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20 10:42:42

1. 校园文化特色有哪些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一、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并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学校如果片面强调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作用,忽视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么精神文化建设是难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学校办学理念
二、改变精神文化建设单一的路径。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除了开展一些能真正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体活动外,还应着力在课堂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体育活动
四、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的世界不仅仅只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如果教学能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中,能够以精神主体的地位出现于教育过程,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将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么学生也同样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学校课堂文化
三、关注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关注并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上的美好、体验上的丰富,还有赖于不同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给学生更多的理解,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心声的机会。

2. 学生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体育,美术,音乐,人文,,,,最主要的是一个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多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体会世界的精彩。

3. 影响学生文化的因素有

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表现在某些学生由于身心方面的显着特征,在其生活经历中会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文化特征。学生应该是学生文化形成的核心,学生的个人身心特征对学生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同伴群体的影响
学生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有着自己交往的同年龄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学生在此阶段受同伴群体的影响较大,学生做出行动或心理活动,常常受同伴群体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其他一些社会团体的特征不一致,这也是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3)师生的交互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例如,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他们会形成一些与此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氛围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生所处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制约学生文化特征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都有着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其思想、行为也难免受家庭的影响。特定的家庭地位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一定的家庭发展特征和文化氛围,这样就会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学生文化的形成。
(5)社区的影响
学生生活的社区对其文化的形成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共同体相应的规范与制度,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将其带到学校中来。学生将这种文化特征和学校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对学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一)是先导性。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也是信息汇集、文化交融、人才荟萃的地方。
(二)是创新性,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三)是学校文化的综合性众多学科都汇聚于学校,真可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四)是独特性。学校文化的独特性首先表现为从整体上来看它与其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如上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的统一、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等等,都是其他社会文化所不具有的或者是较少具有的。

5. 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院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6. 从中学生群体里可以发现哪些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它是反映这个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影像,也是学生由儿童世界向成人世界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不同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差别。学生文化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既来自学生的内在相关因素,也受到外界的各个方面的作用。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就相对地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不同的身心发展也使相应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了由于身心发展所获得的显着特征,使特定的学生群体在生活经历中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

初中生和大学生相比,对相同事物的认识态度就有明显区别,初中生的认识相对要天真、单纯,虽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但思想认识和言行的波动较大,看问题的态度更为偏激、片面和幼稚。大学生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见识逐渐增多,看问题就逐渐走向客观、全面和成熟了。同辈交往影响,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拥有着自己交往的同龄群体,他们在相互交往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学生同辈群体的交往可以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组织、有目的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学生正式交往,对学生个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为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而一起合作,学生之间根据教师的倡议和引导进行的互帮互助、学习竞赛与协作等。而非正式交往更为普遍地表现在班级里同学之间的交往,或是与外班、外校同学、甚至与社会青少年交往等。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时教师和家长反复教导的事,学生不一定听从和接受,但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所说的话,学生反倒容易接受。这是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交友需要和身份认同所决定的。

7. 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什么

素质及文化素质的含义
定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定义2: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
定义3:“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定义4:“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所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8. 学生文化的特征口诀

教育内容:三四五六七(三科四学、四书五经、六艺、七艺、七技)
董仲舒:三个三(对贤良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兴太学以养士;性三品说;三纲五常)。

9. 小学校园文化特点

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

10. 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1、学生文化的生成性

学生文化是一种在吸收成人文化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动态的生活方式,学生文化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历程。

它不断受到学生自身及其同辈群体、学校教育、家长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不断吸收着成人世界的内容,在接受和排斥主流文化的各种要求中发展着。

2、学生文化的调适性

学生文化是从童年文化向成人文化演变的产物,但又由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文化并不是现在成人文化的复制品,因此学生文化又成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点,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

由于受年龄、经历和思想认识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文化中带有浓重的儿童世界的理想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其间大多是与社会现实相冲突或相矛盾的。

3、学生文化的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一种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文化现象,是学生群体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产物。

它一方面由于学生受着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其各种习惯、传统、规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与教师文化、学校传统之间产生着密切的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学生文化在根本上还只是代表着学生特定发展阶段中正在成长的价值与规范,既与成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相异,又有着追求新时代的自主独立性,对整个学校和班级的风貌产生着影响。

4、学生文化的时代性

由于学生文化部分代表着新时代的文化要求,带有社会、时代和地域色彩,也强烈地反映出社会未来发展大方向的趋求,并最终要在实践和融入社会先进的主流文化中得到指引和壮大。

而主流文化之所以能够以强盛的生命力不断向前发展,也是与亚文化的补充和推动有密切关系的。

5、学生文化的社会感

学生文化中蕴涵着年轻一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对社会和生活有强烈的关注,从社会大环境中获得的知识和认识,甚至要多于学校教育所给予的。他们能够及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兴趣对自己的未来加以定位,并密切关注社会生活。

6、学生文化的主题发展性

学生文化的主题会随活动和时代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群、不同地域和学校的学生、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学生,其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定差别。

学生文化问题体现了各国的情况,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不同,形成和体现出的学生文化也各有特色。

7、学生文化的情境性差异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学生文化都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差别,例如偶像崇拜现象。偶像崇拜是学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不同时期和不同政治背景下,学生对偶像的认同与选择有明显差异。学生的这种选择,实际上也是对于社会中具有某种代表性或一定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与选择。

(10)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学生文化是学校次级文化之一。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标准的统称。社会文化背景有差异,学生同辈文化并非孤立产生,而是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与整个社会文化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当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减弱时,同辈文化的影响随之增强。

学校生活和活动中的各种同辈团体所表现的价值观及行为, 无论其方向属于何种类型,都构成影响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

文化成因:

学生文化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既来自学生的内在相关因素,也受到外界的各个方面的作用。

1、身心发展特征;

2、同辈交往影响;

3、师生关系的作用;

4、家庭及社会影响;

5、校内外文化作用。

阅读全文

与学生文化有什么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