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旁轴相机技巧
旁轴的原理就不说了,网络查查就知道了。
至于视差,很多人是人云亦云而已。当有人说旁轴有视差,这个说法是对的,但你要是问他这个视差是什么原理、哪里的视差,对拍摄产生什么影响?相信99%的人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们没用过。
徕卡M系列、康泰时G、柯尼卡巧思RF、蔡司伊康-M这些高级旁轴相机,都有视差自动修正功能。所谓视差,其实是无穷远与最近拍摄距离之间,照片焦点向镜头方向偏移并等比例缩小、但取景器却看不到偏移和画面收缩的问题而已,只要知道问题,哪怕没有机器没有修正功能,自己脑子里想象一下也就大概能知道最终的画面中心点在什么位置了,不难的。
在摄影技术上,旁轴的拍摄跟单反差不多,唯一不太一样的就是单反是所见即所得,旁轴所见不一定是所得。单反通过镜头取景,不但可以观察景深、焦点、焦距,甚至还能感知到光线明暗变化,而旁轴这些都不可见,都需要你自己脑中有一个计算量,拍摄之前需要好好的思考计算每一个环节,哪怕照片还没拍,但在脑中已经有了画面。所以旁轴拍摄需要有一定的人肉测光技巧,以及一定的人肉测距本能。
另外,由于结构问题,旁轴法兰距比单反短好多,所以镜头能更贴近焦平面,因而在广角端具有极大优势,这个优势是单反系统结构限制所难以超越的,主要表现在镜头设计上,旁轴的广角镜头畸变几乎为零,色彩、锐度都很强大,甚至16mm,12mm这样的超广角在旁轴结构上能做到无限接近零畸变,这点单反望尘莫及。而且镜头无限接近焦平面,也强化了边角成像的质量,旁轴镜头都非常小巧,一个佳能单反的35镜头体积,差不多等于佳能老旁轴LTM 35镜头的两倍大小了。但是旁轴很多镜头的结构设计拿到单反上用不了,反之亦然。旁轴在中、长焦端则是巨大的弱点,同样是相机结构导致镜头结构的问题,单反系统在这里是强项。旁轴99%是定焦镜头,只有两三只变焦,单反么变焦镜头的销量和产量那是让人惊恐的,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❷ 旁轴相机如何对焦
从取景器理你仔细看,可以看到有虚实两个黄点,大小小于绿豆,或虚实两个黄方。取景器对准你要拍摄的物体,转动调焦环,直到虚实两黄点或黄方重合,调焦就准确了。
另:两黄点或方,色彩很暗淡,须仔细看,看常了就好了。
❸ 佳能7旁轴胶卷相机怎么对焦啊拍出来都是糊的
半按快门键对焦,听到滴一声,再拍摄。你这个照片对焦点选择错误,焦点在后面的船上,而不在人脸上。
我建议你玩不来先别玩胶卷了,先玩数码吧,你这样会浪费不少胶卷。
❹ 旁轴相机怎么对焦
旁轴相机一般都是黄斑对焦。
黄斑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早期的旁轴相机因为取景器内采用氧化银膜,所以看起来中间有个黄色光斑,因此得名黄斑,而后期的旁轴相机例如徕卡M4之后的机器、福伦达R系、柯尼卡巧思RF、美能达CL\CLE、蔡司IKON-M等,都不是黄色的光斑了,而是白色的光斑,只是黄斑的叫法叫开了就不再乱变。
旁轴的黄斑对焦不是黄斑重合,而是黄斑内的景物重合,这一点有点类似裂像对焦,只不过裂像是镜像分裂而旁轴则是左右重影而已,在旁轴取景器里看出去,黄斑内的景物是有一个可以左右运动的虚影的,通过调节对焦机构,让黄斑内的景物的虚影与实际景物的影子进行重合,那就是对焦成功。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在PHOTOSHOP里面的图层合成,将两个不同图层但图像相同的画面,完美重合在一起的感觉。
❺ 旁轴相机怎么使用 我的是纯手动的 求大神教我 而且我的相机是测光坏了 求教程
凤凰205需要的电池为2节纽扣电池,具体型号为:MR44水银电池、LR44碱锰电池、SR44氧化银电池。
测光时需要半按快门,在取景窗旁边有三个曝光指示灯,如果中间的绿灯亮说明曝光准确,上边的红灯亮说明过曝,下边的红灯亮说明欠曝。如果你半按快门后那三个灯一个都不亮说明不是电池没电了,就是测光系统故障了,但是并不影响拍摄,因为凤凰205相机没有电也能拍摄。
❻ 旁轴相机是什么样的原理是什么
旁轴相机就是在相机左上角有一个光学取景框的相机。这种相机不通过镜头取景,属于最早的相机结构,原理就是通过计算,让取景框的角度有一定的角度,使取景器视野范围与镜头视野范围相等。最初级的旁轴取景框是不变的,存在视觉误差,距离越近误差越大,但一般这种旁轴的镜头取景最短也要1米,所以这种误差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高级的旁轴如徕卡,则是具备联动测距功能的,这种联动测距功能不是类似单反那样现场实测,而是通过标准化实现的,即在旁轴标准内,不同焦段的镜头在相同的焦距范围内,镜头的伸缩长度是一致的,因此根据这个标准,在镜头后部有一个可以伸缩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在不同焦距内的长短变化,来带动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调整光学取景器内各个光学部件的位置来实现精确对焦以及误差调整。所以旁轴相机的对焦机构很复杂也很精密,单反的对焦系统就反光镜和五菱镜解决了,旁轴的还有黄斑光学系统、采光系统、对焦系统等许多光学零件,全部靠机械运动来解决对焦,生产技术门槛很高,成本也很高。
旁轴在长焦方面是个废物,主要是由于对焦机构的问题,长焦无放大功能,对焦精度大打折扣。但旁轴在广角、超广角镜头上是超越单反的,因为旁轴没有反光板,镜头比单反更接近焦平面,学过几何学就知道,同样结构的镜头越接近焦平面,广角镜头的成像畸变就越小。所以虽然单反也有很多广角镜头,跟旁轴同级别的广角比一下拍建筑物就会看出很明显的差别,单反广角的建筑物畸变比旁轴的大,不过现在的高级单反都带畸变修正功能,通过内部软件计算畸变在生成图像的时候予以修正,因此在结构上产生的物理差异到无所谓了。要是传统的胶片单反,在广角还真没有跟胶片旁轴叫板的可能性。
❼ 什么是旁轴相机,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旁轴相机也就是旁轴取景相机。也就是说此类相机的镜头和取景器是分开的,取景器内的所见并非和镜头中的一样,而是存在一定的视差。由于快门就设计在镜头上,由于机械联动的关系,大多旁轴相机不能更换镜头。而单反的取景通道通过反光镜,和在胶片(或者数码最终)的成像相一致,也就是所见即所得。 快门: 单反:档数比较多,现代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从30秒到1/8000秒;相对而言震动比较大,声音也比较大。 旁轴:档数少,一般是1秒到1/300。少数高档机到1/500。震动小,声音小。 取景: 单反:没有视差 旁轴:存在视差 镜头: 单反:可换镜头 旁轴:不可换镜头 对焦: 单反:对焦准确快速 旁轴:对焦相对困难 闪光同步: 单反:同步速度比较慢,一般的横走布帘为1/60,纵走为1/125,最快为1/250。 旁轴:全程同步。 体积方面: 单反:体积较大,比较重 旁轴:体积小,轻便。 拍摄的时候: 单反:因为反光板翻上来,挡住了光线通过五棱镜到达取景器。所以拍摄的瞬间取景器是黑的 旁轴:因为使用不同的光路,任何时候通过取景器都能看到景物。适合需要连续观察拍摄对象连续运动的场合 而消费级数码相机(DC)有一些不同。数码相机大多没有光学取景,光线通过镜头到达CCD以后通过转换在液晶屏显示。实际上也没有视差了。也可以说相当于单反的模式了。而且DC的快门和传统的快门是不一样的。没有机械式的快门。是通过电路设计来实现“快门”功能的。DC的快门声音是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摄影的传统习惯专门设计的,好告诉拍摄者:“我已经拍了。” 数码单反相机和传统相机是相似的,只是把胶片的位置换上了CCD或者COMS
记得采纳啊
❽ canon 7旁轴相机如何使用
1、底盖有个半月形的把手,手指甲挑起来,转半圈,然后在边上会看到有一个小开关,拉起来后盖就打开了。
2、相机顶部,左边是取景框选择,分别是35\50\100,针对不同焦段的定焦镜头进行设置。
3、相机背面,取景器边上有个圆形的开关,上面有红黑两个点,这个开关是控制测光的,红点在上面的时候是测入射光,就是正常的测试进入镜头的光,黑点在上是测反射光,就是把相机放在被摄物体上,测这个物体本身的反射光。
3、还是相机背面,测光开关边上有个米粒大小的金属小按钮,按住它,就可以调节ISO,先按住它然后转动快门档位旋钮,这个时候快门档位是不动的,转动的是旋钮上方的ISO调节,装什么胶卷就选怎么ISO,比如常见飞富士200胶卷,就选择200就可以了。
4、相机顶部是对焦档位,选择不同的快门,这个应该不需要多说了。
5、快门按钮,快门按钮下方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底座,顺时针转到底,就是正常拍摄,逆时针转大约1/5到另外一个档位,这个是倒卷档,也就是说你拍摄完了之后要倒片,必须调节到这个档位,不然胶卷是卷不动的,继续逆时针转动底座到底,就是锁定机器,这个时候快门上弦拨杆是不起作用的,快门按钮也是按不下去的,锁住了,是为了防止相机在包里又上了弦不小心激发而设计的。
6、机身的镜头卡口,装的是L39的镜头,这个机器有个毛病,就是不管什么镜头装上去,中心点都是偏相机左边大约2点钟方向的,这个不是卡口问题,设计就是这样的,因为取景器在机身左侧,大多用右眼取景,所以看镜头对焦尺的时候相机往右边挪一点就看到了,很直观。
这个相机的功能差不多就这么一点了,黄斑不准的话看到机身上部的前面,有个银白螺丝,拧开,里面有个小螺丝,就是调节黄斑的,一般没啥问题不要乱动,动乱了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