炼画面的精华? 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自然水景时往往被景色深深吸引而激动不已,进而产生“全部拿下”的想法。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这种“贪得无厌”的思想常常会导致拍出的照片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构图显得松散,将许多不需要的要素都吸纳了进来,没有突出主体的特点。“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因此,要善于对自己看到的画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剪,提炼出最需要表现、最值得表现的部分。 根据水面环境加以提炼后得到的具有特殊构图的照片,显然比上图效果好许多 尼康D1X F11.0 1/30s 焦距:200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问题四:横向构图还是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对横向幅度较小的流水表现较好,横向构图拍摄的画面处理不当会显得比较呆板,不妨把主体放在左或右的三分之一处。纵向构图可拍摄横向幅度较小的流水正面。此外,一些拍摄景地比较有特色,我们也不必拘泥于横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限制,倾斜你的数码相机,有时也会拍到别具一番风格的流水照片)。 斜向构图轻松地将下落的水帘、溪流和岩石融入画面,具有丰富的构图元素 尼康D1X F16.0 1/3s 焦距:17mm ISO320 多区平均测光问题五:光线对画面效果有何影响? 每一天太阳由东向西,高度也在不断变化,拍摄机位的变化和光线角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等情况。另外,景物产生的阴影会形成不同的反差和大小变化,进而影响纵深感和立体感,拍摄时可以分别选择。比如,晴天的中午和下午,太阳位置较高,特别是阳光接近头顶上方时,光线相当强,容易产生生硬的阴影。这时风也可能较大,水面容易起涟琦,从而显得杂乱无章。相比之下,晴天的早上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利用早晨的光线拍摄水景,画面反差比较大。光线从画面左侧照射,稍显顺光,水面的树枝非常清晰,可以得到纹理清晰且色彩饱和的画面,是拍摄倒影的最好时机。此外,阳光高度和时间还会影响数码相机的色温调校。太阳在早上和傍晚高度较低,色温也较低,拍摄的水容易呈现红、黄的暖色调。日落后半小时,天空由于存在反射光,色温较高,画面容易呈现出蓝色调。越接近午后时刻,色温也就越接近日光的标准色温,基本上在晴天的上、下午均能拍到较真实的色彩。此外,在拍摄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将ISO值和光圈调到最低,快门速度还是慢不下去,这是因为光线太强,曝光超出了相机能够控制的范围,这时在镜头前加装一块中灰滤镜即可解决问题。问题六:怎样才能拍到绸缎般质感的水流? 看到一些摄影大师的自然水景照片,常常为其磅礴的气势和白纱般的柔美所折服。但一当自己拍摄时,即便是类似的场景、类似的光线、类似的构图,都不能达到那种效果,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自己使用的数码相机太低档?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运用了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流水,可以发现,随着快门时间的降低,流水逐渐变成了富有动感的线条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绸缎感,因此慢速快门在拍摄水流时至关重要(当然一副稳定的脚架也必不可少)。用何种快门速度最合适呢?根据实际拍摄的结果来看,下落速度不算太快的水流,用快门优先模式,设定到1/3s~ 1/4s就可以了。像瀑布这类气势比较磅礴的流水可以用1/2s~1s的更慢速度来拍摄。这样流水如丝绸般,连贯而富有质感,旁边的水雾也能得到较好的展现。而溪流中的水流较快,用1/3s~1/8s稍快一点的速度就可以了,否则,细节和层次会受到影响。选择角度的同时,位置也至关重要,采用正面拍摄的角度,但选择在稍高一些的远处拍摄,这样就可以将整个瀑布纳入眼底,运用数码相机多张拼接的功能,瀑布的全景一览无余,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