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数码相机里面的英文摄影术语
一、image size:图像大小,即图片的分辨率或像素。
除非储存卡容量特别紧张,一般都设置到最高分辨率。
二、quality:图像质量,
1、best:最高;
2、fine:高;
3、normal:一般。
除非储存卡容量特别紧张,一般都设置到最高图像质量。
三、EV:(曝光)档
1EV代表1档,表示1倍的进光量。
曝光补偿中,+1EV表示增加1倍的进光量,相应-1EV减少1倍进光量。
在自动曝光时,拍黑色或深色的物体要降低进光量,拍白色或浅色物体要增加进光量。
四、white balance:白平衡
1、auto:自动
2、daylight:日光
3、fluorescent:荧光灯
4、fluorescent:荧光灯(另一种色温的荧光灯)
5、tungsten:钨丝灯
6、cloudy:多云
7、manual preset:自定议
白平衡跟色温有关,一般使用AUTO档即可。如果环境光源比较复杂,需要通过白平衡卡,自定议白平衡。
五、exposure area:测光区域
1、pull area:平均测光
2、central:中央重点测光
3、spot:点测光
拍风景多用平均测光,拍人物多用中央重点测光,拍小件样品多用点测光。
六、focus area:对焦区域
1、central:中央对焦
2、spot:对焦点选择
一般单反相机有多个对焦点,可以通过取景窗看到多个对焦点。
使用中央对焦,就用中间那个对焦点对焦,一般拍静物多用中央对焦点对焦。
也可以选择使用非中间那个对焦点来对焦。
七、focus mode:对焦模式
1、auto focus:自动对焦
2、manual focus:手动对焦
这个不用特别解释吧。
八、exposure mode:曝光模式
1、program AE:程序自动曝光
2、aperture priority:光圈优先
3、shutter priority:快门优先
程序曝光:根据相机内部设定的程序,自动调整曝光参数。
光圈优先:手动设定光圈值,相机会根据测光数据,自动设定快门值。
快门优先:手动设定快门值,相机会根据测光数据,自动设定光圈值。
九、ISO:感光度
1、auto:自动感光度
2、iso200:ISO200
3、iso400:ISO400
感光度是感光器(CCD/CMOS)对光的敏感度。
ISO400比ISO200对光的敏感度要高一倍。
一般弱光环境下抓拍,或者弱光环境下手持拍摄,需要使用较高的ISO。
白天、光照充足或有三脚架拍静物,尽量使用较低的ISO值,因为高ISO值噪点比较多。
十、sharpness:锐化
1、soft:锐化弱
2、normal:锐化中等
3、hard:锐化强
机身内部对画面锐化。
拍几张对比一下,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
十一、saturation:饱合度
1、more:饱合度高
2、normal:饱合度中等
3、less:饱合度低
提高色彩饱合度会使画面鲜艳一些,但色彩细节也会丢失。过高的饱合度会使色彩失真。
都试一下,选自己喜欢的设置。
十二、style:风格
1、normal:正常
2、sepia:棕色(怀旧)
3、black white:黑白
棕色使画面整泛棕色,通常能使照片有种环旧的感觉。
黑白和正常就不解释了。
⑵ 摄影里都有哪些专用术语
如果你想学摄影就该买本书,书上都有。有些术语,你用到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说了定义也未必能理解。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f 值越小,光圈越大)。拓展阅读:光圈的应用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景深(Depth of 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拓展阅读:什么是景深景深预览(Depth of field 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色温(Color temperature):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否则就会出现偏色现象(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白平衡(White 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Stop”:网上没有对应的中文词,英文全称是The unit of exposure。它只是一个衡量亮度的单位,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你不能说某个物体是3个Stop的亮度,但你可以说物体A比物体B亮3个 Stop。但是翻成曝光的单位也不完全符合它的本意。它是一个单位的亮度变化。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界限来限定明亮和黑暗。一块黑石头在很亮的地方看上去会比在暗处的灰色石头要亮。模糊:画面不清晰。可能是由失焦,相机晃动等原因造成。像素(pixel):简单来说就是CCD/CMOS上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一个感光元件经过感光,光电信号转换,A/D转换等步骤以后,在输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个点,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 。像素分为CCD像素和有效像素,现在市场上的数码相机标示的大部分是CCD的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分辨率(ppi/dpi):指的是单位长度中,所表达或撷取的像素数目。和像素一样,分辨率也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影像分辨率,我们通常说的数码相机输出照片最大分辨率,指的就是影像分辨率,单位是ppi(Pixel per Inch)。红眼(Red eye):数码相机在闪光灯模式下拍摄人像时,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现红色斑点的现象。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会放大,此时强烈的闪光灯光线会通过人的眼底反射入镜头,眼底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是红色的,所以就形成了红色的光斑。防红眼是闪光灯的一种功能,是在正式闪光之前预闪一次,使人眼的瞳孔缩小,从而减轻红眼现象。CCD: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能相当于CCD。AE锁:是自动曝光(Automatic Exposure)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保证主体曝光正常。使用AE锁有几点需要注意:手动方式或自拍时不能使用自动曝光(AE)锁。 按下自动曝光(AE)锁之后不要再调节光圈大小。 用闪光灯摄影时不要使用(AE)锁。 SM闪存卡:即Smart Media,智能媒体卡,一种存储媒介。SM卡采用了SSFDG/Flash内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体积37(长)×45(宽)×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级,SM转换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送。光学变焦(Optical Zoom):远距离拍摄时放大物体,因为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成像不影响画面清晰度。与数字变焦相反。数字变焦(Digital Zoom):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单反相机(SLR):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这种结构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噪点(Noise):数字图像中的“颗粒”,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高ISO设置、长时间曝光、或在电脑上对曝光严重不足的图像进行过度的提高亮度处理。Mega:英文中“百万”的前缀,如,百万像素(MP)。饱和度(Saturation):表示色彩鲜艳程度。镜头光斑(Lens flares):杂乱的光线会聚到屏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叫光斑。拓展阅读:什么是炫光光晕(Halation):是指在曝光拍摄过程中,强光投射到胶片(感光器)上时,透过胶片乳剂中在片基表面进行反射,从而致使图像发晕。引自 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category/photography
⑶ 相机里分类的这些名词的全称是什么
单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单电=单镜头电子取景照相机
消费和旁轴都不是缩写
⑷ 关于 单反相机的一些名词 求大侠指点!!
现在开始纯手打
有效像素: 这个不必解释了吧, 1000万像素以上的即可
CMOS和CCD, 原理不必说, 现在一般都是选择高感较好的CMOS, 而CCD的只有低感光的色彩比较好, 高感拍出来很垃圾., LiveMOS,这是松下搞出来的玩意儿, 除了奥巴, 没人用它
全幅: 传感器尺寸和以前的胶卷尺寸一样
半幅: 传感器的尺寸比全幅的小, 它存在的原因是1 价格便宜 2 早期开发单反因为技术原因做不出全幅,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个玩意儿. 入门级机型必定是半幅的
短片拍摄功能: 就是单反能不能进行视频拍摄
机身除尘: 就是有的单反具有自动清洁传感器的功能, 有这个功能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机身马达: 相机要自动对焦必须要有马达, 要么机身有要么镜头有, 如果机身没有马达的话那么只能选择有马达的镜头了, 换句话说机身有马达的话, 镜头的可选性更多一些
防抖: 这个可以无视, 单反防抖是必须的, 要么机身有, 要么镜头有. 没听说有不支持防抖的单反. 为啥有这个选项挺奇怪的
取景器: 五棱镜是石英玻璃制造的反射镜, 因为是全反射, 所以五棱镜的取景器更明亮, 五面镜则是五个反射镜片, 有的是有树脂的, 制造的反射镜, 由于不是全反射, 五面镜的取景器会比较灰暗, 看起来不爽, 胜在价格便宜. 入门单反全都是五面镜
⑸ 相机术语
变焦:镜头的另一个重点在变焦能力,所谓的变焦能力包括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两种。两者虽然都有有助于望远拍摄时放大远方物体,但是只有光学变焦可以支持图像主体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让主体不但变大,同时也相对更清晰。通常变焦倍数大者越适合用于望远拍摄。光学变焦同传统相机设计一样,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分辨率及画质不会改变。数码变焦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
感光度:感光度(也就是ISO)指的是感光体对光线感受的能力。在传统摄影时代,感光体就是底片,而在数码摄影的时代,相机则采用CCD或是CMOS作为感光原件。感光度越高(也就是ISO值越高)时,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少,感光度越低时,对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多。
一般我们常见的ISO数值有: ISO50、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自动曝光:AE:自动曝光
在程序自动曝光方式中,照相机能根据测光系统所测得的被摄画面的曝光值,按照厂家生产时所设定的快门及光圈曝光组合,自动地设定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就相机操作性而言,在这种方式下等同于所谓的"傻瓜照相机",操作者根本不用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值,所要做的只是对好焦点,按下快门释放钮就行了。在"傻瓜"照相机中常见的电子程序快门,就属于这种曝光方式。其实,只有程序自动曝光方式才是真正的"全自动"曝光方式。
在网上学对与出学者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了解的 还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掌握的~~~
⑹ 关于相机的一些术语
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
滤镜
1. ?V镜(Filter),是一种由玻璃、塑胶所制成的光?W镜片。?z影?r,附加在镜头的前面,使照片获得更?M意的效果。?K分?楹诎准安噬???V镜二种。每种?V镜都有不同口?剑?俗⒁赓?买与自己镜头口?较喾???V镜。
2. 若有一组?V镜,想配用于口?讲灰坏南??C或镜头?r,可买?V镜转接环(又称适合环)。不过,小口?街??V镜在大口?街?R头上,多少的遮点光??而造成??面??角的??暗现象。
3. ?榱耸褂梅奖悖?????V镜名称、色彩、????、?V镜?S?档荣Y料?耸眷??V镜盒上。
4. 原?t上,?V镜愈薄,光?W性质愈好,所得影像的品质愈好。
5.愈特殊的?V镜,??用?r值愈低,非不得已,不宜冒然??买。
LED
LED就是发光二极管,它是半导体照明的核心器件。
CCD
说到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这里就包括了CCD和CMOS。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CCD/CMOS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传统相机中的胶卷。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
第一层“微型镜头”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下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积来决定。
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
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 (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 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第三层:感光层
C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 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光学变焦
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我们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数码相机,一般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因为其机身内根部不允许感光器件的移动,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这些“长镜头”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功能达到5、6倍。
数码变焦
数码变焦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3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 倍就足够了。
⑺ 数码相机的专业名词等解释一下
数码相机十大专业名词:像素、白平衡、数码变焦、光圈、快门速度、焦距长度、测光模式、感光度、景深、噪声讯噪比。详情见以下链接: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3/0609/A20030609246934.shtml
⑻ 想了解数码相机的一些专业术语
太多了,复制不下来,你去下面网站看下 http://forum.taobao.com/forum-555/show_thread----5538822-.htm 目录: 光学应用 ·照片四周发虚(Vignetting) ·物距(Subject Distance) ·枕形失真(Pincushion Distortion) ·视角(Picture Angle) ·透视(Perspective) ·微距摄影(Macro) ·镜头(Lenses) ·图像稳定器(Image Stabilization) ·焦距系数(Focal Lenth Multiplier) ·焦距(Focal Length) ·景深(Depth fo Field) ·转换器(Converter)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桶形失真(Barrel Distortion) ·纵横比(Aspect Ratio) ·防抖技术(Anti-Shake) 曝光 ·定时拍摄(time lapse)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 ·快门速度(Shutterspeed) ·遥控拍摄(Remote Capture) ·测光(Metering) ·手动模式(Manual) ·闪光补偿(Flash Output Compensation) ·曝光补偿(Exposure Compensation) ·曝光(Exposure) ·自动包围曝光(Auto Bracketing) ·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 ·光圈(Aperture) 数码影像 ·白平衡(White Balance) ·色调范围(Tonal Range) ·TIFF图像格式 ·锐化(Sharpening) ·感光度(ISO) ·解像度(Resolution) ·RAW图像格式 ·色调分离(Posterization) ·降噪技术(Noise Rection) ·噪点/噪音(Noise) ·摩尔纹(Moiré) ·JPEG图像格式 ·锯齿现象(Jaggies) ·插值(Interpolation) ·柱状图/直方图(Histogram) ·伽马(Gamma)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数码变焦(Digital Zoom) ·图像压缩(Compression) ·色彩空间(Color Spaces) ·高光溢出(Blooming) ·位数(Bits) ·图像失真(人造痕迹,Artifacts) ·混淆现象(Aliasing) 相机系统 ·取景器(Viewfinder) ·图片浏览索引(Thumbnail Index) ·记忆卡/储存卡(Storage Card) ·传感器大小(Sensor Sizes) ·传感器的线性特征(Sensor Linearity) ·感应器/传感器(Sensors) ·象素质量/成像质量(Pixel Quality) ·象素(Pixels) ·显微透镜(Microlenses) ·手动对焦(Manual Focus) ·液晶显示屏(LCD) ·时滞(Lag time) ·固件(Firmware) ·填充系数(Fill Factor) ·可交换照片文件资料(EXIF) ·有效象素(Effective Pixels) ·与其他设备的连接(Connectivity) ·色彩滤镜矩阵(Color Filter Array) ·高速连拍(Burst/Continuous) ·缓存(Buffer) ·充电 ·可充电锂电池 ·可充电AA电池(NiCd and NiMH) ·不可充电AA电池 ·电池(Batteries) ·自动对焦(AutoFocus-AF) ·自动对焦伺服系统(AF Servo) ·自动对焦辅助灯(AF Assist Lamp) ·A/D转换器 (A/D Converter) 照片四周发虚(Vignetting) 变焦镜头(尤其是低端的变焦镜头),有时候会使照片的四周发虚。在这种情况下,桶形失真变得更加明显,导致照片的角落出现暗角,如图所示。使用焦距转换器也可能会带来照片四周发虚的问题。 物距(Subject Distance) 顾名思义,物距就是指照相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物距的改变会使透视效果改变。在相同的光圈设置下,物距的改变同样会影响照片的景深。 枕形失真(Pincushion Distortion) 枕形失真是由镜头引起的画面向中间“收缩”的现象。我们在使用长焦镜头或使用变焦镜头的长焦端时,最容易察觉枕形失真现象。特别是在使用焦距转换器后,枕形失真很容易便会发生。当画面中有直线(尤其是靠近相框边缘的直线)的时候,针垫形失真最容易被察觉。普通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针垫形失真率通常为0.4%,比桶形失真率低。与针垫形失真相对的是桶形失真,我们在上面的专题已作详细介绍。 针垫形失真使正方形向内收缩 针垫形失真例子 枕形失真的矫正 我们可以通过Adobe Photoshop等一系列软件,矫正数码相机输出的针垫形失真图像,掌握了诀窍以后,难度并不大。 视角(Picture Angle)照片的视野范围由镜头的覆盖角度决定,水平视野范围和垂直视野范围同样能被测量。由于不同类型(格式)的照相机拥有不同的纵横比,因此视角通常可以用来描述镜头能覆盖的场景范围。一枝短焦距的镜头(如28mm广角)产生的较大,一枝长焦镜头(如200mm长焦)产生的视角较小。在35mm格式中,50mm的镜头被称为标准镜头,因为它产生的象角与人类眼睛产生的视角是一样大的(约46°)。 30mm广角 100mm长焦,象角较小,该图像为左图红色框内的场景。 透视(Perspective) 如果两个人分别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拍摄同一个物体,使用广角镜头的人想该物体与使用长焦镜头所得的物像等大,它就必须在拍摄的时候选择离被摄物体近一点的距离。由于上述做法时会影响画面透视效果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不同焦距的镜头拥有不同的透视效果。请读者注意,改变焦距而不改变物距是不会令透视效果产生变化的。 微距摄影(Macro) 微距摄影的严格定义应该是这样的: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像。例如你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 )的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数码相机的微距能力比较强大-正是因为传感器的大小比35mm胶片小得多。例如,利用小型数码相机(假设焦距乘数为4倍),拍摄上述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的放大倍率为1:2,而胶卷照相机需要的放大倍率为2:1。这就说明,小型数码相机比胶卷相机更容易获得微距拍摄的效果。 我们在数码相机上都能找到一个“微距模式”,微距模式方便用户对离镜头很近的物体进行对焦、拍摄。 我们往往以照相机(不可更换镜头照相机)在微距模式下,被摄物体能清晰填充画面的程度来量度微距能力的强弱。例如,一部照相机的微距模式能在画面中能清晰展现20mm长的物体,另一部却只能展现40mm长的物体,我们就说前者的微距能力较后者强。 镜头(Lenses) 绝大部分小型数码相机都不能更换镜头,这些照相机的镜头是专门为特定的传感器大小制造的。一些准专业级数码相机可以让用户利用焦距转换器延伸变焦范围。由于小型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面积很小,要达到良好成像效果的话,必需一枚轻巧但高质量的光学镜头,然而能做到这点的小型数码相机并不多见。
⑼ 想询问一些关于相机的“名词”解释
等效焦距的含义
数码相机因为其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具体见图)。举个例子来说,50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相机上,其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c画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是135胶片的2/3)的DSLR上(如nikon的D90、D300等),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而这50mm镜头在APS-c的机器上的拍摄视角大概与75mm焦距的镜头在的135胶片机的底片上成像的视角相当,都是大约30度。 所以仅仅以镜头的真实焦距,无法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成像视角)。但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正是相机的拍摄范围(视角大小)。而由于一直以来大家通常以135胶片相机的镜头焦距来界定拍摄视角(135胶片相机的感光面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大家也习惯于将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这个转化后的焦距就是135等效焦距。
起始焦距就是你买的镜头比如说是18-50~就是18mm-50mm最小18是起始焦距,最大是50
实际焦距应该就是等效焦距的意思~
微距是有的镜头有微距功能,可以近距离拍摄~
卡片相机就是家用机~
⑽ 数码相机专业名词
什么是广角--焦段在19~35毫米范围内的镜头一般称为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大场面主题、会议场所等等。参考:http://..com/question/108848842.html
http://..com/question/107871432.html
消费--------不是摄影概念、术语。不必过多理会。
单反--------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可参考:http://..com/question/109909669.html
http://..com/question/109986034.html
热靴--------即闪光灯插座,因为能跟随快门同时启动闪光(不像更早前的闪光灯还需要闪光灯同步线连接相机才能触发,故称热靴)
长焦--------焦段在150~3000毫米甚至4000毫米以上范围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也可以叫“远射镜头”,顾名思义就是能拍摄到更远处的景物,可以远离被摄物不用接近,就能……而70毫米至150毫米则称为中焦,比如135毫米镜头就是典型的中焦镜,中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题材,故有时其中一些镜头也被称为“人像镜头”。参考http://..com/question/107871432.html
高感光度----胶片或感光元件的曝光敏感度。所谓高感光度就是在光线暗弱的情况下提高了胶片或感光元件的曝光敏感度,使其能够更快速且有效的感光,就好比方说一个人(高感光度胶片)对外部反映快点,一个人(低感光度胶片)反映慢
取景器------确切说应该是取景目窗。参考:
http://..com/question/109931564.html
如图:红圈所指就是热靴;黄圈所指就是取景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