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欧美相机牌子给我介绍几个
Zenit是前苏联的,后来俄罗斯造。价格很低,快门很烂,一般的只有B,15,30,60,125,250和500这几档(后期的212,312和412加了8这一档)。结构一般般,挺厚实的。测光元件是红山光电产的,早期外测,后期硫化镉,总之就是不靠谱。后期还有个km,快门用电子的(日本进口的),有自动卷片和dx读取。常见型号有122,12xp,ET,11等(都不值钱)。大部分是m42口和pk口。曾经叫做起点牌。我有一台坏的不缺零件,想要20块给你。 有一些有意思的枪机。 徕卡:德国(西德)产。现在的数码相机大部分是松下产的,贴徕卡商标,零件都一样的(松下镜头全是徕卡造),比如v-lux40,和dmc-tz20是一样的(可惜tz20我买时只有英国有售,现在香港也许有了,阉割版可能也在国内上市了)。徕卡的M系旁轴还不错(本人就是想搞个monochrome),R系单反一般,核心感光元件是柯达制造,其他是日本造和德国造。 德国百佳(praktica,柏卡),东德的。一手开创了M42。性能不错(我现在就用这个)。厚实,机械纵走钢快门。外观一般,功能没有日本机器丰富,但是也够用了,而且很可靠,可惜国内不多。后来的pb系统没那么靠谱。两德合并后,厂里的专家全部被施耐德挖走,然后praktica品牌一开始做低端镜头(都是sigma和三阳代工),现在和蔡司一起搞低端数码机,中国造。设计也是中国设计,而且同一个型号会有几个品牌贴牌(爱国者,海尔之类),望远镜一般般。 德国jhagee,二战时很牛,开创了exa系统,后来被praktica收购,收购后出了一些烂机。两个德国合并后用exatra在韩国产了一些垃圾镜头。 乌克兰基辅:一般般。前苏联时做一些仿制哈苏和做间谍机,后来也出过135单反,用尼康Al口,比zenit可靠,国内不多。 瑞士仙娜,德国林哈夫:不太了解。 瑞典哈苏:上过月球。做中画幅的。不太了解。 德国爱克发:做胶卷的,也出过一些业余相机。中国的青岛6型就是仿制它一个型号的。现在做的数码还凑合。 苏联lubitel:做低端双反的。 苏联fed:仿制徕卡旁轴,曾经叫zorki。用M39螺口。越做越烂,比国产略好。 俄罗斯lomo:圣彼得堡光学联盟,zenit就是它家的。东西一般般,被炒的很贵。 法国爱展能,英国军旗,英国microcord:年代久远不说。 德国zeiss ikon/zeiss icon/zeiss之类:名字太混乱不讨论,反正就是praktica或蔡司产的。 德国contax:一些是praktica产的,不过不常见。一般都是西德蔡司产的,由日本的cosina代工。 德国禄来:多次破产。主要产双反。也有一些单反(在新加坡和日本制造)和旁轴(rollei 35)。现在做的数码很烂。 德国福伦达:和禄来差不多,现在和cosina很有一腿。 捷克flexarial:双反。 美国柯达:这个不多说。做的胶卷单反一般般(雷丁娜),数码相机还不错。,可惜快死了,发明了数码相机,现在转行搞印刷了,水平在同行里领先。胶卷还不错。柯达旗下的国家半导体出产一些很尖端的电子元件。柯达还能自己造核反应堆== 美国宝丽莱:发明了拍立得,多次破产又重生,现在把第一代的化学拍立得卖了给富士,在搞二代的热升华拍立得。也出产一些垃圾数码相机和日用品。 美国vivitar:曾经很厉害。因为很多产品都由日本厂家代工,所以常被以为是日本品牌。现在出一些垃圾数码相机,胶卷单反(中国凤凰光学代工)和狗头。 美国通用:还不错。做数码相机。以前主要说反应慢,不过现在很大提高了。
② 相机HIEV是哪个国家生产的是什么牌子
苏联相机,旁轴,听说过没见过 应该是KIEV
二战后的1946年,阿森纳尔兵工厂经历了一次完全的重组。阿森纳尔厂在战前就以其技工的高超技术而久负盛名,此时根据战争赔偿法获得了蔡司依康工厂的设备和原料。所有从德国运来的东西在莫斯科编组站停留数月后被分配到各地。KMZ得到了镜头和制造光学仪器的所有东西,比如着名的6×9超级依康塔。阿森纳尔厂得到了35mm康太克斯。蔡司的机械、工具、设备、模具与德国工程师和专家一起来到基辅。随后的日子里,阿森纳尔-列宁工厂准备好开始生产。Krasnogorsk使用康太克斯的部件制造出第一批基辅相机及镜头。最初是50mm/f2和50mm/f1.5,1948年后85mm、135mm和35mm biogon头陆续生产。
译稿原文
这些机身和镜头都是由德国部件组装出来的。这批原料用完后,阿森纳尔厂迅速制造开始启动一条制造精密的高品质相机的生产线。而且,在1949年末1950年初,阿森纳尔厂制造康太克斯II和带测光表的III型拷贝。1955-1956年这些相机命名为基辅II a和III a。基辅每年5万台相机的产量成为苏联成就的一个证明。塔斯社是这样宣传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人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就”。1957年阿森纳尔厂向苏联人民推出另一款着名相机哈苏1000F的乌克兰拷贝-6×6的撒留特。同年开始生产美能达16的拷贝-VEGA。
1965年3月18日,随着航天员A. Leonov的空间旅行,他使用的基辅10也大获成功。
1966年初最早的带金属快门的35mm自动单反机基辅10面世。1974年基辅15TEE成为苏联第一台35mm TTL单反。1970年为了纪念列宁100周年诞辰,6X6的基辅6S单反以及大量配套镜头面世。1971年,阿森纳尔厂成为阿森纳尔企业“联合体”。同年MMZ成为BEIOMO,费特成为FED联合体。
与其他拥有百万工人的苏联企业一样,阿森纳尔以其相机、摄影器材而闻名于世,同时生产军用、医用和科学仪器。KMZ作为一个母公司控制了几个外围企业,比如位于Uman的VEGA和位于Nezlin的PROGRES。
阿森纳尔厂也定期向空间任务SOYUZ、和平等等提供摄影器材。
译稿原文
1994年乌克兰仍然生产带基辅60卡口的基辅88,可以使用基辅90相同的镜头。35mm相机仍然在生产的有基辅18和基辅19M,支持大批尼康卡口镜头。基辅35AM和口袋机基辅30M经过多次改进仍然继续生产。
基辅“康太克斯”1947年,产量小于500台。
基辅“48”1948年,产量小于2000台。
基辅“49”1949年,产量小于2000台。
这些基辅与蔡司康太克斯完全相同,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使用了完全相同的原料。35mm带联动测距取景器;金属纵走帘幕快门;可交换后背;可拆卸卷片轴,在原来刻着CONTAX的地方改成KNEB或者可拆卸金属暗盒,刻着KIEV字样,这些片轴与佐尔基不通用;自拍机;双卡口;有如下可交换镜头。
内卡的镜头有两只标头:
SK-Sonnar Krasnogorsk 50mm/f2 KMZ;
SK-Sonnar Krasnogorsk 50mm/f1.5 KMZ;
外卡的镜头有:
BK-Biogon Krasnogorsk 35mm/f2.8 KMZ;
SK-Sonnar Krasnogorsk 85mm/f2 KMZ;
SK-ZK-Sonnar Krasnogorsk 135mm/f4 KMZ;
所有镜头都能联动测距,并有调焦环。
译稿原文
从1949年底1950年初开始,基辅开发了浮雕、塑形、研磨技术。对原型的改变很少,但使用更多的镀铬件。从机身、镜头编号可以看出最初的三、四年里产量很低,每年大约5000台。1949年KMZ也生产了一些配佐尔基的50mmf/2镜头。1950年这些镜头都称为Jupiter 8。1955年,Jupiter在阿森纳尔制造。
基辅II型1950-1955,与1947-49年的基辅康太克斯相同,仅仅配了一个新标牌,底部支架内部做了少许小改动以便更稳定。
基辅II a型1955-1959,与基辅II型相同,但是配备闪光同步,快门释放钮位置更加合理。产量增加,大约15,000台每年。
基辅III型1952-1955,可能与蔡司依康测光表和遮光罩的生产同步进行,基辅III是该系统发展的合理结果。技术特性与基辅II型相同,带有非联动的硒测光表。
基辅III a型,1955-1959,与基辅III相同,但是带闪光同步和改进的快门释放钮。基辅II a和III a机身配备了阿森纳尔厂组装的Jupiter 8镜头。
译稿原文
1962年10月,一个重要事件搅动了国际社会“古巴导弹危机”。阿森纳尔受到几个国外进口商的压力,提供了一批没有标牌的基辅4a。这些无名基辅序列号以63开头。
基辅4a型,1958-1974,1958年基辅4a继承了基辅4型的改进并代替基辅II a。后背去掉了稳定支架,回卷按钮带有记忆辅助功能。附件热靴在机顶凹陷处。配备Jupiter 8M 50mm/f2头。
基辅4a 2型,1974-1980,与基辅4a相同,但是在自拍机边缘的投影里有个斜线装饰(这种自拍扳手的设计被基辅5继承);新皮套;附件热靴序列号下面有阿森纳尔标志。
基辅4am,1980-1987,与基辅4a 2型相同,但是同时具有基辅4m的改进。配备Jupiter 8M 50mm/f2或者Helios-103 53mm/f1.8镜头。
基辅4,1957-1974,作为基辅III a的继承者,基辅4吸收了蔡司依康康太克斯III a的优点做了一些改进:体积更小但是更有效的新型测光表,新的曝光表控制调节,新的回卷钮和新的后背。基辅4和4a 也配有新的Jupiter 8M镜头和Orion-15广角头。
基辅4 2型,1974-1980,与基辅4相同,带有基辅4a 2型的装饰和新特性。
基辅4m型,1977-1987,快门为B,1/2-1/1000秒,快门释放钮重新设计(与基辅5相同),黑色的回卷扳手,有些带有铬质镶边,闪光同步热靴,覆盖了皮革的自拍扳手,背带环位置很低。
基辅5,效仿KMZ工程师多年前的所作所为,阿森纳尔厂研发部门决定设法摆脱原型。以基辅4为基础,带有快门释放杆,达1/1000秒的快门和一个巨大的校正取景器,阿森纳尔厂1965年推出新型相机基辅5型。
基辅5(预产型)1965-1966,35mm联动测距,带有平行视差矫正的取景器;“基辅5”字样凹刻在上皮套上;纵走帘幕快门;速度B、1/2-1/1000秒;自拍;压铸金属的快门释放杆;闪光同步;胶卷计数窗;曝光计算盘从ASA20-320;垂直回卷扳手;没有内卡口;Jupiter 8NB 50mm/f2镜头固定在外卡口上。
基辅5,1967-1973,与前系列相同;凹刻在机顶的“基辅5”字样改变;垂直平面调节;热靴上增加阿森纳尔标志和序列号;快门释放杆缩短;同步释放在取景器下方;重新设计自拍扳手;Helios-94 50mm/f1.8镜头固定在外卡口上。
③ 哪个国家什么牌相机最好
最好的自然徕卡和哈苏了,
首先属于奢侈品类,
其次才是摄影器材。
只徕卡跟爱马仕合作制作的一个相机包,就有几万块一个了。
8万块一个卡片机也有,
一部单反几十万属于正常。
背着一部徕卡、哈苏单反,往摄影发烧友常常扎堆拍摄的聚集地里一站,不用照相,就只背着,周围哈喇子就能流一地了。
④ 手头有个老苏联的相机不知什么品牌什么年代的东西
这台机器是前苏联着名的费特5C,产地是现在的乌克兰,看型号生产年代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
这台机器的技术参数并不高,但胜在皮实可靠,虽是旁轴相机但和国内众多的同类机器不一样,它支持更换镜头,且全苏联有全套的各种焦距的镜头群和它配套。如:印度斯塔尔、尤比杰尔、和平等,也可玩徕卡早期的L39螺口镜头。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很多摄影发烧友玩过这款机器,可玩性很大。我就弄了台费特5B,还是带CCCP(苏联最高质量认证)标志的。
⑤ 相机哪个品牌好
尼康,佳能,索尼(卡机或微单)
⑥ 那个国家的相机最好最贵
最好的大型相机:德国的林哈夫,瑞士的仙那
最好的中型相机:德国禄来,瑞典的哈苏,瑞士的阿尔帕
最好的小型相机:德国莱卡
这些相机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的“灵魂”也就是镜头,都是德国产的,比如:蔡司,罗顿斯特,施耐德,禄来,莱卡,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镜头。
上述都是指的传统的胶片相机。
数码时代,除了莱卡,其他的都要配上数字传感器(数字后背),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字后背都是丹麦产的。比如飞思。大多数相机,一套标准配置至少都要十万以上。
⑦ 全球最好的数码相机 三大品牌是哪些
佳能(从传统到数码都不错,我只用过一款数码像机使用很顺手)尼康(在传统胶片的时候像机非常棒,我用过F80.但是到数码后尼康我D70s,但是机器种出毛病,因数码技术原因吧。)三星(没用过,和索尼差不多)如果专业摄影推荐佳能,尼康。家用三星、索尼都可以。
⑧ 乌克兰的手机市场上60%都是中国手机,哪些中国品牌最受当地人的喜爱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在乌克兰的手机市场占比非常大,其中在乌克兰最畅销的中国手机是小米和OPPO,而华为等国产品牌之所以在乌克兰的销量不够好,是因为无法使用谷歌系统,而在乌克兰生活的话,谷歌系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无法支持谷歌系统的手机,都无法在乌克兰占据大量市场。
之所以乌克兰民众买手机会看系统,是因为谷歌系统在乌克兰真的太好用了,就拿打车这件事情来说,乌克兰并不是招手就能够打车的,而是需要在谷歌生活系统里面预约,所以没有谷歌生活系统的话,在乌克兰的生活会非常不方便,而华为就是因为不支持谷歌生活系统,所以才会在乌克兰的销量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