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地铁文化是什么
深圳地铁文化的核心是:人性关怀。
② 西安地铁的地铁文化
标识口号: 穿越历史,感受未来。 运营口号: 地铁所至,爱心相随。 企业精神: 追求卓越 勇创一流 企业使命: 传承文明 提速西安 核心价值观: 服务百姓 奉献社会 企业作风: 求真务实 严谨创新 广告宣传: 2011年:城市的未来,我们的动力;西安地铁,与您同行每一天。
2013年:一站一世界,一程尽繁华;西安地铁,为您呈现穿越千年的盛世风华。 2011年09月16日——西安地铁2号线开通纪念票;
2012年01月14日——壬辰龙年春节纪念票;
2012年02月14日——“开往春天的地铁”情人节玫瑰单程票。
2012年06月11日——Family亲情卡;
2012年09月16日——西安地铁2号线开通周年纪念票;
2012年12月21日——圣诞美食节纪念票;
2013年01月22日——癸巳蛇年春节纪念票;
2013年09月15日——西安地铁1号线开通纪念票; 玫瑰车站:北大街站是西安地铁第一个主题车站,全车站通过玫瑰花装点出漂亮的乘车范围;而玫瑰乘务组更是以“玫瑰”为品牌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阳光车站:行政中心站是西安地铁第二个主题车站,因为水晶宫般的车站造型,让阳光可以肆意倾洒,因而得名。 西安地铁开通首日便有“杨贵妃”、“唐玄宗”等进行“穿越之旅”。
西安地铁在长安城地底穿梭,不经意间即跨越13个朝代,加上沿途的古迹遗址、发掘出的大型墓葬,有很多市民、网友以此为题材畅想“穿越历史”。 西安地铁2号线开通时即播出了第一版宣传片,以“西安地铁,与您同行每一天”为主题,强调“西安地铁与您同行每一天”;整部宣传片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节庆、第二章为古韵、第三章为和谐。
西安地铁1号线开通时开始播出第二版宣传片,以“行者的足迹”为主题,“一站一世界·一程尽繁华”,讲述“西安地铁给您呈现穿越千年的盛世风华”。 去年以来,西安地铁开展以“您乘坐西安地铁出行,我讲丝绸之路文明”为主题的公共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内容之一。
西安地铁39座车站因所处位置不同、历史文化典故不同,所以播报的内容不相同。广播采用中国风式的轻音乐作为配乐,使其历史韵味更加浓厚。语音广播每隔15分钟在各地铁车站站厅、出入口循环播放一次,让乘客在购票或进出车站的同时,既能快速了解车站周边标志性建筑,掌握精准出行信息,还能加深对西安历史文化的了解。
③ 伦敦地铁为何能成为英国的经典文化符号
最受伦敦人热爱的是在这个古老地铁里上演过的历史片段,在电影《魂断蓝桥》里有过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轰炸伦敦时,地下铁的站台成为人们的避难所,从一些资料图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伦敦人甚至在站台上安设了床铺,有人会在地铁站台上过夜,另外一些历史照片上还有当时的人们聚集在站台上,尽管地面上轰炸声不断,但是聚集的人们在一起唱歌,传递着对于生活的热爱和面对战争的坚强,这些也许是后来伦敦政府鼓励站台上设立艺人表演区的出发点,越是困难的时期,人们越需要精神的慰籍。
④ 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有什么样的呼应
深圳地铁11号线即将于月底开通,将成为目前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此外令人关注的是,在全线18个车站中,9个站点都量身定制了各自的“表情”,用专属的公共艺术墙反映深圳的城市历史和新时代的变迁。据悉,在这9面艺术墙里,既有“传统与记忆中的深圳”,也有“时尚与现实的深圳”。比如, 宝安站艺术墙取材于深圳摄影学会会长何煌友的摄影作品《围海造田》,再现1973年深圳宝安西乡公社翻身大队围海造田的历史镜头;南山站艺术墙则选取被誉为南山三宝之首的荔枝为主题,用传统的装饰语言描绘了仲夏时节荔枝丰收的喜悦场景。这样的消息令人怦然心动。从伦敦在世界上首先建成地铁至今一百多年来,地铁日益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地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个城市的人文展厅,是人们得以打量、了解城市的一个入口。如何让地铁线路成为一条人文专线,让地铁成为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道文化考题。以一些地铁文化发达的国际知名城市为例。莫斯科地铁的站点进出口内,醒目处是俄罗斯名画和名人雕像。在香港,既有仿古的老式车站建筑配以现代化的抽象作品,赋予旧线路新活力,也有时代感强烈的新式车站,配上附有集体回忆的旧式主题装饰,表达了整个城市对历史人文的尊重。我国内地的地铁文化也在不断积淀当中。前些年,上海与伦敦分别举行过“中英诗歌进地铁”活动,一时引为盛事。北京地铁曾由官方组织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型音乐会,反响良好。对深圳来说,这些年来,诸如地铁图书漂流、地铁电影周、“通往书乡的地铁”等文化策划活动,也让深圳地铁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地铁11号线借助一系列公共艺术墙勾勒出深圳的文化面容,无疑意味着深圳地铁文化在进一步向前掘进,意味着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有了更深的互动与呼应。据报道,未来,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还将把多个地铁站点打造成“一站一故事”,全面反映深圳特色的历史人文风景——在地铁里读懂深圳,让地铁出行也成为一次历史人文之旅,将让人们愈加体认到地铁文化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乃至铸造城市文化灵魂的重要性。当然,将地铁打造成优质公共文化空间,不是把“地面艺术”在地下进行“复制粘贴”那么简单,而是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和人流的特殊性、通过细节来实现创意与审美的升华。无论是纽约还是巴黎,无论是伦敦还是斯德哥尔摩,这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城市地铁文化艺术的百般风景,正是来自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运行维持方案的精心设计。作为一个创意充沛的城市,我们相信深圳地铁未来将继续延伸、撑大人们对城市的文化想象空间。
⑤ 南京地铁4号线的地铁文化
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线路,从龙江一直延伸到仙林,由于4号线是一条主城线路,经过包括颐和路公馆片区、省市政府、以及紫金山在内的诸多景点,称得上是紫气东来,因此,这条线路被定义为“人文线路”。在颜色的选择上,经过各种尝试,最终选择的是紫色,以此体现出4号线的人文气息。
4号线的主题文化确定为“宁人伟业”,在车站艺术墙打造上,选择与南京息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另外,在换乘站点,须综合考虑两条线路的文化兼而有之。由于3号线是红楼梦文化主题,而鸡鸣寺站又靠近江宁织造府,地铁3号线和4号线在鸡鸣寺站换乘,因此,该站艺术墙主题最终被确定为“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以展现出生于南京的曹雪芹和他笔下恢弘的文学世界。
地铁1号线鼓楼站如今是以“六朝古都”为主题的铜浮雕字文化墙,因此4号线鼓楼站选择了六朝文化里最风骨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将齐聚鼓楼站。他们不仅才艺出众,而且所有人都是“玄虚淡泊,与道逍遥”,兼具中国文人追求的才气、风骨,以及精神追求,到现在都是中国文人的标杆。
龙江站主题文化墙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多年前,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并七下西洋,龙江一代至今仍有当时造船的遗址。
云南路站主题文化墙是桃李满天下的陶行知。云南路站靠近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陶行知和南京有不解之缘,他也是南大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首届学生。
徐庄站主题文化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在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在钟山脚下相继建了30多处皇家离宫别馆和花园,祖冲之在内创造了数学、天文学、机械学、造船学等奇迹。而徐庄软件园今日的科研创新正是祖冲之当年不断科研探索千年后的延续。
⑥ 武汉地铁安全理念是什么
“始于责任,因爱谨行”,武汉地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安全风险管控作为地铁建设运营安全管理核心。
在工程建设方面,源头上抓设计、勘探,建设过程抓监督控制,收尾抓交接验收,构建了覆盖全过程的“六道防线”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在运营管理方面,坚持系统思维,构建设备、行车、乘客、桥梁隧道、公共、消防和突发天气“七大安全”体系。
地铁运营文化
“知你心忧、懂你所求”,为乘客提供优质、高效而富有温度的服务,是武汉地铁运营的追求。武汉地铁以满足乘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运营潜能,着力提升运能运力;注重服务细节,在车站设置母婴室、直饮水、爱心伞等10余项人性化设施,体现地铁人性关怀。
推行“微笑服务”,将微笑层层传递,用服务温暖出行;坚持常态化、品牌化、规范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出“地铁排队日”、“拒当易怒族”等活动倡导文明出行,为建设城市文明贡献力量。
⑦ 厦门地铁的文化元素是什么
厦门地铁2号线于12月25日开通,根据厦门日报的公众号报道,厦门地铁的站点设计融入了很多厦门独有的文化元素。
1.“金”型山墙造型,财富汇聚
厦门地铁2号线两岸金融中心站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地铁文化元素,望采纳
⑧ 大连地铁企业文化丛书有哪些
《青泥印记—时间中的大连》。2016年10月大连地铁企业文化策划出版《青泥印记——时间中的大连》,定位是一部大连的地铁书。
⑨ 地铁文化是怎样与城市文化相呼应的
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体现城市文明,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源头,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基础。
总之,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基础。要提升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地铁文化在建设中,就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历史,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方向,不能忽视城市大众对地铁文化的需要。只有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地铁文化的潜力,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拓展地铁文化的延伸方向,城市文化的特点就会越来越明晰,凝结为城市精神,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