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9 15:28:23

1. 温州发绣是什么时候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021年5月24日,温州发绣被列入第五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2)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扩展阅读: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3. 温州已经申遗了的民俗文化有多少个啊总共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制定政策,落实措施,成效显着。现已梳理非遗线索37000余条,列入各级名录项目1602个,其中“永嘉昆曲”和“乐清细纹刻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泰顺廊桥营造技艺”和“木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0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6项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5项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国家级传承人23位,省级传承人126位,市级传承人374位。与此同时,温州确定了一批非遗保护传承和教学基地,有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等共20个,并公布了16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

4. 隐居温州的刘伯温后裔,留下了哪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他是历史上的“王佐”、“帝师”,是明朝创立的开国元勋;更是民间口耳相传的神人,能掐会算,未卜先知,身怀济世之才,择明君以匡扶天下,具有雄才大略的得道高人;他失意时着书立说;得志时匡扶天下。刘伯温是大众集体智慧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伟人曾说过,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西湖望云,预测将来谁黄袍加身;夜观星辰陨落,预言将有大将阵亡;上观天象,预知未来天灾人祸。



纵观刘氏家族宗谱世系,我们发现随着时光流逝,刘基家族在人口上呈跳跃式成倍增长。一世为刘基1人,到五世时就有27人。经过600多年的繁衍生息,据估计,刘基后裔现达五六万人之多,遍布温州各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天下第一鱼”——青田鱼灯,就是刘基编的鱼灯舞,通过阵图与动作的配合,表现鱼类的生活习性,舞蹈朴素,道具精美,动作奔放,寄托着浙南人们企盼吉祥如意、连年有鱼(余)的美好愿望

5. 温州有什么着名小吃

1、温州鱼丸
在温州鱼丸可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其汤色澄清微酸辣味,鱼丸有弹性,正宗的温州鱼丸是味道鲜、有韧劲、料码足,被评定为中华小吃之一。
2、温州锅贴
锅贴同样是温州人民最受欢迎的街头小吃之一,走在街头巷尾就常会发现小店有卖锅贴,既可下酒又是主食。
3、温州灯盏糕
灯盏糕可谓是历史悠久了,据说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用黄豆和大米磨成浆,然后加入面粉搅拌,里面包裹萝卜丝、猪肉末、鸡蛋等为馅料,油炸而成。
4、温州馄饨
温州混沌也是传统小吃之一,馄饨皮薄,包裹新鲜瘦肉,配以紫菜、鸡蛋丝、浸酒虾米,汤鲜味醇,非常鲜美,吃起来味道十足。
5、温州鸭舌
最最解馋,但吃了有停不下来的就是鸭舌。大学时候,每次要回温州,同学都会让我带几大包鸭舌过去,一大包鸭舌两天就没了,根本停不下来。
6、温州猪脏粉
猪脏粉可以说是温州少有的一种能兼任正餐、点心和宵夜的美食,主要由猪肠、鸭血、粗粉干,在加入豆瓣酱等配料配制而成。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6. 温州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温州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亦被民间称为瓯语,为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一带汉族本地居民所使用之汉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瓯江片,属于南部吴语。温州话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极大差别,和北部吴语也无法沟通。

温州话(瓯语)可以根据其区域粗略地分为纯瓯语区、准瓯语区和半瓯语区三类。纯瓯语区说纯正口音,包括温州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永嘉、及乐清局部,人口230万。

准瓯语区口音略有偏差,涉及泰顺、文成、平阳、苍南、龙港,合计人口320万。半瓯语区涉及乐清95万余人、洞头4万余人,合计人口100万。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

7. 瓯绣的介绍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它与湘绣、苏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有“发绣外交”之说1。瓯绣是从装饰生活用品逐渐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瓯绣是中国刺绣工艺中独具特色的精品2。2001年浙江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申报的瓯绣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 温州发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是的,2021年5月,温州发绣被列入第五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温州民间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绵延承续下去。

9.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多少这几个遗产需要了解一下,哪几个呢

浙江这个省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自古以来它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这里物资丰富,是出名的鱼米之乡。除此之外,浙江的景色也是非常的美,在浙江有着很多知名度旅游景点,大家熟知的有杭州西湖、灵隐寺、雷峰塔等。当然大家也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每一个省份都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浙江也是如此,在浙江有着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知道吗?你了解有多少呢?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

除了丽水有鼓词之外,温州也有,温州鼓词也是传承已久的艺术,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风格有浓郁的南国民歌风味,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和“大调”等。要学会这个手艺可是不简单的,首先要精通多种乐器,因为在表演的时候有时候一个人要敲奏四至六件乐器。

阅读全文

与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