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码相机CCD大小的单位是什么用什么表示
与传统的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数码相机使用光敏元件作为成像器件,将图像中的光学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目前光敏元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耦合)元件;另一种是新兴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是指相机中光敏元件的数目。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比CCD便宜,但是CMOS光敏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要低一些。
目前市场上常见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是CCD(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它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为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相机的CCD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多,分辨率也越高。CCD的分辨率———像素数常被用作划分数码相机档次的主要依据。诚然,CCD的分辨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数码相机成像的质量,但正像颗粒度不能完全概括胶卷的质量一样,分辨率也不是评价CCD质量的唯一标准。其色彩深度,芯片本身的制造水平等,对最终成像质量带来的影响都不容低估。
但与数码相机其它指标相比,分辨率依然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使用图像的绝对像素数来衡量(而不采用每英寸多少像素DPI的指标),这是由于数码照片大多数采用面阵CCD。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像素数取决于相机内CCD芯片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数量越多则可产生的图像分辨率越高,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当然,相机的价格也会大致成正比地增加。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还直接反映出能够打印出的照片尺寸的大小。分辨率越高,在同样的输出质量下可打印出的照片尺寸越大。同类数码相机而言,分辨率越高,档次越高,但占用的存储器空间就越多,另外还对加工、处理的计算机的速度、内存和硬盘的容量以及相应软件都有高的要求。若单从CCD芯片制造工艺的角度考察,其芯片面积越小、集成度越高越好,虽然有人认为,在镜头光学分辨率有限,CCD像素数一定时,芯片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但从目前数码相机的实际拍摄效果来看,一般使用小芯片CCD的数码相机相对图像偏好,也许是因为集成度高的CCD,在原始材料及工艺更优的缘故。
在了解数码相机的分辨率时,一定要区分两个分辨率的概念,一个是CCD的分辨率(或像素值),另外是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一般厂家标明的图像的最大分辨率)。这两个分辨率,原则上是CCD的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最大分辨率,但这两个分辨率一般情况下不相等。
如果您在选择数码相机,一定要注意,CCD的分辨率(像素点)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在同样的最大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下,CCD的分辨率越大越好。例如对于同样可以拍摄图像分辨率如(1280*1024)的相机,150万像素的CCD相机的拍摄质量会好于141万像素CCD的数码相机。这是因为,CCD作为感光器件,CCD边缘的像素点在拍摄时,由于边缘光的影响,一般会出现一定的偏色和眩晕,数码相机在CCD像素大于图像拍摄像素时,会自动切除边缘像素,从而去除眩晕和偏色,并且边缘切除越多越好。这就是厂家用141万像素甚至150万像素的CCD制造最大拍摄1280*1024(131万像素)的图像数码相机的原因。所以追求品质的厂家一般都用CCD的精度都远高于拍摄图像的最大精度。
目前还有不少相机,拍摄图像的精度(如1200*1800)远高于CCD的精度(131万像素)。这是通过软件插值处理(任何一个图像软件下都有的功能),因而这个图像精度完全是不可取的。软件加大精度只能够让图像细节模糊,如果打印成大幅画面,则清晰度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细节表现非常低劣。因而您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只能以CCD的精度为衡量相机好坏的标准。否则您可能会将131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当200万像素的相机买回家。
照片分辨率厂家都会标明其相机的最大分辨率如1280×1024。用户也可以调低分辨率从而在相同的存储卡上保存更多数量的照片。不同用途的照片可以选用不同的分辨率以及压缩比。这种选择应当是越多越好。这里要说明一点,同一分辨率下可以有不同的压缩比,分辨率和压缩比同时决定照片的质量,这一点需请各位读者注意。当然,质量和数量在同一存储卡上就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用户适当选择。
2. 数字图像最小的单位是什么一个像素有多大
简单的说胶卷照片不是数字组成的,也就是说胶卷放大极点后会出现颗粒,但这种颗粒一般不会使图像失真变形。至于胶卷照片的像素与一千万像素相机相比,一般普通胶卷放大倍数至少相当于一千万像素的十到二十倍。 这个是80年代普通胶卷五寸照片扫描图:3. 单反相机用胶卷吗
不用胶卷的!
他们的区别在于:
关键的区别就是CCD(成像耦合器)的大小.
CCD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卷.
而单反相机的CCD很大.比如佳能400D能达到22.2×14.8毫米
一般小数码相机的的CCD最大的基本也就是非曲直1.8.
就拿1/1.8英寸的CCD来说吧。1/1.8英寸换算成实际单位的话约为0.555英寸大小,换算成mm
单位的话约为14.1毫米。但1/1.8英寸CCD的对角线真的有14.1毫米么?如果说实际长度真有14.1
毫米的话就没有问题了,可偏偏1/1.8英寸CCD的对角线的实际长度只有8.93毫米。那剩下那1/3的
5.17毫米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其实,以这种方式标示出来的大小和实际大小的差异在于,1/1.8英寸不是传感器的大小,而是 真空管的尺寸。1/1.8英寸的形式是从1950年开始,为了表示真空管的尺寸而使用的,所以这1/1.8 英寸指的不是传感器对角线的长度,而是它周围一圈真空管的径直长度。为了帮助理解,下面就 粗粗看的话并不会觉得真空管和传感器在尺寸有什么数学上的关系。但CCD的面积也约为真空 管实际有效面积的2/3.
但是综上因素,数码单反完全胜出.
但:好的图片也不完全靠相机,关键是机机后面那个大脑,呵呵.
我目前用尼康P5000(目前已有升级版P5100,价格大概是2500左右)
使用了一段时间.觉得很满意. 尼康的品质还是相当优秀的.
拍风景,微距均成像不俗.
4. 现在世界最大的相机胶卷制造商是谁
当然是富士胶片了,而且用他们老板的说法,现在的胶片生产已经是一种保护性生产了。
5. 照片为什么用英寸表示尺寸这不是很麻烦吗真乱啊
当然是英寸的,因为影像就是外国人发明的,从相机胶卷到相片都是,
现在英寸还广泛用于显示器,电视机,螺纹,水管等等很多场合,
一个标准严谨的相片规格就是英寸为单位的。
那就是标准,人家立的标准在先占主导,并被认同就会被执行。
6. 35MM相机和135MM相机有什么区别
1、35MM相机就是135相机,两者是同一种相机的两种称呼。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这种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后来是德过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我们知道,焦距数表明了镜片到焦点平面的距离,也就是镜片到胶卷或传感器的距离。焦距的精确定义是“从焦点到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对数码相机来说,焦距数通常非常小,这是由于目前数码相机常用的影像传感器规格都十分小———对角线长度通常不超过25毫米,因此镜头距离焦点平面很近,导致焦距数远比一般的传统35mm相机小得多,常见的3倍变焦光学镜头通常在6-18mm或7-21mm左右。再加上不同的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规格不同,其镜头上标注的真实焦距数字同样是7-21mm,实际上换算为35mm相机镜头焦距也不尽相同。然而以35mm相机换算焦距数标注的真正原因是大多数摄影者无法理解数码相机的镜头焦距为什么会这么短,无法理解之间复杂的换算关系并用这种换算关系换算出相当于35mm相机镜头焦距数。
3、35MM相机只是针对胶卷相机而言的,现在的主流是数码相机,在数码相机的生产中,没有35MM相机的称呼了。如果只是针对胶卷相机而言的话,因为135相机的底片面积小,对于冲洗出来的照片的放大就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画面就会模糊。对于相片的放大面积有高要求的就不能只使用底片面积小的135相机了。
问题补充的回答:
135相机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目前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相机,它使用的是我们平常所见的135胶卷。120相机是使用底片面积更大的120胶卷,它的宽度约是6厘米,不同类型的120相机使用胶卷的长度又有所区别,有4.5,6,7,9,12乃至17厘米,所以120相机又有645,66,67,69,621,617相机的区别
7. 120/135/35MM是什么意思
1、35MM相机就是135相机,两者是同一种相机的两种称呼。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
这种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后来是德过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2、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一般说来, 120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而得名。 “120 ”是一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120相机通常是指中型片幅相机,中型片幅胶片的大小是135和4 x 5胶片之中间,所以便称之为中型片幅,中型片幅的胶片有很多种,以前有120,122,127,620,等,这些胶片的编号并不以胶片大小作分类,其实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只不过是胶片长度不同。现在多数只有120型号的胶片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才会叫用中型片幅的相机做120相机,市场上除了120外,还有220,是比120长一倍的胶片。
8. 求关于摄影机和胶卷的知识
黑白胶卷
在被认为是彩色摄影时代的今天,有人对黑白摄影嗤之以鼻;有人认为黑白摄影已是过时的形式;也有人视黑白摄影为低级摄影等等。诸如此类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黑白摄影是将客观的彩色世界,抽象为黑白画面,靠黑、白、灰之间的影调变化来表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虽然它不如彩色摄影那样绚丽、逼真,但是,从艺术创作上说,它又往往较彩色摄影更含蓄、更蕴藉、更有韵味,从而也更能促进摄影者的创造性。在新闻摄影领域,由于新闻纸的质量、成本、时效等因素,黑白摄影至今仍占据主导地位。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作为摄影的两种基本形态,会像摄影本身一样永存,因为它们各有千秋,各有擅长的用途。
对黑白胶卷的选择较彩色胶卷简单,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感色性的黑白胶卷。
--------------------------------------------------------------------------------
●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全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感色性是指感光乳剂对各种色光的敏感情况。全色片对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对各种色光能以黑、白、杰的不同亮度再现景物,其效果接近人眼对景物各种色彩的亮度感受。如红色再现呈深灰、黄色再现呈浅灰等等。
全色片是黑白摄影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通常使用的黑白胶卷都是全色片,既用于风光、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拍摄,也用于彩色画面、图表的翻拍。国产全色片在包装盒上均注明“全色胶卷”;进口全色片的包装盒上通常有“Pan”的标记,如“Ilford Pan F”(依尔福全色片)“Kodak plus-XPan”(柯达加X全色片)。
色盲片的含义与用途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紫、蓝色光起敏感反应。它对红、橙、黄、绿色光均不起敏感反应,俗称对这些色光“不感光”。这意味着这些颜色的景物均是再现成黑色了。所以色盲片不用于通常的拍摄,只用于翻拍黑白文字、黑白线图以及用于拷贝黑白幻灯片。所以色盲片又称“翻拍片”、“拷贝片”。注意彩色件的翻拍需用全色片而不能用色盲片。
分色片的含义与用途
分色片又称“正色片”。它对可见光中的红、橙色光不起敏感反应,而对黄、绿、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分色片在现代摄影中主要用印刷制版、黑白图表的翻拍暗房特技的拷贝等方面,在通常的拍摄中基本上已不采用。国产常用分色片有公元“OA”、“OB”、“OC”及“SO”。由于在黑白摄影中大量使用的几乎都是全色胶卷,因此,对这种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的选择就显得较为简单,只要稍加留心即可。在黑白胶卷的选择中,值得考虑的主要也是片速问题。
高速片与低速片
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一样,也有各种片速,但是片速的种类较彩色片少些。黑白全色胶卷的片速种类有:ISO25、32、50、100、125、400、1250、3200等,其中常用的是ISO50、100、(或125)、400三种片速的黑白片。
与彩色胶卷一样,黑白胶卷片速的高低也带来一系列照相性能的内在变化,在同等生产工艺技术的前提下,片速高——宽容度大、颗粒粗、解像力低、反差性低、灰雾度大、保存性差;片速低——宽容度小、颗粒细、解像力高、反差性高、灰雾度小、保存性好。
对高速片与代速片的选择方法,黑白胶卷与彩色胶卷是相同的,详见第一节“彩色胶卷的选择”中“高速片与低速片”部分。
现代黑白胶卷中,有一种新型的黑白胶卷值得引起注意。这就是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又称“非银盐黑白胶卷”、“彩色法黑白胶卷”。现在投入市场的有两种牌号:“依尔福XP1-400”和“阿克Vario XL”,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相继问世的。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特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染料成像,打破了黑白胶卷采用银盐成像的传统做法。因此,它的冲洗工艺就不同于通常黑白胶卷的冲洗工艺,是采用彩色胶卷的冲洗工艺。上述这两种染料型胶卷均可采用冲洗彩色胶卷的“ C-41工艺”(彩显、漂定各5分钟,液温38℃)。 尽管厂家另外也推荐了更适宜的彩色冲洗工艺:“依尔福XP1-400”是两种专用的显影液和漂定液;“阿克发Vario XL”是“阿克发70”或“阿克发F”彩色冲洗工艺。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优点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主要优点有以下三点。
片速高、颗料又细。这是通常黑白胶卷不能兼得的性能。通常黑白胶卷的片速高了,颗料势必较粗,这是由感光乳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上述两种染料型黑白胶卷的标定片速都是ISO400,但是,“依尔福XP1”可提高至ISO1600,阿克发“Vario XL”可提高至ISO3200拍摄,颗料也无明显增粗。
曝光宽容度极大。进化论景物反差大小还是曝光过度、不足,在较大的误差范围内,影像质量均无明显下降。“XP1”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50~1600,“XL”可允许使用的片速范围达ISO150-3200。这是实用价值极大的一种优点。
高倍率放大时,影像的颗料度、清晰度都明显优于通常的黑白胶卷。
染料型黑白胶卷的价格与世界上优质黑白胶卷的价格类似,但由于采用彩色冲洗工艺故冲片代价比通常黑白胶卷要高些,而且也要麻烦些。
2摄像机知识2007年07月23日 星期一 09:57 A.M.1. 摄像机
摄像部分一般安装在现场,它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和电动云台。它的作用是对监视区域进行摄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像机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一般黑白摄像机要比彩色的灵敏度高,比较适合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如果使用的目的只是监视景物的位置和移动,可采用黑白摄像机;如果要分辨被摄像物体的细节,比如分辨衣服和景物的颜色,则采用彩色的比较好。
摄像机的规格可分为1/3〃、1/2〃和2/3〃等,安装方式有固定和带云台二种。
在闭路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又称摄像头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严格来说,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而实际上,摄像头与镜头大部分是分开购买的,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大小和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镜头的焦距,所以每个用户需要的镜头都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不要以为摄像机(头)上已经有镜头。
摄像头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它具有灵敏度高、畸变小、寿命长、抗震动、抗磁场、体积小、无残影等特点,CCD是电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 Device)的简称,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可将电荷储存及转移,也可将储存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摄像元件。是代替摄像管传感器的新型器件。
CCD的工作原理是:被摄物体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芯片上,CCD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这个标准的视频信号同家用的录像机、VCD机、家用摄像机的视频输出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录像或接到电视机上观看。
1,CCD摄像机的选择和分类
CCD芯片就像人的视网膜,是摄像头的核心。目前我国尚无能力制造,市场上大部分摄像头采用的是曰本SONY、SHARP、松下、LG等公司生产的芯片,现在韩国也有能力生产,但质量就要稍逊一筹。 因为芯片生产时产生不同等级,各厂家获得途径不同等原因,造成CCD采集效果也大不相同。在购买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检测:接通电源,连接视频电缆到监视器,关闭镜头光圈,看图像全黑时是否有亮点,屏幕上雪花大不大,这些是检测CCD芯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其它专用仪器。然后可以打开光圈,看一个静物,如果是彩色摄像头,最好摄取一个色彩鲜艳的物体,查看监视器上的图像是否偏色,扭曲,色彩或灰度是否平滑。好的CCD可以很好的还原景物的色彩,使物体看起来清晰自然;而残次品的图像就会有偏色现象,即使面对一张白纸,图像也会显示蓝色或红色。个别CCD由于生产车间的灰尘,CCD靶面上会有杂质,在一般情况下,杂质不会影响图像,但在弱光或显微摄像时,细小的灰尘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果用于此类工作,一定要仔细挑选。
1、依成像色彩划分 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 黑白摄像机:适用于光线不充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在仅监视景物的位置或移动时,可选用黑白摄像机。
2、依分辨率灵敏度等划分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下的为一般型,其中尤以25万像素(512*492)、分辨率为400线的产品最普遍。 影像像素在38万以上的高分辨率型。
3、按CCD靶面大小划分 CCD芯片已经开发出多种尺寸: 目前采用的芯片大多数为1/3"和1/4"。在购买摄像头时,特别是对摄像角度有比较严格要求的时候,CCD靶面的大小,CCD与镜头的配合情况将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度。1英寸--靶面尺寸为宽12.7mm*高9.6mm,对角线16mm。 2/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8.8mm*高6.6mm,对角线11mm。 1/2英寸--靶面尺寸为宽6.4mm*高4.8mm,对角线8mm。 1/3英寸--靶面尺寸为宽4.8mm*高3.6mm,对角线6mm。 1/4英寸--靶面尺寸为宽3.2mm*高2.4mm,对角线4mm。
4、按扫描制式划分 PAL制。 NTSC制。 中国采用隔行扫描(PAL)制式(黑白为CCIR),标准为625行,50场,只有医疗或其它专业领域才用到一些非标准制式。另外,曰本为NTSC制式,525行,60场(黑白为EIA)。
5、依供电电源划分 110VAC(NTSC制式多属此类), 220VAC, 24VAC。12VDC或9VDC(微型摄像机多属此类)。
6、按同步方式划分 内同步:用摄像机内同步信号发生电路产生的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使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将同步信号送入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 功率同步(线性锁定,line lock):用摄像机AC电源完成垂直推动同步。 外VD同步:将摄像机信号电缆上的VD同步脉冲输入完成外VD同步。 多台摄像机外同步:对多台摄像机固定外同步,使每一台摄像机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作业,因各摄像机同步,这样即使其中一台摄像机转换到其他景物,同步摄像机的画面亦不会失真。
7、按照度划分,CCD又分为:
普通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1~3LUX
月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1LUX左右
星光型 正常工作所需照度0.01LUX以下
红外型 采用红外灯照明,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成像
8、按外观分:有机板型、针孔型、半球型。
CCD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CCD尺寸,亦即摄像机靶面。原多为1/2英寸,现在1/3英寸的已普及化,1/4英寸和1/5英寸也已商品化。
(2)CCD像素,是CCD的主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的表现越好。CCD是由面阵感光元素组成,每一个元素称为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现在市场上大多以25万和38万像素为划界,38万像素以上者为高清晰度摄像机。
(3)水平分辨率。彩色摄像机的典型分辨率是在320到500电视线之间,主要有330线、380线、420线、460线、500线等不同档次。 分辨率是用电视线(简称线TV LINES)来表示的,彩色摄像头的分辨率在330~500线之间。分辨率与CCD和镜头有关,还与摄像头电路通道的频带宽度直接相关,通常规律是1MHz的频带宽度相当于清晰度为80线。 频带越宽,图像越清晰,线数值相对越大。
(4)最小照度,也称为灵敏度。是CCD对环境光线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CCD正常成像时所需要的最暗光线。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数值越小,表示需要的光线越少,摄像头也越灵敏。月光级和星光级等高增感度摄像机可工作在很暗条件,2~3lux属一般照度,现在也有低于1lux的普通摄像机问世。
(5)扫描制式。有PAL制和NTSC制之分。
(6)摄像机电源。交流有220V、110V、24V,直流为12V 或9V。
(7)信噪比。典型值为46db,若为50db,则图像有少量噪声,但图像质量良好;若为60db,则图像质量优良,不出现噪声。
(8)视频输出。多为1Vp-p、75Ω,均采用BNC接头。
(9)镜头安装方式。有C和CS方式,二者间不同之处在于感光距离不同。
2、CCD彩色摄像机的可调整功能
(1)同步方式的选择
A、对单台摄像机而言,主要的同步方式有下列三种:
内同步--利用摄像机内部的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利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到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实现同步。
电源同步--也称之为线性锁定或行锁定,是利用摄像机的交流电源来完成垂直推动同步,即摄像机和电源零线同步。
B、对于多摄像机系统,希望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是垂直同步的,这样在变换摄像机输出时,不会造成画面失真,但是由于多摄像机系统中的各台摄像机供电可能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个系统与交流电源不同步,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均采用同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入各台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调节同步。 调节各台摄像机的"相位调节"电位器,因摄像机在出厂时,其垂直同步是与交流电的上升沿正过零点同相的,故使用相位延迟电路可使每台摄像机有不同的相移,从而获得合适的垂直同步,相位调整范围0~360度。
(2)自动增益控制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3)背景光补偿 通常,摄像机的AGC工作点是通过对整个视场的内容作平均来确定的,但如果视场中包含一个很亮的背景区域和一个很暗的前景目标,则此时确定的AGC工作点有可能对于前景目标是不够合适的,背景光补偿有可能改善前景目标显示状况。 当背景光补偿为开启时,摄像机仅对整个视场的一个子区域求平均来确定其AGC工作点,此时如果前景目标位于该子区域内时,则前景目标的可视性有望改善。
(4)电子快门 在CCD摄像机内,是用光学电控影像表面的电荷积累时间来操纵快门。电子快门控制摄像机CCD的累积时间,当电子快门关闭时,对NTSC摄像机,其CCD累积时间为1/60秒;对于PAL摄像机,则为1/50秒。当摄像机的电子快门打开时,对于NTSC摄像机,其电子快门以261步覆盖从1/6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对于PAL型摄像机,其电子快门则以311步覆盖从1/50秒到1/10000秒的范围。当电子快门速度增加时,在每个视频场允许的时间内,聚焦在CCD上的光减少,结果将降低摄像机的灵敏度,然而,较高的快门速度对于观察运动图像会产生一个"停顿动作"效应,这将大大地增加摄像机的动态分辨率。
(5)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自动白平衡
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使色彩表现自然,但对于景物中很少甚至没有白色时,连续的白平衡不能产生最佳的彩色效果。 按钮方式--先将摄像机对准诸如白墙、白纸等白色目标,然后将自动方式开关从手动拨到设置位置,保留在该位置几秒钟或者至图像呈现白色为止,在白平衡被执行后,将自动方式开关拨回手动位置以锁定该白平衡的设置,此时白平衡设置将保持在摄像机的存储器中,直至再次执行被改变为止,其范围为2300~10000K,在此期间,即使摄像机断电也不会丢失该设置。以按钮方式设置白平衡最为精确和可靠,适用于大部分应用场合。
B、手动白平衡
开手动白平衡将关闭自动白平衡,此时改变图像的红色或兰色状况有多达107个等级供调节,如增加或减少红色各一个等级、增加或减少兰色各一个等级。除次之外,有的摄像机还有将白平衡固定在3200K(白炽灯水平)和5500K(曰光水平)等档次命令。
(6)色彩调整 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是不需要对摄像机作色彩调整的,如需调整则需细心调整以免影响其他色彩,可调色彩方式有: 红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红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红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红色向黄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增加,此时将兰色向青兰色移动一步。 兰色-黄色色彩减少,此时将兰色向洋红色移动一步。
3、数字化式的调整控制方法
新型摄像机对前述各项可选参数的调整采用数字式调整控制,此时不必手动调节电位计而是采用辅助控制码,而且这些调整参数被储存在数字记忆单元中,增加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DSP摄像机 在模拟制式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数字化处理技术,称为数字信号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摄像机。该种摄像机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数字检测和数字运算技术而具有智能化背景光补偿功能。常规摄像机要求被摄景物置于画面中央并要占据较大的面积方能有较好的背景光补偿,否则过亮的背景光可能会降低图像中心的透明度。而DSP摄像机是将一个画面划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来有效地检测目标,这样即使是很小的、很薄的或不在画面中心区域的景物均能清楚地呈现。
2、由于DSP技术而能自动跟踪白平衡,即可以在任何条件检测和跟踪"白色",并以数字运算处理功能来再现原始的色彩。传统的摄像机因系对画面上的全部色彩作平均处理,这样如果彩色物体在画面上占据很大面积,那么彩色重现将不平衡,也就是不能重现原始色彩。DSP摄像机是将一个画面分成48个小处理区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检测白色,即使画面上只有很小的一块白色,该摄像机也能跟踪它从而再现出原始的色彩。 在拍摄网格状物体时,可将由摄像机彩色噪声引起的图像混叠减至最少。 C与CS接口的区别在于镜头与摄像机接触面至镜头焦平面(摄像机 CCD光电感应器应处的位置)的距离不同,C型接口此距离为17.5mm., CS型接口此距离为12.5mm.。 C型镜头与C型摄像机,CS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可以配合使用。C型镜头与CS型摄像机之间增加一个 5mm的C/CS转接环可以
9. 35mm和135mm相机的区别
没有135mm相机的相机,只有135相机(使用135胶卷的相机),135相机指的就是35mm相机,两者是一样的。
135相机的胶卷画幅是宽36x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所以也称做35mm相机。
(9)相机胶卷的单位有哪些扩展阅读
胶卷起源于19世纪末的电影胶卷,后来是德国人把它1924年(左右)用于莱卡相机并形成工业化生产,这就是最初使用35mm胶卷的相机。后来大家就公认把35mm胶卷称为135胶卷,把用135胶卷的相机称为135相机。 并非所有的35mm胶片都是135的,还有235,435的胶卷。
10. 佳能新35mm f/1.4重磅登场 这里的几个阿拉伯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35mm底片规格为24mm×36mm,这种规格是目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相机胶卷规格,因此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就像很多时候在标出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同时还要换算为英制长度单位“英尺”并在其后注明。
举例而言,28mm焦距镜头是广角镜头,提供了较大的视角,35mm焦距视角与之相比明显缩小,50mm镜头视角与人眼的视角十分接近,而380mm镜头中被摄主体则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我们可以发现,焦距数字越小,其视角越大;反之则视角越小,无论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上,这都是一样的。另外一个完全相同的是,无论数码影像还是APS系统,或者是35mm系统,镜头焦距都用mm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