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文化必读书目
读书能改变气质,读书能提升内涵,尤其是读中国人自己写的书。哲学诗画今天为你推荐10本关于中国文化的经典书单,让其的气质与众不同,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别人认出。
1,《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作者为梁漱溟。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揭示了我们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把梁漱溟这位文化大师引向了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
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颗入手来探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纳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闻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开始迸发出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所提倡的新型民主?
看完此书,以上问题将会变得更清晰,更深刻。
2,《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最广泛的书信作品,全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至同治十年(1872年) 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所涉内容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极为广博,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和社会活动以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令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3,《论语别裁》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了解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知道孔孟的学术。要知道孔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相关章句注疏累代不绝,南怀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间三次讲述《论语》。第三次讲记结集出版时,南先生定名为“别裁”,意谓其讲述是个人所见,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南先生认为历来对《论语》的讲解,错误甚多,主要问题在于所讲的义理不对,内容的讲法也不合科学。他讲述《论语》,“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重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体验”。
4,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教授执笔主编,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网络。它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结合精美的插图,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5,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日之“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叙术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其功力非同一般,《中国通史》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全书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为通史的写作开辟了新纪元。
6,《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在我国现代史学史上,是第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城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中国历史常识》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典章制度,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被业绩称为是深入中国历史骨髓的的经典之作。
7,《苏轼与朱熹》
《苏轼与朱熹》是2014年5月10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毅。此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种眼光、笔调审视和描画了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对中国古代知识分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学说、着作、经历和政绩,而很少对他们的心态做认真的分析和描述。这种缺陷无疑给历史文化留下了一行空白。
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心灵史,如何用清新脱俗的笔墨描述出人类心灵发展的轨迹,也许正是新一代学者需要担负的工作。
8,《明史不忍细看》
《明史不忍细看》是一本历史类通俗读物,作者是张朝山,他精心挑选了明朝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阐述了明朝是如何从兴盛走向灭亡的。
书中叙述了明朝15位皇帝的悲喜人生,诠释了张士诚、况钟、于谦、张居正、严嵩和魏忠贤等一众人物的政治命运。24件悬案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线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明王朝。
9,《细说康乾盛世》
1681-1796年,中国经历了一个长达110多年的盛世王朝,《细说康乾盛世》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讲述康熙、雍正、干隆三位皇帝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排除异己,赢得万民之心,然后坐拥大好江山的;又是如何呕心沥血地打造了康乾盛世的;又经历了哪些政治与生活上的光辉与缠斗;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利弊权衡。
本书从点到面,全面立体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康乾盛世。
10,《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
兹一面世,该书就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量,由此开创了“历史大散文”的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余秋雨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到历史文化长河,启迪暂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
㈡ 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书有哪些
1、“少年读国学”系列
本丛书精选“三百千弟”和“四书”等国学启蒙教育经典,原文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准确释义,配以精彩故事或典故,每则故事还有原汁原味的古代插画,以反映当时的生活情境,汇集丰富多彩的中华元素,打造与众不同的国学盛宴。
2、《有故事的汉字》(第三辑)
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有故事的汉字》系列(全3辑)精选了小学生应该掌握的600多个基础汉字,讲解每个汉字的造字本义和演变过程,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为小读者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让你了解汉字的前世与今生,并由此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3、《给孩子的唯美唐诗》(彩绘版 全3卷)
诗歌之美,就在于它能给孩子灵性,让孩子在诗意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并最终去往想去的任何地方。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本书甄选了文辞优美、感发人心的110首唐诗经典篇目,用诗词最质朴的语言,带孩子感受自然、感受美,通过诗词营造的意境,体味中国传统文化最深邃的魅力。
4、《国学新童谣》
《弟子规》是清朝中期李毓秀撰写的一部蒙学读物,告诉儿童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国学新童谣》系列紧紧围绕《弟子规》原典,对原文先进行注释,然后以儿歌的形式来表现适合孩子诵读的故事,旨在让当代儿童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思想内涵,指导孩子从小培养规矩意识,并为孩子们架起一道沟通古今的艺术桥梁,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5、“国学启蒙经典”系列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魂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儿童启蒙教育,流传下来诸多蒙学读物,即使在今天,它们仍然具有其他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㈢ 有哪些真实可信的历史文化书籍推荐呢
历史文化书籍浩如烟海,大体可分为文史哲三类,但民国前可没这么分,从“真实可信”的需要来看,侧重历史类书籍是不会错的。
历史演进本身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能传承到今天的古籍,其价值、真实可信度都已得到了无数次考验。既然是推荐,那么我就着重谈四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真实可信”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事实上对任何书籍来说,“真实可信”也都只是相对的
这是说《十三经注疏》和清人注疏了。中国历史文化自六艺始,孔子编订的诗书礼易春秋,可谓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基。汉郑玄、何休、赵歧,晋杜预、范宁、郭璞,魏何晏、唐玄宗等作注,唐孔颖达等作疏。
《尔雅》要辅以《说文解字》《方言》《释名》《经典释义》《玉篇》《广雅》《广韵》《集韵》等,此为训沽学,实则阅读一切古籍的基础。《诗经》《尚书》《论语》《孟子》《春秋三传》《三礼》《周易》《孝经》就不用说了,或本即史,或本典章职官制度,或名物礼仪,十三经不通,读古籍就是找罪受。
为什么要强调清人注疏呢?清代考据学兴起,尤其乾嘉学派,代表了中国古代经学的最高成就。以《史记》《汉书》为纲,《十三经注疏》、清人注疏为目,一切古籍就是轻车熟路了。
“真实可信”关键取决读者是否具有哲人思维,所以得精通诸子百家,并能熟炼运用西学哲学思维、历史事实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诸子百家可谓其精华,本身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哲学意义。处于中华复兴的伟大时代,以中国语言诠释世界历史和现实,是中国人文社科学者的历史使命。光有中国心远远不够,还得通晓世界话语,这就需要对西方代表性的哲学、历史流派作深入的比较研究。
㈣ 有什么学习传统文化的书籍或者杂志
中国在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上,诞生出了很多优秀的文明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源头,到了如今这些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在中国发展,开始向世界传播,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这几本书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大视野》、《中国文化的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这本书中最主要的就是里面有30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着作,并且对这些着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既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着作,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着作发展的体系和过程,向我们展示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除了这几本书,《丝绸之路》、《儒家文化大读本》、《孔子传》等这些书都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㈤ 关于文化经典的书籍
关于文化经典的书籍有很多,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中国文化常识》、《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着导读》、《中国文化经典》、《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丛书》:是2007年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殷旵。与现代汉语相比,传统经典中的文言文被赋之以韵与律、平与仄、修辞与文采,读起来如沐春雨,陶冶情操,启迪悟性,培植内力。
2、《中国文化常识》:是2008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力,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3、《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着导读》:是2008年龙门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枫宇,刘昆庸,黄玉銮。
4、《中国文化经典》:是2006年浙江古籍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子。本书主要通过对我国古典文化介绍,解读,增加读者对国学、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
5、《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人教版课标高中语文的选修教材,主要从历代文化经典论着中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既展示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以及历史、伦理、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又反映思想的流变和文化的发展。
㈥ 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国史大纲》上下册,文化与教育
这本书乃汇集作者关于中国文化与教育诸问题的专论和演讲词而成,作者以其对中国文化精深闳大之体悟,揭示中西传统与路线之差异,指明中国文化现代转向之途径,并以教育实施之弊端及其改革为特别关心所在,寻求民族健康发育之正途。还有《中国文化史导论》都不错。南怀瑾也是国学大师,他的作品也覆盖了文化的各方面。现在也有不少关于国学的书,不妨看看。至于古籍那就更多了。以下是些国学书目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着。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着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着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建议从一些较通俗和有深远影响的书开始看
㈦ 有什么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物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的总称。这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铄今,研究它的着作汗牛充栋。老子是中国第一个纯粹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
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别艰深,历代注家又多,选一种较好的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
3.《庄子》
《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的经典。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的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着名的一篇。
㈧ 文化管理相关的书籍有哪些
提到文化管理相关专业的书籍,首先推荐给大家这本叫做《哲学》的书籍。
高级管理大师往往都懂得哲学层次方面的问题,如果只注重一些方法的话,那么永远不可能把一个机构管理好,所以必须要懂一些哲学,这本书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之间产生的一些哲学问题研究,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推理性,它所研究的是宇宙的性质和人与宇宙之间基本的关系等等问题。
3、社会学
社会是一个群体,几乎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要接触社会,所以想要学习管理学的话,社会学必须要懂一些,甚至有些管理学大师要深入的研究社会学,因此这本叫做社会学的书籍,建议想要学管理的朋友一定要看一看,里面介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非常经典。
㈨ 有没有什么好的文化书籍就像文化苦旅那种
随着国家不断向工业强国的道路前进,理工科人才需求倍增,而人文学科则越发不被重视。社会上也兴起了重实用价值,轻历史人文的风气。但我们都清楚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必不可缺的素质之一。所以,即便是理工科的同学也应该了解一些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而阅读《文化苦旅》之类的书籍,就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除《文化苦旅》外,余秋雨先生写的另外两本书《千年一叹》和《山居笔记》也十分值得一读。
总而言之,品味历史文化类书籍一定要慢品细酌。余秋雨老先生的书文笔优美,感情丰富,颇具内蕴。初读时,可能会觉得句子表达稍显晦涩,无法直截了当品出其中内涵;但再认真斟酌一遍,便会领悟其中真意,深感其表达抒情之精妙,对文化剖析之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