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唐宋文化的哲学区别在哪里

唐宋文化的哲学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7-22 11:41:20

1. 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

1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 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2. 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3. 原因: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而且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这样这个思想较为没有束缚, 所以多种思想可以百家争鸣,国家的环境较为好。所以当时社会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文化较为有活力。对于变革也看得很开。
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而且儒家思想已经基本确立,民族较为单一。随着人口增加,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对于变革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任何小变革都不是
小事情。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儒家思想反而在影响民族文化, 于是就产生宋朝的文化,从而影响中国1000 年。

2. 关于唐宋差别的问题。

唐代比较开放,主要尊崇老子和儒家学说,整体气势雍容豪迈
宋代比较保守,尊崇孔子的儒家学说,思想比较迂腐,对外政策既保守又软弱
近年来人们热心于谈论传统文化,而谈论的重点,常常是传统文化中最辉煌的一大段———唐宋文化。有学者已经精辟地指出: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另有学者进而将它们分别赋予类型名称: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并对它们各自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论证。这种分析和研究还只能说是一件事情刚开了一个好头,对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和论证尚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要阐明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各自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固然必需,但深细的探究和个案的分析更不可少。在我看来,李白是唐型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而苏轼更是宋型文化的象征。如能研究好这两个人物,则对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更深入、更准确。而将李、苏二人的研究相比较,我认为研究苏轼意义更重大,所获也当更多。因为李白毕竟主要是一位诗人,其文学成就相对局限,文化贡献相对小一些;而苏轼则不单是一个诗、词、文、书、画兼擅的文艺全才,而且是一个兼通儒、释、道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多方面的文化创造和贡献使他足当宋型文化的主要代表,甚而象征性人物也毫无过分。

上个世纪,人们在对华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已经认识到,在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传播过程中,宋型文化(无论正面负面)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严复就曾经指出:“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其实宋型文化不但影响本国,亦对西方有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所载刘海峰《科举制度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文,便论证了英美等国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而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而健全、完备于宋。在宋型文化辐射和传播的历史地图上,苏轼高居于旗手和领袖的位置。从北宋后期开始,历元、明、清至近代,900年间大部分中国文化人都在追随着他。我们过去的苏轼研究,多局限于就苏轼论苏轼和就苏轼论文学史。如能扩大视域,增加视角,从大文化的背景出发,综合多学科的成果来重新观照苏轼,必能发掘出许多“有意味”的东西,使我们的苏轼研究上一个新台阶。

3. 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别

唐文化和宋文化最主要的区别是一个尚武一个尚文。这源于二者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有关。
其次就是诗文化在唐的盛行和词文化在宋的盛行。为什么说词文化呢?而不说诗?词是用来唱的。他是有曲子的。词牌名就是词所用的曲调。而诗是读的。接下来就是社会风气的不同,唐朝之前女性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社会存在比较自由。但是,到了宋朝女性地位大不如以前,也变得不自由起来。裹脚就是从宋开始的。在军事上,唐是有藩镇军权的,当然唐的灭亡也是因为这个。宋的军队则是归国家所有。治军不统军。将军是没有兵权的。这也是宋灭亡的原因。在经济上唐主要还是自然经济,但是宋时市场经济较多。这就是唐宋之间的文化区别。还有什么要知道的可以追问。

4. 唐宋时代文化什么差异

差异的话,主要就在于唐代的时候,应该就是文化比较繁荣,而且吸收了其他地区的文化,所以说它的文化表现形式比较多,到了宋代的时候,这种文化形式的话,表现得比较单一,而且宋代的文化看着比较精致一些,另外的话,整体的思想或者说是其他方面,也比起唐代来说更加的内敛。

5. 试比较唐文化与宋文化的区别

宋型文化之有别于唐型文化,在于其有一种基于人类心智活动的博大人文气象。盛唐气象侧重外在事功,昂扬向上,宋代人文气象则偏重心思内省,是一种内敛型的智慧。唐诗有崇尚功业、征戍、壮游、羁旅的外向型审美倾向,宋人的赏玩审美趣味则多向负载着文化及智力活动的物象倾斜。宋初,古文运动先驱王禹▲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文中突出的是琴、诗歌、围棋、投壶、《周易》、香等人文意象,自然景致 退居末位。南宋陆游有诗,即名为《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句二首》,题目中透露出流连书卷、赏玩人文的消息,诗云:“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又如《临安春雨初霁》云:“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秦观《浣溪沙》词“淡烟流水画屏幽”“宝帘闲挂小银钩”,古砚、矮纸、画屏、银钩,无不暗示着对这些文化心智载体的浓厚兴趣。
宋诗中,人文意象也得到突出。琴、棋、书、画、笔墨、纸、砚、金石、印章、书法、绘画等人文心智的载体,频繁出现,取代唐人所尚的自然意象而占压倒优势。苏轼曾作《凤翔八观》,所咏为石刻、绘画、陵墓、雕塑、建筑等,全为人文对象;黄庭坚诗中,书册出现了120次,翰墨53次,茶82次,所占比重亦极大。题画诗,唐人中杜甫写得最多,但也不过20首,而苏、黄二人就写了200余首之多。
自然意象历来是文学的根基,可在宋人手下,也向人文倾斜。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云:“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刘敞《微雨登城二首》:“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经过宋人心灵的过滤,自然风景化都幻化为篆字、画屏、画轴、棋盘等文物遗产。宋人笔下,自然意象表现为抽象化、概括化,成为一种负载人格精神的人文符号。唐人写桃花,是一次性体验的具体之象,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地点,人物,桃花之象,确有其物;而宋人写桃花,则更具抽象意味,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桃李春风,江湖夜雨,是多次人生体验的沉淀迭印,不是一次性的此情此景。
当然,最充分的是对梅、莲、菊、竹精神内蕴的挖掘。唐人咏物,重在外在感官经验,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洲西涧》),即使写景高手如王维,其名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等,对外物的出色描摩,同时不无意趣点染。而宋人注重的是其内在精神意蕴,把品性涵养等人文精神贯注其中。梅与竹,是宋诗、宋词及宋画的描写对象,几乎成为宋人精神品格的集体象征。林逋爱梅,梅花在其笔下,实际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其《梅花二首》云:“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不仅描绘外在形状特征,更贵写出内在精神,从此,林逋之梅花就成为宋代士人高洁品格的一种象征。除梅外,宋人亦喜竹,唐人咏竹,重在意趣,如“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以竹寄托人文情怀,以是否爱竹作为雅俗之分界,出语警策,议论精辟,足见宋人咏物寄托与唐人异趣之处。

6. 唐宋两朝的哲学理论

韩愈,唐朝着名文学家、古文运动领导者。在唐朝一片大乘佛学的思潮及社会风气中,独自振起儒学大旗,排斥佛教思想,倡导恢复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开启宋明时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大方向。代表他这种苦心孤诣的作品,在其《原儒》一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翱,唐朝思想家及文学家,是韩愈的门人,也是侄婿,最重要的,他也是追随韩愈复兴儒学、反对佛教思想的一员大将,其哲学思想的造诣更有过于韩愈处。代表其思想的重要着作是《复性书》,文章中以《中庸》的理论为基础,提出“性善情恶”的人性论,认为只要加强道德修养,消除情欲的干扰,便可恢复人的本然之性,便可成为圣人。李翱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对于《中庸》理论的提揭与发挥,对宋明儒学的理论方向之确立,有极大影响。(来源:中国风格在线)

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邵雍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并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 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

7. 比较唐代文化和宋代文化有什么不同,唐宋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唐代文化是开放的,宋代文化是内敛的。唐更注重外在,宋更注重内心的修行。唐朝的武将地位更高一些,而宋朝的文人的地位特别高,这样,文人们自视比较高,所以更注重对自己内心的修炼。

8. 比较唐宋文化上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首先谈一下差异点。唐代的文化的最明显的特征是包容开放,由于统治者本身是胡汉混血,以及王朝实力雄厚,所以唐帝国本身有条件有自信去包容、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再者由于唐帝国与昭武九姓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向外传播文化的通道。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诗赋大盛,风格豪迈雄健,展现盛唐气象。
而宋代由于其本身积弱的国力,以及统治者为笼络皇权而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使整个社会文化失去了外向与大气,趋向于内敛。金石学发展,理学的兴起,以及作为宋词主流的婉约词派的发展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至于说唐宋文化的相同点,这也就只在局部有体现了,因为唐宋以来文化的整体风格发生转变,探究相同点的意义已然不大。

阅读全文

与唐宋文化的哲学区别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