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机摄影 > 如何使用场记相机

如何使用场记相机

发布时间:2022-06-28 20:34:08

⑴ PS绘制电影海报场记板


场记板
步骤1
首先用圆角矩形工具画矩形并填充黑色线性渐变,然后用矩形工具(快捷键M)
添加一个矩形。
步骤2
现在绘制矩形上的条纹。用矩形工具(快捷键M)绘制矩形,直接选择工具(A)移动锚点到正确的位置,按住Alt并拖动的形状创建一个副本。
按住Ctrl+D重复上一次操作,创建更多的条纹使用剪切蒙版,隐藏不必要的部分。
步骤3
使用椭圆工具(L)创建一个椭圆,填充银色到白色线性渐变,使用路径查找器工具剪切,设置混合模式为滤色,创建一个光滑的表面。
步骤4
选择条纹使用镜像工具(O)水平轴,创建另一半。
步骤5
我们要调整左边上的直角,此时用直接选择工具不太方便。这里我们将使用Adobe
Illustrator脚本,你可以从这里下载。选择你想要平滑的角运行脚本(Ctrl+F12并选择脚本所在的文件夹),,设置半径为7。现在你可以得到漂亮的圆角形状!
步骤6
让我们添加的连接条纹的接头。首先,用多边形工具画一个三角形状,画一条线用路径查找器中的分割把三角形成两部分,最后将所有的角导圆。
步骤7
创建一个简单的螺丝,加点亮光。
添加两个螺丝。
最后,在合适的地方添加了几条线。
让我们一起把所有做好的东西,组成一个简单的组合。

⑵ 索尼a7m3怎么做场记

全画幅微单照相机。
索尼a7m3是索尼一款全画幅微单照相机,配备了新研发的2420万像素ExmorR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可以说是索尼相机里面非常经典的一款,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做场记单照相机可以表达出来更好的效果。

⑶ 相机中的白平衡是什么意思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下面一些图片,就显示了在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象。
图片采用自然光,强加白平衡后,图像偏蓝。若在灯光底下用白平衡,图片的色调就会恢复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场记。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
自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钨光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隐藏闪光灯技巧,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荧光白平衡适合在荧光灯下作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里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试拍了。
 ,调节曝光;室内白平衡
室内白平衡或称为多云、阴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置原色状态。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白平衡系统在室外情况时处于最优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有些制造商在相机上添加了这些特别的白平衡设置,这些白平衡的使用依相机的不同而不同。手动调节
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闪光灯,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黄昏布光,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设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在没有白纸的时候,让相机对准眼球认为是白色的物体进行调节。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ω?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一般简称的摄影,即是用照相机,映像在底片,冲印底片成为单一相片,一张张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动、无声,仅供人观赏其人物、意境,进而体会其涵义。
今天世界上仍存留最早的一张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之手。
概念:摄影的原理
曝光过程:
在进行照相时,光通过小孔(更多时候是一个透镜组)进入暗盒,在暗盒背部(相对于光入射方向)的介质上成像。根据实际光强度和介质感光能力的不同,要求的光照时间也不同。在光照过程中,介质被感光。
后期制作: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处理器对数据进行计算,再通过电子设备输出。
一般来讲,人们使用可见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机。因场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机有着非常多的分类。综合来讲,照相机都要有几个基本的部分以保证暴光过程,这包括:感光介质、成像透镜、曝光时间控制机构、胶卷暗盒、存储介质。

⑷ 如何自己制作场记板,急!!!

场记板是电影中最常能见到的物件。电影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通常不会按剧本发展的顺序拍摄,有时候开机的第一天就会拍摄结局的戏([穿普拉达的女王]即是如此),或者季节颠倒地拍摄,夏天拍冬天的戏,冬天拍秋天的戏。为了确保电影的完整和条理性,避免后期剪辑时出现混乱的情况,场记板于是应运而生。电影史上第一块场记板的发明者有可能是弗兰克·斯林(Frank
Thring),他在上个世纪20年代担任澳大利亚墨尔本Eftee电影工作室的主管。

场记板的结构很简约,一块长方形的板,外加上缘的一根拍板。早期的场记板由简单的木板制成,随着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材料由原先粗糙的木材改进成较为优良的木质,或是半透明的有机玻璃。相比普通的木头,有机玻璃最大的便利之处在于,无论拍摄环境选择在室内或室外,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它无需灯光的照明就能使导演、工作人员和演员清楚地看到板上的字迹。场记板通常采用黑色或白色作底,也是出于这一原因的考虑。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场记会将拍摄场景的具体细节书写在场记板上。在美国,场记板的记录内容包括出品的电影公司、拍摄日期、片名、导演和摄影师的大名、以及该场景的具体信息。场景的细节有:场景的序号、摄影机的机位和场景的拍摄次数(简单的说就是演员的NG次数)。而在欧洲,场记则会将机位和场景拍摄次数合在一起写,比如take
3C。通常情况下,一些拍摄周期短的电影短片不会采用场记板。编剧负责决定哪些场景需要使用场记板。口头形式的场记板被称作“声音板”(voice
slate)或是“通告”(announcement)。

场记板的主要操作者即场记,隶属导演部门,虽然报酬少、工作量大,却是剧组中最能学到东西的职位,像田壮壮等许多知名导演都是场记出身。在某一个场景中,当场记喊下那声耳熟能详的“Action”并敲下场记板时,摄影机同一时间开始运转,这个动作叫作“打板”或“拍板”。场记板上记录的摄影机机位、场次序号等具体信息是为了方便后期剪辑时寻找和对应,以免在场景顺序上出现错乱。至于为何要有“拍板”的动作,是因为电影在记录影像的同时,也需要标注声音。在每一个场景开始前,场记用场记板完成“拍”的动作,摄影机将场记板的镜头和敲击声同时拍摄下来,后期配音时,音效师据此可确定准确的声像定位。可见,小小的场记板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起到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异形]中使用过的场记板在英国克里斯蒂拍卖行举行的电影道具拍卖会上拍出不菲的价格。

⑸ 电影定焦镜头场记怎么打板

首先场记要事先安排好自己入画和出画位置,不要扰乱其他工作部门的人员。然后要事先看好镜头的大小,镜头一般标准配备是10、12、16、24、32、50、85、10倍或者会有12倍镜头。在这些镜头使用的时候会有一个最适合的距离摆放场记板。建议在机器停拍的时候多训练,记住大概距离,到实拍的时候可以一次到位。至于像135或者更长焦的镜头可以选择小点的场记板。另外注意观察机器抬头的角度,以便更准确的把场记板递上去。对于大部分对话戏来讲,场记板可以放在人物中心位置,一般以摆放在演员脸部为准。出于礼貌以及场记板发出的声音不是那么悦耳所以可以放的稍微偏一点,或者前一点。最后,如果遇到大场景,机器吊威亚或者是上炮够不着机器时可以用灯腿夹住场记板在伸过去要不就补录。打板一定要放好板面,不得有光线反射。在拍板之前不要乱动要保持一秒静止时间,板面不要随着打板结束然后向下滑走。

⑹ 场记表应该怎么记(具体)

1、场记表由场记记载及保管的记录,注明场景和每一个镜头在场记板上的号码,镜次的号码与其好坏,使用镜头与光圈的种类,拍摄时演员说出的台词、动作、道具、服装的细节等等。

2、作用:

一、是作为每一段胶片的开头标记,便于剪辑时候识别;

二、是利用打板的声音确定准确的声像定位,是后期音效编辑的开始点;

三、是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职务人员区分特定镜头的依据,避免不同时候拍摄的镜头在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细节上的硬伤。

3、具体格式:

(6)如何使用场记相机扩展阅读:

场记在电影电视剧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般场记必须准备三样东西,场记板、场记单、剧本。

场记板是在每个镜头开拍时需要打板用的。在板子上记录摄像机将要拍摄的集数、场数、镜数。然后被摄像机拍摄。

场记单,场记单有一定的格式。先写上集数、场数、镜数、条数。再写上拍摄的内容。最后记录时间码。并且要对导演满意的条数做记录。

剧本是对现场的记录导演对画面的要求,比如如何分镜,景别等等;以及细节之类的,比如:演员在这场戏是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需要与哪一场戏连戏等等。

做一个场记要时时在导演身边,及时记录导演所说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场记表

⑺ 如何在使用黑色场记板

晕 用粉笔写啊

⑻ 关于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

1、光圈。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孔径大小的组件,F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强),F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虚化弱)。

TIP1:使用极小光圈时,可以拍出星芒效果(一般在F16左右)

TIP2:使用小光圈时,对着白墙或者白纸拍摄检测镜头是否有灰

TIP3:使用极大光圈时,可以虚化前景杂物,如前铁丝网、栅栏等

TIP4:使用大光圈时,在镜头前加一个有洞卡片,可拍出特定形状光斑

2、焦距。超广角—24mm以下的焦距,适合拍摄大场景、建筑啊、风景、新闻摄影拍摄,人文眼—35mm简单地说就是拍摄人文最好的焦距,标准镜头—50mm,人像镜头—85mm,

微距镜头—100mm这个段位左右集中了热门微距镜头,长焦镜头—200/300mm拍摄鸟类、荷花、运动等较远的景物,超长焦—300mm以上,狗仔偷拍、野生动物、运动题材。

TIP1:数值越小,焦距越小,视野越大

TIP2:24/28mm—70/85/120mm这个区间就是一般日常用的镜头,适用范围广!

TIP3:镜头焦距为70-200mm,该镜头是2.86倍(200/70)的变焦镜头

TIP4:等效焦距(实际焦距)

全画幅(倍数1)、APS-C(尼康、索尼、宾得、富士倍数1.5、佳能倍数1.6),M4/3(倍数2)、1英寸(倍数2.7),镜头标注的数值乘以相应的倍数即是实际焦距快门,比1/4秒慢的,就是很慢的快门速度了,比1/60秒慢的,就是慢门,

比1/250秒快的,就是高速快门,比1/2000秒快的,就是很高的高速快门,B门就是按住了快门,你按多久就快门就打开多久,T门就是按一下快门,快门打开,你再按一次快门,快门就闭合对焦模式,MF—手动对焦,AF—自动对焦,AF-S—单次自动对焦,

AF-C—连续自动对焦,AF-A—自动选择自动对焦一般我们采用自动对焦即可,在拍微距、无色差景物、高速运动时用到手动对焦MF对焦点,单点对焦—分为中心点对焦以及自由点对焦,中心点对焦是固定在放在中心,

单点对焦一般看成自由点对焦,扩展对焦—在连续对焦AF-C下才有,以你选择的点作为主对焦点,同时在其周围一圈的对焦点也开始预热,当目标脱离了你的主对焦点时,周围的对焦点跟上。区域对焦—是一小片对焦点一起对焦。

哪个点先对上就算谁的,注意不是一大片都是对焦。一般场景推荐AF-S+单点自由点对焦的组合;拍摄运动时AF-C+扩展对焦测光。

3、常用

点测光 评价测光(又叫矩阵测光、多重测光)

4、不常用

局部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TIP1:只要相机是开着的,测光就一直在进行中。

TIP2:测光的目的帮助你衡量测光区域的亮度,但和曝光没关系

TIP3:AUTO档(自动档)时,测光会照片拍摄成0EV的中间调(18°灰)在A档(Av档,光圈优先)、S档(Tv档,快门优先)、P档(程序曝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的话,那么曝光补偿就是反应整个画面的亮度。

正确曝光的原则:

a.保证主体是我们想要的亮度

b.保证不要有死白或者死黑的区域,尤其是死白

c.在你后期有把握调节的时候,可以适当在当前画面中“放弃”某些部分色温

色温,单位是K(开尔文),想象一个不发光的黑色的物体——绝对黑体。当我们把它加热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绝对黑体会先发出红光,随后越来越亮,变成黄光,再变成白光,直至蓝光。

颜色越红,色温越低,颜色越蓝,色温越高。

红色是暖色,但是色温低;蓝色是冷色,但是色温高。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将在不同环境色温中的白色物体都还原成真的白色。

相机有四种色温设定:自动白平衡、K、场景模式、自定义白平衡。自动白平衡。


(8)如何使用场记相机扩展阅读:

技巧:

一.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事先了解会议内容,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拍摄的位置等,以便打下草稿确定要拍摄的内容。在会议的前一天准备好需要的摄像器材并把DV的电池充足电。

二.透过镜头介绍内容

拍摄会议内容,会议拍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会议的开始.经过和结束等六要素,这是我们在拍摄时需要格外注意的。在会议开始之前可以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例如所拍摄的会场外面的布置。

在拍摄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时需要注意:

时间,一般摄像机都有时间记录功能,在拍摄时把这项功能打开。如果你觉得光有时间显示还不能说明问题,还可以在后期制作时加上解说。

地点,可以先到会场外面拍摄横幅等宣传标语,这样可以起到表达会议内容的作用。

参会人员,在会议当天提前到场,把重要来宾的签到拍摄下来。重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有时会到贵宾室休息,这时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画面。

三.开始前的摄影工作

在会议开始之前,先拍摄会场的总体布置(包括主席台全景和会场全景),接下来拍摄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全体参会人员鼓掌的画面。在拍摄时画面变换要慢,以突出会场严肃的气氛。

四.进行中的摄影工作

会议开始后的拍摄工作十分重要。参加会议的人应该是重点拍摄对象,对于重要的发言人应该用全身或是半身特写画面,并且在拍摄时尽量把镜头画面对着重要发言人,这点需要格外注意。对于其他发言的人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拍摄,

这不仅是对参会人员的尊重,也是为了把会议拍摄完整。还有就是要拍摄听众听讲的画面,因为只有发言人的画面会让会议影像记录显得很空洞。

五.结束时的摄影工作

在会议结束时,应该先将镜头画面对着主席台,然后再把画面转向起立鼓掌的听众,此时要对全景有一定的层次把握。最后在出口处拍摄与会者出场的画面,以“渐变黑幕”的画面变换方式结束本次会议拍摄。

有些会议在结束后会有主要领导接见会议来宾的活动,这时应在拍完最后一个发言者后马上到达接见活动现场,提前做好拍摄的准备工作。在拍摄时要注意拍下主宾的画面。会议主题明确,会议主次关系分明,完成一次完美的拍摄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摄影摄像

⑼ 电影在开拍的时候 一个人那个东西喊ACTION得那个东西叫什么

场记板。

上面写着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的小木板,一端可以开合,可以拍出清楚响声,以便剪接时声画同步作业的进行。

黑色或白色板面,可以用白板笔或水性马克笔书以及粉笔写,简单实用,清晰可见。硬质木材,声音干脆响。

剧组通常在一个取景地会把所有戏份拍完,然后转战下一场地。这样不仅工作量繁重,而且一不小心容易造成剧情内容的混乱。

为了保证不把内容搞混乱,最后能按照剧本把剧情缕清楚,影视从业者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好办法,以此为契机,创造出了场记板。

在某一个场景中,当场记喊下那声耳熟能详的“Action”并敲下场记板时,摄影机同一时间开始运转,这个动作叫作“打板”或“拍板”。

(9)如何使用场记相机扩展阅读

场记板的作用:

1、作为每一段胶片的开头标记,便于剪辑时候识别。

2、相机的麦克风录音会有杂音,而话筒离演员比较近,所以话筒录声音会比较清楚,在后期的对版中,打场记板时会有一个很尖锐的声音,在音频里面是个竖线,在软件里面就很容易对上了。

3、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职务人员区分特定镜头的依据,避免不同时候拍摄的镜头在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细节上的硬伤。

⑽ 在电影双周刊上看到的关于场记的介绍,有几个问题

现时一个电影‘场记’其手上必备工具:笔、定时器、相机(傻瓜机)、保丽莱(即映即有相机)、录音机(视乎是否现场收音)、连戏服饰簿、剧本、场记单及日报表etc。而每日主要功课便是要交出当天摄制之场记单及日报表。场记单内容是每天所摄制时之每场每个镜的一切资料:菲林冲印房及剪接师分别根据场记资料所指示去冲印菲林及剪Ruch(**)。而日报表便记录当天摄制菲林消耗量,完成多少个镜头,Markdown工作组数:另外演员、特约、临时、武师、特技人及一些要计组数算工资的工作人员之间开工及收工时间,其主要作用是给制片组充份掌握摄制预算进度。骤眼看,电影‘场记’员并不是一件苦差,最起码就是不用抬托。

‘做场记员话难唔难,话易唔易,虽然唔驶柜地搬搬抬抬,只是揸支笔去抄写记录文宇,旁人在场看像是很轻松是一件颇轻松的EasyJob,但事实上佢地要面对的压力却真是绝对不少,尤以精神方面,因为一不留神便会犯一些可大可小的错误,小则能拖延摄制进度,大则可能导致重拍,可以咁讲绝对唔能够犯错,每个Shoot嘅编号及Size,你可以有副导提点及机助他可记录帮你执生,但时间/R数,就没有去留神markdown,好多时导演或摄影师会时不时间你刚才那个Shoot有几长,你便要实时给他(她)们回复,而最重要是当那个Shoot是一段颇重要场面时,你因未能与机助有好沟通check,清楚摄影机裹菲林尺数够不够拍,导致那个shoot拍至中途便冇行片,这个拖延摄制过厦的错误的走不掉。另外枱面道具连戏摆设只是些少问题,最重要是服饰及动作,饰物捆小不显眼可以侧侧膊、动作不连或可以利用剪接来救、但服装不连戏就真是不能救,你嘅工作责任就系唔好衰你连戏果瓣,要导致重拍那场戏,咁你就仆街,当然样样都能要求自己执到正故然是百份百。’现已当了数部电影场记贝之Second简述其日常工作并不是别人看得这样简单。

阅读全文

与如何使用场记相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