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家用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是6倍好还是10倍好
这主要是看楼主的需要了。好还是不好关键看是不是能适合楼主的需要。
本来楼主需要数码相机,可是我推荐可以拍照的手机,尽管手
机质量性能都很很好,那也无法满楼主的需要。
单从数码相机的焦距来说,我个人认为广角要比长焦用的多。
另外,光学变焦的大小不能只看倍数,要看最长焦的大小。就
像楼上指出的。或者A镜头的焦距范围是30MM-300MM,这样算来
A镜头是10倍光学变焦,而B镜头的焦距范围是300MM-600MM。
这样算来B镜头才是2倍的光学变焦。但是B镜头明显是要比A镜头
看的更远的。
所以说关键是看楼主的需要的了,和楼主的爱好。
如果楼主喜欢摄影,那么建议找个大变焦的(最好还带大广焦)
的数码相机入门使用。
如果楼主就是一般的家庭照相,用着省心。平时就是照个合影,
到此一游什么的,那么就不必买大变焦的相机。最大光学变焦到6倍
就足够了。
最后,祝楼主购买到自己喜欢的相机。
❷ 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倍数多少被最好相机镜头焦距与变焦倍数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的光学倍数应该是越大越方便的,因为变焦倍数越大的相机,你就能拍得越远。这就意味着你能够用相机的变焦来代替自己的脚步,从而拍到别人所拍不到的东西。所以,如果是家用用途的数码相机,变焦倍数越大越好,20倍,30倍甚至大于30倍都毫不过分。但是有这个大倍数变焦的数码相机,往往都是外形很大,重量也不轻的长焦相机,此时就要衡量是否要牺牲相机的便携性来换如此大的变焦倍数了,毕竟太大的变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场合是用不上的。
如果说“够用就好”的话,5~10倍就可以了。而5~10倍变焦的数码相机既能够有提供够用的变焦倍数,又能够维持小巧便携的机身,这是对家用用户而言比较理想的。
当然如果你要求画质要好些,或者专业用途,那就另当别论了。
镜头焦距,其实与变焦倍数是相互独立的参数。镜头焦距所确定的是这支镜头的成像视角(也就是画面的宽(广角)窄(长焦)),哪个焦段是广角,哪个焦段是长焦,都能够用焦段来清楚形象地写清楚。
而变焦倍数,是镜头长焦端(最长的焦距)除以广角端(最短的焦段)之间的倍数,例如,25~100mm的镜头长焦端是100mm,广角端是25mm的话,变焦倍数就是100÷25=4。
之所以说与焦段互相独立,是因为变焦倍数不能说明这支镜头广角有多广,长焦又有多长。因为正如刚刚所说,25~100mm的镜头是4倍变焦,50~200mm的镜头也是4倍变焦,100~400mm也是四倍变焦,而这三个镜头的视角可是相差很大。所以,光看变焦倍数,不看焦段的话,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当然,对于家用数码相机来说,变焦都是从广角焦段算起的,所以不会存在50-200、100-400这些在单反领域有专用意义的焦段,而是一般从25~28这些常见的广角焦距起步的。所以就回到了第一段所说的那样,变焦倍数越大,用起来越方便,但是够用就好。
欢迎追问。
❸ 相机的2、5、10、20、30倍光学变焦是什么意思倍数越高越好吗
相机的2、5、10、20、30倍光学变焦是指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倍数不是越高越好。
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35mm相机差不多;
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我们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数码相机,一般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因为其机身内根部不允许感光器件的移动;
而像索尼F828、富士S7000这些“长镜头”的数码相机,光学变焦功能达到5、6倍;
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
❹ 相机多少像素和几倍光学变焦才算好
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像素达到1000万以上就足够了,因为像素只是决定照片尺寸大小而已,跟成像质量没有什么关系,只有感光器(CCD)面积大小才是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所以在不增加感光器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像素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反而有害(噪点会增加)。变焦倍数越高,拍摄范围越广,这给摄影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它也是有负作用的,变焦倍数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差,所以大变焦倍数镜头一般应用在低端领域,如单反的18-200mm镜头,变焦比可达10倍,可以“一镜走天下”,非常方便,但成像质量就不是很理想,适合于对照片画质要求不太苛刻的人使用。而高端专业镜头为了确保成像质量,基本上没有超过3倍变焦的。
❺ 数码相机的变焦最好是多少
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光学变焦明确告诉我们,最好的镜头都是光学变焦接近3倍的,多了并不好。
原因如下:由于cos4法则的制约,镜头中心及边缘的进光量,和镜头视角成cos4次方的正比例关系。所以,大变焦比的镜头,注定广角和长焦端的中心边缘进光比非常不平衡。镜头的补偿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只有几种办法,一个是减小ccd的尺寸(直接导致像素密度提升,高iso惨不忍睹),一个是使用大口径的镜头(直接导致体积增大,比单反还大,变的不实用),第三用中灰渐变滤镜(直接导致镜头最大光圈急剧缩小)总之都是得不偿失的。
而接近3倍的镜头,在长焦和广角端,都还能够有一定的镜片修正补偿,就能改善了。所以3倍是个最佳值。
其实要画质的话理想情况是定焦最好,但是变焦是大势所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追求别太过。3倍左右画质还是相当有保障的。
另外,高倍变焦把镜头拉远以后对防抖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光变越大,焦段就越多,使用范围就越大,但镜头的质数就会下降。所以一般普通摄影,光学变焦倍率选择3-5倍就可以了,太大的话则需要三脚架配合拍摄,否则容易虚片。
❻ 手机使用的长焦镜头,一般多少倍就可以了
不知道楼主是做什么用途。
手机使用长焦镜头,一般12x,就可以看3-1500米,但是长焦拍摄范围小,也会牺牲画质和清晰度,因为手机cmos太小了
这是拍小动物的效果,手机长焦一般都效果不好,楼主要求不高,可以试试。
❼ 数码相机一般常用几倍变焦
单纯的看倍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应该从相机的实际焦距入手。
变焦倍数是指长焦端焦距与广角端焦距的笔直。比如说镜头上标注25mm-100mm,广角端焦距25mm,长焦端焦距100mm,比值等于4,那么说明这是一只4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其实还有一个数码变焦的倍数,它直接反映了相机处理器的强弱,但是一般用不到数码变焦(绝大多数手机都是数码变焦)。
对于一般的数码相机来说,等于数码相机CCD对角线尺寸的的焦距为标准镜头,比如说35mm胶片相机的43mm镜头。最复合人眼的视角,比这个视角广就叫做广角,比这个视角窄就叫做长焦镜头。广角和长焦焦距是您选购相机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越大,制造越困难,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为达到好的成像成本疯狂增加,可以参考佳能EF28-300IS USM L。二,由于成本有限,只能以牺牲画质为代价提高光学变焦倍数。说以一般的单反相机镜头都控制在3倍变焦以内,以达到一个成本与画质的平衡,可以参考各家的24mm-70mm、70mm-200mm、17-55mm镜头。可以说,基本上相同价格变焦数越小,镜头素质会越高。
一般的数码相机,国内用户购买时有一个误区。就是一定要买专业的,而相机工业相对发达的日本,人们则更看重相机焦段的实用性。尤其是现在PS的兴起,完可以在后期数码弥补价格上的差异。
回到主题,我建议一般的数码相机,镜头3~5倍光学变焦就好了,焦段最好参考24mm-70mm镜头和24mm-120mm镜头,比较实用。
❽ 摄像机光学变焦多少倍最好
楼主确定没有记错?40倍光学变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光学变焦通俗说来指得是镜头本身通过伸长缩短对取景大小的一个控制,比如某镜头光学变焦范围是35~80mm,那么他的最近端是35mm,最远端是80mm,最近端取景范围最大,最远端最小,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的不同在于,前者不影响成像质量,而后者说白了就是用相机内部软件对景物的预裁剪,所以它是一个基本无用的功能。
目前袖珍数码相机市场推出的最大光学变焦范围好像只有两到三款达到了18倍,就是奥林巴斯550uz及富士8000,一般情况下,光学变焦范围当然是越大越好,越大就意味着你可以将更远的景物拍清楚,超长焦距很适用于野生动物及体育竞技的拍摄,但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经常需要的话,则没必要为了一个超长焦距付出额外的钞票,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看清变焦范围的起始端是多少,起始段即广角端,它意味着你最多能在取景器中看到多少景物,如果我们把取景器两缘各连一条线到你的相机镜头的话,这个角度的大小就表示你取景范围的大小,50mm镜头被称为标准镜头,它的角度与人眼关注角度大约一致,为45度左右,而18mm镜头则达到77度左右,越到广角端,1mm的角度差距就越大,广角端的大小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情况下,广角端越小可拍到的景物就越多,广角端对表现宏大场景也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我们宁可牺牲长焦也一定要保证一个有力的广角,比如如果不考虑资金,那么这两款相机——28-200mm和35-350mm中我们肯定选择前者,虽然后者无论是光学变焦上限还是倍数都比前者要大。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的拍摄中一般都只会使用28-150mm的焦段,也就是说,只要你的相机涵盖了这个焦段就已经足够用了,不必要不惜金钱去追求大变焦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