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内容:
有唱红歌、阅读红书、观看红色电影、书写红色励志格言、举办红色专题讲座、了解红军长征历程、游历红色旅游景区等。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有别于其它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红色代表了权威、勇气、革命等意义。
中国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进过程,已经经历或必将经历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各个历史时期,直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整个历史进程。
红色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和世界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等种种优秀传统,红色文化极具民族特性,是非物质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Ⅱ 红色文化内容是什么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载,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籍烈士就达25万之多。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其一。
其二,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Ⅲ 红色文化有哪些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
红色代表权威。中国历代帝王虽然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嗜好,但对红色则有着共同的爱好,红色是主色调。红色代表勇气。军人每每看到猎猎红旗,无不热血沸腾,英勇杀敌。红色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欢的颜色。红色代表吉祥与喜庆。红色是自古至今老百姓最喜欢的颜色。红色代表革命。
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
1、历史印证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
2、文明传承价值功能。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3、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
4、经济开发价值功能。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Ⅳ 怀化有哪些红色故事
1、《大坡界八壮士》
红六军团是第一支长征经过怀化的红军部队,在执行长征先遣任务的西征途中与敌人在通道县的小水大坡界发生激烈战斗,史称小水战斗。在小水战斗中,有八位红军战士跳崖牺牲。
1934年9月15 日,国民党湘军李觉部55旅登上大坡界主峰,对正在通过大坡界山脚下的红六军团十八师发动突然袭击,将十八师截为两段。情况危急,红军立即做出反应:
命令52团某排30 余人担任掩护,以保证主力部队顺利突围。为了吸引敌人注意,掩护部队迅速抢占了大坡界另一高地,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一时摸不清虚实,以为红军增援部队赶到,便将火力集中对准了掩护部队。
战斗异常激烈,红军战士苦苦支撑,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狡猾的李觉见正面久攻不下,就改变了战术,命令敌军从大坡界两翼迂回包抄,对掩护部队两面夹击,团团包围。
形势越来越不利,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缩小,为了争取给主力部队更多的突围转移时间,红军战士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前后夹击的敌人艰难周旋。
雨点般的子弹向他们射来,枪林弹雨中不断有战友倒下。一个,两个,三个……战斗了三个多小时后,大部分红军英勇牺牲,剩下的8 名红军战士仍在顽强战斗。
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石头也砸光了……三百多敌人冲了上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敌人疯狂地嚎叫着:“抓活的,抓活的!”
眼前,是不断逼近的敌军,身后,是50 多米高的悬崖。8 名红军战士誓死不当俘虏。他们砸烂枪支,整理好衣服和帽子,望着主力部队突围的方向,相互搀扶着微笑着走向悬崖。
“红军万岁!”
他们高呼着口号,毅然从悬崖上纵身跳下。
“红军万岁……”
隐隐回声穿梭在山谷之间,久久回荡。
跳崖的八壮士中有六位当场牺牲,两位身负重伤。其中一位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他摔断了双腿,血肉模糊。敌人诱降他:只要他说出大部队的去向,不但不杀他,还可以为他治伤,给他十块银元让他回家。小红军示意敌人靠近点儿,趁对方不注意狠狠地咬掉了他的半边耳朵。
敌人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扎进小红军的腹部,残忍的结束了这个年轻的生命。另一位红军被敌人折磨得奄奄一息,仍然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宁可死,也不会说出党的秘密。最后,凶残的敌人砍下了他的头颅。
老乡们到悬崖下为红军掩埋遗体时,现场惨不忍睹:他们有的脑浆都流出来了、有的七窍出血、还有一名红军战士被树杈穿透胸膛挂在树上……
大坡界上英勇不屈的红军八壮士全部壮烈牺牲了,却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八壮士与20多位战友从此长眠于大坡界。
杨大嫂听了连连叫苦,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自从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忙里忙外,起早贪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全身心的操持着这个家,好不容易喂大了一头肥猪,本想靠它换几个钱贴补家用,未曾想,现在却被红军杀了,叫她怎么不伤心难过呢?
杨大嫂只希望红军快点走,她好早些回家看个究竟。过了两天,听说红军终于走了,杨大嫂带着光斌急急忙忙回到村子里。到家里一看,猪栏里空空如也,那头大肥猪真的不见了踪影。杨大嫂靠在猪栏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这可怎么办啊,这可是我在年初借了亲戚的钱买来的猪仔啊,就这样没了。”过了好一阵子,两人上楼去,看看是不是还丢了别的什么东西。到了楼上,光斌走进自己的房间,看见窗子边写着一行字,在这行字的下面,红军把床上铺的稻草扒成一堆。
光斌当时不认识字,见此情景,心里很气愤。心想:“把我的猪吃了,还把床铺草堆起来,搞得乱七八糟的。”于是气呼呼地跳到床上,三脚两脚就把草堆踢散了。
这一踢,竟然踢出一个血乎乎的猪头来,把光斌吓了一跳,连忙大喊“: 猪头,猪头。”杨大嫂急忙跑过来,她一见那猪头,刚刚平息的心情又难过起来。
她哭着把猪头提下楼放在桌子上:“他爹,你早早地就走了,这兵荒马乱的,留下我们娘俩怎么活啊!”
她把桌子一推,准备上楼收拾房子,只听得“咚”的一声,那猪头滚到地上,“哗啦、哗啦”地从猪嘴里掉出一堆铜钱来。杨大嫂一怔,使劲眨了眨眼睛,不敢相信“猪头里竟然吐出铜钱来”。
她擦干眼泪,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捡起来,接着又从猪嘴里抠出了几枚铜钱和一张纸条,这堆铜钱足足有三百多枚。杨大嫂不知道纸条上写了什么,吩咐光斌请来村里的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打开纸条念道:“老乡,我们没有粮食了,又冷又饿,只得把你家的猪杀了充饥,留下这些铜钱,当做买猪钱了。”光斌又拉着私塾先生到楼上指着窗子边:“先生,这里还有。”
私塾先生接着一字一字地念了起来:“我们是红军,老百姓自己的队伍。”此时,杨大嫂鼻子一酸,眼里再次闪烁着泪花,捧着这三百多枚铜钱,喃喃地说:“红军,好人啊”。
从此,光斌记住了: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Ⅳ 红色文化有哪些内容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Ⅵ 红色文化精神有哪些
红色文化精神有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恶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
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是指共产党的红色精神,最早表现为一九一九年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百色这块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丰富地红色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该站通过组织官兵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红七军军部旧址、靖西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观看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聆听了一个个真实感的动人故事,让官兵在了解革命战争时期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接受洗礼,实现精神升华,让官兵在感悟祖国灿烂历史文化中,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
Ⅶ 请问全国有哪些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
Ⅷ 红色传统文化有哪些
红色传统文化有京戏,吃北京烤鸭,京话。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养无限,永屹世林。
二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1)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既包括由国家组织的小学、中学、大学及以上的国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备基础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阶段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赋予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结合当前新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意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做出当代表述,为文化发展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Ⅸ 介绍一下桂东客家文化
桂东客家文化显魅力(一)桂东地区有客家人40余万,桂东各县客家人,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风俗文化上也体现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特点。我们试图就桂东客家人的风俗文化作一简要的述略,为客家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些调查材料,为推进客家研究深入进行贡献薄力。
南北融合的节日风俗
广西桂东地区客家人长期与瑶、壮等兄弟民族聚居生活,形成多彩的节日文化。春节、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送灶王等节,是客家人的传统节日,居住在桂东各地的客家人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牛王节。桂东客家人历来以农为本,以耕为主,对牛有特殊的感情,昭平、蒙山一带的客家人,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牛王节”。昭平客家人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杀鸡杀鸭、酿制糯米甜酒、男女青年披红挂绿载歌载舞欢度节日。是日,所有的牛都“放假”,免去一切耕作,受到主人的敬奉。蒙山客家人各家各户在这一天把牛牵到河边洗刷得干干净净,割来嫩草饱吃一顿,还备上三牲祭品祭牛王社、祷告牛王神对牛庇护、不要降灾降病于牛。昭平客家人各家各户在当天下午带上鱼肉酒果等祭品到牛栏旁拜祭,“招牛魂”。拜祭结束后将部分祭品给牛喂吃。传说远古时,牛的祖宗诞生于四月初八这一天。四月初八过“牛王节”,桂东地区富川、钟山、岑溪、藤县客家人均有此习俗。
(二)春节。这是桂东客家人一年内最隆重的大节,节日期间用鸡鸭鱼肉招待客人,舞龙、舞狮唱大戏,走亲访友热闹非凡。而年初一是各地客家人共同忌荤日。蒙山客家人年初一这天,以南粉、木耳、黄花菜三味作素菜,也不准吃粽子,据说剥了粽叶吃粽子,今年养的鸡就不会长毛。贺县客家人还规定年初一也不能入菜园摘菜,否则菜园会惹虫。昭平客家人大年初一不仅不准杀鸡吃鸡,还不准骂鸡。蒙山客家人初一这天讲话还要注意“彩头”,如“用完了”要说成“用喜了”,小孩子不慎打烂碗碟不能打骂,要说“落地开花”或“岁岁平安”,客家人媳妇去挑第一提水要带上纸钱买新年水。贺县客家人还有年初一不得划火柴生火的禁忌,只能以年三十晚保留于灶内灰中的火子引火,年三十晚上保存火种,称“留种”,以所留火种生火表示香火延续之吉。贺县地区客家人也有部分是年初二忌荤的。
(三)元宵节。蒙山、富川客家人也叫灯节。富川灯节从正月初十至十五,历时六天。初十为上灯日,十五为下灯日。除了观舞龙舞狮看戏外,主要就是观赏花灯。蒙山客家人则称吊灯,正月十五在厅堂中央吊起,只有当年家里添有男丁的人家才能在厅堂吊灯,叫“添灯”,以感谢神灵赐子和求神灵保佑子,同时也显示家丁兴旺和光宗耀祖。近年来,富川客家人与当地各族群众已打破了只有生男孩才能上灯的规矩,届时,各自在所属的街道神楼挂上署有“贤儿XX”,“贤女XX”的走马灯、莲花灯、八角灯、鲤鱼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妍斗艳,大放异彩,极其壮观,显示了客家人对生儿育女观的文明。
(四)二月二。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迁徙定居后,都要在村边修建土地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客家人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供品到村边土地庙祭供。祭供人向土地庙顶礼膜拜,场面肃穆,土地节祭土拜神,以求得土地神明庇护,得以安居乐业。贺县客家人在土地节做糍粑要放棠犁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五)清明节。这是客家人一个较大的节日,一来上坟祭扫已故先人,二来遥祭远在异地祖宗。这是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贺县客家人清明一定要做艾糍和发糕。发糕寓意兴旺发达,添丁发财;艾糍有“方兴未艾”之意,蒙山客家人清明上坟,最喜欢有新友来,叫做“做丫”。
蒙山客家人做清明,杀鸡时要滴“鸡血纸”,将“鸡血纸”用土坯压在坟头和后土上,先放坟头后放后土,烧香摆供也如此先后。供罢,三牲供品要留部分带回家,叫做“带福归家”。供完坟山,做清明的人要直路回来,不可把供品带入他人之屋,不可在他人家中将供品与他人共吃,以免福入他人之屋,更不可在他人家中将供品与他人共吃,以免福入他人之家。做清明回来,要将供品摆到灶君牌位前,这才算把“福气”带了回来。
(六)炮期。各地庙宇都定有会期,抢花炮活动在会期期间举行,客家人称之为炮期。广西的壮族、瑶族、汉族等都有抢花炮的习俗,抢花炮的内容、方法大同小异。
桂东地区昭平北陀客家人的炮期源于明末,每年农历正月初十龙庙会举行。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为纪念陈方部将王、扬、欧、亚四人打了胜仗,为了庆祝胜利,四人开怀畅饮而死,远近群众都在正月初十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遂形成炮期。北陀客家人炮期与其他不同的是,所设的几个“子炮”均为该龙庙的王、扬、欧、亚四人神像。每年举行一次,哪个村抢到哪个神像就由哪个村带回去供奉,第二年抬回来再重新抢。届时,各村都派出精壮人员参与抢夺。抢到的则是本年炮主。抢炮者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各村送神队伍旗幡飘扬、八方鼓乐喧天,围观群众更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过去,蒙山客家人参加抢的花炮分有丁、财、贵、寿四种。由各庙宇公推出负责人主持。每三年一次。附城福善庙是五月二十八日,西河邓庙是八月十六日,新圩观音庙会是二月十九日。抢花炮前还有烧香磕头、请神保佑仪式,抢何种花炮庙会前早就定下。如是抢保佑添丁花炮,无男儿的就想法去抢,家境富裕就出钱请人去帮抢。家境贫寒的就组织亲友去帮抢,经过拼抢,得主请人把花屏抬回家中,放于大公堂之左,舞狮八音队伍紧随,鞭炮齐鸣,得主夫妇跪拜于花屏前。抢炮进屋仪式方完成,三年期满,得主又将花屏送回庙中,准备下届的炮期。
现在桂东地区客家人炮期,一般只放炮而不抢炮了,以防引起纠纷械斗。
Ⅹ 红色文化是什么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中国红色第一街:
“列宁街”位于革命老区四川省达州市石桥古镇。1933年9月30日,红四方面军挥师南下,解放石桥古镇,发动工农,打土豪、分田地,并在古镇中建于清朝的四座牌坊上分别刻下了“拥护红军、扩大红军”、“反对军阀混乱”、“打倒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等宣传标语。其中,在最为壮观的一座牌坊上,红军刻下了“列宁主义街”五个字。为了突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两字为横书,每字大约1米见方,“主义街”三字略小,为直书。之后,红军北上抗日,白军占领了石桥镇,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革命标语便被群众用石灰掩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