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泉州文化有哪些

泉州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9 19:12:38

⑴ 泉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泉州传统文化如下:

1.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史迹丰富。

(1)泉州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市,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辖四区、三市、五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主要特产

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浮粿。

特色汤类

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

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⑵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⑶ 泉州的民间艺术样式有哪些

主要有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等22项民间艺术。


泉州市,别称鲤城,是福建省地级市,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5个县,总面积1101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泉州市常住人口为878.2285万人。

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泉州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以闽南话为主要方言,并存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方言,常住外来人口达204万人。2020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58.66亿元,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全省第一。

泉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士族大批入泉。 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是世界遗产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⑷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保持这一遗制。

⑸ 泉州文化遗产是什么啊

泉州文化遗产北管。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中国的北管现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统称为“泉州北管”,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素有“天子传音”的美誉。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4年泉港区荣获国家“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2019年11月,泉州北管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北管的表演特点:

北管曲一般由五、六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和男孩来演唱,演唱时都配之以伴奏。典型地方特色是,小孩子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某些乐曲伴奏,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

在北管曲中,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发源地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

演唱时,常采用提高八度的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并借鉴了莆仙音乐的波音奏法和南音演唱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与“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悠扬、柔婉和秀丽。

⑹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

泉州有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泉州的历史

泉州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依海而生,又因海而兴,是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港口,宋元时期更是成为世界着名的贸易中心。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郑和七次下西洋便是从这里起航。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泉州的繁荣,当时扩建城墙以御外患,环城遍植刺桐树,泉州因此得名“刺桐城”。

尤其是10至14世纪,在空前高涨的亚洲海洋贸易热潮塑造下,泉州更是成为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无数东西方商船日夜往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在马可·波罗的游记和一系列史料中有着生动记载。

⑺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

一、清净寺

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建于北宋年间,元代曾重修。宋元时期,泉州商旅往来频繁。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商人曾来到泉州,泉州本地也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清净寺,是泉州多元文化、繁荣贸易的见证。

⑻ 泉州风俗传统文化是什么

一、方言文化

泉州市通行闽南话,属于泉州音。泉州方言的形成,跟晋唐、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入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泉州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古汉语语音、词汇的许多特点,犹如古汉语的"活化石"。泉州方言由于受临近地区方言的影响,新派和老派,市区和郊区在说话上存在用词和腔调有差别。

短语/俗语:猪公一公猪,涂沙一泥沙,天乌一天黑,熏斗一烟斗,鼎盖一锅盖,汝一你,伊一他,走一跑,历日一日历,人客一客人等。

二、节日文化

泉州民俗古朴,除了具有传统和地方习惯互相结合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

还有随着泉州市各区人民生活习惯及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节庆活动,如二月的永春北溪文苑桃花节、三月的德化美湖乡小湖村樟树王节、六月的鲤城关帝文化节、永春魁星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文化可谓绚烂多彩兼具地方特色。

三、嫁娶文化

现代泉州结婚习俗:新娘新郎“上头”、哭缘、挑花担、跨米筛火炉去邪、新娘撑红伞“进男方家房”、敬双亲“乌糖茶”、洞房饮“合欢茶”、探房等。

现代泉州市结婚流程:探家风→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找日子,送日头→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回娘家,请女婿,请亲家。


四、饮食文化

泉州人的饮食文化主要形成于唐宋时期,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辅以甘薯(地瓜)、麦类,有早茶晚酒的饮食习俗。由于泉州地区依山傍海,物产富饶,副食佐餐种类繁多,比如鲜蔬菜、腌渍菜、豆制品、水产品海鲜、肉蛋类等。

五、丧葬文化

旧时泉州素重“慎终追远”,崇拜祖先,丧葬礼俗悉循古礼,沿习官仪,丧礼隆重侈靡,故有“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之俗谚。

泉州丧葬流程:发丧(报丧、收殓、点脚尾烛)、入殓(上水、辞生祭)、开吊(做功德)、殡葬(土葬、火葬)、服丧(礼尽三年)、禁忌(报丧者不得进入人家大门、春节拜年,不得向居丧人家道贺“恭喜”等。)

⑼ 泉州有什么历史文化

福建成型于唐代,而唐代福建成型开始闽南泉州就是福建文化的核心代表。

唐书,宋史,元史这些官方正史记载的泉州州府路的等级都是当时福建最高的级别。
唐代泉州为上州级别,宋代为望州级别,元代为上等州路级别,明清正史无州府的等级划分。
古城泉州发展大历程
唐朝,全国四大海港城之一(广州、明州、泉州、扬州)
宋朝,全国第一大商港,全国八大州府之一
元朝,东方第一大商港,国际商贸都市
明朝,泉州安平港,以泉州安平港为基地在闽南控制经营着明朝对外贸易中心,明末安平港为全国最大私商港。
清朝,泉州蚶江港,泉州蚶江港为大陆对台贸易中心,福建龙头商帮泉州郊商海外贸易的总口。
民国,泉州侨商,中国海外华侨势力最庞大的群体,爱拼敢嬴爱国爱乡的华侨侨商典范。
现今,泉州作为一个非省会、非特区的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依靠自身深厚实力强势崛起。
唐宋交接,闽国以泉州为大本营起家,将福建发展推至历史巅峰,开闽三王中有王潮、王审邽为泉州刺史,并葬于泉州;闽国后福建唯一仅有晋江王留从效的清源军独立割据泛闽南区域(包括今莆田,厦门,泉州,漳州区域),达数十年,《宋史.世家篇》记载福建仅有留从效跟陈洪进这两个清源军的地方诸侯代表。
宋元交接,泉州蒲寿庚独揽福建军政商大权;宋元交接的福建领袖。
元明交接,“亦思巴奚兵乱”福建地域混战由泉州以及泉州地方乡绅土豪的代表柳伯顺、陈同家族主导(当时军事代表为三明陈友定,但因兵败被杀)。
明清交接,泉州郑氏集团扶持南明政权,掌控福建命运,郑成功收台,施琅纳台,进一步改变福建历史走向。
清民当代交接,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福建第一枪由泉州华侨陈清机在安海打响;泉州华侨开国上将叶飞创建并领导闽东革命根据地,解放福建,并成为新中国福建地区军政最高领导。

泉州人能文:福建历史上第一个一甲进士欧阳詹就是来自泉州,被誉为闽文宗,闽文祖,泉州才子陈三与潮州五娘的才子佳人故事广为流传,泉州出了欧阳詹、刘昌言、吕夏卿、吕惠卿、梁克家、黄宗旦、卢琦、蔡清、王慎中、张瑞图、李贽、李光地、林嗣环、辜鸿铭等等一大批才子,历代文风鼎盛,是中国古代十大才子之乡之一。
泉州人能武:福建七大拳种中排名前两大的拳种五祖拳和永春白鹤拳都是起源于泉州,第七大拳种福州鹤拳源自永春白鹤拳。泉州“宋江阵”深入民间群众,历代尚武风气重。(有意思的是泉州人黄培松是清代福建最后一位武状元,吴鲁是清代福建最后一位文状元均来自泉州。福建历史上第一个一甲进士欧阳詹来自泉州、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居住于泉州晋江的徐晦,福建科举从开头到结尾的状元都是来自泉州)。
泉州人能官:泉州历代三品(含从三品)以上高官达262名以上,泉州历代文武方面均高官辈出,涌现出许多在历代变革以及交接之际关键性的高官人物。
泉州人能商:未有泉州城就已有商业土豪黄守恭,福建人最早开拓海外贸易维持霸主地位的留从效,出资修护安平桥的巨商黄护,跨省贸易富甲一方的李五,日本侨商领袖李旦,垄断东南沿海贸易的郑氏集团,东南亚各国首富等等,历史上泉州人中从来不缺善于经商的大富豪。
泉州人出为将:泉州武将骁勇善战,留从效割据称霸一方,郑成功敢向东南争半壁,击溃海上霸主荷兰,“俞龙戚虎”抗倭名将俞大猷,“海霹雳”收复台湾施琅,吊打沙俄毛子的福建藤牌兵领袖林兴珠,开国上将叶飞等等,历代泉州武将能征善战,威震四方,是福建最能打的。
泉州人入为相:泉州历史上的顶级高官数量在福建首屈一指,历代宰相数量更是福建第一,“一门四相”曾公亮,人称曾半朝,“状元宰相”梁克家等等,泉州人为官总能位极人臣。
泉州人经商做首富:清朝十三行的世界首富伍秉鉴就是祖籍泉州,泉州涌现出全球华人首富黄奕住,李光前,郑周敏等等,东南亚各国首富最多的就是泉州人,泉州人经商总是善于成为行业老大,首富。
上述内容来自福建历史最全巨着-泉州与福州四季历史文化比较的网络全书(扩充精华版)

⑽ 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1、文庙

文庙的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文庙里有一家百姓书房田,书籍不多,却有很多人往来。

文庙内大成殿的重檐庞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这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规格。快到时间了,离开了红色的红墙,恍若隔世。希望有机会再到文庙走走人。

阅读全文

与泉州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