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调相机在电力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调相机的作用是向系统输送无功率,改善功率因数,降低网络中的损耗,对调整网络电压和提高电能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⑵ 运行中的发电机变为调相机运行时,出现哪些现象
与系统并联运行的发电机,当汽机的危急保安器或主汽门误动时,使发电机失去了原动力而变作调相机运行,此时的发电机不能向系统输发有功功率,而是从系统中吸收一部分有功功率以维持本身同步运转,向系统送出无功功率。此时,反应大配电盘表计上的现象是:发电机有功功率批示负值,无功功率表指示上升,功率因数表指示为零或指示很小,定子电流表指示稍低,其它表计基本与正常时相同。
⑶ 什么是发电机的调相运行
发电机的调相运行是指它不发出有功功率、只发出无功功率,主要是为了调节电网电压;
当电网容性负载太多,电网电压过高时,调相机工作在欠励状态(进相工作),吸收容性无功(发出感性无功);当电网感性负荷太多,电网电压过低,调相机工作在迟相状态(过励),吸收感性无功,发出容性无功功率;
⑷ 发电机进相运行时,避免进相高力率,滞相低力率,解释一下啥意思,还有说下有啥危害,谢谢
问题中“进相高力率,滞相低力率”估计就是指;进相时输出功率不能太大“进相高力率”、功率因素不能太低“滞相低力率”发电机进相时应避免过大的电流冲击,对电网和对发电机自身都不利,因为当“进相高力率”时,就表示发电机输出较大的有功功率,对发电机有很大的机械冲击,于发电机不利,当“滞相低力率”就表示发电机吸收较大的无功功率,对电网造成较大的电流冲击,将使电网电压造成波动,影响电网工作。
⑸ 城乡电网无功补偿装置运行现状分析
县级电网无功补偿探讨
农网改造后,县级电网有了根本的改善,无功补偿在技术降损中显得尤为重要。�1无功补偿的原则�负荷中的无功功率影响着电网的电压和系统的电能损耗,而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和装设位置的不同,对无功补偿的降损效果、调压程度以及装设电容器本身的经济效果也各不相同。�每补偿1kvar无功功率,可减少的有功功率损耗值称为无功补偿经济当量,可用C表示:�C-无功补偿经济当量kW/kvar。�无功补偿经济当量C值越大则补偿效果就越好,因此我们不论选用哪种补偿方式,C值以大为好。2农网无功补偿的几种方式�(1)二次变电所集中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在变电所10kV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的15~30配备,但这种补偿方式对于农网有以下缺点:�①农网负荷季节性强,设备负载率低,变电所的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很难适应季节性和昼夜大幅度变化的无功负荷的需要。�②为了使其功率因数达到上级电网规定值,并防止过补偿和电压升高的问题,就必须采用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自动投切,在运行上势必出现频繁的操作。�③这种补偿方式电容器都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二次母线上,对每条配电出线并不减少线损。�(2)在10kV配电线路上集中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在线路负荷集中点(配电线主干线2/3处),每点集中装置10kV电容器100kvar~300kvar,比起变电所集中补偿有优点,但也存在着缺点:�①补偿设备装在线路上,长久运行在室外,风吹雨打,设备损坏率高。�②由于运行在野外,电容器发生事故时不易及时发现,往往形成长期停运状态,失去补偿作用。�因此,应该建立严格的定期巡视、检修制度,努力提高运行率。�(3)集中在100kVA以上大用户补偿。�这种补偿方式是在变压器低压母线上,集中安装一定数量的电容器,按照无功经济当量分析,低压无功补偿可以就地平衡无功,降损效果好于高压,但乡镇企业多数是非三班制连续工作,如不搞自动投切,也常常出现过补偿和二次侧电压升高现象。因此,凡此种补偿方式都应装设无功自动投切装置。另外,当这种用户无负荷时,自动投切装置全部切除电容器,而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得不到补偿,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按变压器容载时消耗的无功容量,在变压器二次侧安装固定补偿容量,其容量按Q=Se·10的值配备。
90年代以前,农村低压用电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其负荷主要是照明用白炽灯,不仅用电量少而且负荷性质基本是纯电阻性(COSφ≈1),而低压动力用户的负荷功率因数虽然较低,但其用电量占总售电量的比例较小,故影响不大。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现代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和大量使用,居民生活用电不仅用电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其负荷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低压动力客户电量增长迅速,近几年已经占到了农村总用电量比重的60%~70%,主要以纺织行业、机械加工为主,而且动力客户的用电量明显呈现出继续增长趋势。这些动力客户,其设备自然功率因数较低(COSφ=0.6~0.7),且经常处于低功率因数运行状况。
目前,纯居民生活用电的农村综合变已经不存在了,绝大多数农村综合变的非普工业用电占到60%以上(小集镇公用变和排灌变除外)。由于低压动力客户都没有进行无功就地补偿,网改时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也未考虑低压无功补偿问题,导致农村综合变的功率因数很低,基本上在0.6~0.7之间,即无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引起的有功损耗实际上超过了有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引起的有功损耗。因此,从技术面分析,无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损耗已经成为影响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线损率最主要的技术因素。
经过实践,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为电力企业和客户带来了双赢的局面。对客户来讲,合理进行随机补偿,可以降低电流,减少内线损耗,提高设备出力;对供电企业来说,无功补偿技术改造后,配变可以降低损耗,使得配变利用率提高,满足了更多动力客户的供电需求。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综合变容量不足的矛盾,可以将有限的电网建设资金用得更为合理。
无功补偿的对象主要是需用动力设备容量在10千瓦以上的客户;补偿的方法应以随机补偿为主,实现无功就地平衡。从补偿数量上来讲,理论上讲可以考虑按现有动力设备容量1:1~1:1.2来进行就地补偿。考虑到农村动力客户单台设备容量都较小,生产情况随着经济形势经常变化,可以考虑采用小容量的电容器(如2千乏、4千乏)等合理进行分组配置或者按现有动力设备容量1:0.6~1:0.8进行补偿以避免过补偿。从补偿后效果来看,补偿后动力电流可以下降1/3以上,有些甚至能下降一半电流,台区线损基本上可以降低2~4个百分点,可以起到较好的降损效果。
⑹ 电力系统问题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电机外,还有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静止无功发生器,这4种装置又称为无功补偿装置。除电容器外,其余几种既能吸收容性无功又能吸收感性无功。
(1)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中有发电机、电动机及调相机3种。
①同步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是唯一的有功电源,同时又是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当其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发出无功功率:
Q=S×sinφ=P×tgφ
其中:Q、S、P、φ是相对应的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为主,向系统提供无功,但必要时,也可以减小励磁电流,使功率因数超前,即所谓的"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
②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是空载运行的同步电机,它能在欠励或过励的情况下向系统吸收或供出无功,装有自励装置的同步电机能根据电压平滑地调节输入或输出的无功功率,这是其优点。但它的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近来已逐渐退出电网运行。
(2)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补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功电源,由于通过电容器的交变电流在相位上正好超前于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相反于电感中的滞后,由此可视为向电网"发?quot;无功功率:
Q=U2/Xc
其中:Q、U、Xc分别为无功功率、电压、电容器容抗。
并联电容器本身功耗很小,装设灵活,节省投资;由它向系统提供无功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由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
(3)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晶闸管所控制投切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由于晶闸管对于控制信号反应极为迅速,而且通断次数也可以不受限制。当电压变化时静止补偿器能快速、平滑地调节,以满足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同时还能做到分相补偿;对于三相不平衡负荷及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晶闸管控制对电抗器的投切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为此需加装专门的滤波器。
(4)静止无功发生器:
它的主体是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由可关断晶闸管适当的通断,将电容上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为与电力系统电压同步的三相交流电压,再通过电抗器和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适当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就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运行工况,使其处于容性、感性或零负荷状态。
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静止无功发生器响应速度更快,谐波电流更少,而且在系统电压较低时仍能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
⑺ 电网系统调相机在电网系统起什么作用
调相机的作用是向系统输送无功功率,改善功率因数,降低网络中的损耗,对调整网络电压和提高电能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⑻ 采用电容补偿与调相机相比缺点是什么
电容补偿量不能随着网络中不断变化的电感量变化而变化,只能有限的补偿。并且电容补偿量相对较小,不能用于较大的网络补偿。
调相机可以根据电网中电感量变化而变化,做到最佳补偿。而且调相机容量都比较大,可以独立补偿一个中小区域网
⑼ 调相机的启动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各种启动方式的过程和优缺点
1、调相机低频启动:利用发电厂的一台机组对调相机专线供电以启动调相机。当调相机无启动设备,而电网又急需无功功率时,常采用低频启动方式。
方法是:将调相机和发电机一同接在一条与电力网完全隔离的专用线路和母线上,拖动调相机的发电机不应小于调相机容量的20%~30%,停用低电压、低频率保护和有关的二次设备,随后给调相机、发电机加入励磁电流,然后合上调相机开关和发电机开关,启动发电机,此时发电机同调相机同时转动。在升速过程中,同时增加调相机的励磁电流,直至达到额定值时,将发电机、调相机达额定转速时并入电网。
该启动方式的优点是对调相机的冲击电流小,可以说无冲击电流。但系统运行方式改变较多,操作麻烦,须发电厂空出一台专用发电机,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这种方式。
⑽ 调相机的作用
运行于电动机状态,但不带机械负载,只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的同步电机。又称同步补偿机。用于改善电网功率因数,维持电网电压水平。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这些设备均从电网汲取大量的无功功率以供其励磁之用。所以,电网担负着很大一部分电感性的无功电流,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以致发电机和输配电设备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线路损耗和电压损失增大,输电质量变坏,甚至影响输电的稳定性。由于同步电机处在过励状态时,可以从电网汲取相位超前于电压的电流,从而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见功率因数的提高,因此在过去的生产实际中,除选用一部分同步电动机外,还在电网的受电端装设一些同步调相机,用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根据电网负载情况的不同,适当调节调相机的励磁电流,可改变调相机汲取的无功功率,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此外,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线路电压降随负载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果在输电线的受电端装一同步调相机,在电网负载重时,让其过励运行,减少输电线中滞后的无功电流分量,从而可减少线路压降;在输电线轻载的情况下,让其欠励运行,吸收滞后的无功电流,可防止电网电压上升,从而维持电网的电压在一定的水平上。同步调相机还有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同步调相机的结构基本上与同步电动机相同,只是由于它不带机械负载,转轴可以细些。如果它具有自起动能力,则其转子可以做成没有轴伸,便于密封。同步调相机经常运行在过励状态,励磁电流较大,损耗也比较大,发热比较严重。容量较大的同步调相机常采用氢气冷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的推广使用,调相机现已很少使用。
取自"http://login.wiki.cn/wiki/%E5%90%8C%E6%AD%A5%E8%B0%83%E7%9B%B8%E6%9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