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数码相机LCD 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 【IT168评测中心】
许多使用数码相机的用户会发现,拍摄出来的照片在相机上回放的效果有时候会跟从电脑上观赏的效果不大一样。这一区别的关键在于数码相机使用的LCD(液晶显示屏)。
松下DMS-TS1的LCD显示效果(点此查看大图
)
我们通常会从数码相机的规格表中看见“有效像素”和LCD(Liquid crystal dispaly)像素。许多人困扰于这两个像素值究竟哪一个才对成像起着关键作用。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效像素”即为数码相机感光元件CCD(Charge coupled display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或者CMOS上对成像有影响的像素数。以CCD为例,CCD上每一个像素即为一个感光单元,其像素数量直接影响照片成像品质。而LCD像素仅仅只是指数码相机上液晶显示器的像素数,不同的是LCD的每一个像素是一个发光单元。这一数值只会影响数码影像的即时观赏效果,对成像并无影响。
通常在LCD液晶显示屏的标称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两种表达:一种是多少万像素,而另一种则标识的是多少万点。像素和点并非是等同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LCD的一个像素是指它的一个发光单元,而这样一个发光单元是由R、G、B三个点组成的。也就是说RGB三个点才叫做一个像素,像素数乘以三得到的才是点数。举例:我们平时看见的某品牌相机LCD液晶显示屏为23万点并非是其具备23万像素的显示能力。其实际像素大约只有七万像素。
在相机规格的标识中,许多生产商常常混淆像素与点的概念。某些品牌甚至将数码相机LCD显示屏标为92万像素。而实质上,其屏幕分辨率为640*480,也就是说其像素值为30万左右,92万是发光点(R\G\B各算一个)数。
数码相机显示屏规格不一(点此查看大图
)
我们在这里评述的LCD显示屏的性能的好坏并不会对照片实质有任何决定作用,但从一定程度上,LCD屏的显示会影响拍摄当下的取景感受与照片回放时的观赏感受。在逐渐告别光学取景器取景的卡片机市场上,作为取景器的LCD显示屏的显像质量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影响LCD显示屏的相关参数有哪些呢?
"亮度
是评价数码产品LCD液晶显示频的一项关键指标。屏幕最高亮度值越大往往更加适合户外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拍摄。
色彩"饱和度
也是一项关键指标。对于那些没有光学取景器的卡片机来说,取景完全依靠LCD显示屏,那么该屏幕的色彩饱和就会影响到画面白平衡准确传达的程度。
"可视角度
也是当今卡片机市场上众商家关注较多的一个领域。LCD显示屏的可视角度越大就意味着更适合非水平视角的拍摄。当用户将相机举过头顶或者放置到很低的位置时也能通过LCD屏轻松取景。
而"信号反应时间
是指数码相机在接收到CCD传来的电子讯号后,CPU计算处理反应直至在LCD上清晰成像所用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也即是平时我们看到某张照片回放时图片在LCD上由模糊跳转为清晰的过程。
为了考察卡片机LCD液晶显示屏的各方面性能,我们选择了手头上现有的佳能D10、索尼T900、尼康S220、松下TS1、宾得W60、奥林巴斯u6000和富士Z33进行相关测试。
参与评测的相机(点此查看大图
)
以下表格列出各相机厂商标称
的LCD尺寸与显示屏像素数:
各相机LCD液晶显示屏规格表
相机型号
LCD尺寸(单位:英寸)
LCD像素数
佳能D10
2.5
约23万点
尼康S220
2.5
约15万点
索尼T900
3.5
约92万像素
奥林巴斯u TOUGH 6000
2.7
23万像素
富士Z33
2.7
约23万像素
松下TS1
2.7
23万点
宾得W60
2.5
约23万像素
注意:
相机LCD的尺寸,往往以英寸来标示,这一数值指的是对角线的长度,当然同样比例下数字越大,可视面积也就越大。上表中“LCD像素数”一项,实际上单位都应该以“点”来标注更为严谨,但各个厂商的标示方式并不一致。
我们选择标准白色与标准黑色照片导入相机之中,将相机LCD显示屏的亮度调至最大,在暗室通过相关测光仪器测试每个相机LCD显示屏的亮度。
测试结果列表:(亮度单位cd/
㎡,
即坎德拉每平方米,数字越大,亮度越高)
LCD屏亮度测试结果
相机型号
亮度值(单位为:cd/㎡)
佳能D10
1145
尼康S220
214.2
索尼T700
405
奥林巴斯uTOUGH 6000
877
富士Z33
204.4
松下TS1
603.8
宾得W60
322.1
从测试结果看,除富士Z33和尼康S220以外其余各款相机亮度均在300cd/㎡以上,佳能D10更是达到了1145 cd/㎡的高亮度,非常适合户外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的拍摄,也迎合了其三防的特色。从普通使用来讲,亮度这一数值在300左右便能满足拍摄需要,而三防机由于专注于户外特殊环境的拍摄这一数值也相应的高一些。
数码相机LC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关系到其取景时白平衡与色彩的准确性。所以LCD屏的色彩饱和度越高,我们拍摄到的照片与实际取景的色彩误差越小。
评价一个LCD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我们通过测试其饱和百分比来说明,这一数值越高则说明其颜色表现越饱和。我将标准红色、标准绿色、标准蓝色导入各相机之中,于暗室用测试设备检测其RGB各色数值,并根据相应方式计算出颜色饱和百分比。
LCD屏色彩饱和度测试结果
相机型号
色彩饱和度(百分比)
佳能D10
63.5%
尼康S220
42.3%
索尼T700
70.91%
奥林巴斯uTOUGH 6000
45.98%
富士Z33
65.75%
松下TS1
65.39%
宾得W60
51.93%
从表格数据我们看到索尼T900的色彩饱和达到了70.91%,是为本次测试中色彩饱和度最高的。而宾得、尼康和奥林巴斯均在60%以下,色彩表现欠佳。我们平时使用的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色彩饱和最低在65%左右,可见,数码相机的LCD液晶显示屏的即时观赏和电脑还是有一段差距的。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用户觉得拍摄到的照片从相机上浏览跟从电脑上浏览看到的效果不一样,除去亮度跟分辨率色彩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将一滴水滴至相机LCD屏幕表面,由于水珠表面的曲度其效果犹如放大镜。于是透由这粒水珠我们看到了放大效果的显示屏。
将LCD显示屏上滴上小水珠(点此查看大图
)
水珠的显微效果(点此查看大图
)
(提醒:评测使用的是松下TS1防水相机,普通用户在进行这一步时要分外小心,不要让水浸入相机损坏其内部元件。)
经过水珠的放大作用,我们能清晰看见LCD液晶显示屏中红、绿、蓝三色的小发光体。这便是液晶显示器的晶体。
佳能D10的LCD屏幕显微效果
尼康S220的LCD屏幕显微效果
富士Z33 WP的LCD屏幕显微效果
奥林巴斯miu tough 6000的LCD屏幕显微效果
松下TS1的LCD屏幕显示效果
宾得W60的lCD屏幕显微效果
LCD液晶显示屏的的晶体排列矩阵对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越接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电脑液晶显示器等)排列方式的其成像效果越好。而如尼康这样的交叉式矩阵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对直线的表现锯齿感强一些。与此同时,LCD液晶显示屏外面的保护屏之透光率也是一项重要指标。透光率越高,其画质表现约优质,因为在强光下高透光率的保护屏使得画面不易受到反光干扰。 这也是某些数码相机屏幕外保护屏会进行镀膜处理而呈紫色或其他颜色的缘故。
尼康S220(点此查看大图
)
索尼T900(点此查看大图
)
奥林巴斯u TOUGH 6000(点此查看大图
)
富士Z33(点此查看大图
)
松下TS1(点此查看大图
)
宾得W60(点此查看大图
)
" 【IT168评测中心观点】
现如今数码相机的LCD屏幕是越来越大,2.7到3英寸几乎成为当下主流,甚至更有达到3.5英寸的超大屏幕。屏幕越大自然对于拍摄当下的即时取景越有利,不过屏幕尺寸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单位面积屏幕里的像素越多,图片看起来会更加细腻。所以综合考虑像素数、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屏幕清晰度这所有因素,才更有利于获得更加贴近真实的取景效果。
(点此 查看大图)
㈡ 照相机有关知识
这是根据成象原理,焦距长,物景就深,角度也小,反之,焦距短,物景浅,角度也要广.象你这个相机,焦距不变,也不须对焦,无论如何拍摄,都能得到清晰的像,这应当是属鱼眼镜头或针孔镜头.
㈢ 物理: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
傻瓜相机的“核心机密”是镜头的焦距较小,也就是透镜比较凸,焦点和2倍焦点之间的距离很小。这样距镜头一定远的物体无须调整,都可以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原理,傻瓜相机在镜头设计上还有许多独到之处。
用傻瓜相机一般是照不出高质量的像片的,尤其是对很近的和很远的景物都无能为力,把傻瓜相机的作品进行放大的时候,这个缺点就会暴露得很明显,所以摄影记者一般不用傻瓜相机。
"自动对焦"(AF,是英文Auto Focus的缩写)又称为“自动调焦”,是照相机上所设的一种通过电子及机械装置自动完成对被摄物对焦,并达到使影像清晰的功能。
自动对焦最主要的特点是聚焦准确性高,操作方便,特别是对被摄物的聚焦,自动对焦更具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摄影者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所拍摄的画面上。自动对焦可分为主动式自动对焦和被动式自动对焦两类。
主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利用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量度被摄物的距离,自动对焦系统根据所获得的距离资料驱动镜头调节像距,从而完成自动对焦;被动式自动对焦主要是通过接受来自被摄物的光线,以电子视测或相位差检测的方式完成自动对焦。
(3)照相机有哪些秘密扩展阅读:
使用注意事项
1、善选底片。越来越多人买变焦傻瓜相机,举常见的Pentax Espio 140来说,虽有38-140mm大倍率变焦,但其光圈只有f/4.8-f/12,在需要闪灯的场合,如果你用100度底片,有效距离仅有1.1-1.8米(望远程),如改用400度底片,有效距离增为1.1-3.6米。
2、拍照时的构图。虽然不是大摄影家,但是只要稍稍微注意一些细节,一张好照片不难拍的。
3、关掉闪光灯拍风景。变焦傻瓜相机的光圈小,常常在全自动模式下会引发闪灯。请了解如何关闭闪灯(强制不闪灯),这时相机会以慢速快门曝光,所以必须稳定身体,轻松地缓慢的按下快门,避免震动。
4、买支小脚架。市面上的小脚架(或称桌上型脚架)大约四、五百元就有了,却有很大用途。可以自拍不求人,可以拍摄夜景慢速快门(加上自拍器激活,不会使画面震动),又不会加重您的负担(重量仅一两百克)。
㈣ 照相机基本知识有哪些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㈤ 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部件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其主要部件有:镜头、暗箱以及放置胶片的支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由多个透镜组成的:胶片相当于实验中的一个屏。一般地,物体都处于两倍焦距以外,因此在胶片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被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改变时,可利用暗箱的伸缩或其他装置来改变镜头与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的像清晰。35毫米照相机是目前最普及的机种。
㈥ 照相机镜头为什么会有一层膜
照相机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款设备,他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它们都具备照相机的特征,比如医学成像设备、天文观测设备等。
原来它们都透过薄膜钻人镜头中去了,所以透过镜头的这种颜色的光就被加强了。从此以后,人们在制造照相机的时候,往往在照照相机镜头 相机的镜头上镀上紫色的薄膜,使得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效果更佳。当然,这层薄膜的加工在技术上的要求是很高的。
㈦ 卡西尼号相机拍摄的一些照片揭示了哪些秘密
这是卡西尼号拍摄的最后一批照片之一。它在土星系统中安家了13年,如今它的使命已经终结。它让人类观察到十多年来土星、一群卫星、光环和磁气圈的各种变化。这是短期探索任务无法做到的。2004年当卡西尼号抵达土星时,土星的北半球正处于黑暗中,刚要逐渐告别冬季。在任务结束时,整片北极正沐浴在夏季的持续阳光中。摄于2017年9月11日。(惜辰)
㈧ 关于照相机有哪些小趣事
照相机诞生伊始,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巴黎一批靠画肖像为生的画家,联名上书法国政府,要求取缔照相术。他们的理由十分简单:怕摄影师抢走他们的饭碗。但是,新生事物的成长是任何力量都抵挡不住的。不久,随着感光技术的发展,曝光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照相机显得更为实用了。
旧式照相机
㈨ 一些数码相机的基础知识
数码相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认识已经渐渐习以为常并被接受了。作为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专业人士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也正逐渐走入平常百姓的家庭中。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它有什么特点,对于那些对相机并不了解的人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数码单反相机,以及它较普通的数码相机有什么优势。
数码单反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说白了,数码单反相机就是使用了单反新技术的数码相机。作为专业级的数码相机,用其拍摄出来的照片,无论是在清晰度还是在照片质量上都是一般相机不可比拟的。这些都是单反技术成就了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性能。
单反,也就是单镜头反光。采用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负责摄影也用它来取景。这样一来就能基本上解决视差造成的照片质量下降的问题。而且用单反相机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屏上成像,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反射,摄影者通过取景目镜就能观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与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在摄影时,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感光;曝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这就是相机中的单反技术,现在的数码相机采用这种技术后就成为了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单镜头反光的取景方式基本上就意味着专业定位,这也注定了数码单反相机的专业道路,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户和发烧友的产品也拥有大量过人之处。
如何选择数码单反相机~!
DSLR(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对于一般家用玩家有必要吗?数码单反DSLR是专业用户(记者、摄影师)和发烧级摄影爱好者的不二追求!DSLR和消费级DC相比,两者的差距有一个不小的鸿沟:DSLR带来更大的动态范围(信噪比),可换镜头,更加优秀的成像画质,更短的快门时滞,更快的操作和处理速度,更真实的取景,更快的连拍速度和更专业的操控等等……这些是消费级DC无法比拟的。
最大的问题是体积重量比消费级别数码相机要大(重),附件如镜头闪光灯滤色镜都使得数码相机不是太方便携带。第二个问题就是数码单反相机的CCD/CMOS芯片容易沾染灰尘的问题,奥林巴斯的E-1通过超声波装置可以清除CCD/CMOS芯片表面的灰尘,可是其他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对灰尘仍然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索尼F828/美能达A2/富士S7000等准专业数码相机虽然面临普及型单反数码相机的极大打击,可是其因为“一镜走天涯”的方便性仍然会有较强的生命力。
1. 测光与曝光 在这个方面,尽管在技术细节上存在一些“卖点”上的差别,可实质上可认为毫无差别,不必细究。
2. 对焦速度、快门时滞、连拍速度 这些指标对于新闻摄影、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快照摄影都非常重要。对数码单反相机来说,性能的提高是伴随着价格的急剧上升的。
3. 机身寿命 一般单反相机快门寿命为五万次,中高档单反相机的寿命可达8-10万次,专业单反相机寿命最长可达15万次以上。实际使用中,如果经常使用高速连拍功能,快门寿命将会降低。LCD液晶屏的使用寿命大概在1000个小时。影响数码单反相机寿命的部件还有反光取景系统,频繁的高负荷的使用,容易引发反光取景系统的故障。
4. 机身可靠性 高级的相机会做防尘、防水处理,而且能抗撞击(冲击)。由于采用了金属机身和特殊材料,这样的相机价格也会很高昂。
5. 色彩空间 除了作为Windows和喷墨打印机标准色彩空间的sRGB,还可以选择应用更加广泛的Adobe RGB。根据摄影目的可以选择最佳的色彩空间。
6. 闪光灯系统 对专业摄影师来说,闪光灯测光与曝光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各家厂商在闪光灯系统自动化方面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招,没有最好,也没有最差,只有最合适。
7. 镜头群 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就在于可更换镜头,原厂的镜头系列支持及独立镜头厂商的产品是否丰富到满足您的需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8. 是否支持W/A读写加速技术 2003年秋季以后发表的数码单反相机都会支持W/A读写加速技术,采用此技术,可以读写CF卡达到40倍速(6MB/S)以上的速度。
9. 传输接口 2003年秋季以后发表的数码单反相机应该同时具备USB2.0和1394火线端子。某些相机还应该支持802.11b/g,蓝牙等无线网络传输。
10. 感光灵敏度与杂讯抑制 更高的感光度,更好的杂讯抑制是我们所追求的。
11. 快门 最高快门速度和最慢快门速度(B门),是数码单反相机快门的两个关键指标。快门的可靠性以及精确度也是需要关心的。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这也是衡量一部数码单反相机是否高级的标志。
12. 手感、外形和重量 机身设计是否合心、是否合手,这往往是决定选购一部单反相机最重要的地方。在不考虑价钱的情况下,专业数码单反相机的体积和重量也并不是每一个人能接受的。体积小巧、重量较轻的业余数码单反相机更适合普通人使用。
13. 心理 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往往还是心理作用,理性消费至关重要。
总结:数码单反相机目前被少数几个厂商垄断生产,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数码单反相机这个领域是绝对真理。为了满足高负荷、高强度的专业摄影用途,最好是选择价格昂贵的数码单反相机。如果只是平时爱好,玩玩而已的话选择价格经济的型号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