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佳能全画幅单反相机有哪些
楼上的 不止这些好不好
目前有卖全新的 的确只有这三款
EOS 1Ds MarkIII
EOS 5D
EOS 5D MarkII
但是历史上还有两款全副机型
分别是:
EOS 1Ds
EOS 1Ds MarkII
新闻记者要求的是速度快
一般适合的是EOS 1D MarkIII
也就是俗称的小马三 不是全副是 APS-H画幅
镜头转换系数要乘以1.3
爱好者钱多的话 适合EOS 1Ds MarkIII
钱少点就EOS 5D MarkII
这些不要求什么连拍速度的
再就是5D了..
‘贰’ 佳能的发展历程
佳能,一直在不断自我改进中,在“共生”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佳能立志成为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拥有佳能的产品,保证用户能更简单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此外,用户通过选择佳能,也支持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复一日,佳能不断追求创新,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20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2012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2001年 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 设立佳能( 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2002年,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 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敖?沼岩杲薄?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就任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 设立佳能(苏州)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2003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南区域总部的职能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北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产品旗舰展厅“佳能影像广场”在北京宣布开业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接受广东省政府的邀请,成为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 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西安、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在内的15家分公司全部注册成立。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2004年首次自营进口货物入库仪式在广州举行,至此佳能(中国)可以直接进口和销售境外产品 在北京建立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统一热线中心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京建立2004年4月29日,经合资双方友好协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变更,成为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并更名为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继续汇集中国优秀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国际水准的软件产品。
2005年 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QR中心(Quick Repair,迅速维修;Quick Response,及时应对),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提供规模更大,产品维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维修服务。 广州“佳能影像广场”宣布开业。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佳能公司自1937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创造世界一流产品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事业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其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活动在全球展开,并通过在美 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日本地区建立区域性总部,展开全球化多种经营战略。 佳能在全球以光学为核心的个人消费产品、办公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等领域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
基于“共生”理念,1996年佳能启动旨在实现以技术服务社会,成为全球范 围内被信赖、受尊敬的企业这一目标的“全球优良企业集团构想”,积极推行“整 体最佳”和“重视利润”的意识改革和经营革新活动,构建了今日佳能的企业体制。
2010年佳能集团营业额达到457.64亿美元(此数据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由于连续几年的出色业绩,佳能于2009年被《商业周刊》杂志列入“全球最佳品牌”第33位。佳能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合并结算子公司已达241家公司,员工168,879人(此数据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
佳能的远景目标是成为一百年、两百年永久发展、持续繁荣的“真正的全球优 良企业”。为了世界繁荣和人类幸福,在培育对未来社会有益技术的同时,始终承 担起兼顾事业与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等社会责任。
佳能的中国事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颖超女士访问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国精密工业的要求。1980年,时任社长贺来龙三郎先生对北京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政府与佳能公司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为佳能公司的在华事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对华投资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佳能(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市场的构建,即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结构和商业结构,逐步建立更为高效的营销体系,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佳能已经成功运用其世界顶级的影像技术,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诸多产品,并开始向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
基于“共生”理念,佳能植根于中国并开始努力成长。而未来,佳能将继续实践这一理念,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继续通过投资创汇、技术转让、创造就业机会、参与社会建设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二十年来,佳能的中国事业伴随着中国的全面进步获得了成长和壮大,“共生”的理念已经结出硕果。在大连、珠海、中山、苏州等地,佳能拥有11家独资公司和 3家合资公司,其中2001年在苏州新区投资近1亿美元建成的工厂,是迄今佳能全球最大的工厂。佳能在华投资已累积达10亿美元,拥有员工 28,769人,在众多的外资企业中名列前茅。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2002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中国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办公设备市场愈发活跃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从香港迁入北京,并正式开始行使中国国内销售权。同时,佳能大力加强在华机构,在中国市场增设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总部,并授权北京、上海、广州分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财务、物流、销售和服务进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国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册成立完毕,佳能(中国)实现了从第一阶段的生产投资转向第二阶段的销售服务的重大战略推进。
佳能的中国事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经历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佳能在中国的事业已涉及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项领域,企业会议,商务会谈,商业演讲,教育机构,具有卓越影像画质的高亮度投影机越来越受到这些市场的青睐。佳能LV-系列高亮度投影机,能够投射出高质量的影像,并准确再现影像的色彩近几年正积极向耗材及医疗器械等新领域开拓。
1997年3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为现地法人,全面负责佳能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佳能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区域总部在内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设办事处及1家培训中心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领军作用。(以上数据截止至2008年1月31日)
2016年3月9日,日本东芝公司于今日召开董事会并最终决定将旗下东芝医疗系统公司出售给佳能公司,佳能公司提出的收购报价为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5亿元)。
‘叁’ 佳能不再研发全画幅单反相机了吗
从市场趋势上看,不会了,因为现在无反相机在性能上已经超越单反自己的旗舰机型了。
‘肆’ 数码相机的发展简史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将可视电话和半导体泡存储技术结合,设计了可以数码相机沿半导体表面传导电荷的“电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发明了CCD器件的原型。当时发明CCD的目的是改进存储技术,元件本身也被当作单纯的存储器使用。随后人们认识到,CCD可以利用光电效应来拍摄并存储图象。 1970年,贝尔实验室进行了相关实验。
CCD阵列是由喷气推进实验室于1972年研制成功的,尺寸是100*100像元。商业CCD也在同一时期由 Fairchild公司推出。当时的CCD增益非常低,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比照相底片稍高。
1975年,在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30年过去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背后的发明者来到中国,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用他敏锐地洞察力展望数码影像的未来。
赛尚(Steven Sasson)1973年硕士毕业后即加入柯达,成为一名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师。1974 年,他担负起发明“手持电子照相机”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机在实验室中诞生,他也成为“数码相机之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不用胶片来拍摄影像,其原型产品只有1万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谈到那段历史,赛尚还记忆犹新:“在当时,数码技术非常困难,CCD很难控制,A/D转换器也很难制造,数码存储介质难于获取,而且容量很小。当时没有PC,回放设备需要量身定做。这些难点让我们用了1年的时间才安装完这台相机。”
数码相机对当时的柯达而言是一个很小的项目,由于决定采用数码方式,所以相机中没有太多移动的机械,赛尚和两个技术工程师就完成了这个项目。在选择可以移动的数码存储介质时,赛尚希望其存储量可以与35mm胶卷的拍摄数量差不多,所以最后采用了通用的卡式录音磁带,基本可以存储相当于一个胶卷的30张照片。“很多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这台原型机的电路板可以打开,一边拍摄,一边调整。”赛尚仿佛又回到了实验室中。
“当原型机第一次展示给投资者时,他们询问这种产品何时可以成为消费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这种产品才会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赛尚的判断相当准确,数码相机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达实验室产生了1千多项与数码相机有关的专利,奠定了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让数码相机一步步走向现实。1989年,柯达终于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 九十年代的数码相机 (一)早期产品
1981年索尼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静物照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照相机。这是当今数码照相机的雏形。
1988年富士与东芝在科隆博览会上,展出了共同开发的,使用快闪存卡的Fujixs(富士克斯)数字静物相机“DS-1P”,在这前后,富士、东芝、奥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相继发表了数字相机的试制品:如佳能RC-701、卡西欧VS-101、富士DS-1P、富士DS-X、东芝MC2000等。
(二)九十年代初期的产品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东芝公司发表40万像素的MC-200数码相机,售价170万日元,这便是第一台市场出售的数码相机。
1994年柯达商用数码相机DC40正式面世。1995年2月卡西欧发表了25万像素、6.5万日元的低价数码相机QV-10,引发了数码相机市场的火爆。1995年佳能EOS·DCS3C问世,同年还推出EOS·DCS1C,开始了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发展的历史。1995年正式拉开了相机数字化的序幕。为迎接数码相机的到来,柯达公司董事会于1995年作出了全面发展数码科学的决策性决定,于1996年与尼康联合推出DCS-460和DCS-620X型数码相机,与佳能合作推出DCS-420数码相机(专业级)。
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1996年奥林巴斯和佳能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随后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尼康、理光、康太克斯、索尼、东芝、JVC、三洋等近20家公司先后参与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与生产,各自推出数码相机。
1997年11月柯达公司发表了DC210变焦数码相机,使用了109万的正方像素CCD图像传感器;富士发布了DC-300数码相机。
1997年奥林巴斯首先推出“超百万”像素的CA-MEDIAC-1400L型单反数字相机,引起行业巨大震动。
1997年美国PMA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一个最显着的特点是:传统摄影器材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相结合,图像的摄入与传输成为了光电子行业与计算机行业共同事业,一些IT厂商开始介入数字照相。各大公司更多的推出1000美元以下的各类普及型数字照相机,最廉价的可在200美元以下,这为数字照相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创造了条件。
1997年度普及型数字照相机的热点和主流产品是CCD像素数35万左右,最大解像力640×480像素的数字相机。而“百万像素”(megapixel)相机才“初露头角”,仅富士胶片公司、奥林巴斯、柯达和柯尼卡四家各推出一款新品。普及型数码相机发展的重点,除提高解像力外,重点是开发特殊功能,就是传统胶片相机不具备和办不到的一些功能,显示数码相机的优越性,如在机身上装备液晶监视屏作取景器和拍摄后可当场检查拍摄效果的功能,把镜头做成可以旋转一定度数的功能,结合液晶屏方便自拍的功能,安装影像数据快速传输电脑的功能等。
(三)1998年富士胶片公司推出首款百万级(150万像素)最轻小、普及型刃NEPIX700型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公司合作开发了首款装有LCD监视器的数码单反相机EOSD2000型和EOSD6000型。
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字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表或出售的新机种60多种,20多个厂商:卡西欧(4种)、富士胶片(8种)、柯达(4种)、美能达(3种)、尼康(3种)、佳能(4种)、奥林巴斯(4种)、三洋(6种)、索尼(6种)、精工爱普生(4种)、发布二种的有“阿克发、惠普、柯尼卡、飞利浦、理光;发布一种的有:东芝、松下电子、日立、JVC、京瓷、莱卡、三星和中国的海鸥。其中达到和超过“百万像素”的新产品约占全部新机种的80%。最高达到168万像素的佳能PowerShotPro70数码相机,具有2.5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TTL自动数码相机调焦、自动曝光、2英寸彩色TPY液晶屏,有每秒4帧的速度最大连拍5秒功能。
1998年数码相机在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归纳起来大致有: 采用光学变焦镜头。有2倍、2.5倍、3倍、5倍和10倍,最高达14倍。此外部分相机还有数字变焦功能,有2倍或4倍。 具有可接外用闪光灯的功能。个别机种有内置闪光灯和可外接同步闪光灯的功能。 装备有可交换“镜头—CCD”单元,具有扩展系统化的能力。 具有TTL光学取景或单反取景的功能。 单反式可换镜头功能。 对手动对焦、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控制曝光等参数可自动设定的功能。 装用“Digi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后,增加了如拍摄程序设定等新功能(柯达、美能达等系列产品装用)。 具有多种拍摄方式。 采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快速下载影像数据到电脑的功能。 不用个人电脑连接,可直接(或SM卡等记录媒体)用专用打印机打印数码照片的功能。 1998年出现的数码相机典型产品有: 柯达DC260数字相机:160万像素CCD图像传感器;3倍光学变焦和2倍数字变焦;可接闪光同步线;快门优先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具有拍摄程序预设功能;USB接口等。 卡西欧QV-7000SX数字相机:1998年9月推出市场,是OV系列中档次最高的产品。2倍光学变焦和4倍数字变焦,光圈优先自动曝光,7种操作参数自定功能。此外还有相位差被动式自动调焦或手动调焦,多区测光或点测光,LCD显示屏,影像2倍放大,自动日期记录,生成HTML文件及多种拍摄功能。 美能达DemageEX系列数字相机:1998年10月推出市场,包括EXzoom1500和EXwiea1500两个型号;前者配有3倍变焦镜头—CCD单元(7-216mm/F3.5-5.6),后者配有大口经广角镜头———CCD单元(5.2mm/F1.9),其共同特点:采用1/2英寸150万像素的原色顺序扫描CCD3装有专用“Didta“数字影像专用操作系统,具有软件的扩展性;具有每秒3.5帧,最多7帧的连拍功能;可设定5种场景;具有与传统胶片相当的操作性能。 美能达DemageRD3000数字相机,该机是以“APS”单反相机S-1为基础,可交换镜头单反数码机,使用2块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270万。 防水防尘型“百万像素”机登台亮相 富士胶片BigJobDS-25OHD数码相机,是以富士CCD总像素150万的FinePix700相机为基础,使用具有日本工业标准7级保护能力专用外套,加上HD机背和GN24的大型闪光灯构成的“百万像素”防水防尘专用数码相机。
柯尼卡公司DG-1数码相机是1998年9月推出,也具有7级防水防尘设计的数码相机,总像素108万像素。机身和重要部分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加以保护。适合在土建工程现场监视用,影像可即时传送出去并加印到工程记录和作业报告文件中。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研制出专用防水防尘外套,如柯达公司推出可用于3米深水中的,为DC200、DC210Zoom、DC210AZoom三个机型使用的防水防尘外套3佳能公司也为PowerShotA5和A5zoom两个机型推出专用防水外套。 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问世 索尼公司于1998年9月向市场推出新型存储媒体———“记忆棒”,有两种容量:4MB的MSA一4A型和8MB的MSA一8A型。体积呈长条形,即小又薄,拔出或插入非常方便。技术特性:10针接头,串行接口,最大写入速度1.5MB/S,最大读出速度2.45MB/S,电源电压2.7-3.6V,工作时平均消耗电流约45mA,待机时最大130mA,外形尺寸:21.5×50×2.8mm;重约4克。
同时还推出MSAC—PCI型PC卡适配器。
应用“记忆棒”的索尼新型单反型数字相机CyberShotPRODSC—D700,5倍变焦镜头(相当35mm相机焦距28-140mm/f2-2.4)150万像素CCD、2.5英寸显示屏、功能丰富,适合影楼等专业使用。 价格定位普遍下降 普及型数码相机一开始的价格定位,对美国市场约为1000美元,对日本市场的定位约低于20万日元。当时的产品CCD图像传感器总像素一般为30-35万像素。到数码相机1998年底,价格明显下降,例如“百万像素”的3倍变焦的理光RDC-4200数码相机,最低售价499美元,而同类型相机1997年的市场价格约为1300美元,可见价格下降幅度之大。许多产品一方面增加功能和提高性能,一方面降低价格定位,例如富士胶片公司1998年6月推出的DS-330数码相机比1997年4月推出的DS-300相机提高了使用方便性,价位降低5000日元(产品目录价格19万日元);尼康公司1998年10月推出的增加许多功能的3倍变焦CooLPIX910相机与同年4月推出的外形基本相似的C00LPIX90相机价位降低约1万日元,且附送的CF卡也由4MB改为8MB。
快闪存储卡———CF卡和SM卡,容量在增加,价格也下降了许多,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大约每MB为7-10美元,比1997年下降了约一半。(附:CF卡:美国SanDisk公司提供最大容量48MB;LexarMedia公司最大为64MB3日本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可提供4、8、12、16、24、32(MB)几种CF卡;卡西欧公司可提供4、8、15、30、48(MB)几种CF卡。SM卡:主要生产公司的日本东芝公司,可提供最大容量为16MB的品种。美国市场上可提供2、4、8、16.(MB)四种容量的SM卡)。
(四)1999年——200万像素之年
1999年是轻便型数字相机跨入200万像素之年。世界各大照相机厂商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所投放市场的数字相机远远超过百种。
1999年先后有20多种超过200万像素的轻便数字照相机被推向市场,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如佳能PowerShotS10,柯达DC280、DC290Zoom、富士MX-2700、MX-2900Zoom、PrintCamPR21、尼康Coolpix700、Coolpix800、Coo1pix950,奥林巴斯C21、C-2000Zoom、C-2020Zoom、C-2500L,理光RDC-5000,卡西欧QV-2000UX,索尼Cyber-shotDSC-F55E、Cyber-ShotDSC-F505,爱普生PhotoPC800、PhotoPC850,柯尼卡Q-M200等,都是2MP(MP表示百万像素)轻便数码相机的佼佼者。 2000年普及型数码相机的发展 商品化的数码相机从诞生到2000年,专业型的不足10年,普及型的仅有6年左右,然而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1998年普及型的新产品开发热点是100万像素级的,1999年的热点便攀升到200万像素级(2MP),进入2000年再升一级,热点转到300万像素级(3MP),2000年10月奥林巴斯推出了总像素数为400万像素的CAMEDIAE-10型4倍光学变焦普及型数码相机,创下了2000年新的纪录。 看防伪商标
真品防伪商标印刷精美,黏度强,下层数码胶纸不能揭下,而假冒防伪商标印刷粗糙,黏度差,下层数码胶纸轻松可以揭下来,有些假的防伪商标还没有厂家的800电话。
打800电话
800电话业务又称被叫集中付费业务或免费电话业务,是企业为联系客户和宣传企业形象而开办的服务号码,通俗地讲,就是:打电话免费,接电话收费。所以,数码相机的均各大生产商都开办了各自的800电话,接收消费者的咨询,买相机时,可以用销售商的电话直接打过去,一问便知其假。
上网查询
各家数码相机的生产商,都建有功能强大、页面物美的网站。可以接受消费者的咨询、下载驱动程序等,消费者可以在销售商那里就上网查询。
看说明书
购买数码相机时,一定要注意看说明书、保修卡的印刷质量,一般水货的中文说明书都是水货商自己印刷的,为了节约成本它的印刷质量都很差,有漏页或字迹模糊等现象,只要仔细区分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编号是否一致
行货相机机身上的编号、外包装盒上的编号、保修卡上的编号,应该是一致的。 索尼马维卡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
索尼MYC-A7AF
——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如今,CMOS除了在今天的佳能高端相机上还被广泛应用之外,其他厂商均已把CCD当做了自己产品的主导方向。
佳能RC-760
——首台60万像素机型
想要获得接近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提升CCD像素分辨率算得上最根本的解决途径,直到1988年才由佳能公司推出了60万像素的机型RC-760。
这台电子相机使用了2/3英寸60万像素CCD,外观在今天来看略显呆板,不过这可是那个年代最高像素的机器,售价比今天的一辆小车还贵。
‘伍’ 到目前为止,佳能有多少系列的数码相机各系列分别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1、IXUS系列,小巧时尚的机型,金属外壳,外观漂亮,使用简单。适合追求外观,随走随拍的时尚人士。
2、A系列,有丰富的手动功能,成像质量比IXUS系列有所提高,价格也更低,是佳能性价比较高的一个系列。适合有初级摄影爱好者。
3、S系列,分为S60、S80的广角和S2IS、S3IS的长焦两种。S系列在A系列基础上更注重画质,机身做工、镜头素质进一步提高,并且机型很有针对性。
4、G系列。这是佳能的追求画质的一个较为专业的系列,大光圈、大CCD、翻转液晶屏,但受低端单反的影响,最新的G7失去了很多G系列的血统,开始走时尚路线。
5、pro1,只有一款,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个系列。采用佳能L级专业镜头,其成像质量在DC中至今无人出其右(除了R1)。
6、TX系列,加强摄像功能的DC,目前只有TX1一款。
7、EOS系列,单反相机,需另配镜头,适合专业人士和摄影发烧友使用。其成像质量、反应速度、快门时滞、虚化效果和以上所有消费级DC不是一个档次的。
‘陆’ 佳能单反相机一般多久出新款
数码单反相机的推出规律,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要受IT业的摩尔定律影响,每十八个月晶体管的数量翻倍,价格下降一半。虽然日本的半导体工业比较封闭,但是每年硬件都在刷新。
其次是整体研发周期,有了基础硬件,还需要系统整合,还需要可靠的应用在相机上。越是高端产品,研发周期越长。
还有就是市场策略和竞争对手的攻防。
高端专业准专业相机,推出周期一般是四年左右,这是和佳能的奥运战略密不可分的,其实走出这一节奏也不过两三次而已。
低端产品则不然,几乎每年都有新品发布,有时甚至一年两款。因为低端产品是用来占领市场争取新客户的,必须时刻关注市场需求。
中档相机则介于二者之间,过于频繁的更新会伤害这些主流客户。
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单强势介入,佳能单反的更新步伐不会始终这个步调。
‘柒’ EOS R有哪些特色功能
一、EOS R的短片拍摄支持3840×2160的4K分辨率(约29.97/25fps)。能以约59.94/50fps的帧频拍摄全高清短片,或以约119.9/100fps拍摄高清短片,实现丰富的影像表现。
相机采用了方便调整合焦位置的触控对焦和短片5轴防抖等高性能手抖动补偿对策,在拍摄运动场景时影像效果更自然。
得益于高感光度性能好的CMOS图像感应器的高品质成像,相机在低亮度环境下也能拍出低噪点的美丽影像,加上考虑到短片拍摄便利性而开发的RF镜头阵容,便可实现高质量的影像表现。此外,全高清和高清拍摄时可利用全像素双核对焦(全像素双核CMOS AF),实现流畅的自动对焦。
二、EOS R机身具备短片5轴防抖的数码IS功能。效果可以从关闭、启用和增强共3种中选择。另外,搭配使用的镜头如果支持与相机的联动,可更有效地防抖,还能抑制果冻效应等。
三、为了满足用户拍摄专业影像及后期制作的需求,支持Canon Log伽马曲线,并具备10bit丰富层次与ITU-R BT.2020广色域的HDMI 4K输出,提升了高品质视频后期制作的灵活性。
四、短片输出分辨率为全高清、4K等既定规格,画质的区别似乎难以表现出来。但是使用高画质的RF镜头所拍的短片与静止图像实施了相同的新型锐化处理,画质上更能体现出镜头性能。
五、电子取景器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取景器可确认从设置的变更、对焦、拍摄到回放的操作。EOS R充分利用此优势,省略了模式转盘等操作部件,采用通过电子取景器确认拍摄模式及多种设置的操作体系。
六、EOS R可手动配置的对焦点位共5655个。对焦位置可通过触摸选择,操作十字键可微调位置。相机自动选择对焦位置时,相机可以根据被摄体位置从143个对焦框中自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