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相机摄影 > 双反相机多少钱

双反相机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7-13 22:34:15

1. 什么是双反相机

双反相机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双反相机指双镜头反光相机。全称为双镜头反光镜取景反光取景式相机。单,双,是指镜头,即单镜头反光或双镜头反光。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单反相机,单反是一个镜头,双反就是两个镜头。

目录

简介
双反相机溯源
双反相机特点
结构、取景和成像
单反相对双反的优势
双反和单反比较
数码双反相机
现状
知名品牌简介
双反相机溯源
双反相机特点
结构、取景和成像
单反相对双反的优势
双反和单反比较
数码双反相机
现状
知名品牌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大家比较熟悉的双反就是我国的海鸥4型双镜头反光相机。 双反相机起源于130多年前,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段,一是二战前,二是战后。德国双反相机,包括RolleiFlex、Rolleicord 和Ikoflex 属于前者,而日本双反相机,象理光双反、玛米亚C330,则属于后者。
编辑本段双反相机溯源
双反相机起源于130多年前,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两大时段,一是二战前,二是战后。德国双反相机,包括RolleiFlex、Rolleicord 和Ikoflex 属于前者,而日本双反相机,象理光双反、玛米亚C330,则属于后者。据说,双反相机最初的形状就是上面这张图片中所示的双层房子式相机。这款相机被称为“Reporter”,我暂且把它译为“报道者”。它是1872年在英国伦敦制造出来的,距今已有137年了。对这样一个古老的相机,我们现在可能无法想象那时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做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操作,比如说在聚焦屏上去调整主体位置、对焦或者只是更换片盒、释放快门等等。当然,那时要想拍下移动中的物体,更是难上加难了。尽管“报道者”相机那时还没有使用反光镜装置,但是它的总体模样距离我们后来通用的双反相机样式已经不远了。 大概在1880年,一些伦敦的气象观测者为了拍摄天上的云彩,他们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在照相机里安放一个反光镜去反射天上的云,这样,取景的时候人们就不用老仰着脖子看天了,而只需往前看聚焦屏就可以了!可别小看这一改进,那可是人们在照相机里设置反射镜的首次尝试哦。由于是为拍摄云彩而制作的相机,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云机”,一项伟大的技术革新也就这样诞生了!在云机上,两个镜头是由中间的齿轮装置连动起来的,可以让镜头的运动实现同步。而且,聚焦屏上的图像因为有了反光镜而变为正立的了,要知道,在有反光镜之前,图像可都是倒立的。云机,被认为是双反相机的直接原型,当然,云机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说机身太大了,很不实用,而且存在严重的视差,不能近距离摄影,等等。然而,无论如何,云机在照相机史上的重大意义是不会因此而被抹煞的,因为,它开启了照相机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本段双反相机特点
传统相机双反镜头中一个用来取景,一个用来成像。但是镜头一般不能替换,如果不是两个镜头一起替换的话,则取景和成像镜头的视差会很大。 双镜头相机成像有一个特点就是取景器镜头中看到的图像往往与成像镜头在胶卷上记录的不同,有个视差。还有,取景时候比较麻烦,难以对准焦距,得启动放大镜查看取景。如果使用得好,与单反相机成像也差不多。此外,双反相机由于取景时候是摄影师向下看的,因此在人像摄影时候能够缓解被摄者的不自然表现。 此外, 与单反相机(SLR)相比而言,双反相机(TLR)多出一个镜头用于取景,反光镜是固定的,因而相片曝光期间不影响取景(单反相机则因反光镜抬起而遮住取景屏,曝光期间看不见影像)。在毛玻璃上的成像与胶片成像大小完全一致。但是,TLR系统的构造也决定使其存在以下问题:1. 由于取景镜头与摄影镜头是分离的,与旁轴式取景相机一样,TLR存在视差问题(即并非所见即所得)。在拍摄近距离物体时这个问题带来的弊端会更加明显。因此有些现代TLR相机的取景系统中内置了视差自动补偿装置。 2. 同光学取景器或测距器相比,毛玻璃上的影像不是很明亮。 3. 必须以腰平的方式向下观看前面的物体会令操作很不方便。现代TLR照相机增加了一个称作波罗(Porro)取景器的眼平取景附件,可以克服这个缺点。 4. 双镜头系统就其固有特性来说,体积较大,而且更换镜头时,需要两个镜头同时更换;这对于当今的大孔径快镜头来说,的确是个问题。 5. 镜头的互换性有限。如果更换摄影镜头,必须也更换取景镜头。当今的TLR照相机通常提供可互换的双镜头装置。
编辑本段结构、取景和成像
顾名思义,TLR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两个镜头,一个在另外一个的正上方。下面的镜头负责传送影像到胶片上,而上面镜头传送的影像只是用于取景和聚焦。人们所看到的影像是通过上面的镜头,而实际上只有下面的镜头才真正用于拍摄。 典型的TLR照相机使用120或220卷片胶片,产生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底片。使用TLR照相机时,一般以腰平的方式手持它并向下观看毛玻璃取景。在毛玻璃上看到的影像也是6×6厘米;并且影像上下方向正确,但左右方向却是颠倒的。因为2取景影像是经过反光镜反射一次后而形成的。
编辑本段单反相对双反的优势
双镜头反光相机后来被单镜头反光相机代替,主要是因为单反相机具有取景和成像视差小、体积小、可更换镜头、胶卷方便等优点。单反相机成像质量高,镜头可以更换,能够针对各种环境采取不同的镜头拍摄。而且很多操控模式更加专业化,利于进行高水平的创作。可精确调节色温、感光度,可通过对快门光圈的组合调节来实现各种特殊效果,有各种各样的镜头可以换来用,
编辑本段双反和单反比较
双反和单反的胶卷规格有不同,双镜头的一般使用120胶卷,单反的一般使用135胶卷。以前的120胶卷成像细腻度比135胶卷差些,后来的专业120胶卷细腻程度还是提高很多的。双反是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分别有摄影和取景镜头而得名的,因为取景和摄影是两条光路,所以存在视差,用120胶卷的比较多见.单反机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取景和摄影用同一镜头,没有视差,135/120/数码都有这种结构的相机.
编辑本段数码双反相机
数码相机的双镜头跟以前胶片的双镜头用途不同。Kodak的双镜头都是兼具取景和成像功能的,其实是集成了两个单镜头。其中,一个用来作为定焦距(23 mm)的广角镜头,另一个用来作为3倍可变焦距的中长焦镜头(39-117 mm),加上广角焦距,总焦距变化接近5倍光学变焦。在使用广角拍摄时,自动启动位于上部的镜头;在使用中长焦拍摄时,自动转换下面的镜头。而且,各个镜头对应一个CCD成像系统。这样双镜头设计,可以避免变焦镜头的伸缩使得开机时间过长的问题。因此,与双反相机的镜头功能不一样。至于这样的双镜头设计是否一种潮流,难得说清楚。按照这种设计思路出发,倒是可能出现集成一束镜头的多镜头相机了,需要哪个焦段就自动启动那个镜头。就像排箫每根管子都能吹出一个声音一样。 此前,禄莱也出过一个双镜头复古相机,只是其中一个镜头就是装饰作用而已,其实就是一个单镜头相机,只是卖个复古外观的概念而已,这个相机成像很差。 双镜头相机问世已经近百年时光了,然而近期,某国外网站展示了一款概念数码相机——Clam。该相机的两枚镜头分别设计在相机的前后两端。与传统数码相机不同的是,Clam采用了蛤蜊般可开合的机身造型,将两枚镜头分别设计在了镜头前端和后端,有些像3G手机的双摄像头。这种相机的特点是,在合上相机的时候可以同时拍摄相机正面的景象和相机背面的摄影师,将自拍与拍摄同时搞定。同时还支持两幅照片的叠合,创造具有艺术效果的影像。当打开Clam相机时,可以拍摄并自动合并全幅影像,可谓一机多能。除了两枚镜头外,Clam相机还具有两块液晶屏,可以分别显示所拍摄的不同角度的照片。当然,作为概念机,Clam相机还没有任何上市消息。
编辑本段现状
TLR照相机被广泛地应用了几十年。如今,事实上它已经被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取代,后者解决了上面列出的所有问题。对于那些更喜欢较大画幅的人们来说,有像勃朗尼卡(Bronica)这样的较大的SLR相机。因此,TLR相机已经开始迈入古董相机的行列,目前仅有禄莱等少数产商还在生产TLR相机。但由于TLR相机在中大画幅相机中价格还算相对便宜,其本身构造也相当坚固耐用,因此目前TLR相机仍然受一些摄影爱好者青睐。

2. 单反相机和双反相机哪个更贵

双反相机,全称为双镜头反光镜取景反光取景式相机。这种系统包含两套联动调焦的焦距相同的镜头。上方镜头通常无法调节光圈,只做取景之用;下方镜头则带有光圈快门调节装置,用于实际的曝光。双反系统结构简单耐用,曾广泛为记者及大众所接受。但因其固有的视差和镜头的限制,现已较少生产及使用。
单反相机指的是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一个镜头。取景时,光线通过反光板、五棱镜(或者五面镜)反射到光学取景器。这时,从取景器中就能看到被拍摄的视图。按下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便直接入射到胶卷上(或数码单反中的感光元件),从而完成一次曝光。
由于取景和成像都用一个镜头,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无视差,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
双反在130多年前开始用现在已经被淘汰,对于价格无法同日而语,相机对于摄影师的价值不能用金钱衡量

3. 求双反相机详细使用技巧~

1、 相机的选择:
如果有2w左右的预算,那么其实还是哈苏645机身比较好玩…不要选择禄莱双反了,好吧,有点扯远了。刚入门还是二手海鸥比较好,500块左右的成色就很可以了。全新的海鸥那个价钱,买二手Mamiya645机身也都够了!又扯远了…总之这玩艺结构简单,我用我爹那30年前的相机,现在也挺好。

2、 红窗计数好还是摇片把手好
红窗计数好,到哪里了,是不是绕完了,都很清楚。

3、 红窗看不清楚怎么办
有人说滴几滴油,有人说把窗捅了(原则上是不会漏光的,只要压胶片的那块足够平整,贴的足够紧密即可)。
No~No,这都不解决问题。尤其怎么能随便捅破人家重要的膜呢…
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好一点的胶卷,比如富士ACROS,哪怕在城市夜灯下,计数依然无比清晰!这才是王道,当然…贵三倍

4、 红窗会不会走光?
继续上面的问题,如果是GP3之类胶卷,看不清楚的时候需要对着强光。我测试的结果是没问题,背面数字被转印到底片上,和红窗无关!因为有人指出其用645机器没有红窗,一样会出现此问题…目前的这批GP3貌似没有问题。

5、 如何上卷。
你需要一个光的胶片轴,必须的。一般买胶卷的时候要上一个,都会给的。我就在我爹相机里发现了15年前的片轴…神奇!我中学时候用过的…
具体上卷方法请,这里稍微几个注意点。
一是整卷胶卷装上去之后再把胶条拆掉,否则先拆胶条,万一卷纸松了,容易走光
二是胶卷舌头只用插一小段进去片轴中缝后,亮光底下卷片。能卷紧就可以关门了。
三是有计数器的,要把指示线卷到对准成像区下沿,然后合盖

6、 红窗计数的识别
纯为新手所写。阿拉伯数字大家都认识的嘛…记得红窗里的数字是横过来的,所以1不要当成横线看,在数字出现之前,有从大到小四个圆提示,不会错过的。当然,卷过了就没办法了…如果卷过了就不要拍,会把下一张也叠掉一部分的,等于是报废两张,更不划算。
如果没有6*4.5适配器,那么就只管12张读数。

7、 光圈与快门
详见后面的阳光十六法则。光圈的测试方法是在B门下,按下快门,手动调整光圈看是否正常即可,光圈定位不准的情况不大会有。
快门可以测试1s的,和家里钟表秒针是否同步。大体同步即可,实测就要拍一卷才知道了

8、 取景窗口
上下正常,但左右颠倒。一句话,习惯就好。有功夫去买接目镜,能解决这问题。我在禄莱相机上看到过。裂像?搞笑啊…那么大都看不清楚,买相机不如买眼镜…有固然好,没有也用不着去折腾。

9、 对焦。
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大体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到放大镜片,多数时候。毕竟大都是F8光圈拍摄,差不了多少。对焦精度?没什么好担心的!自己看调焦旋钮旁的距离标尺,在F8的时候有多大的清晰范围……用的着纠结这个么…

10、 测光。
这部分是重头了…如何测光准确。
艳阳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暮四
阴云压顶五点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记住这几句就可以了。指使用ISO 100胶卷,快门1/125s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的光圈大小。至于如果是ISO 200,或者快门1/60。请自己研究光圈快门的关系,总之,曝光值=ISO*快门*光圈(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对于一个场景,正确的曝光值由且仅有一个,所以改变上述三者中的任意一个,都需要改动另外一个保证曝光值不变。
单反上习惯是光圈固定,调整快门的。但双反其实可用快门一般就三档,1/60 1/125 1/300,所以更多的需要调整光圈。
曝光的重要原则是宁过勿欠,宁可曝光过度一点,也不要不足。当不确定到底是F11还是F8的时候,宁可F8也不要选择F11。而且光圈可以无级调整的…放到中间也ok
一句一句的来解释,给没有测光表的人。话说那玩意也太贵了……

■极端状况:夏天海边正午,沙漠,可以考虑使用F22的光圈
■艳阳十六,在晴天的正午,光圈设置为F16,冬天可以设置在F16与F11之间
■多云十一,所谓多云的判断标准,一个是能明确判断天上太阳的位置(隔着云能知道那个亮球在哪里),第二个是地上人有影子(注意不是阴影),但边缘模糊。当太阳从云缝中完全露出来的时候,可视为晴天
■阴天八,无法判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地上人有阴影而没有影子。阴影就是身后一块地显得比较暗淡
■阴云五点六,下雨,下雪前后,小雨(春雨)。地上人几乎没有阴影(因为折射,等于是无影灯的效果了)
■日暮雨雪四,日暮,在中纬度,东部地区,可以认为是5点天“明显”开始变暗,或者早晨蓝色的天光才刚刚退去。所谓“刚刚露出鱼肚白”的天色,不适用F4,请再加两档曝光 。雨雪不用解释,中雨及以上。雪天指下雪天,不是雪后。
■夜景~由于人造光源的存在,所以情况复杂。这里给一个参考,对于上海,路灯光照良好的街巷,在没有橱窗光线影响下,可以使用F4光圈,1/8-秒快门,把相机挂脖子上,用肚皮顶住,轻按快门到底。有橱窗光线照射的物体,快门速度加倍。
■早晚时段的变化。根据天气确定基本曝光,9点之前可以加半档或2/3档。3点之后加半档或2/3档

季节的变化
不用调整。冬天可适当增加曝光,其他季节不变。
实例:深冬,多云,下午4点:多云F11,下午4点加一档,深冬再加半档。所以实际使用光圈放在F6.5左右(F5.6-F8之间)。宁过勿欠!

角度部分:
侧面光看是否需要,不加曝没关系。日系小清新可以加一档。
室外逆光加一档,日系小清新再加半档。内景逆光见下文
注意!为什么有些书籍说要加两档?因为是自动测光在逆光下的缘故,而且多少也要照顾背景。
如需要体现深色服装细节,加一档
阴天及以下,不存在逆光加减档的问题!
实例:夏日,晴,下午四点,逆光的深色衣服文艺女,小清新风格。晴F16,下午四点加半档(夏日的四点还早呢!),逆光加一档,日系风格再加半档,深色服装再加半档!所以实际加两档半,光圈在F6.5左右(F5.6-F8之间)。深色服装不需要完全正确曝光,所以只加半档。

内景部分:
■所有被阳光直射的部分,包括窗边被阳光直射,均按照晴天处理。
■靠近内/外环境交叉部分的,按外景加半档曝光处理。
其他按下述处理:
■半开放场地,如檐廊,屋檐,凉亭(周围无树),加一档
■离开室外5米以上,加一档半或两档
■封闭场地,如教室,按户外情况加一档半,离窗5米,再加一档。
■内景逆光一定要加档!加两档,小清新再加半档或一档。
■内景环境反光不明显(如老屋,陈设为深色)再加一档
■普通树荫下加一档或一档半。
■浓密树荫视情况而定,比如榕树林…
实例1:夏日,晴天,午后3点,某老别墅,临窗,阳光直射在身上,脸处于阴暗,要求脸部正确曝光。晴天F16,午后加半档,室内脸部要求正确,加一档,老房子反光差,加一档。光圈在F6.5左右(F5.6-F8之间)。但这样就缺少光影错落感觉 ,实际中可以采用F7。
实例2:冬日,中午,阴,普通住宅浅色房间,日系小清新女要拍摄其下巴特写,逆光,不靠窗。阴天F8,室内加一档,逆光加两档,小清新再加一档,应使用F2的光圈!折算下来,可以采用F4的光圈,1/30秒曝光,手持不稳可以使用1/60秒。胶片有宽容度。

分区曝光法:
由于上述实例1等情况的存在,当环境明暗跨度较大的时候,可采用此法。
详细请参考万能的纽摄。随便玩玩不用管…

总述:
■大胆的一档一档的加,小心的半档半档的减。觉得光线差,就一口气加一档,如果觉得某一环节加了两档可能过曝,此环节减个半档微调一下
■上述情况仅针对整体正确曝光而言,如果只需要凸显某部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环境变化万千不能穷尽,牢记阳光十六法则,然后室内加一档,逆光加两档,小清新加一档,深色加一档即可。
■1000块的数码相机比测光表简单
■除非有人造光源,否则眼睛比测光表管用。
■不要总拿着数码相机当测光表,否则一辈子都离不开的

11、 取卷
当12张/16张拍完之后,继续卷,突然觉得卷片轻松了,红窗中也看不到背纸了,直接打开后背。取出胶卷,用橡皮筋缠几圈即可。不放心的可以找个盒子装进去就完事了。话说ACROS胶卷尾巴上附带的粘胶条确实很方便~

12、 外送冲洗和扫描
此部分见仁见智。略过。

13、 自冲胶卷。
彩色胶卷冲洗:
没精力不要自己冲彩色胶卷,虽然C41和E6工艺在家是可以实现的,如果一年超过30卷,那么值得玩玩,而且不小心就偏色了…有些人可能就追求偏色,那自己动手吧。从略。
黑白胶卷冲洗:
■最有趣的是自己买化学药品,自己配药,成本…不考虑个人精力付出的话,确实便宜,但冲50卷能省下来150块钱就该谢天谢地了。玩日系风格和lomo就别折腾了,不是说“Don’t Think”么
■其次是买柯达的套药粉,和定影浓缩液。这个在精力投入和效果及成本上是最优化方案(不是最佳,是最优化)
■再者就是买国产套药,一包包的,玩得少可以考虑。随冲随用。
冲洗方法请参考网络,这里给几个建议
■温度计,买带有CMC标记(不要看成是MC标记…MC两个字母外套的那个半圈也算个C呢)的温度计0-50摄氏度的。比较准确。另外买普通温度计0-100度,和cmc温度计比较一下,一样的,就大体准。
■罐子,进口AP罐确实很爽。可以做到全程温度几乎不变。就是有点费药剂…长期用就买一个。省心嘛!而且看着倍儿专业。另,罐子很重,mm单手持握请注意。
■药剂,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从成本考虑使用分析纯(AR)即可。
■水,冲洗可以用自来水。配药去超市买桶蒸馏水或纯净水,不到5块钱有4L多呢。农夫山泉的不行!
■烧杯量筒啥的随意了,50mL量筒一个,500mL量杯1-2个,250mL烧杯一个,1L烧杯一个,觉得不够就再买。
■天平买机械的,用法不教了。别看这玩艺那么粗糙,精度是可以保证的。
■大小雪碧瓶子准备几个。
■玻璃棒,洗瓶也要。
实际中有这么几个问题
■关于AP罐——
AP罐冲洗120胶卷要求600ml液体!但是配药的时候都是按照1L计算的…于是我偷懒了
GP3建议D76原液1:1稀释,300ml原液兑300ml水,20度定影时间14分钟,用后丢掉。配1L的可以冲洗三卷。
定影液原则不宜稀释,但…600ml怨念!1L定影液,分两次500ml,加100ml水,定影时间延长2分钟,一样用。定影可以在光线下进行。定影液回收再使用一次没有问题。
显影前水洗是必要的,洗过一次就知道了(其实影响不大,心里作用很大哟)。
加入显影液后记得敲击罐体。赶走附着气泡。
■关于上卷——
胶卷反过来绕AP罐芯是很不容易绕上去的。换句话说就是请按照胶卷本身卷曲的方向绕芯(药膜面向内):
⊙ ̄⊙(正)
⊙\_⊙(误)
AP罐芯有水时不宜上卷,也上不上。
■冲洗过程——
从略,没有花头。喜欢高反差粗颗粒就狠狠搅动,反之轻柔即可。一切按照网上教程。
■温度控制——
如果发现温度高于20度,就减少显影时间。1:1稀释的情况,请参考各胶卷说明…尽量不要低于20度。
■片基颜色——
如果定影出来片基有颜色,水洗到无色即可,或者泡盆子里到无色。
■除水渍——
洗洁精即可。2滴入一小脸盆的量。浸泡1-2分钟拿起来挂着晾干,下部坠一个稍微有点重量的东西以保证平直。对胶片无害。
■存放——
网上买袋子,避光,干燥存放即可。

14、 相机的维修与保养
保养按照一般机械产品即可。
维修的话上海同学比较方便,海鸥厂就在魔都。另,海鸥的维修部周末不开门,这让人觉得很冷…也有以前厂里师傅出来自立门户的,水平不错,但价钱也不含糊。具体不做广告了。

之前有人在胶片组喷小清新风格,结果遭到一致唾骂,见仁见智的说,想怎么拍是个人自由。但个人建议是七个字(不包括标点)“慢一些,再慢一些”。6*6的底片不会改变摄影的本质,也不必勉强这种老古董拍什么车展,与众不同,不是靠别出心裁的使用器材来体现的。

PS:如果有看到挂着“华中”牌双反相机的,那应该就是我。此机器上海不会那么容易看到,想来不会认错。
PS2:该相机镜头镀膜为绿色,识别性高。

4. peal river,珠江牌的双反相机,是八几年的,值钱吗,大概值多少呢有又

珠江有过珠江4-67年、珠江7-70年,珠江4的话根据品相大约四百上下。珠江7的话价格就很难说啦,这台机器仿制的是禄莱2.8E而且用料和做工都是十分的足,再加上存世十分的少,所以基本没有什么交易,价格也就没法估计(08年在东北的一次拍卖上曾经有一台拍出了10万)。这台机器在当时的成本要上万,因为是计划经济所以售价也在五千多(那可是70年,一个人的工资最多也不过十块、二十块,一台禄莱3.5F也不过两千多)。 至于收藏网上的价格就随便看看就可以,那些网站估计没有什么专做相机的,所以坑一个是一个。

5. 双反相机哪个牌子的好!

禄莱很好,但是价格也很贵。建议买海鸥的后期版本,比如4A-107或者4A-109。
单反和双反的区别在于光学结构不同,双反的双镜头结构最大优势在于拍摄瞬间目镜是可以取景的,单反做不到这一点,拍摄瞬间由于反光板翻起,导致反射目镜的光路被切断,目镜会有瞬间黑暗。胶片机以后一定会继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因为胶片自有胶片的优势,是数码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6. hongmei-5双反相机值多少钱

楼上的还几十万呢,本来就不懂。hongmei-5就是个红梅5双反相机,一般也就200多块。

7. 什么叫双反相机

双反相机,全称为双镜头反光镜取景式相机,包含两套联动调焦的焦距相同的镜头,上方镜头通常无法调节光圈,只做取景之用;下方镜头则带有光圈快 门 调节装置,用于实际的曝光。

与单反相机(SLR)相比而言,双反相机(TLR)多出一个镜头用于取景,反光镜是固定的,因而相片曝光期间不影响取景。

(7)双反相机多少钱扩展阅读:

双反相机与单反相机的比较:

双反和单反的胶卷规格有不同,双镜头的一般使用120胶卷,单反的一般使用135胶卷。以前的120胶卷成像细腻度比135胶卷差些,后来的专业120胶卷细腻程度还是提高很多的。

双反是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分别有摄影和取景镜头而得名的,因为取景和摄影是两条光路,所以存在视差,用120胶卷的比较多见;单反机是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取景和摄影用同一镜头,没有视差,135/120/数码都有这种结构的相机。

阅读全文

与双反相机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